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 > 有关比较文学论文的范文

有关比较文学论文的范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有关比较文学论文的范文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以跨越为特征的边缘性学科 ,其学科建设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下文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有关比较文学论文的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有关比较文学论文的范文篇1

  浅谈比较文学与新闻的“真实”

  【摘 要】文学的真实性突出的是艺术性,是属于艺术范畴内的真实,有着艺术本身原则性的规律;而新闻的真实性是实事求是的真实发生的事件,不经过任何方式的加工的,纯现实性的事件。二者的真实性在某种意义上有共同之处,但各自有着只属于自身的真实性原则。

  【关键词】比较文学;新闻;真实性

  文学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艺术性,有唯美性。新闻可以是文学的来源之处,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变成优秀的文学作品。此作品根据文学的内在尺度修改润色是对真实存在的新闻事实的超越,用唯美的手法揭示社会生活,是读者产生信任感认同感并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由此受到启迪,这就是文学的真实性的体现。

  而新闻的真实性就是要报道真真切切发生的事件,不存在什么主观的修饰法,只是客观的再现事件的过程。为此,作为文学创作者和新闻从业者的职责在短时间内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但其最终的目的是有共同之处的。

  新闻的真实性的具体含义是指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情(what),原因(why)和经过(how)都经得起核对。

  这个要求看上去很简单,但一到实际工作中就显得很复杂。这种复杂的基本原因就在于:任何新闻报道都是经过选择的。这种选择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新闻工作者必须从每时每刻变化着的世界之中选择及其有限的事件用以公开传播;二是对选择中的每一个事件还得再选择其中的部分事实公开传播,这里有个主次,轻重,缓急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过程中,必定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价值取向。于是,同一事件,不同的传媒,报道出来的新闻可能会大相径庭,但谁都会宣称自己的新闻是唯一真实的。

  文学创作中的真实性是作家对对象世界的理解,反映和阐释,只要合情合理,他的作品就会具有“真实性”的品格;而具有“真实性”品格的作品,能让读者产生信任感和认同感,并且因其与“善”,“美”相统一而为之所吸引,所感动,从而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享受。“真”是文学审美追求的基础。高尔基说:“文学是巨大而又重要的事业,它是建立在真实上面的,而且在与它有关的一切方面,要的就是真实!” [1]

  凡是历史上出现过和现实中存在的一切事物与现象(有些即为新闻事件)都是生活真实。生活真实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原形启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然而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它在假定性情境中,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必然性,以此作为自己的目标。从这个侧面上说,艺术真实是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

  艺术真实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悟的产物。文学创作正是在既有理智体察又有直觉把握的心理机制和思维活动中,透过生活真实的表层对社会生活的内蕴做出艺术的揭示和表现。诚然,所谓社会生活的内蕴是个十分丰富的概念可以分出许多层次,并且由于创作主体的个性不同,其认识和感悟的侧面及其深广度也会有很大的差别。而且作为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的体现方式,艺术真实总是与发掘和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与规律联系在一起。《三国演义》虽然取材于历史事实,但其对三国时代的战乱的场面的描绘并非真如史实。

  而是三分虚假七分真实的比例予以生发,改造,夸张,夸饰,变形的表现――“拥刘反曹”为主体意识的封建正统观念与劳动大众的是非善恶美丑标准的混合所渗透。正如列宁说的,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的伟大的艺术家,那么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会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2]因此,用历史的眼光,发现和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遂成为文学创作的“价值”要求而为艺术家和美学家所看重。

  文学的真实性是“假定的真实”这是由于文学既然不是对生活真实的照搬照抄,作家就必然会从自己的认识和感悟出发,对生活真实进行选择,发掘,提炼,补充,集中,概括,通过想象和虚构予以重组,变形及再塑。如果说表现社会生活中某些本质性东西的价值取向是艺术真实的内在要求,那么艺术情境的假定性是艺术真实的外部特征。

  以假定性情境反映或表现社会生活的内蕴是一切文艺的共同特征。曹禺的《雷雨》让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之间的矛盾纠葛发生在两个场合及一昼夜之内,冲突又那么集中而强烈,这并非现实生活的常态,然而正是这种假定性的情境,使它成为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都市社会生活某些本质方面的真实缩影。可见,假定性情境是艺术真实呈现的基本方式,是文学反映生活本质这一求“真”价值取向存在的普遍形态。因此,鲁迅说,艺术是“假中见真”的。[3]当然,“假中见真”的艺术效应,建立在它们符合事理逻辑或者符合情感逻辑的基础上,建立在能为读者所接受的基础上。

  求“真”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之一,艺术真实的概念可以做以下表述:它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无疑,这是一种特殊的真实,是主体把自己的“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而创造出来的审美化真实。它既不像生活真实那样与生活本身是同一的,也不像科学真实那样能够验证和还原。

  新闻报道要真实地反映一个事件,必须注意它上下左右的联系,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中去抽取事实,而不是带着固定的观点到现实中找例子,或者孤零零地表现一个事件。新闻的本质真实其一指的是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应做到事实的准确和本质的真实;其二是指全面反映情况,应当全面,客观,公正的报道;其三,是指正确的立场;其四是指舍去假象,偶然性的事实,而必须报道真实,必然性的事实。

  纵观文学中追求的真实性与新闻中所追求的真实性,两者存在着交集,但也有极大区别。各自的特性由其各自的目的所限制所规定。文学是艺术的唯美体现方式,而新闻是事实的真实体现方式。

  注释:

  [1](苏)高尔基.给安・叶・托勃罗伏尔斯基[A].文学书简(上卷)[C].曹葆华,渠建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217.

  [2]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A].列宁选集(第二卷)[C].人民出版社,1995:241.

  [3]鲁迅.怎么写[A].鲁迅全集(第4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3-24.

  有关比较文学论文的范文篇2

  试论比较文学

  苏珊・巴斯奈特在2006年的文章《二十一世纪比较文学反思》中认为,“比较行为必须基于差异:文本、作家或文学运动的比较最好是跨越语言边界。”比较文学因此本质上是一种跨语言的研究。然而,我以为比较文学百年多来的发展其实早已跨越其他的边界:跨国别、跨媒体、跨学科。对跨语言、跨国别文学的重视是欧洲比较文学的传统,欧洲各国之间的作家、作品、运动和流派的互动产生了所谓的“影响研究”的模式,以追寻某种概念、形象、文体、风格、类型、样式的越界移植和流变。当然,类似的移植和流变并不仅仅局限于国别文学之中,还可以存在于不同的艺术种类、媒体和学科之间。

  文学的概念可以来自诗学、美学、哲学,形象的塑造可以在文学、戏剧、艺术之间显示差异,所以美国比较文学所谓的“平行研究”模式就在这方面创造出自己的特色。这里不妨重温亨利・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能》一文中的界定:“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雷马克所憧憬的是一门跨媒体、跨学科的比较文学。

  我想强调,如果比较文学本质上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那么有关比较文学的学科“危机”或“死亡”的焦虑自然就会不时产生,因为跨学科意味着学科本身并没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在这个意义上,巴斯奈特这次对比较文学学科地位的“放弃”,就不是《中国比较文学》“编者按”中说的“权宜之策”,而是坦诚直言;“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都不应该看作是学科:它们都是研究文学的方法,是相互受益的阅读文学的方法。”

  巴斯奈特进一步建议我们“放弃对术语和定义的毫无意义的争辩,更加有效地聚焦于对文本本身的研究,勾勒跨文化、跨时空边界的书写史和阅读史。”巴斯奈特这里对“文本本身”的重视,与苏源熙在美国比较文学学会2003年十年一度的学科报告中提出的重新考察“文学性”观念的建议遥相呼应。在历经了欧美理论热、文化研究转向的比较文学,似乎又回到了专营文学的本行。

  问题在于,苏源熙的报告并不在意如何界定“文学性”,而“文学性”本身也不是比较文学的学科专利。近30年来,美国的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理论与方法也引起诸多的争议。巴斯奈特认为,斯皮瓦克所推崇的“政治化的新型比较文学范式并不适合欧洲比较文学”,原因之一当然是斯皮瓦克所代表的后殖民的去欧洲中心的立场。

  我在十年前编辑一本英文的中国比较文学论文集时,就用《多中心世界的中国》作为书名。其实,不仅欧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文学本身也不再是文学研究的唯一中心。从新马克思主义到后结构主义,这几十年来主导西方文学研究的理论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文学或美学理论,而更多的是社会或哲学理论。正因为比较文学的“学科危机”的背景是西方普遍的精英文学的危机,所以如果不从传统的精英立场出发,目前的西方文学研究也就构不成“危机”或“死亡”之说。

  与巴斯奈特相似,中国学者也对美国学界选择文学以外“无所不包”的研究策略表示焦虑,担心多元化发展比较文学将“进一步导致学科泛化”的现象。有的学者推测,理论热与文化研究“不仅导致了比较文学研究失范,更导致了学科意识的进一步迷失”。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教科书中所指涉的比较文学学科意识与研究范式,大多建基于欧美比较文学过去的发展。这种重视传统的优点使中国学者比欧美学者更具备比较文学学科历史的知识,但缺点在于国内教科书的描述已经不符合欧美比较文学当前的现状。欧美学者关注的是消除人文学科的盲点,开拓研究课题的新意,而不是界定比较文学的疆域。

  如何在国际学术对话的语境中发展比较文学是大家关注的重点。1980年代提出的“中国学派”代表了在多中心的世界中发表中国声音的愿望,近年的“跨文明”研究也表达了中国学者的创新意图。

  无疑,这两种提议都符合斯皮瓦克所谓的比较文学的“将成”性和“将发生”性。自称对“已成的”比较文学研究感兴趣的巴斯奈特,这次呼吁大家重视翻译:“任何比较文学的研究都需要把翻译史置于中心位置”。翻译研究是巴斯奈特擅长的学术领域之一,而对文学翻译的重视显然是北美以外大多数学者的共识。巴斯奈特的目的是“凸现读者的作用,同时注意书写行为和阅读行为的历史语境”。

  文学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国别阅读后的重新书写,而翻译研究则是对这类书写的再度书写。译者和学者一样,同时都是读者与作者,而且可以同时关注不同的媒体与学科。如果我们将电影的文学改编也看成一种文本翻译,那么巴斯奈特所描述的比较文学“方法”则可以扩展成跨媒体、跨学科。

  总之,如果比较文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其研究方法就不可避免地取自、以至传播到其他学科――比较文学的学科历史证明了这点。作为跨学科的学科,比较文学的学科意识应该是开放的,其研究范式必然是多元的,其比较方法可以是跨语言、跨国别、跨媒体的。

296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