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 > 比较文学学年论文范文

比较文学学年论文范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比较文学学年论文范文

  比较文学是20世纪新生的一种跨越民族、语言、国家和文化边界的文学研究。下文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比较文学学年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比较文学学年论文范文篇1

  浅谈韦勒克与比较文学

  摘 要: 韦勒克对比较文学学科作出了重大贡献,对该学科的方法也有自己的见解。作者对韦勒克的贡献加以评述和肯定,同时对他的局限之处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韦勒克 比较文学 贡献 局限之处

  长期以来,学界多将韦勒克看作是英、美新批评派的代表人物,事实上,他凭借自己的丰富学识,对文学研究涉猎广泛,远远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文论家所涉及的范围。一方面,他致力于对世界各国的文论家、文学批评术语进行梳理,另一方面,他明确倡导我们既需要文学史,又需要文学评论,只有比较文学才能达到的广阔视野。

  正是韦勒克的开阔的视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使得比较文学的研究获得前所未有的升华。作为美国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对比较文学学科作出了重大贡献,如对比较文学学科名称进行了界定,把“文学性”作为本科的理论基石,同时他对比较文学的学科方法也有自己的理解。总的来说,他不仅对该学科当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给予了精辟的阐释,而且对诸多学科的前沿问题进行了睿智的剖析。当然,他的研究也有局限之处。我在阅读了与韦勒克相关的研究后对他韦勒克的诸多贡献加以详述和肯定,同时对他的局限之处也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

  在比较文学逐渐学科化的流变中,不少学者开始对当时占据主导地位的法国学派的诸种观念进行反思,韦勒克也参与了此类学术活动。他意识到法国学派的主张尽管自成体系,却陷入了方法论的危机,不能适应世界发展形势与各科重构的需要。1952年,《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年鉴》刊发了伽列为基亚的《比较文学》所撰写的序言,实际上,这其中暗含着对于当时法国学派一些学者僵化的研究模式的挑战,韦勒克随后就在该年鉴上鲜明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对学科研究中陈旧的方法论提出质疑并予以严厉的批评,认为法国学派仅仅注重文学的外部研究。

  在韦勒克之前,美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就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术基础,1899年,在伍德贝里的倡导下,哥伦比亚大学创办了第一个比较文学系,但由于始终受制于法国学派各种理论的牵制,美国学派并未真正形成自己的体系,其实力更不足以与法国学派相抗衡。而此后举办的教堂山会议实际上是法、美两国学者的首次交锋。韦勒克以“比较文学的危机”为题所作的报告,对“法国学派”的狭隘与僵化的研究模式发出挑战,他认为比较文学研究不能脱离文学性,应当将文学文本本身置于其中心位置,而法国学派仅仅从外部范围机械地规定研究的范畴,如此不仅使文学文本研究沦为文学的外属,而且助长了文学研究之中的极端民族主义等倾向的滋生。

  至此“美国学派”才以抗衡者的姿态开始了自己的发展历程。韦勒克在教堂山会议上所发出的倡导,实际上成为以后比较文学领域长期论战的导火索,而美国学者则从此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自身的理论建构,经过韦勒克及其他学者的共同努力,“美国学派”以“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等研究方式冲破了法国学派僵化的“影响研究”的研究模式,引导国际比较文学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客观而言,韦勒克所进行的相关探讨为新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然而,必须指出,他虽然对法国学派进行了驳斥,却并非一味排斥该学派所有的理论观念,而是肯定该派在学科发展中的历史功绩。

  无论是他的《比较文学的危机》,还是《今日之比较文学》等论文,其中所否定的都只是陈旧的认知模式与方法论中的不恰当之处。但尽管韦勒克所针对的仅仅是一种方法,而并非一个国家,但仍被理解成为美国学派的宣言。实际上,韦勒克对于法国学派的挑战,其出发点是针对该派在其研究中所呈现的刻板化与极端化等弊端,而并非彻底反对该派所进行的影响研究。同时,他也并未完全忽视法国学派所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并在其论文中,对法国学派从宏观与微观的层面予以历史性的清理与理论性的辨析。

  二

  韦勒克对于比较文学学科的独特贡献还在于他在学科发展历程对诸种问题的先觉、全面深刻的洞察及其所作出的相关论断。可以说,他对于该学科的诸种概念与范畴的界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当时的学科走向。在《比较文学的危机》一文的基础上,他还于1965年与1970年相继发表了《今日之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名称与实质》等文章,进一步发展并完善了其关于比较文学研究的一系列理论主张。客观而言,正是由于他就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研究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所进行的发难,美国乃至法国的诸位学者才开始对于该学科的研究对象、范围及方法等问题予以重审。此外,韦勒克在其学术实践之中,率先提出将历史的、社会的等方面的研究划入“外部研究”,而将对于文体、格律等问题的研究归入“内部研究”。

  他的这些论述在比较文学研究界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一些美国学派的学者对此竞相仿效,如雷马克的《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奥尔德里奇的《比较文学:内容与方法》等文章尽管褒贬兼有,却都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韦勒克对于学科发展趋势的预见与倡导。可以说,韦勒克不仅打破了学科发展中长期存在的法国学派及其影响研究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引发了以文学文本的美学形式分析以及平行研究为特征的美国学派的崛起,而且不断拓展研究深度,从而逐渐提出并完善了相关的理论观念。

  许多学者都将韦勒克的《比较文学的危机》一文视为该学科发展史上的经典之作,以及美国学派的宣言书,与之相应,他的名字与比较文学美国学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性。实际上,他虽然身为该学派的元老及平行研究法的主将,但却未曾盲目地局限于这种方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超越。就韦勒克对于美国学派的继承与超越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层面:首先,作为一位学者,他不管是对权威的质疑,还是对经典的诘问,都表现得很直接,且有很强的创新精神。

  他还特别关注学科前沿,为学科发展寻求新的发展契机。他还撰写了不少文章,如《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的属于与概念》等,力求把握文学现象、思潮与流派的演化及其发展方向。可以说,他所进行的研究,不拘于陈规,重视对于学科的理论观念与于学术范畴等自身机制的不断修正,体现了富于创建性的学术气魄。其次,韦勒克关注比较文学自身的历史演变,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梳理、探讨、论证。他早在1952年就定期参与《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年鉴》的编纂工作。

  可以说,他以其稳健扎实的治学学风,对于此前一些有关比较文学的论著予以了客观评价。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界卓越的权威,他在继承前期诸种观念的基础上,又将其完善与发展,在丰富的研究实践中广泛涉及对于学科框架、概念范畴等很多层面问题的探讨。再次,在对于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的同时,他还追求学术观念的开放和多元模式的发展。

  韦勒克善于从现象自身出发,针对迥异的研究对象,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采取互补性与包容性的研究策略,因此,他的许多分析都充分展现了比较文学所独有的广泛性与开放性的学科特征,并为比较文学的发展开拓了有效路径。最后,他对于学科发展中所出现的新动向予以重视,并对学科自身所面临的挑战相当警觉且提出相应对策,他曾经针对学科的不同发展阶段先后出现的研究空间过于狭窄或过于宽泛的倾向发出过警告,也曾对于译介中对诸种现象的剖析浅尝辄止的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

  三

  韦勒克既关注学科理论建设,又注重对于方法论及其存在模式等问题予以透视。他的学术活动在比较文学的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对于学科名称的界定、“文学性”观念与比较文学研究的本质规定性等问题,韦勒克作出了极大贡献。

  第一,对于比较文学的学科名称问题。

  他首先追溯了“比较”一词的历史流变历程,其次,他还对“文学”一词的起源予以了较为详尽的溯源研究,就“比较文学”这一学科概念的界定而言,法国学派的梵第根曾在《比较文学论》中对此加以论述,他的界定为比较文学学科的生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但他的定义违背了该学科的开放性原则,鉴于此,韦勒克在《比较文学的名称与实质》一文中,对法国学派学者的学科概念予以了较为详实的回顾、解读、修正,进而提出了自己的学科定义。

  他明确指出:“比较文学是从国际的角度研究所有文学……依据此观念,比较文学是一种没有语言、伦理与政治界限的文学研究。……比较法也不能局限于只用以研究实际存在的历史联系。”他的界定将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对文学外在关系的历史实证转向了对于文学内在结构的美学分析,为学科身份的界定提供了支撑。

  第二,对于“文学性”问题。

  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一书中就文学的本质特征进行了阐释,依次驳斥了当时学界所存在的有关文学本体特征的诸种观念,然后明确表示了他所倡导的文学内部研究法是指以文学的本体为中心,进而对文本自身予以考察,他的目的在于揭示文学的审美特性与文本的存在方式。在《比较文学的名称与实质》一文中,他对于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与学科视域进行了重新审视,并且针对当时学界存在的拘泥于文学现象之间的事实联系、囿于考察“外贸”等弊端,明确指出:“比较文学就是凭借将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视为统一体的意识,从而以国际的视野去探究所有的文学。”就他而言,其主要的着眼点仍在于“文学性”问题。并且,韦勒克以“文学性”研究为本位的研究原则,始终贯穿于他对比较文学学科的功

  能、范围与走向等一系列问题的阐释过程中。“文学性”问题的提出,对于纠正法国学派的比较文学研究中的“贸易交往”式的偏差,促使美国学派在研究上注重探求文学内在结构之间的审美意蕴,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

  作为杰出的文献理论家、文学批评大师及比较文学家,韦勒克对于美国学派的创建发展及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走向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他的理论研究对于后人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然而,人无完人,韦勒克的学术视野和治学路径也不免存在一些缺憾之处。比如,韦勒克的学术实践没有能够成功地履行他有关的世界性的承诺,他所进行的研究多囿于西方文化圈之中的同一文化内部或相似的文化间的文学文本与文学理论,缺乏对于真正具有跨文化意义的诸种问题的关注。

  而如何跨越东西方文化差异进行维修研究在美国学派之后成为了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他对于法国学派的观点不当之处有所纠正,但有时又存在矫枉过正的问题,如他对法国学派的形象研究的认识就有所偏颇。总的来说,尽管他的理论与实践之中的确存在一些不完美之处,但他的严谨治学态度,扎实的学术功底,以及锐意的开拓精神,仍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和后来的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Rene Wellek Concepts of Criticism,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0.

  [2]Rene Wellek Discriminations:Further Concepts of Criticism,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0.

  [3]Rene Wellek and Austin Warren, Theory of Literature, New York: Harcourt Press,1949.

  [4]梵第根著.戴望舒译.比较文学论.台北:商务印书馆,1995.

  [5]基亚著.颜保译.比较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6]胡燕春.比较文学视域中的雷纳・韦勒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比较文学学年论文范文篇2

  浅析比较文学主题学

  摘 要:主题学产生自19世纪末,凭借其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了比较文学学科重要的分支。研究主题学,旨在求同存异,一方面在同一性中发掘人类共同情感和文学普遍规律,另一方面在差异性当中认可主体的独特性,从而促进不同文学和学科间的平等对话。

  关键词:比较文学;主题学;求同存异;差异性

  主题学研究,至今为止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然目前学界关于比较文学主题学研究这一课题仍然聚讼风云、莫衷一是。国内对于主题学的定义为:“主题学是比较文学的分支领域,研究的是同一主题、母题、题材、情景、意向等在不同国家、文化间的流变,并努力通过异同研究揭示出个人、民族背后的心理特征和审美追求。”那么对于秦、陆二位学者的《阿Q和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研究》的主要内容,也从母题、题材和主题三个方面来讲述:

  诚然,我们必须得承认阿Q与堂吉诃德的人生道路、价值观念以及体现的民族意识都相隔千里。但论者也说:“在他们各具特性的血肉之躯中却包裹着一个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灵魂。”文学即人学,不同的文学作品往往呈现出共通的生命体验,从而蕴含起共同的主题。当然,主题学视野之下的同一主题并不仅限于罗列研究对象的相同点,我们仍要把关注点放在同一主题的不同之处。

  首先来看堂吉诃德和阿Q在母题上的比较。简单来说,母题是主题的“子集”。以“精神胜利法”为例――阿Q“擎起右手,用力在自己脸上连着打了两个嘴巴”使自己“转败为胜”。堂吉诃德在一群商人面前口出狂言,结果被“打得像碾过的麦子一样”。结果竟然还“私自庆幸,觉得这种灾殃是游侠骑士分内应有的”。所以此二人可以说是十足的“精神胜利法”信仰者。

  但是,堂吉诃德使用精神胜利法是为了使自己不至于被一时的失败泯灭了行侠仗义的抱负,他的精神胜利法是主观能动的。而中国的农民阿Q则是内心退缩型的,即便被逼到绝路,也不是进行反抗而是“自己打自己”,在虚妄的幻想中自欺欺人,麻木自己那颗痛苦的心。同样惹人发笑、令人同情的“精神胜利法”在堂吉诃德和阿Q身上,有着不同的内在含义,这是因为不同作者站在不同的时代浪潮上,他们在人物身上所寄予的精神必然是有差异的。

  引用论者的话说:“在阿Q和堂吉诃德身上,显著的差异是和惊人的相似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它们都统一在一个严整而复杂矛盾的性格之中。比较文学研究的任务就在于既从类似之中发现差异,从而肯定它们各自的独创性贡献;又要从差异之中发现类似,以便发现它们的特点、原因和类型。”

  第二,有关堂吉诃德与阿Q的形象在题材研究中的比较。

  我们可以把堂吉诃德和阿Q两种看似不同的题材归为一类,那就是人的毁灭。他们的荒谬可笑,是因为把幻想看作现实,把失败作为胜利,以为自己是了不起的英雄。但实际上他们是最软弱无能,最被现实玩弄的人。喜剧的背后往往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悲剧――阿Q的愚昧顽固不是天性,而是当时黑暗现实的迫使他养成了这样悲剧的性格;而堂吉诃德,他为维护骑士制度作出的种种努力,是那样的虔诚、真挚,没有丝毫的矫饰。因此,作为具有喜剧性格的阿Q和堂吉诃德,仍然给人以强烈的悲剧印象。

  最后他们都不可避免的走向了毁灭――阿Q被无情地枪毙;堂吉诃德回乡大病一场,邻幡悔悟,却与世长辞。悲剧与喜剧的双重性在他们二者身上完美统一,让人们在讥讽中叹息,在同情中感到可笑。但,堂吉诃德的理想,是崇高的。因此,人们可以从他的失败中肯定其对理想的忠诚和执着。而阿Q 那朦胧的阶级意识,从未促进他对社会有新的见解。他不像堂吉诃德,最终让我们在为之惋惜的同时得到教益和启迪。所以尽管阿Q和堂吉诃德的故事都是一部辛辣讽刺最后走向毁灭的悲喜剧,但作者塑造人物之后的所指是分道扬镳的。

  最后,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堂吉诃德与阿Q的主题上异同。阿Q和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具有相似性,是和西班牙与中国当时的时代背景分不开的。16世纪末的西班牙和五四时期的中国都处于新旧冲突的动荡时代。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揭去了蒙昧的面纱,肯定生命、个性和理性。塞万提斯者借堂吉诃德之口表达了自己人文主义的进步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礼制余毒残害全国。阿Q是鲁迅创造的被中国封建意识毒害的牺牲品,是国民劣根性的集大成者,鲁迅讽刺阿Q,也就是揭露社会的黑暗和罪恶,批判封建专制和礼教。所以两部作品的主题都的是通过讽刺主人公的愚昧无知来达到讽刺的目的。但和而不同的是塞万提斯把自己的爱憎与希望寄托在主人公身上,他的创作是为了否定骑士小说的荒诞不经。而鲁迅同样用否定的笔法,批判国民劣根性,疗救社会病苦。

  这两部作品流传至今,如同他们的作者一度颠沛流离。但从浩繁的卷帙中将他们细细拾出,其荒诞不经的笔法和深刻的内容依然经久不衰。如今将他们并肩其列,在发现世界文学的芬芳繁盛之时,更是探索民族精神的本质特征。主题学研究,就是在求同存异当中一边发掘出人类共同情感和文学的普遍规律,一边又辨认出其差异性和独特性。这样文学的研究发展才能够全面客观,使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在主题学的关照之下生成一种新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秦家琪,陆协新.阿Q和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研究[J].文学评论,1982(04).

  [2]高勇.母题理论探析――在比较文学主题学视域中[D].天津师范大学,2007.

  [3]王立.关于文学主题学研究的一些思考[J].中国比较文学,1999(04).

  [4]王立.主题学的理论方法及其研究实践[J].学术交流,2013(01).

  [5]张德超.堂吉诃德与阿Q之比较――两个滑稽、荒.唐的精神胜利者[J].江苏社会科学,2007(S2).

296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