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文学论文>新闻传播学>

传播学相关毕业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新闻传播学话语的构成包括知识、价值、规范三个层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播学相关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传播学相关毕业论文篇一

  新闻传播学教学理念变革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发展已经开始从“小新闻”转向“大传播”。“小新闻”是指传统的以新闻采写编评、经营管理等业务为主的新闻学教学。而“大传播”不再局限于“小新闻”的框架,也突破了传播学的受众、效果等研究领域,而是在更广阔的视野下的信息传播与社会、国家、世界之间关系的宏观研究。新闻传播已经进入了大传播时代。

  一、新闻传播进入大传播时代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与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介相互融合,新闻传播进入了媒介融合时代;随着个人掌握媒介技术的快捷,自媒体成为了时代的新宠;社会化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其成为最具影响的新闻源。这些变革,将新闻传播推入到大传播时代。

  1.新闻传播进入媒介融合时代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媒介发展就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融合媒介”趋势,这种媒介被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媒介融合是一场基于信息技术创新和社会话语重组的媒介整合,这样一种整合带来了新闻业的融合,给新闻传播带来了五类变革:一是新闻表述方式的融合,即新闻表达运用了多种媒介和互动技能来完成;二是新闻采集的融合,记者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新闻进行信息的采集;三是新闻制作流程的融合,主要是对新闻制作模式的改变;四是媒介间融合,指不同媒体之间的合作,包括内容和新闻资源共享;五是所有权融合,指不同类型的媒介如报纸、电台、电视台和网站,其所有权可以融合为一家传媒集团,实现资源共享。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媒介融合成为我国新闻媒体发展的指导方针。这些变革将新闻传播推入了大传播时代。

  2.新闻传播进入自媒体时代

  自媒体,被称为“WeMedia”,2003年7月由美国新闻学会提出,指“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硅谷著名的IT专栏作家,《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丹•吉尔默2004年出版了专著《自媒体》,这本书的副标题就是“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这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个人博客、网络聊天组、邮件和其他工具制作新闻。网络时代自媒体使新闻传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就是“你”,是互联网使用自媒体的“你”。自媒体时代,社会从机构向个人过渡,个人是数字时代民主社会的公民。大新闻媒体已经失去了它的垄断地位,现在可以发布实时消息的全球观众就是新一代的草根记者,新闻在他们自己的手中。通过配备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这些从读者转变而来的报道者将来自身边的消息转换为新闻,这一转变深刻揭示了我们消费新闻过程的改变。

  3.新闻传播进入社会化时代

  网络的基本特征是连接,而越来越持久和扩大的连接使网络社会化成为必然。特别是今天的Web2.0时代,互联网的重心正在转向社会化媒体。社会化媒体是网络社会覆盖面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传播媒介。在社交媒体的传播平台上,新闻传播的主角是用户,用户需要是新闻传播的起点和目标。同时,社会化媒体中的新闻内容生产与社交是相互结合的,社会关系与新闻生产两者相互融合在一起。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新闻内容是连结人们关系的纽带。因此,不难理解,在争夺用户的竞争中,从Facebook到Linkedln,各大社交网络纷纷推出了新闻媒体产品。新闻服务成为保持用户黏性的竞争焦点。同时,社交网络也成为了最有影响的新闻源。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发表的报告显示,美国63%的用户通过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会化媒体获取新闻,成逐年上升趋势,社交网络正日益成为有影响力的新闻源,新闻传播已经进入了社会化时代。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理念变革

  新闻传播从“小新闻”进入到“大传播”时代,随之带来的是新闻传播学科教学理念的变革。新闻传播学科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发展日新月异的学科,新闻传播学的教学理念也必须与时俱进。随着新闻传播进入“大传播”时代,新闻传播学应从新兴媒介技术的掌握、增加社会科学课程和新媒体媒介素养三方面变革教学理念。

  1.新兴媒介技术课程的拓展

  媒体融合指的是不同类型的媒体的合作,包括手机和报纸、电视和网络等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媒体内容的数字化,再加上无处不在的高速宽带连接和上网设备的扩散,正在改变新闻传播内容的发布和流通方式。传统媒体平台和产业结构,需要大幅革新才能跟上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当今社会的新闻传播人才不仅需要多种掌握新兴媒介技术,还需要培养在新媒体、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之间融合贯通的能力,即跨媒介思维的能力。因此,无论是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还是自媒体的新闻传播,抑或通过社交媒体传播新闻,新兴的媒介技术是一道跨不过的门槛。在美国,根据对美国15家顶级新闻学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各家新闻学院近十年来增加了大量的新媒体技术课程以适应新闻业变革,包括计算机编程、社交媒体新闻学、大数据新闻学、数字受众分析以及新技术(如无人机、谷歌眼镜)应用等。而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中,新媒体技术的教学往往落后于业界实践。从教学课程的设置中,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科亟需建立较为完整和先进的新媒体技术课程,并且依据各大高校自身的特色培育优势课程。传统媒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专业性、权威性和高质量的新闻内容,而新媒体吸引年轻受众,有更高层次的互动。新媒体和旧媒体的融合是一种“化学反应”,因此,贯通各种媒介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当新闻发生时,能迅速判断,选择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报道。并能运用多种媒介手段制作出打动受众的新闻产品,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并引发关注。新闻传播学科需要建立跨媒体课程培养这种跨媒介的整合思维。

  2.增加社会科学课程

  在我国的学科划分中,新闻学属于人文科学,而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但归根结底,新闻传播学与社会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在新闻传播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新闻传播学科应该增加社会科学的课程,以应对新闻传播学的大传播时代。从历史的源流来看,传播学的产生、发展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新闻学的采访构思等也遵循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可以说,新闻传播学发展至今,与社会科学联系紧密,譬如新闻媒体与其赖以生存的权力和控制力之间保持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还反过来曲解、改变,甚至挑战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新闻传播与社会的关系在大传播时代变得日益复杂,数字媒介重构了权力关系和社会秩序。为了厘清媒介如何推进了社会和世界,新闻传播学科需要增加社会理论的课程与实践,以廓清这个错综复杂、令人困惑的媒介化世界。数字媒介社会中的媒介实践、网络化社会、网络化政治、媒介与资本、媒介与权力、媒介文化、媒介伦理与正义等方面的研究都需要社会理论的支撑。西方主流的新闻传播学教育早在19世纪20年代就开始重视新闻传播学科的社会学科课程。威斯康星大学新闻系的新闻本科课程设置中,新闻学的课程只占四分之一,而其余大部分是社会科学的内容,试图用社会理论课程教学启发学生发现与考察大众媒介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40年代传播学奠基人施拉姆在爱荷华大学任新闻学院院长时,也增设了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的课程。60年代,美国主流的新闻教育已经确立了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和新闻专业技能融合的课程结构。而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科发轫于新闻学的创立,一开始是沿袭美国早期的新闻学专业教学模式,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社科素养,导致大量的新闻专业学生走上媒体岗位,难以胜任迅速变革的媒体格局。尽管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科已经由新闻学拓展到新闻传播学,逐渐增加了社会学科的课程,但面对新闻传播学与社会日益紧密的局面,学科的课程设置还应加大社会理论与新闻传播实践结合的课程类别。

  3.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早在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就给出了以上定义,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引进媒介素养理念,随之引发了教育界和新闻传播学科的关注,开始了对西方媒介素养理论的引进和推介,大多数新闻传播学院的媒介素养课程还停留在介绍阶段。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生成、交流和消费的方式都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媒体不再是单向传播,而是交流信息的平台;新闻传播中的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还能成为自媒体的报道者传播者。新媒介素养的概念被提出来,指在社交网络革命、互联网革命和移动革命的背景下,个人为了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和社会关系变化,构建更大、更好的社交网络,应掌握新的能力。无论是媒介素养还是新媒介素养,都是包括媒介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在当今的媒介环境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而这种素养的培育主要应依靠具备媒介素养专业教育的新闻传播学的高等院校,通过新媒介素养课程的设置,培养传媒业者对社会化媒体的认识与运用能力,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数据处理,新媒体技术素养,网络社会中的新闻伦理等专业素养;通过社会培训,培养政府机构官员和社会组织人员对媒体角色和功能的认知,对媒体权利的保障,对信息公开的认识,与媒体及公众的交流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提供公开课程,影响公众,培育其媒介使用素养、信息生产能力、信息消费素养、社会参与素养等。媒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闻传播学科的深刻变革,新闻传播学教学只有不断地,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与大传播时代发展相得益彰的新闻传播人才。

  传播学相关毕业论文篇二

  传播学下高校网页翻译模式分析

  一、网页翻译各传播要素分析

  网络传播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种传播形式,它有着非常多传统媒介不具备的独特优点。它拥有更好的时效性,可以给与受众更加及时真实的反馈。此外,受众不再仅仅是媒介信息的接受者,还变成了筛选者,这削弱了媒体的“守门人”地位。所以,笔者以传播学为基础,对网页翻译中存在的各种传播环节进行了分析。

  1.传播者。

  在进行网页翻译的时候,翻译者不仅仅只是翻译者,还是传播者。翻译者既需要对材料进行翻译,还需要承担起“守门人”的角色,对搜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和加工。作为对外宣传的窗口,高校英文网页带有一定的宣传目的,受众群体比较明确。如果想要实现理想的传播效果,翻译者需要将传播中的各个环节都进行认真的思考。网页翻译实际上是应用翻译中的一种,它需要翻译者懂得变通,不用苛求对原文的忠实度。

  2.传播效果。

  所谓“传播效果”就是传播者所传播出去的信息对受众的想法,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对于翻译者而言,翻译后的文章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意义就可以理解成一种传播效果。高校英文网页是一种宣传的手段,它的功能如下:首先是告诉目标受众学校的真实的相关信息。其次是向受众展现学校的硬件实力以及软件实力,同时网站还能够帮助学校吸引投资,加强学校的国际合作。最后高校网页能够帮助学校吸引来自外国的学者和学生。传播是否能实现理想的效果和传播者本身对受众心理是否了解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翻译者也需要对受众心理以及受众兴趣进行一定的研究。3.目标受众。受众并不只是对信息进行接收,还需要参与到传播活动中去,对传播活动进行必要的反馈。中国高校英文网页的受众主要是学生以及对学校有着兴趣以及合作意向的企业,学者等等。

  二、网页翻译模式及具体原则

  经过对网页翻译相关传播要素的分析,联系受众的实际需求,笔者参照传播学领域内著名的拉斯韦尔模式,搭建了网页翻译的模式。网页翻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的时候,必须完成以下五大步骤:首先是对传播要素进行分析,随后要参考原文,之后进行信息的筛选,对选择出的信息进行组织,最后对信息进行发你。当这五个步骤都完成之后,翻译者才可以将自己的成品传播给受众。在这个过程中,翻译者还应当对受众的前反馈以及反馈进行搜集,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更改。当翻译者对信息进行选择,组织与翻译的时候,应当坚持下面几个原则:

  1.信息选择原则。

  国内高校的英文网页大多比较关注的是历史改革,学科情况,师资力量以及学生数量等问题,这种设置并没有考虑到目标受众的实际需求。虽然部分学校在简介当中包括了发展目标之中,但是其内容都比较概括,缺少学校的特色。

  2.信息组织原则。

  网页的受众群体是网民,这个群体已经习惯了互联网的碎片式阅读方式,网站中学校的简介在考虑到他们的这种特点后应该尽量的使自己的内容变得更加整洁,文章中应该有明确的标题,避免篇幅过长,内容过多。这类网站的受众大多是本身对中国实际状况不甚了解的外国人,对于他们而言过分的复杂可能就意味着失去兴趣。国外高校的简介通常都是很简单的。

  3.信息翻译原则。

  中国高校英文网站中常常出现的语言错误在本文中就不再赘述,在信息翻译原则中,笔者认为需要强调的是翻译者应该遵循目标语文体规范。文体有着重复性和习惯性,它的使用规范对于受众而言是很有必要的。文体是读者借以分析作者意图的一种重要纽带,也是作者表达自己思想的重要依据。

  三、小结

  综上,作为一种非常特别的传播行为,网页翻译应该注意到传播过程中的各个要素以及媒介的特点。网页翻译应该满足受众对于相关信息的实际需求,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翻译实际上就是一种常见的消除障碍的信息传播手段,传播才是翻译行为的根本性目的。翻译者应该在有关人员的帮助下,对原文信息加以合理利用,对选择出来的信息进行翻译,提高英文网页的实际水平,改善国内高校的国际形象。

  传播学相关毕业论文篇三

  传播学中集体无意识现象浅析

  一、传播学中集体无意识的含义

  由于侧重点的不同,对于“集体”的定义,心理学和传播学有所区别,传播学中的“集体无意识”概念也有别于心理学上的“集体无意识”概念。本文所讨论的“集体”的含义,是一种横向概念,是指因地理环境或者共同目标和利益诉求而集合起来的人群,它比较侧重于地理空间,如社会生活中的“人群“”组织”“大众”等表示群的概念。这里的“集体”按其组织特点,主要可划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事件、情感或者其他原因临时聚集起来的群体,比如,体育赛事的观众、逃荒的难民、网络围观者。另一种是由于有共同意识、共同利益、相同信仰或者其他原因组织起来的,有一定的分工和协作的、比较稳定的社会团体,这样的团体有政党、宗教、军队、学校等。前一种临时性的集体,被我们称为集合,后一种相对稳定的集体叫作组织。所以本文所分析的集体无意识现象,主要是指集合传播中的集体无意识现象和组织传播中的集体无意识现象。

  二、集合传播中的集体无意识现象

  在荣格的学说中,“意识的整个本质就是辨别、区分自我和非我、主体和客体、肯定和否定,等等。事物分离成对立的双方完全是由于意识的区分作用,只有意识才能认识到适当的东西,并使之与不适当的和无价值的东西区别开来。”简单地说,意识就是人的大脑的一种辨别自己所看到、听到、触摸到和感受到的外界对自身产生的影响的能力,人的行动往往是由于意识的作用而产生的。无意识意味着这种大脑的这种辨别能力处于休眠状态,表现为两种状态,一种是没有进入到个体大脑意识层面的行为,或者是被大脑压抑起来的意识,比如说“梦”,这种无意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传播学研究的无意识已经进入了个体大脑的意识层面,虽然这种意识是经过个体意识加工后的,但是它并不是个体正常的意识现象,它反常于个体正常思维和推理,它不是来源于个体本身的判断力,而是来源于外界强力植入和影响,是环境刺激后的结果,其中个体意识判断成分含量比较少,群体的意识情绪处于绝对优势,直接掌控个体的思维,是由于外界(即人类群体环境)的作用,使得大脑的意识判断短路的现象,这样的现象在社会中很常见,它包括“被人接受了的或虚无缥缈的观念,是一些老生常谈、礼仪和道德规范、要遵循的惯例或禁条,公认的必须采用的或不准使用的行为和幻想的表达方式”,或者是“盲目地跟风、跟随大众的行为”。在集合传播中,典型的集体无意识现象有常见的足球流氓暴力行为、哄抢购物、谣言的扩散等。

  1.集合传播中的集体无意识产生的流程

  传播模式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信息的产生、信息的传播和信息的反馈。集合传播中信息的产生一般都是伴随着某个具体的社会事件的刺激而产生,集合传播的过程就是群体对这一事件的解读过程。下面是集合传播中的集体无意识产生流程的示意图:①信息产生阶段:触发性事件——对事件的信息解读。②信息的传播阶段:信息汇集趋同——信息分散到个体。③信息的反馈阶段:形成集体无意识——产生无意识的集合行为。集合传播中的事件一般是与大众群体的利益关系密切的突发事件。出于人的自保天性,人的本性中潜藏有一种对变化的恐惧,当人适应一个环境,并且能和这个环境很好地互动的时候,任何环境的变化都会让人产生自然的恐惧,变化越快越急剧,这种恐惧感就会越强,所以集合传播中的触发事件往往是一些突变的异常的事件,如自然灾难、政局突变、经济动荡等,这些事件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快速产生一种群体情绪。当触发性事件产生之后,一些最先接触事件的个体就开始对这一事件进行解读,由于个体的意识不同,对事件解读出来的信息也不同,这些不同的信息慢慢汇集起来,并在传播过程中,逐渐淘汰掉不合理的内容,被加入一些合理的猜测,变成了群体对信息的解读。在群体的解读下,信息内容慢慢趋同,最终形成一个最为合理的内容形式。反过来,这个合理的信息又不断分散到每个个体,最终被个体所接受、相信。由于这个信息是不断淘汰和随意添加的结果,所以它已经远离了触发的事件,这个信息的合理并不是合乎事件的本身,而是符合人们夸大了的思维习惯。所以这个触发事件本身所具有的刺激人的恐惧情感,也随着信息的夸大而被夸大,最终形成巨大的群体情绪。由于个体对信息掌握不全面,个体为避免自己受到危害,他们更愿意相信群体,跟随群体的行动,在这种情况下,被自然地认为是最安全的,这就是人们说的“法不责众”心理。所以,个体在这种群体情绪面前,显得非常弱小,没有多大的抵抗力,个体意识只能服从集体意识,被集体意识所掌控,在集体中的每个个体都处于无意识状态,这种现象就是“集体无意识”。

  2.集合传播模式对集体无意识产生的作用

  集合传播是一种弥散性传播,是信息在群体内部弥散、循环、随机的传播模式。它的传播场合既有一对一的形式,也有一对多的形式,既可以是点对点的传播,也可以是点对面的传播,它的传播方式是多元的、双向的。集合传播并没有一个明显的信息来源,传播客体和传播主体的选择也是随机的,并且传播客体与传播主体之间没有明确的等级关系、强势和弱势之分。这种随机性会造成一种信息回流的现象,即信息会在传播过程中,会多次回传到某个个体身上,然后又从这个个体传播到其他个体,这样的信息循环带来的结果是,加强了信息的可信度,个体对信息的分析和判断跟不上群体对信息的解码速度,以至于放大了信息对群体的影响。于是个体只能选择听从和相信被群体解码后的信息,这就加强了集体对个体意识的压制,于是集体无意识现象得以迅速扩张。

  3.集合传播的特点对集体无意识现象的影响

  集合传播中的信息有两个显著特点,一个是信息内容关系到群体内大多数个体的利益,二是信息具有很强的模糊性。模糊性不仅指信息内容有很强的模糊性,还指信息发布机构或者发布渠道的模糊性,在集合传播中的信息内容往往是那种似是而非的信息,并且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信息发布机构和顺畅的传播渠道。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信息留给了个体很大的想象和加工空间。信息在不断的猜测和添加之后,一旦被群体认同,就会产生巨大的群体情绪。在这种情绪下,集体关注的焦点就不会集中于信息的真实性问题上,他们中一部分会在假设或者承认信息是真实的基础上,判断信息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然后相应地做出一些行为举措。另外的大部分则完全在这种群体情绪和氛围的感染下,去模仿被这部分人的行为。于是个体就会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地被逐步吸纳到这部分人之中,形成一个庞大的集体,最终所有的个体都会盲目地跟随集体的活动流向而进行活动。除此之外,集合传播还有匿名性、暗示性、感染性和循环性。集合传播的匿名性使得每个个体都可以无所顾忌、毫无保留地把他感受的群体情绪发泄出来,如,在足球流氓暴力事件中,有很多参与“打砸抢”的球迷,并不是恶迹斑斑的破坏分子。相反,在正常生活中,他们都是循规蹈矩、老老实实的常人,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集合传播的匿名性使他们被淹没在群体之中,在群体中没人知道他们的身份、地位和家庭背景等,他们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这种状态使他们失去社会责任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从而做出许多宣泄原始本能的行为”。由于这些个体发泄出来的都是不受压抑的情绪,所以就整个群体来说,因为原来触发事件所产生的群体情绪就会不断膨胀。反过来,这种虚夸了的群体情绪又进一步增强个体情绪,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让个体一直处于一种无意识的亢奋之中。集合传播中在信息传播的同时,往往也伴随着群体情绪或者群体情感的传播。信息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信息交流来实现的,而群体情绪的传播只能通过暗示来实现,即信息的传播不是通过直接的说服或强制来实现,而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个体接受某种观点或者从事某种行为,这种暗示并不是目的性的暗示,暗示和被暗示的对象都处在一种不自知的气场中,这样的气场下个体之间的相互暗示是无意识的,受到了气场的压迫。集合传播中的信息之所以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蔓延至整个群体,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集合传播的感染性。感染性与暗示性是相互关联的另一种传播特性。被群体所接受了的信息,在暗示的作用下会像凶猛的传染病毒一样,以异常的速度在群体中弥散蔓延,而这种蔓延的过程就是感染。群体的感染使得整个群体在极短的时间内被一种情绪、一种观点所支配,并迅速引起整个群体的激烈活动。

  三、组织传播中的集体无意识现象

  1.组织传播中集体无意识的形成流程

  组织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组织目标而成立的,各个组织成员之间有着严格的管理和分工。所以组织传播中信息有一个最大的特性就是目的性,这个目的性就体现在组织管理层对信息的筛选和加工中。组织传播中的集体无意识的形成一般都经历这么几个阶段:组织上层获得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宣传—信息分散到各个部门—个体意识被组织意识掌控。组织中的集体无意识形成的最终原因和动力是组织利益。在组织利益的推动下,处在组织上层分工管理的人会主动去寻找一切对组织有利的信息,当一个和组织有关系的信息出现后,这部分人就开始筛选和加工,筛选出对组织有利的部分,屏蔽掉对组织有害的部分,或者他们会在解读信息中加入大量的组织意识,让所有的信息都为组织的目的和利益服务。组织一般的传播方式是“内部宣传”,信息通过演讲、开会、聚会等方式传递到组织各成员。在组织内部大量的信息的轰炸下,组织内部成员的意识节节溃退,最终在心理上自觉接受组织意识,在组织意识的强力面前,每个个体处于无意识状态。

  2.组织传播的模式对集体无意识的影响

  组织传播是一种等级传播,所以它的传播模式比较稳定,通常是一对多的下行传播,即信息在组织内部是自上而下传达贯彻的单行过程。下层对组织的反馈会通过汇报、调查等方式传递给上层,下层在组织传播中处于被动地位。下层的愿望、建议和要求在组织传播中对信息的收集和加工会起到一些作用,但是总的来说,组织下层地位比较弱,在传播等级中处于最底层,是完全的受传者。传播的等级性使得信息带有组织压力,会给某些没有被组织意识完全掌握的内部成员造成强迫性集体无意识,也就是说,个体的意识必须服从组织,如果个体意识和组织意识冲突,组织会用它的群体压力和群体规范等手段迫使个体意识表达不出来,个体只能顺从组织。横向上的组织传播,主要通过同级部门或成员之间的交流来实现,其目的只是相互之间的协作和配合,由此可以看出部门或者成员只有在执行上有自己的意识。组织分工的本质,就是为了更好地执行组织意识。组织传播还是一种封闭式传播,由于信息是和组织密切相关的对组织有利的信息,所以组织内部并不想让更多的外界知道,信息只是在组织内部流传。这样也会出现信息回传的现象,与集合传播相比这种信息的回传现象对个体意识的影响的力量要小得多,但也是组织传播中集体无意识形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3.组织传播中的特点对集体无意识产生影响

  首先,组织传播具有目的性,这种目的性是为组织利益服务的,这是集体无意识可以在组织中形成的根本条件。其次,组织的制度性导致了组织传播的规范性,组织内有一个关于群体规范的体系,即组织内的奖惩制度,组织会清除掉那些对影响信息传播的障碍和带有负面情绪的组织成员。通过组织的群体规范,组织内部会得到统一。再次是组织传播的集体归属性。由于组织成员是在认同组织的观点的基础上加入组织,所以组织各成员对组织有很强的集体归属感,在这种集体归属感的背景下,大部分成员对组织关于信息的解读也会出现一些盲目的认可,这也是组织中集体无意识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最后组织传播还有强烈的倾向性。由于组织对信息的选择性,使得组织成员在宣传的作用下,被大量的同面的信息所包围,在只看到信息一面的情况下,大脑自然只能做出带有很强烈的倾向性的判断。可以这样说,组织内部的集体无意识很多情况是被组织蒙骗了的集体无意识。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二战时期德国纳粹会在他们的组织中成功地使其成员相信他们反人类、反人性的种族屠杀观点,使得其成员在情绪高涨中,残酷地屠杀犹太民族。

  四、集体无意识传播的利弊

  1.集体无意识的有利方面

  集体无意识一直在社会变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一次社会的改革中,都活跃着集体无意识的身影。人类同属一类群体,所以人类具有一些共同的普世价值。可能部分团体由于自己的团体利益,不去承认和认同这种普世价值。但是,就整体的人类来说,每一次大规模的集体无意识的出现,都根源于人类共同心理,也是对这种普世价值的推进。普世价值和共同心理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土壤,并引导着人类群体不断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集体无意识对于一个社会团体,有着生死攸关的影响。一个社会团体的存在是建立在集体聚合力和凝聚力的基础上的,团体内部要有统一的思想基础和集体认同感,而集体无意识就是维护这种集体聚集力和凝聚力的主要手段。在集体无意识的作用下,整个团体会处在一种团体氛围之中,维持着团体的稳定和精神。

  2.集体无意识的不利方面

  在集合传播中,由于信息具有的模糊性和虚夸性,加上整个群体都处于一种群体情绪当中,整体的群体情绪一直处于高涨的亢奋状态,每个个体的自制力都处于最低的状态,理性让位于感性。所以很容易引起社会骚乱、暴动、打砸抢烧等,如果这种集体无意识被别有用心的煽动者所利用,将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健全发展,破坏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为整个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集体无意识往往还扮演着控制组织成员的手段。在集体无意识的掌控下,组织成员很容易就会变成执行组织意志的工具。组织传播中的集体无意识通常有很大的愚民性质,使得成员为了组织利益,不择手段。历史上的军国主义、种族主义、宗教冲突等,充分暴露出集体无意识的破坏威力。当前社会中的恐怖主义是集体无意识危害的一大表现。所以对于传播中集体无意识应该加以重视,这样才能很好地避免和应对由此产生的社会危害。

有关传播学相关毕业论文推荐:

1.浅谈传播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传播学毕业论文

3.传播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4.大众传播学毕业论文

5.新闻学毕业论文范例

6.关于传播学的论文

7.新闻传播学论文范本

15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