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文学论文>新闻传播学>

有关传播学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我国的传播学研究起步较晚,经过近30年的演进,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高校一门重要的学科。下文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有关传播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有关传播学论文篇1

  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策略研究
  摘要:新闻传播学是一个内容广泛的边缘性学科,其理论来源复杂,且就业面十分广泛,这为众多非一流高校的新闻传播学教育提供了明显的发展空间。本文从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发展和就业特点出发,结合传播学和教育学两个领域,探究了非一流高校的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学科特点;就业;人才培养策略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行业对人类的发展和日常生活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闻传播学的教育体系中,一流高校的实力强,资源丰富,发展环境有利;但对于基础较落后的中下层高校来说,却显得捉襟见肘。但是,也不是没有出路,我们应该从本学科的教学和就业特点出发,研究其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就业特点
  在中国,新闻传播学是文学下属的一个二级学科,是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统称,专业方向的设置各高校不尽相同,一般有如下方向: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学、影视编导、媒介经营管理、文创产业管理等。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就业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科和教育特点
  (1)多学科来源和多研究领域。
  新闻传播学是典型的边缘性学科,来源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信息论、控制论、哲学等多个学科,而且它的研究领域十分宽泛,当今社会关于新闻和社会信息的几乎任何领域都可以被新闻传播学涉足。多理论来源和多研究领域导致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教学模式纷繁复杂,就连学科体系的归类也莫衷一是,有的国家将之归入社会学,有的国家和地区归入文学。
  (2)新兴学科,缺乏积淀。
  新闻传播学是一个年轻的学科,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新闻学在德国和美国形成学科,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在美国形成学科。新的学科缺乏深厚、独立的理论和方法论积淀,从“新闻无学论”甚嚣尘上到日本大大弱化新闻学教育,转向倚重企业培训,都说明本学科教学的成就尚未得到广泛认可。另外,近年来由于传播学研究的根基不深,出现明显攀附、靠拢社会学的倾向。
  (3)技术推动,实务领先。
  新闻传播学有一个明显特点: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理论和科技的不断变革,实务的步伐很多时候超过理论的视线。因此,也形成了偏学校教育与偏业界教育的两条路径,前者以美国为代表,后者以日本为代表。传统的日本新闻传播教育往往是在新闻传播的实践中进行,即在媒体职场中开展新闻传媒人才的培养。因此,与我国高校普遍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不同,日本在高等院校中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情况并不多见。
  (二)就业特点
  (1)就业面广。
  新闻传播学的多学科来源和多研究领域,必然导致学生的就业面十分广泛,一般本专业对口工作有媒体、网络公司、广告公司、甲方企划部、营销传播公司、继续深造、从事理论或研究工作等等。这一特征是非一流高校快速发展的关键优势,多样性的存在使得它们可以避开与一流高校的正面竞争,在独特的单一领域深耕细作。
  (2)就业率高。
  新闻传播学的就业率高,主要是由于当今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深入改革,在根本上刺激了市场和社会对本学科人才的需要。目前,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在我国方兴未艾,人才尚未饱和,加之应用范围广,因此就业状况良好,这也为此学科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实力薄弱高校的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路径
  实力薄弱高校有自己的特殊性,不可盲目照搬其他高端雄厚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根据自身特点,避开与强对手的正面交锋,突出特色,以求事半功倍。
  (一)占领内容生产的制高点
  媒介的发展推动着本学科的变革,新媒体研究是新闻传播学目前炙手可热的研究领域。国内高校纷纷开设新媒体教育和研究,对于非一流高校来说,应该避开这一浪潮,走“内容生产为王”的道路。主要原因是:新媒体之“新”是相对的,是技术层面的,不同的时期,新的概念不同,一位追“新”,不仅追不上,而且有本末倒置之嫌,丢失了思想和能力层面的根本。
  (二)走特色人才路线
  目前高校新闻传播学人才的培养出现很明显的同质化现象,这就难以避免竞争和浪费的产生。对于实力较弱的高校来说,就难以打开有利局面。因此,非一流高校应该依托优势学科和师资,找到独特、有利、可持续的定位,坚持特色培养之路。例如,在计算机技术较强的培养单位,可以以数字技术为切入,专注于培养大数据或数字媒体领域的高水平硕士。另外,财经、体育、政法类的高校可以借助自身专业院校的优势,培养独具特色的财经类、体育类、政法类新闻传播人才。
  (三)根据学生志向,因材施教
  学生是教育的主题,新闻传播学教育也应该尊重学生个人志愿,充分了解学生志愿,根据学生需要,进行专门化培养。当然,考虑到基础薄弱高校的师资力量,这种专门化并不是绝对的个人化,而是相对的类型化。例如,可以分成继续深造类、美术设计类、文案策划类、影视类等等,以导师小组为单位,进行专门化的人才培养。
  (四)整合资源,跨专业创造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都将被更大程度地突破。因此,学科的组织架构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以保证各个专业都具有更强的自身开放性与相互兼容性。[1]由于新闻传播学类是新兴学科,高学术水平人才缺乏,所以非一流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对于这个问题,可以整合资源,依托优势学科,打破学科之间的分隔,形成独特优势。例如,参加或承办全国有影响力的赛事、展览等活动,有效提高高校自身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和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高钢.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四大基础元素的构建[J].国际新闻界,2007(7):31.
  [2]雷跃捷,高昊.从职场培养到学院专业教育——早稻田大学濑川至朗教授谈日本新闻传播教育转型[J].新闻记者,2014(10):16.

  有关传播学论文篇2

  网络新闻的传播学分析
  我国的网络新闻发展虽然起步时间较晚,但其在近几年的社会热点事件中,已经发挥了其他媒介难以企及的重大作用,典型例子即是其在2012年度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上体现出意义与价值。我们能看到网络新闻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特点,其对整个社会发展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同时,以食品安全事件为例体现出的网络新闻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与问题,也是需要引起我们关注和深思的。
  一、网络新闻在“毒胶囊”问题上的表现概述
  以热议的“毒胶囊”、“皮鞋奶”事件为例,可以看到网络新闻在其中活跃的身影。该事件最早起源于央视主持人赵普在其新浪微博中发出的一条消息,该消息借助于网络的无间距特性,在一天内被迅速转发十几万遍。中国网友开始集思广益,经过对央视记者行动的分析、对赵普微博前后的分析,得出了所指的是部分企业使用工业明胶替代食用胶的问题,并列出了相关的证据。
  随着网络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和群众声讨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新闻的代表央视也终于坐不住了,在《每周质量报告》中给出了详细报道,“毒胶囊”、“皮鞋奶”终于被推上了台面,网络新闻和传统新闻共同形成的巨大力量引起了官方的注意。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新闻的开放性,使得全国网友众志成城的将涉案企业的全部社会关系挖了出来,被公之于众。面对国人的一片声讨,案发当地政府也由最初的“不知情”态度转变为致歉、问责,“毒胶囊”事件最终得到了完满解决。从这一事件的起源、升华、结尾中,我们都能很明显地看到网络新闻的身影。可以说,这不仅仅是国民权力的胜利,也是中国网络新闻力量的胜利。
  二、以“毒胶囊”事件为例分析网络新闻的传播学特点
  从网络新闻在“毒胶囊”问题上的表现为例,不难发现网络新闻的许多特点。
  1.网络新闻的快速性。
  网络新闻基于互联网科技,在传递过程中几乎不耗费任何时间,实现了媒体——受众的点对点联系,省去了传统新闻在纸质印刷、节目编排等环节耗费的时间,消除了时间上的距离,保证了其快速性。这是网络新闻的第一大显著特点,最具有时代特色,也是其区别于传统新闻的最明显优势。正如前文所举的例子,“毒胶囊”问题在其起源阶段,在短短一天内即被转载了十几万次,将信息传递给了国人,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同时,许多网络新闻报道媒体对该事件进行实时报道直播,在第一时间内将最新消息传递给了受众,这都是传统新闻难以企及的。
  2.网络新闻的多渠道特征。
  网络新闻本着互联网“自由”的精神特征,对新闻来源没有固定、一致的门槛要求,任何普通人,只要能够掌握运用互联网,都可借助平台,成为网络新闻的消息来源。而传统新闻由于存在实体、受到官方的正式监督、对从业者有一定的思维、文字功底要求。这就是网络新闻的第二大显著特点。这在“毒胶囊”问题事件中也有所体现,网络新闻的消息来源有的是当地村民,有的是正在用药的患者,也有非官方的医学界人士,这正是其多渠道的具体表现。
  3.网络新闻的多元化特征。
  网络新闻是自由和开放的,其核心价值观是允许不同声音的出现,在针对具体事件的报道中,由于其报道者的多渠道性,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思维方法等都是不同的,而不同的立场和阶层,对待具体事物的看法又是不一样的,这就为网络新闻提供了多方面、多角度的视野,一些以前被我们视为“另类”的观点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理解和接纳。该特点在“毒胶囊”问题上的表现即是网络新闻在报道专家言论时,抛弃了传统的官方就等于正确的立场,而是以批评者的角度来报道的,这是传统媒体暂时不具备的。
  4.网络新闻的互动性。
  网络新闻基于互联网这个大平台,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轻松沟通与联系。许多新闻报道者一方面是传播者,另一方面也是受众,不同角色的体验使得他们都需要积极的与传播者、与受众进行有效沟通。传统新闻由于其官方性、距离性等特征,在与受众沟通环节面临的困难重重,而网络新闻借助于互联网的无距离特征,通过设置评论这一简单措施,即可轻松的解决问题。同时,在选择环节,网络新闻的多样性使得受众有了不同的选择,摒弃了传统新闻中受众只能被动选择的局面,变为了传播者和受众的双向选择。这一特点在“毒胶囊”问题上的表现即是众多网友通过报道页面下的评论、留言等,纷纷发表观点,表达自己的愤怒,凝聚力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抗议声音,最终迫使官方引起注意。
  三、以“毒胶囊”问题为例看网络新闻在当前社会的正面意义
  可以说,是历史创造了网络新闻,而网络新闻的发展又推动了历史的前进。笔者将以网络新闻在“毒胶囊”问题中的表现为例,分析其背后所蕴藏的巨大意义和价值。
  1.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服务,便利生活。
  传统新闻由于受其篇幅限制、时间距离限制,能为人们提供的帮助已经变得很有限,快节奏的生活使得很多人没有时间去关注不感兴趣的信息。而网络新闻便解决了这一问题,网络新闻实行的是点对点的连接,受众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查阅自己感兴趣的新闻问题,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最大限度的节省了时间,同时人们也可以借助于这个平台发布信息。以网络新闻在“毒胶囊”问题上的表现为例,在媒体公布“毒胶囊”涉事企业名单和产品批次后,短时间内被迅速散播,人们奔走相告,许多热衷于接受网络新闻的年轻人都在第一时间内将消息传播出去。
  2.对公众权利的保护,对政府权利的监督。
  传统新闻往往因为版面、维持稳定等原因不愿意也不敢报道这些公众权利受到侵害的事件,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莫大的遗憾。而 网络新闻的出现,则为人民合法维护自己的权利提供了新的渠道,由于其多渠道特征,参与者多为人民,其更多的是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在网络新闻报道中,更多的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以网络新闻在“毒胶囊”问题上的表现为例,“毒胶囊”事件侵犯的是人民群众的健康权,而在事件初期,相关部门采取的遮遮掩掩、不置可否的做法则侵害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通过网络新闻的报道、传播,人民空前团结的站在了一起,当触犯众怒事件发生后,面对的是整个 社会的时候,相关政府部门不得不公开了涉事企业的相关信息,迅速的处置了一大批相关负责人,给出了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案。
  四、以食品安全问题为例看网络新闻在当前社会的负面意义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说明了一个通俗易懂的道理:任何事物都是有其两面性,关键在于能不能正确的利用它。网络新闻就好比这个“水”,其在通常情况下是“载舟前进的”,但一旦控制不好,“覆舟”也是可能的。以其在“毒胶囊”问题上的表现来看,其虽然整体上是值得肯定的,但在某些局部问题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的出现。而且,这仅仅是其经常出现的负面意义的一个小缩影。
  1.容易成为假新闻滋生的温床。
  笔者注意到,在网络新闻快速 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假新闻的数量也呈现出了正相关的增长性,最近三年著名的假新闻几乎都是从网络新闻中诞生的,网络新闻似乎成为了流言的散播地。
  众所周知的是,网络新闻往往监管是相对较松的。我国虽然近几年成立了全国互联网 工作办公室,但是,我国目前在网络新闻等方面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该部门人手也相对较少,能够实现的监督也是有限的,在缺少制度、法规的约束下,少部分人故意编造假新闻就成为了必然。流言止于智者,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智者,假新闻的危害性是十分广泛的。
  2.容易造成群众恐慌 心理的出现,误导群众。
  网络新闻因为其快速的传播力度、广泛的传播范围,具有很高的人气。一些所谓的消息只是表达个人看法,不能说明事物现象的本质,而一旦某条新闻被广泛转发,很多人就会根据其中的只言片语,夸大事实,并在这些夸大事实的结论上做出一些错误的举动。这些错误的举动一旦感染到每个人身上,将形成社会恐慌,极不利于我们当前社会的稳定。以网络新闻在“毒胶囊”问题中的表现为例子,经过网络新闻铺天盖地的报道,不少知识水平有限的群众就以此为例,认为我国的胶囊绝大部分是有问题的,许多人达到了谈虎色变的程度。类似的事件还有2011年全国各地发生的“抢盐潮”等等。这些都是由于网络新闻在报道中未看到事件整体情况,过分夸大部分事实导致的。
  五、结 论
  本文的研究,通过分析网络新闻在“毒胶囊”问题上的表现为例子,找出了我国网络新闻的快速性、多面性、多渠道性、互动性等几个明显的特征。正因为这些明显的优势,我国的网络新闻发展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其在社会生活中彰显出了许多重要而积极的意义,如对人民生活起到的便利作用,对公众权利的维护,对行政权利的监督等。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网络新闻发展的过程中是出现了一些问题的,比如滋生假新闻,容易形成社会恐慌、误导群众等。笔者认为,倘若我们能够做好度的把握,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那么我国的网络新闻发展必然能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944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