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其它论文范文 > 德育教育论文范文

德育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德育教育论文范文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随着免费师范生政策的不断实施,进一步加强对师范生的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德育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德育教育论文范文一:中职德育教育路径研究

  摘要:网络媒体的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网络媒体导向的偏颇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了中职学生容易出现行为偏差。本文通过分析当代中职生的身心特点,提出以心育融合为切入点,以创新德育路径为途径来树立中职学生的自信心,提升自我约束能力。

  关键词:心育;中职德育教育;路径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对象

  以2014级全体学生(1050名)作为研究对象,生源来自浙江省内各地区,其中农村学生占31%,城镇学生占69%,学生平均年龄16.3岁。

  2.调查方法

  (1)访谈:班主任以电话、家访等形式联系学生或家长,在新生报到后2周内与全体学生进行一次正式的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观察、评估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

  (2)问卷及测评:从学生家庭情况、身体检查和心理测试三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和网上测评,借助专业的心理测评系统,初步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并针对突出的问题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重点关注,随时记录,完成学生心理问题评估表。

  (3)建立学生档案:新生入学1个月后,通过班主任对班内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仪等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建立档案,记录学生在日常管理中的违纪细节,以统计学方法进行整体评估。

  二、调查结果

  调查总结果表明:在该年级的全体中职学生中,不良的家庭教育背景、心理问题、行为习惯均显示了相当比例。同时,学生群体中该三种情况呈现交叉并存状态,即家庭教育不当的学生,其心理不健康及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比例远高于平均水平,进一步说明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应成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关注群体。

  三、分析

  1.调查结果分析

  在心理辅导站、班主任、部分学生及家长的各类访谈记录中发现,该年级段的中职生存在以下主要心理及行为问题:

  (1)缺乏自信。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部分家庭教育对学生单方面“高标准、严要求”,缺乏正向的鼓励与支持,从而导致学生自信不足,没有理想与追求。具体表现为学习不勤奋,做事不主动,人际关系被动。

  (2)缺乏自控。主要包括情绪自控和行为自控两方面。由于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或者“真空”的家庭教育模式,使这些学生在碰到情绪和行为问题时缺乏正确的引导与管理,逐步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自控能力差是导致中职生不爱学习、不守纪律的重要因素。

  (3)情感孤独。部分学生因长期缺乏父母关爱,出现性格内向、不善交流等“情感孤独症”,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导致在校不适应新环境,同学关系不良,并对学习效率造成影响。

  2.德育与心育融合的教育路径

  学校历来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班主任的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培训率达100%。因此,在开辟德育与心育有效融合的途径上创造了优良的条件,具体教育实施路径为通过知、情、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知——心育渗入课程,改变认知。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其动机,改变中职生不良的行为从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认知开始。懂学生心理,会分析学生行为表象背后隐藏的心理动因,让学生能正确辨明真与假、善与恶、是与非,是提升家庭教育缺失学生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①知其然——德育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从研究当今中职生的身心特点入手,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挖掘社会热点问题,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到德育课堂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正确的信息与理念,改变错误认知。②知其所以然——德育导师“一对一”心理疏导。学校实施的“德育导师制”对学生管理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通过对重点学生(违纪或心理问题)的定期约谈(即每月一次思想交流),知其心理根源,不定期交流观察其心理发展和疏导效果,两者结合展现德育渗透心育的效力。③实践认知——家校合力改变学生认知。个人认知的改变是不以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家庭介入是认知改变稳定性和持续性的有效保证。笔者学校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作用,通过家长会、专题讲座及家长介绍经验等形式,针对笔者学校全省招生的特殊情况,抓住新生入学之日、寒暑假前后及学生进岗前等关键点,分享家庭教育理念,给予家长可操作性实践指导措施,共同携手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家庭教育正面的引导与教育作用。

  (2)情——心育融入活动,导引情感。作为培养医护人员的卫生类职业学校,“白衣天使”是我们育才的目标。通过“塑天使形、育天使心、铸天使魂”三条实践路径,以环境文化、活动文化净化心灵,逐步形成正向积极的天使情怀。①心育融合“外显”文化。校园文化是凝聚人心的土壤,对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是任何显性课程无法比拟的。对于中职家庭教育缺失的学生尤为重要。②美化校园环境文化。多年来,笔者学校不断完善校园设施,重视校园绿地文化、走廊文化及职业文化建设。文化氛围遍布教室、寝室、心理咨询室、团辅室等学生场所,使身处其中的每位学子,沉浸于文明、温暖、积极、豁达的人文环境中。③优化校园励志文化。学校“一训三风”定位于“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源自“奉献、重托、品牌”校园天使文化基因要素。通过合理布局构思,关注视觉与听觉的效果,在校园绿化区完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励志石刻,让学生随时谨记校纪校规;以黑、红和金的递进色调,按照抬头是奉献、转身有重托、追求铸品牌的空间立体设计,强化文化基因要素,从而抓住视觉强化效应;制定“天使文化”的宣传整体规划,充分运用校园广播站、多媒体转播、国旗下讲话、德育课堂等文化宣传阵地,以听觉强化深入师生内心,营造浓厚的卫生职业教育特色文化氛围。④打造特色班级文化。班级是每一位学生每天都身处其中的场所。以天使文化为基调,结合专业文化及班级特色,通过主题班会、班级博客、特色班歌等活动深化班级文化,师生共创“一班一品”特色。在集体教育的同时,教师再进行针对性引导,利用各种班级活动平台,鼓励集体合作,在过程中体验成功和团队的力量,展现班集体的正能量,正向强化健康的心理和行为。⑤心育渗入“内隐”文化。把德育活动作为文化载体,化精神追求于学生的思想、语言和行为之中,从而滋养学生心灵深处向善的种子,主动“屏蔽”来自家庭或社会的负面影响。通过搭建丰富的活动平台,鼓励人人参与,在活动中激发自信,体验肯定。一是团结向上——班团活动。在研究活动中,针对班级特点开展班团活动,有主题班会(如友善、诚信、文明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文体活动(如阳光体育、班歌创作、班级排舞等等),使学生在活动中悄然接受教育,培养团队精神和正确价值观,增强集体意识,学会交往,理解他人,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同时在活动中感受师生之情和同学之谊,形成快乐团结的情感体验。二是多元多彩——社团活动。学校拥有近40个学生社团,学生覆盖率达100%,目前有专业礼仪社、舞蹈社、逐潮文学社、英语社、专业技能社等等,成为学生展特长的舞台。在该项研究中,指导老师充分挖掘学生优点,主动吸收自卑、内向、胆怯的同学加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增强自信,以促进学生持续健康的发展。三是特色品牌——主题活动。校级层面每学期有序安排主题活动,抓住教育时机,渗透德育教育。如护理专业实习进岗前,举行“南丁格尔传光授帽仪式”,邀请“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为学生传光授帽,在感动、感恩中洗涤心灵,振奋精神走入岗位,大大提升了活动的育人成效;校园文化艺术技能节,共设20多个项目,给每一位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找到自信和勇气。

  (3)行——心育助力德育,规范行为。行是指外显行为。夯实认知教育和情感引导的基础工作,能否真正见效,还需刚柔并济的管理和辅导,确保身心共健,从而促进行为习惯养成,使习惯形成内涵。①广义——整体规范。以7S标准化管理为德育管理的日常抓手,配合“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借校文明礼仪星级班评比,促进全体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嫁接企业持续质量改进(CQI)的方法,服务于学生管理。实施两年中发现,CQI管理能够有效解决管理难题,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分析、有效策略及实施反馈等手段将困难各个击破;同时也针对特征明显的学生团体和个人进行追踪管理,使学生规则意识不断强化,偏差行为得到有效纠正,契合中职生管理要求。②狭义——针对性辅导。一是团体辅导:以“天使加油站”为“助力”平台,以违纪学生群体为对象,强化德育管理针对性。源于“助低成长,不掉队”的思考,笔者学校针对该学生群体创设天使加油站,通过“申报—审核—加油—完成”的程序,采取定期汇报、及时交流及自愿提升等措施,结合班级同学、班干部、班主任、学工处老师的成长帮扶,综合评定考核,促进学生在规范中顺利成长,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目标。二是个体辅导:通过心灵氧吧、结对帮扶和具体化策略,实现个别特殊学生的个性化辅导。德育管理配合有效的心理疏导,对于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劣势的中职生,颇具成效。同时也需要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和社会舆论,先摆正自己,再规矩学生,杜绝在自身和受教者身上执行双重标准,即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合力,才能真正立德树人,达到“育人为先”的目标。

  作者:周兰兰 徐元智 单位:海宁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赵忠心.问题学生诊疗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焦晓骏.家庭教育缺失背景下的学校德育[J].教学与管理,2011(6).

  [3]黄少怀.融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于一体[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4]王鑫,王丽化.浅谈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德育失范”[J].职业,2016(3).

  德育教育论文范文二:小学课堂渗透德育教育教学初探

  近几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小学德育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增强了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教育环境的差异、教师素质的高低、家庭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小学德育的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1以“趣”入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对学习主题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并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首先,教师尊重学生,把爱心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成功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把温暖的语言播撒给每一个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唤起他们的成就感,切莫用讽刺、挖苦、旁敲侧击等手段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其次,教师要信任学生,相信他们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他们独立发表各自的意见。教师要适度宽容学生。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的行为总有不尽人意的时候,此时,教师须循循善诱,耐心开导,予以宽容。切勿妄下论断,把人“一棍子打死”。在课本学习中有许多主题是指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这些内容,学生都有一定的亲身经历,非常感兴趣。这类课堂的设计就可以采用精心的裁剪的生活情景,凸现潜在的教育导向意义,以“趣”入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自然的对教育主题感兴趣。例如在商场购物的学习训练,学生通过学习一些选购商品的知识,培养他们独立选购简单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能力。课始,老师问学生:“喜欢在超市购物吗?”(学生雀跃)再问:“为什么喜欢在超市购物?”(学生纷纷说了自己的感受(随即播放超市里人们购物及一位顾客在仔细挑选商品的情景。)“这位顾客购买物品时在干什么?”“在挑选商品,看看是否是自己想要的。”“在看产品使用说明。”“在看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学生回答踊跃。现在从城镇到农村,处处可见超市。在超市购物较为熟悉。用“超市购物”情景来导入,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导入的趣味性,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以“思”入境

  “学而不思则罔”,从反面说明了思在学习中的作用。在导入时,结合内容,创设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处于“心愤口悱”的积极思考的学习状态。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导入设计。提高认识,引导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现行品德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类课堂导入时,应更多的考虑,在导入环节中以“思”入境,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贵有疑,质疑问难是创新的开端,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在学习中有了疑问,才能产生兴趣,产生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热切愿望。教师不宜以自己的思想和认知水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和认识水平,鼓励和教会学生质疑设问。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创造良好的问题意识环境,教学中应充分爱护、尊重学生的质疑意识,让他们积极思维,对提得好的问题要及时表扬,提错了帮助他改进后鼓励再提。

  3以“情”入境

  情感在教学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或活动具有支配、指导作用,学生强烈的内心体验,能使教学主题的要求较为容易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情”入境,即要用语言、情节感染学生,引起情感共鸣。如《第一次抱母亲》的教学关键是让学生感受到母亲的“伟大”,激发学生体贴父母,关心父母的情感,因此,以情感渲染来导入是触动学生心灵的基点。在课文的学习伊始,可以运用生活化的谈话做铺垫,营造轻松的氛中与学生交谈自己与妈妈之间的点点滴滴,并用自己的情感感染着每位学生,让学生有说的冲动。最终通过同学们自己的讲述,孩子们初步感受着母亲的“伟大”。有了这样贴近生活的谈话做铺垫,正式的教学自然不在话下。学生们被浓浓的情感包围着,怎么会不受到深刻的教育呢?雅斯狈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长,并启迪其自由天性”。从小让学生树立一种好的思想,培养一种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为其一生奠定幸福的基础。让我们的教学设计更开放些、“简单”些,让我们的爱更饱满些、真切些,让课堂多一些留白,多一份真情,多一些生成,便多了份精彩。

  作者:叶修伦 单位:重庆市江津区崇兴小学校

  参考文献:

  [1]闫振部.浅谈思品课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0(11)

  [2]达彪.初中思品课教学浅议[J].青海教育.2010(Z3)

  [3]姚丽娟.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思品课教学实效[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6)

德育教育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2016德育答辩论文范文

2.小学德育教育论文范文

3.大学德育答辩论文范文

4.小学德育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5.小学德育论文范文大全

6.教师德育论文范文

1343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