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其它论文范文 > 计算机病毒大专论文范文

计算机病毒大专论文范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计算机病毒大专论文范文

  随着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迅猛发展,计算机病毒的频繁出现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工作生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病毒大专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病毒大专论文范文篇一

  《 计算机病毒与防范 》

  摘 要: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已经普及,计算机病毒的发展也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而快速发展。计算机病毒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给计算机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威胁,也给人们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本文主要从计算机病毒入手,来探讨如何更有效地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病毒

  中图分类号:TP309.5

  1 计算机病毒概述

  在人类跨入新的世纪后计算机的发展更加迅猛,而当前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比较普及,但是,人们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不能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因此让用户掌握必须的计算机病毒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1.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是指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并能自我复制的程序。

  1.2 计算机病毒起源

  计算机病毒从性质上来讲,一般有以下几种来源:(1)搞计算机的人员和业余爱好者为了寻求刺激、自我表现的一种恶作剧;(2)为了避免非法复制合法的软件,软件商在软件产品中加入病毒程序并按一定条件触发感染。

  1.3 计算机病毒特点

  (1)寄生性。计算机病毒一般会寄生在其他程序中,当用户未执行这个程序之前,它一般不易被发觉,一旦用户执行这个程序时,病毒就起到破坏作用;(2)潜伏性和可激发性。一般计算机感染病毒后,一般不会马上就发作,可能隐藏在电脑中几个月或者几年,等到某个触发事件或者数值的出现,才会发作进而攻击计算机;(3)传染性。如果计算机病毒一旦被触发,它会迅速传染符合条件的程序或者存储介质,然后再主动复制或产生变种,然后以令人难以预防的速度传播整个网络,感染其他的程序和计算机;(4)破坏性强。网络病毒破坏性极强。计算机中毒后,一般会降低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也可能会导致软件和硬件的无法运行,甚至会导致整个网络崩溃,造成严重的后果。

  1.4 计算机病毒的表现形式

  计算机被病毒感染后,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具体总结如下:(1)计算机运行速度变慢或者出现死机重启现象;(2)系统无法启动;(3)磁盘空间迅速变小;(4)文件打不开或被更改图标;(5)数据丢失;(6)文件内容和长度有所改变;(7)不能正常开、关机;(8)自动运行某些程序,干扰正常操作;(9)无法正常上网;(10)外部设备工作异常。

  1.5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渠道

  1.5.1 U盘等可移动存储设备。U盘、移动硬盘、光盘、照相机中的SD卡都可能成为病毒的传播媒介,一般当存储设备插入一台已感染的计算机,而病毒趁机植入该移动设备,而用户再插入其他的计算机就会导致其中毒。

  1.5.2 通过网络传播。(1)电子邮件。黑客将病毒放在电子邮件中或者其附件中,引诱受害者打开电子邮件或者其附件而传染病毒;(2)QQ、MSN即时通讯软件。在我们日常使用QQ软件聊天时,常常会收到“你已中奖,请打开以下网址”等等,如果我们打开那个网址,很可能就会中毒,而后通过QQ给你的好友发送带有病毒的网址,从而使病毒迅速蔓延扩散出去;(3)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通讯设备。随着智能手机和3G、4G网络的普及,用户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可以轻松上网,然而手机、平板电脑给病毒提供了一种新的传播平台;(4)网络钓鱼陷阱。一些非法网站通过伪装化身成网上银行、淘宝网、网上证券等网站,窃取用户的银行帐号和密码等个人隐私,进而盗取用户资金;(5)网页病毒。一旦用户浏览含有病毒的网页,这种病毒会在用户的计算机上自动执行和传播病毒;(6)间谍软件。这种软件是一种恶意程序,它隐藏在软件安装包中并趁机潜入计算机系统中,跟踪用户,从而窃取用户的密码和个人隐私信息。

  2 计算机病毒防范

  要保证计算机安全就必须要做好预防工作,这也是防治病毒的关键。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2.1 个人计算机安全意识的增强

  2.1.1 避免链接形式进入密码网站。目前有很多用户使用银行卡交易查询等,都是在计算机上操作的,对于这样的操作尽量不用链接方式直接进入网站。有很多网络破坏者,通过在网络中建立相似的网站盗取密码,所以对于银行业务或网上交易尽量不用链接的直接进入方式操作。很多人会为自己的计算机设置密码,这也是为了保护计算机安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将设置的密码告诉其他人,并且经常更改密码以更好的保护计算机安全。

  2.1.2 避免使用不确定的移动设备。计算机发展十分迅速,移动设备种类也就越来越多,而移动设备对于人们来说,存储信息十分方便,但是移动设备在多个计算机之间进行转移数据,就会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移动设备中会存在很多病毒文件,如果连接计算机后,病毒就会感染自己的计算机。所以,在生活或者工作中,尽量避免将不确定的移动设备连接计算机,或者要在打开设备之前进行杀毒。

  2.1.3 陌生网站或邮件尽量避免浏览。尽量浏览自己较为熟悉的网站,保证计算机运行和工作的环境基本安全,陌生的邮件尽量不要看,网络中存在很多病毒或者木马,这些病毒都可以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传播。所以对于陌生的网站或邮件,尽量避免浏览或回应。

  2.2 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安装有效的防毒软件是计算机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排除病毒对计算机的威胁,保护系统,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在计算机上设置防火墙也可以避免计算机受到恶意的攻击,其实防火墙就像一个分离器,它能够阻止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的任何活动,从而保证内部网络的安全。

  2.3 及时更新系统并合理安装软件程序

  (1)及时更新查杀计算机病毒引擎,一般至少一个月更新一次,最好每周更新一次,如果遇到突发病毒应及时更新;(2)经常用杀毒软件对系统进行计算机整个系统的病毒检查;(3)不要在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的网站下载软件;(4)不随意安全不知晓的软件;(5)从网络下载的软件应及时杀毒;(6)安装软件程序时,要合理、谨慎的选择某些功能模块。

  2.4 正确使用移动设备

  使用U盘时,最好先进行病毒查杀;禁止用U盘的自动播放功能。

  2.5 设置安全密码

  建议设置长度在8位以上的密码,最好采用英文、数字、特殊符号等组合方式。

  2.6 网上交易保护

  谨慎进行网上交易,并保护好自己的网银证书。

  2.7 备份

  做好重要数据的备份,以免在遭受病毒侵害后及时恢复。

  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和快捷,但也使我们遭受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威胁,如何发挥计算机的最大利益,又能把病毒拒之门外,这是我们每个人要学习和解决的问题。虽然病毒的发展和传播速度超过我们的想象,危害极大,只要我们不断增强计算机安全的意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最终我们会战胜计算机病毒。

  参考文献:

  [1]冯卫.计算机病毒及网络安全的对策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18).

  [2]石晓玉.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4).

  [3]赵锦域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对策[J].教育信息化,2010(09).

  [4]李旭华.计算机病毒──病毒机制与防范技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计算机病毒大专论文范文篇二

  《 计算机病毒技术概述 》

  【摘要】

  计算机能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的存储介质里,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通过修改其他程序的方法将自己的精确拷贝或者可能演化的形式放入其他程序中,从而感染其他程序,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所谓的病毒就是人为造成的。

  【关键词】

  计算机病毒;防范;清除

  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种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凡是能够引起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数据的程序,统称为“计算机病毒”。

  2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1)寄生性。计算机病毒寄生在其他程序之中,当执行这个程序时,病毒就起破坏作用,而在未启动这个程序之前,它是不易被人发觉的。

  (2)传染性与传播性。病毒进行传染时,需要进行自我复制,既可以把自己的病原体注入到数据体内,又会把病毒传染给别的设备,所以具有传染性。病毒的传播性就是通过网络或者存储介质,包括软盘、硬盘和光盘进行传播,更严重的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病毒已经占了绝大多数。

  (3)潜伏性。潜伏性有两个表现特征:一是病毒程序不用专用检测程序是检查不出来的;二是病毒程序往往有一种触发机制,不满足触发条件时,计算机病毒除了传染外不做什么破坏。

  (4)隐蔽性。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的可以通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有的根本就查不出来,有的时隐时现、变化无常,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通常很困难。

  (5)破坏性。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会损坏数据,导致系统的异常,使系统不能启动,或者窃取用户数据等,诸如此类,具有破坏性的特性都是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6)可触发性。计算机病毒在传染和发作之前,会判断某些条件是否满足,如果满足则传染或发作。

  3常见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范与清除

  3.1用户遵守和加强安全操作控制措施

  (1)建立、健全法律和管理制度。在相应的法律和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禁止使用计算机病毒攻击、破坏的条文,以制约人们的行为,起到威慑作用。除此之外,凡使用计算机的单位都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避免蓄意制造、传播病毒的事件发生。例如,对接触重要计算机系统的人员进行选择和审查;对系统的工作人员和资源进行访问权限划分;对外来人员上机或外来磁盘的使用严格限制,特别是不准用外来系统盘启动系统;不准随意玩游戏;规定下载文件要经过严格检查,有时还规定下载文件、接收Email等需要使用专门的终端和帐号,接收到的程序要严格限制执行等。

  (2)加强教育和宣传。加强计算机安全教育,大力宣传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引起人们的重视。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包括系统管理员和用户在内的技术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加强软件市场管理,加强版权意识的教育,打击盗版软件的非法出售是防止计算机病毒蔓延的一种有效办法。

  3.2使用硬件和软件防病毒工具

  (1)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如软件过滤,文件加密、系统安全设置、后备恢复等操作。

  (2)选购防病毒软件。好的防病毒软件用户界面友好,能进行远程安装和管理,实时监控病毒可能的入口;扫描多种文件,能定期更新。技术支持及时、到位,即发现一个新病毒后很短时间内就能获得防治方法。

  3.3网络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网络防病毒不同于单机防病毒,单机版的杀毒软件并不能在网络上彻底有效地查杀病毒。在网络中要保证系统管理员有最高的访问权限,避免过多的出现超级用户;尽量多用无盘工作站,工作站采用防病毒芯片,这样可以防止引导型病毒;对非共享软件,将其执行文件和覆盖文件如*.COM,*.EXE,*.OVL等备份到文件服务器上,定期从服务器上复制到本地硬盘上进行重写操作;正确设置文件属性,合理规范用户的访问权限;建立健全网络系统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定期做文件备份和病毒检测。

  3.4电子邮件病毒的防范措施

  电子邮件病毒一般是通过邮件中“附件”夹带的方法进行扩散,无论是文件型病毒或是引导型病毒,如果用户没有运行或打开附件,病毒是不会被激活的(Bubbleboy除外);如果运行了该附件中的病毒程序,则使计算机染毒。

  电子邮件病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不要轻易打开陌生人来信中的附件文件,尤其是一些*.exe之类的可执行文件,就更要慎之又慎;对于比较熟悉了解的朋友们寄来的信件,如果其信中夹带了程序附件,但是他却没有在信中提及或是说明,也不要轻易运行;不断完善网关软件及病毒防火墙软件,加强对整个网络入口点的防范;使用优秀的防毒软件对电子邮件进行专门的保护;使用特定的SMTP杀毒软件。

  这些产品的特点表现为技术领先、误报率低、杀毒效果明显、界面友好、良好的升级和售后服务技术支特、与各种软硬件平台兼容性好等方面。常用的反病毒软件有瑞星、金山毒霸等。

  3.5典型病毒的清除

  (1)感染EXE文件的病毒。一般对于此类染毒文件,杀毒软件可以安全地清除文件中的病毒代码,清除病毒后文件还能正常使用。但也有一些病毒,即使感染的文件清除病毒后也可能无法正常地使用。例如,被求职信感染的EXE文件,清除病毒后就可能无法正常使用。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有些EXE文件是由病毒生成的,并不是感染了病毒的文件,对于这样的文件杀毒软件采取的就是删除文件操作,即:按下“清除病毒”和“删除病毒文件”。

  (2)感染了DOC、XLS等Office文档的宏病毒。此类病毒一般杀毒软件都能安全清除,清除病毒后的文件可以正常使用。

  (3)木马类程序。此类程序本身就是一个危害系统的文件,所以杀毒软件对它的操作都是删除文件,即:“清除病毒”和“删除病毒文件”。

  对于不同的计算机病毒和网络病毒都有相应的清除方法,而且病毒的产生是难以控制的。但更重要的是“病毒防治,重在防范”。作为普通的计算机用户,一定要加倍小心,随时更新自己的杀毒软件,了解病毒发展的最新动态,做到防患于未然。如果做到以上几点,计算机系统被病毒攻陷的可能性会小得多。

  参考文献:

  [1]冯登国.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单国栋,戴英侠,王航.计算机漏洞分类研究.计算机工程

  [3]段钢,加密与解密.电子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病毒大专论文范文篇三

  《 计算机病毒防治策略 》

  摘要:计算机病毒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一种公害,而其防治研究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文章仅从用户与技术的角度,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 防治 用户 技术

  前言:计算机病毒是现代信息化社会的一种公害,是计算机犯罪的一种特殊形式。各种病毒的产生和全球性的蔓延已经给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损害。正由于此,人们从刚发现计算机病毒并了解到它的破坏作用起,就开始了反计算机病毒的研究。下面,本文即从用户与技术的角度,分别谈一下计算机病毒防治的策略。

  1.从用户的角度谈病毒防治

  1.1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计算机病毒防治的关键是做好预防工作,而预防工作从宏观上来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全社会来共同努力。从国家来说,应当健全法律或法规来惩治病毒制造者,这样可减少病毒的产生。从各级单位而言,应当制定出一套具体措施,以防止病毒的相互传播。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每个人不仅要遵守病毒防治的有关措施,还应不断增长知识,积累防治病毒的经验,不仅不要成为病毒的制造者,而且也不要成为病毒的传播者。

  要做好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工作,建议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树立牢固的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思想

  由于计算机病毒的隐蔽性和主动攻击性,要杜绝病毒的传染,在目前的计算机系统总体环境下,特别是对于网络系统和开放式系统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以预防为主,制订出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可大大降低病毒的传染,而且即使受到传染,也可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将病毒消除。

  (2)堵塞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

  堵塞传播途径是防治计算机病毒侵入的有效方法。根据病毒传染途径,确定严防死守的病毒入口点,同时做一些经常性的病毒检测工作,最好在计算机中装入具有动态预防病毒入侵功能的系统,即可将病毒的入侵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时也可将病毒造成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1.2 计算机病毒的检测和消除

  计算机病毒给广大计算机用户造成严重的甚至是无法弥补的损失。要有效地阻止病毒的危害,关键在于及早发现病毒,并将其消除。目前计算机病毒的检测和消除办法有两种: 一是人工方法,二是自动方法。

  人工方法检测和消除就是借助于DEBUG 调试程序及PCTOOLS 工具软件等进行手工检测和消除处理。这种方法要求操作者对系统十分熟悉,且操作复杂,容易出错,有一定的危险性,一旦操作不慎就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这种方法常用于消除自动方法无法消除的新病毒。

  自动检测和消除是针对某一种或多种病毒使用专门的反病毒软件或防病毒卡自动对病毒进行检测和消除处理。这种方法不会破坏系统数据,操作简单,运行速度快,是一种较为理想、也是目前较为通用的检测和消除病毒的方法。

  2.从技术的角度谈病毒防治

  病毒的防治技术总是在与病毒的较量中得到发展的。总的来讲,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技术分成四个方面,即检测、清除、免疫和防御。除了免疫技术因目前找不到通用的免疫方法而进展不大之外,其他三项技术都有相当的进展。

  2.1 病毒预防技术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防止计算机病毒对系统进行传染和破坏,实际上它是一种特征判定技术,也可能是一种行为规则的判定技术。具体来说,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是通过阻止计算机病毒进入系统内存或阻止计算机病毒对磁盘的操作尤其是写操作,以达到保护系统的目的。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技术主要包括磁盘引导区保护、加密可执行程序、读写控制技术和系统监控技术等。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应该包括两个部分: 对已知病毒的预防和对未知病毒的预防。目前,对已知病毒的预防可以采用特征判定技术或静态判定技术,对未知病毒的预防则是一种行为规则的判定技术即动态判定技术。

  2.2 病毒检测技术

  计算机病毒的检测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判定出计算机病毒的一种技术。病毒检测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计算机病毒程序中的关键字、特征程序段内容、病毒特征及传染方式、文件长度的变化,在特征分类的基础上建立的病毒检测技术;另一种是不针对具体病毒程序的自身检验技术,即对某个文件或数据段进行检验和计算并保存其结果,以后定期或不定期地根据保存的结果对该文件或数据段进行检验,若出现差异,即表示该文件或数据段的完整性已遭到破坏,从而检测到病毒的存在。

  计算机病毒的检测技术已从早期的人工观察发展到自动检测某一类病毒,今天又发展到能自动对多个驱动器、上千种病毒自动扫描检测。目前,有些病毒检测软件还具有在不扩展由压缩软件生成的压缩文件内进行病毒检测的能力。现在大多数商品化的病毒检测软件不仅能检查隐藏在磁盘文件和引导扇区内的病毒,还能检测内存中驻留的计算机病毒。而对于能自我变化的被称作Polymophics 多形性病毒的检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3 病毒消除技术

  计算机病毒的消除技术是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病毒传染程序的一种逆过程。从原理上讲,只要病毒不进行破坏性的覆盖式写盘操作,病毒就可以被清除出计算机系统。安全、稳定的计算机病毒清除工作完全基于准确、可靠的病毒检测工作。计算机病毒的消除严格地讲是计算机病毒检测的延伸,病毒消除是在检测发现特定的计算机病毒基础上,根据具体病毒的消除方法从传染的程序中除去计算机病毒代码并恢复文件的原有结构信息。

  2.4 病毒免疫技术

  计算机病毒的免疫技术目前没有很大发展。针对某一种病毒的免疫方法已没有人再用了,而目前尚没有出现通用的能对各种病毒都有免疫作用的技术,也许根本就不存在这样一种技术。现在,某些反病毒程序使用给可执行程序增加保护性外壳的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起保护作用。若在增加保护性外壳前该文件已经被某种尚无法由检测程序识别的病毒感染,则此时作为免疫措施为该程序增加的保护性外壳就会将程序连同病毒一起保护在里面。等检测程序更新了版本,能够识别该病毒时又因为保护程序外壳的“护驾”,而不能检查出该病毒。

  参考文献:

  [1]周鹏.《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策略》.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2]李为民,葛福鸿,张丽萍.《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及防治策略》.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

有关计算机病毒大专论文范文推荐:

1.计算机病毒防范毕业论文范文

2.计算机病毒防范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3.计算机病毒防范毕业格式论文

4.最新windows系统计算机病毒研究论文范文

5.计算机网络安全毕业论文范文

1591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