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其它论文范文 > 浅谈财政研究论文范文

浅谈财政研究论文范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浅谈财政研究论文范文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破解,需要以财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为前提,对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也提出了要求,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要合理安排中央和地方关系,共同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财政研究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财政研究论文范文篇一

  《 谈企业应收账款对利润质量的影响 》

  [摘 要]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的债权,它对企业的利润有极其重大的影响,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就是企业的利润损失。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应收账款对利润的影响,并就如何降低这些影响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应收账款 利润质量 影响

  应收账款是企业采用商业信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应向客户应收而未收取的款项,是企业的债权。应收账款在未来能否收回存在不确定性,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就是企业的账面利润损失,这是企业理财方面必须面对的一大风险。可以说,应收账款对企业利润质量分析具有实质性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一、应收账款会虚化企业的账面利润,误导不同报表使用者对利润深层次的理解

  众所周知,利润的计算式是“利润=收入-费用”,这里的“收入”主要是指形成应收账款的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的产生意味着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没有形成现金流入,它只是企业的收款权利。所以,应收账款在收回之前,企业所谓的实现利润,只是账面利润,是数字概念,而不是现实利润。相当于应收账款数额的利润没有真实的货币作为基础,只不过是“纸上富贵”而已。

  如果报表使用者只看利润表上亮丽的利润数据,不对其作深入的剖析,被报表上令人心动的数字所迷惑,就不可能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作全面和准确的分析。如果投资者仅凭表面账务数据作决策,就极可能陷入盲目的境地,造成决策失误带来损失。

  二、应收账款弱化了每股收益评价企业业绩的意义

  每股收益是指普通股股东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业净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净亏损。每股收益通常被用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衡量普通股的获利水平及投资风险,是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据以评价企业盈利能力、预测企业成长潜力、进而做出相关经济决策的重要财务指标之一。 在企业能盈利的情况下,该指标反映了每股创造的税后利润,通常,报表使用者或信息需求者的理解是每股收益越高,表明企业创造的利润越多。 但如果企业的利润大部分是通过应收账款来支撑的,而缺少具有现实支付能力的现金为依托,那么,企业的每股收益指标对企业盈利水平的评价作用就会被削弱,因为每股盈利没有带来足够的现金流入。高额的应收款项减少了企业的现金流入,企业如果现金流入不足,有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如果引发财务危机,就会因财务状况恶化而降低偿债能力,使企业信誉受损。

  三、应收账款削弱主营业务利润评价企业业绩的主导作用。

  我们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应从企业的主营业务方面去把握,主营业务利润是企业利润的核心。企业的主导产品或主导业务收入被认为是集中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盈利对象,企业即使为分散经营风险或延伸价值链,扩大对外投资的规模,也一定是建立在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或业务的基础上。一个企业只有从主营业务中获得的利润才是真实可靠的利润。在正常情况下,主营业务利润是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应收账款直接影响的是主营业务利润指标。主营业务利润是公认的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核心指标。主营业务利润大,说明企业主业突出,经营业绩好。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定数量的应收账款会使主营业务利润有潜在损失的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于市场环境恶化对债务人经营活动的影响。如果客户无力偿还债务而给企业带来坏账,那么,企业账面上再好的业绩也不过是镜中之花。这时,通过主营业务利润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就缺乏应有的说服力。

  四、应收账款一定程度上会掩盖所有者权益的真实性。

  企业应收账款实际上是企业未能到账的利润,由于会计政策操作的结果,它成了企业的账面利润。从这点上看,应收账款无疑虚夸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企业按规定以账面利润为基数提取盈余公积等,分配后的剩余数就是企业的未分配利润。应收账款会使所有者权益中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数据显得不那么真实可信,如果单纯地从资产负债表上分析所有者权益,就无法直观其真实的情况。

  五、应收账款成为企业财务造假的工具之一

  企业财务造假的手法很多,其中应收账款就可以成为操纵利润的工具。例如,企业为了增加某一会计年度的利润,可以通过虚开发票增加应收账款,这就可通过营业收入的虚增达到利润的虚增,在下一年度钻制度的漏洞或以销售退回为由再将应收账款冲回;再如,企业根据应收款项的账龄长短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少计提坏账准备可以增加利润,不少企业明知某些高龄应收账款已成坏账,但为了虚增利润却不予冲销,或者为了隐匿利润而多提坏账准备,财务造假严重。最明显的是一些上市企业在年度报告中大玩所谓“二一二”亏损游戏:即连续两年亏损,然后通过“技术手段”对利润进行操纵,最终来个“扭亏为盈”,接着再连续两年亏损,又来一个“扭亏为盈”,通过调节利润逃脱退市。

  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经营活动中必须获得利润,并尽可能地使企业利润最大化。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的需要,任何企业每笔交易都无法做到钱货两清,而是大量采用商业信用,赊销就是企业扩大销售的主要竞争手段,因此,分析企业应收账款有利于准确掌握企业年报信息。为了更好地分析企业利润质量,通过利润指标有效分析企业全面的经营情况,评价企业的管理水平,揭示应收账款对企业利润的真实影响,笔者认为应做好如下工作:

  1.利润分析时应注重当期赊销比例财务指标分析

  企业应在主营业务收入中进行“赊销收入”明细核算,并单独列示于利润表,准确计算和分析当期赊销比率指标,并重点揭示赊销业务产生的原因。“赊销比率=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赊销比率高,说明企业当期营业收入中现金流入少,当期利润缺乏货币支撑,现实中面临很大的坏账风险,存在“失去利润”的可能。如果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赊销比率低,当期利润就显得真实可信。

  2.计算应收账款与利润的比重,做好利润分析工作

  企业应计算应收账款总额占利润总额的比率,通过这一比率准确分析利润实现的真实情况。企业可将这一比率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以便评价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应收账款管理水平。一般情况下,企业如果有足够大的营业收入额,应收账款所占利润的比重越低,说明企业的盈利水平真实,应收账款管理水平高,企业理财能力强。

  3.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制定有力措施加快资金回笼

  任何企业都必须树立信用风险意识,加强信用风险管理,防范与化解信用风险,高度认识减少与回收应收账款的理财意义。企业应做好欠账企业的信用分析评价工作,为企业控制应收账款提供信息支持,为企业催款做好相关必要的工作。企业必须对业已存在的应收款项作准确的风险评级,并定期将其对利润的可能影响进行合理的评估,防患于未然。首先,企业应当时刻注重应收账款回收比率指标的计算及分析工作,“应收账款回收比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平均应收账款”,若该比率很低,则表明应收账款的回笼速度很慢,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其次,做好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从思想上高度认识回笼资金的重要性,企业可以采取积极的现金折扣政策,也可以采取日常催讨的方式,尽快地收回被其他企业拖欠的款项;再次,做好应收账款的监控工作,应收账款的监控应当包括赊销业务的发生、款项的收回、逾期风险预警等各个环节以及债务人信用状况的变化。

  4.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结合分析企业利润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利润表把企业一定期间的营业收益与其同一会计期间的营业成本、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企业一定时期的税后净利润。通过利润表反映的收入、成本和费用等指标,能够知道企业生产经营的收益、成本和耗费情况,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信息的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能够分析企业投资和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在企业三大报表中,资产负债表能够提供企业一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情况。它所提供的是静态的财务信息,并不能反映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也不能表明这些资产、负债给企业带来或用去多少现金。利润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提供动态的财务信息,但它只能反映利润的构成,却不能反映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给企业带来或支付了多少现金,而且利润表不能反映投资和筹资的全部事项。现金流量表提供一定时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财务信息,表明企业在报告期内由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获得现金及这些现金的使用情况,能够说明资产、负债、净资产的变动原因。

  现金流量表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特别是现金流量表能弥补利润表的不足。利润表只是指明了企业利润的构成要素及结果,在存在大量应收账款的情况下,利润只是一个概念而已,它无法说明利润实现的真实情况及程度。将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相结合分析企业利润,不但可以了解企业利润的构成和结果,对利润进行量的分析,而且还可以通过现金流量对利润进行质的分析。

  5.利润分析信息按规范披露,务必准确和完整

  企业披露利润分析信息,不但要做好当期信息的披露,而且还要做好环比信息的披露。特别是如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率、营业利润增长率、净利润现金含量、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净利润、 净利润增长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信息的披露,语言要规范,表达要完整,披露的数据必须真实和准确。

  此外,现金比率指标作为最严格最稳健的短期偿债能力衡量指标,也可以用来辅助分析企业利润质量,因为应收账款是造成现金比率低的原因之一。

  浅谈财政研究论文范文篇二

  《 股权分置改革市场效应的理性思考 》

  摘要:股权分置改革实施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研究股权分置改革产生的市场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首先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前25批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通过研究股改前后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发现,股权分置改革给证券市场带来了负面效应。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对样本公司的股票价格进行修正,剔除了影响股价波动的其他因素,使结果更具客观性。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 效应 检验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一个独特的经济问题。自中国证券市场创建以来,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状况就一直存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股权分置成为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健康成长的桎梏。鉴于此,从制度层面上“再造”中国资本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于2005年4月29日正式启动,截至2006年底,沪深两市已有1124家上市公司先后完成股改,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向全流通时代迈进。

  一、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首先完成股改的前25批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虑到研究的需要,剔除了数据不全和即将停市的上司公司,还剩593家公司。所选样本涉及金融地产、医药卫生、电信业务、能源、工业、公用事业、信息技术等各行各业,保证了样本的全面性。相关数据来源于股权分置改革专网和搜狐财经网。

  二、变量选取及模型建立

  (一)解释变量的选取

  本文通过股票价格的变动计算股改前后的累积超额收益率,从而研究股权分置改革给证券市场带来的市场效应。为了使股改前后的股票价格具有可比性,将股改前后的大盘指数统一调整为同一水平(本文选取2000点),因此计算出来的股价消除了影响股价的市场因素。在对股票价格进行修正时,采用公式如式①。

  其中,Pjt代表股票j在t日修正后的价格,I0为修正前股票j的市场价格,为当日股票市场的大盘指数。

  (二)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事件研究法通过考察事件发生前后的累积超额收益率来判断事件对股价波动的影响, 在计算样本公司的累积超额收益率时,首先需要计算检验期内证券个股的日收益率和证券组合的市场日收益率,计算公式如式②所示。

  其中,Rjt代表第j家样本公司股票在t观察日的日收益率, Pjt表示第j只股票在t日的收盘价,t=-25,-24,…,-1,0,1,…,25。这里0代表股改公告日。

  计算证券市场的日收益率时,上海证券交易所利用上证综合指数进行计算,深圳证券交易所利用深圳成分指数进行计算。

  采用事件研究法计算样本公司的累积超额收益率时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个股正常收益率。根据市场中任何证券的收益与市场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存在相关性,计算个股的正常收益率Rjt 如式③。

  Rjt =αj+βjRmt+εjt③

  其中,Eεjt ,Var=σ2εj,εj, 是期望为零的随机项, αj和βj 为市场模型的参数。

  根据式③对股价收益模型进行回归,估计出参数 和 ,并根据大盘指数在事件期内的日收益率计算出个股正常收益率,计算公式如式④。

  其中,表示股票j在第t日的正常的日收益率,即在股改公告不发生的情况下股票的市场预期收益率。

  2.计算超额收益率

  为考察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程度,需要计算个股超额收益率ARjt ,计算公式如式⑤。

  3.计算累积超额收益率CARt

  累积超额收益率用来考察该事件对某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总的影响和对市场的平均影响,将平均超额收益率进行加总可以得出累积超额收益率。

  其中,ARjt为股票j在第t日的超额收益率,AARt表示样本第t日的平均超额收益率,CAR(t1,t2)为样本公司第t1日到t2日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

  (三)模型建立

  由于 的总体均值和总体标准差未知,根据数理统计学的有关定理,AARt和CARt均适用T检验。对于平均超额收益率AARt,其检验统计量如式⑧。

  从累积平均超额收益率可以直观地判断股权分置改革事件对股票价格是否产生影响:

  1.根据有效市场理论(Fama,1970;Jensen,1978),如果一个股票市场是有效市场,则意味着市场不应该存在累积超常收益率,即 应该在零附近随机波动。

  2.如果股权分置改革事件不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那么,股权分置改革事件日当天,股市累积超额收益率应保持不变,呈随机水平波动。

  3.如果股权分置改革事件对股票市场产生显著影响,那么,当股权分置改革事件发生时,就会出现事件日或者前后检验期累积超额收益率的增加或者减少,表现为累积超额收益率曲线的上升或者下降。

  三、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效应检验

  本文通过分析样本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信息公布前后若干天的累积超额收益率的变化趋势,分析股权分置改革给证券市场带来的市场效应。根据修正后的股票价格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样本公司在股改前后的平均超额收益率 和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股改前样本公司的平均超额收益率有正有负,但累积平均超额收益率大部分为正。除了少数几天以外,大多数事件窗的当日平均超额收益统计检验并不显著。在邻近股改前几日平均超额收益逐渐变大并呈上升趋势,说明股改信息在公告日前有部分泄露现象或者投资者通过分析公司活动能预期到公司股改。在公告日当天,市场的反应较为强烈,平均超额收益率达0.57%,并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股改公告对股价有显著正向冲击。在股改后的事件期内,统计检验的结果比较显著,绝大部分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通过研究发现,股改后平均异常收益率仍然有正有负,但累积超额收益率几乎全部小于0,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并没有给广大投资者带来显著为正的累积超额收益。

  根据上表所示的股改前后样本公司的累积超额收益率,绘制出累积超额收益率的趋势图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股权分置改革的事件期前25个交易日中样本公司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波动较小, 呈现出围绕0值上下波动的趋势;在接近股改公告日,累积超额收益都呈小幅度上升趋势。在股改后样本公司的累积超额收益率值波动较大, 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或下降的趋势,这说明我国股票市场还不是一个有效的市场,投机现象比较严重,这种心理作用使得累积超额收益率出现较大波动。样本公司的累积超额收益率在股改完成后一直呈下跌趋势并在第5日达到拐点并逐渐上升,在股改后第10天达到该时间区间的顶峰,说明股票市场对股权分置改革信息的反应是充分的,样本公司的累计超额收益随投资者对股改信息的预期而上下波动。累积超额收益率除了在股改后第10个交易日为正值外,其余时间都在0值以下波动,说明股权分置改革没有达到投资者预期的效果,它给证券市场带来的是负面的社会效应。

  四、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股改前后样本公司的股票价格进行修正,研究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效应。在研究的过程中,剔除了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大盘走势,澄清了股价的上涨是由于牛市行情导致的还是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价格上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样本公司在股改前累积超额收益率在0附近随机波动,在股改后的时间段期间,产生了显著为负的累积超额收益率,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并没有给广大投资者带来预期的效果,也没有给证券市场带来正面的市场效应。

  参考文献:

  [1]黎璞,陈晓红,刘剑锋.对股权分置改革的事件法研究[J].系统 工程,2006 (7).

  [2]林乐芬.股权分置改革市场效应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 2006 (9).

  [3]丁守海.股权分置改革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 济管理,2007 (1).

  [4]廖理,沈红波.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8 (5).

  [5]刘维奇,牛晋霞.股权分置改革与资本市场效率[J].会计研究

  浅谈财政研究论文范文篇三

  《 浅析博弈论在企业应收账款中的运用 》

  [摘 要]应收账款作为一种商业信用,在扩大了企业产品销售量,增加销售收入的同时,给企业资金的回收和占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它能否及时收回关系着企业的生产、产品开发甚至企业规模扩张。本文将从企业在面对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回问题上,通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针对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给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 博弈论 企业 应收账款

  劳务与商品的赊供、赊销已成为当代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而这种结果,一方面扩大了企业产品的销路,增加了产品销售收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一、应收账款产生原因中的博弈

  企业的应收账款在催生企业利润的同时,它的产生无疑给企业增加了经营风险。对于它的产生原因,通过博弈的思维,可以概括如下:

  1.销售部门职权过大,内部控制不严。企业销售部门职权过大,事前签订赊销合同没有经过相关经管部门审批。销售部门在企业中追求的是销量最大化,为了创造优秀的销售业绩,而忽视了在这其中对于那些资信较差的客户产生的应收账款地回收困难给企业造成的收益下降的不良影响。这与企业经营管理者在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标上产生了分歧。

  2.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竞争压力所致。一些企业出于竞争的需要,为了扩大产品销售和市场占有率,不适当地采取赊销方式,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而赊销客户正是抓住了企业为了开拓市场,增强竞争力这一弱点,在对其应付账款上采取能拖就拖、一拖再拖的手段,以使己方资金链保持流畅运行。

  3.社会缺少信用管理部门。应收账款产生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依托的是企业之间的一种商业信用,而在这种缺乏社会信用管理部门的情况下,没有适当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与措施,债权企业为了能够早日回收外部资金,不得已牺牲一定成本来吸引债务企业,以使其早日还款。而有意拖欠的债务方则以其手中的债务资本作为博弈标的,希望通过此种方式给己方增加收益。

  二、博弈论在应收账款中的运用

  博弈论在应收账款中的运用,根据博弈双方的关系不同,可以分为企业经营管理部门与企业销售部门之间的内部博弈和企业作为债权人与作为债务人的企业、零售商甚至个人的外部博弈两类。

  1.企业管理层与销售部门的内部博弈。从博弈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假设企业管理层有两种选择,即“监管”与“不监管”。在监管的情况下,企业会对销售中的赊销情况进行一定的控制,从而减少“东西卖出去了,钱却一直收不回来的”状况。与此同时,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从而减少坏账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会弥补应制定了严格的赊销政策而减少销售,减少利润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管理层的收益为5。而在“不监管”的情况下,企业的应收账款则很可能会成为坏账,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这种情况下,管理层的收益为2。对于销售部门来说,也同样存在“赊销”与“不赊销”两种情况。在“赊销”的情况下,虽然增加了企业的暂时销售量,但是宽松的赊销政策最终很可能导致因为大量应收账款的无法回收而造成企业利润下降,降低企业的营运能力,从而减少销售人员的年终分红。不妨设这种情况下销售部门的收益为4。而在“不赊销”的情况下,销售部门的业绩平平。设其收益为2。于是可以得到表1。可以看出,当企业管理层进行监管时,若销售部门实行赊销,则企业的收益为9;若销售部门不进行赊销,则企业的收益为7。而当管理层不进行监管时,若销售部门赊销,则企业的收益为6;反之,则为4。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的销售部门应该采用赊销政策,而管理层则应该加强对销售部门的赊销管理。

  2.企业作为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外部博弈。企业对于应收账款不仅要从内部做好监管,适度减少其发生量,更重要的是对于企业外部已经存在的应收账款做好及时回收、实施监督工作,防止企业利益的流失,减少坏账计提量。在对外部应收账款的管理时,企业可以通过给予债务人适度的优惠措施或者能够经常向债务人催讨,从而降低应收账款转化为坏账的可能性。对此,可以得到如下博弈关系:假设企业进行经常性催讨,为此企业付出了a的成本;同时,企业给予债务人在以后业务上的一定优惠,设其为1。在这种情况下,债务人可能会及时偿还债款,因此而得到a+1的收益,作为债券人的企业则在这种博弈关系中虽然失去了a的成本,但是却得到的b的债权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总收益为b+a+1-a=b+1。反之,债务人也可能选择不偿还,此时,他为此而失去的机会成本将会是1+a,而得到了b的收益。这种情况下,双方的总收益为b-a。当然,企业也可能选择不给予优惠政策也不进行催讨,作为理性的债务人当然不会选择返还,而此时,企业虽然节省了a+1的成本,但是却失去了b的债权资金。因此,可以看出,企业在对于外部既存的应收账款,应该积极催讨,并且可以适当给予债务人一定的优惠政策。

  三、应收账款管理措施

  1.加强销售部门对应收账款回收的积极性。制定有效的激励制度,充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对销售人员的考核要兼顾销售额的增长和应收账款的回收两个方面,考核重点可放在应收账款的回收方面。对于收款成功的销售人员,应当根据收款的难易程度给予相应比例的奖励;而对于销售人员的失误造成账款不能收回时,也应给予相应的处罚。

  2.加强企业内部应收账款监控管理的观念,树立防范意识。企业可以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收集相关客户的信用信息,建立数据库,从而对赊销企业进行了解。在签订合同前,企业可以从数据库中找到相应企业的信用状况,在考虑合同签订额,从而降低应收账款风险。

  3.制定合理的收款策略,成立清收小组。企业在收款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于在信用期内的那些客户可以采取折扣等优惠政策来促使其尽早付款;对已经到期的应收账款应交由应收账款清收小组进行及时催讨。

  参考文献:

  [1]余兵:应收账款成因分析及防范对策,学术纵横,2009年第1期

  [2]王秋君:浅析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经营管理者,2009年120期

  [3]肖凤梅: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3月下

有关浅谈财政研究论文范文推荐:

1.关于财政方面的论文

2.财政学毕业论文范文

3.财政所实习毕业论文

4.财政学论文开题报告

5.有关财政学论文开题报告

6.财政学专业论文

1607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