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其它论文范文 >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范文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范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范文

  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也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管理信息系统论文,供大家参考。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范文一:施工企业内控制度建设

  2008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旨在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增强企业竞争力,避免管理上出现失误给企业带来损失。当前,国内外各行各业都高度重视本行业、本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努力堵塞经营管理中的漏洞,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的全面升级。如何加强施工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本人结合工作实际,谈一些个人看法,供参考。

  一、预算管理

  1.建立财务预算制度。施工企业应以现金流为核心,按照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财务目标要求,对资金筹集、资产运营、成本控制、收益分配、重组清算等财务活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做到全方位管理,全过程控制。预算编制要围绕中心工作进行,体现在对中心工作支持上,要全面、科学、合理,切合实际,便于操作。

  2.坚持党委理财制度。坚持党委理财、党管经济是确保企业健康向前发展的重要保证重大经济活动或重要支出必须经企业党委会集体研究决定,增强开支的合理性,增加开支的透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坚持预算公开制度。经党委讨论通过的企业预算,要在内部进行公示、公开,接受职工监督。

  二、货币资金管理

  1.建立银行定期对账制度。定期对账在于企业能随时掌握银行存款情况,合理安排资金使用。企业应当指定专人定期核对银行账户,每月至少核对一次,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指派对账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进行复核,确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一致。如调节不符,应当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2.建立大额现金提取回访制度。企业要与开户银行签订协议,明确出纳人员在提取现金时,银行要与单位指定的人员进行电话联系,取得确认,确保资金安全,防止出纳随意提取现金,甚至出现携款私逃的现象。

  3.建立银行预留印鉴分开保管制度。银行预留印鉴分开保管能有效预防出纳人员职务犯罪的发生。企业财务专用印章由财务负责人或主管会计保管,个人名章由出纳保管,不得由一个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4.建立现金定期盘点制度。库存现金必须做到日清月结,编制库存现金盘点表,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同时,财务负责人要不定期的抽查出纳人员库存现金盘点情况,对出现的长款或短款要的查明原因,及时作出处理。

  5.建立银行账户审批制度。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支付结算办法》等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对银行账户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开立账户,办理存款、取款和结算。银行账户的开立应当符合企业经营管理实际需要,不得随意开立多个账户,禁止企业内设管理部门自行开立银行账户,加强对资金的集中管理。同时,企业应当定期检查、清理银行账户的开立及使用情况,发现未经审批擅自开立银行账户或者不按规定及时清理、撤销银行账户等问题,应当及时处理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6.建立网上银行支付制度。实行网上交易、电子支付等方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的企业,应当与承办银行签订网上银行操作协议,明确双方在资金安全方面的责任与义务、交易范围等。实行操作人员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度,要求操作人员根据操作授权和密码进行规范操作,配备专人加强对交易和支付行为的审核等。

  三、固定资产管理

  1.建立固定资产购置计划制度。固定资产的购置要结合企业生产发展实际,做到既能满足需要,又不闲置浪费,占用资金。企业年初要编制固定资产购置计划,经有关会议研究批准后执行。在购置时要充分论证,根据工作实际和资金状况确定型号、价格和付款方式,确保资源的充分利于和发挥。

  2.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制度。固定资产必须建账立卡,注明各类固定资产的编号、型号、价格、性能、购买时间、使用单位等,并要求使用人在卡片上签字,明确责任,便于查找,便于管理。

  3.建立固定资产定期维修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应坚持使用与维修保养并重的原则,严禁重使用、轻维修保养的情况发生,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性能,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4.建立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所有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逐一核对,逐个确认,做到账实相符,对不符的要查明原因,追究管理者或使用人的责任,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

  四、材料物资管理

  1.建立材料物资集中采购制度。集中采购有利于节约资金,降低工程成本。材料物资采购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做到货比三家,质优价廉。同时材料物资采购要按计划进行,根据标书确定的总需求量和工程进度适时、适量采购,防止超量采购,占用资金,造成积压浪费。

  2.健全材料物资核算制度。材料物资必须建立实物明细账,详细登记库存物资的类别、编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计量单位等内容,明确审批权限,健全出入库制度,完善出入库手续,详细记录材料物资的出入库和结存情况,做到登记及时,账簿清楚。

  3.坚持材料物资盘点制度。企业应当制定详细的盘点计划,合理安排人员、有序摆放存货、保持盘点记录的完整。对于特殊存货,可以聘请专家采用特定方法进行盘点。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对不符的要查明原因,按规定进行处理。

  五、劳务费用管理

  1.完善劳务队伍工程款支付制度。劳务队伍工程款原则上不能提前支付,要根据工程进度分期分批支付,防止出现超付,给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2.建立劳务队伍工程质保金扣留制度。对劳务队伍完成的工程量,在办理计量结算时,须按比例扣留一点数额的工程质保金,对扣留劳务队伍的工程质保金只有在建设单位将扣留企业的工程质保金退还企业后,企业才能退还劳务队伍,对因工程质量出现问题而被建设单位扣收的工程质保金,企业也须按比例扣留劳务队伍的,严禁不扣或少扣,给企业增加损失。

  3.建立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近几年,国务院高度重视民工工资的支付工作,要求用工单位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一是施工单位在向劳务队伍支付工程款时,要求其提供经民工本人签字工资表原件,否则在支付工程款时企业财务部门有权将民工工资扣留,直接到施工现场为农民工发放;二是有条件的施工单位可为农民工办理工资卡,每月直接将工资打入个人工资卡;三是施工单位在与协作队伍负责人签订工程劳务合同时,可要求其交纳一定数额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在不能按时向农民工支付时,施工单位可直接将这部分资金以工资的方式支付给农民工,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六、对外投资管理

  1.建立对外投资论证制度。投资前,企业应当由相关部门或人员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重点对投资项目的目标、规模、投资方式、投资的风险与收益等作出评价分析,形成可行性报告,详细说明投资是否可行,预期目标情况等,提高投资的准确度,严禁盲目投资,造成损失。同时,企业不得利用银行贷款资金进行对外投资,以降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2.建立对外投资定期分析制度。企业对投出的资金要跟踪分析,随时掌握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定期组织对外投资质量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对效益不佳的要及时回收,防止形成损失。

  3.建立对外投资责任追究制度。企业对外投资要实行问责制,对效益不佳,甚至不能全部收回或无法收回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确保投资的安全,提高投资的效益。

  七、项目成本费用管理

  1.建立项目成本分解制度。成本分解的最终目的是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的,成本分解必须切合实际,便于操作。企业在进行成本分解时,根据投标时确定的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等费用的单价,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后,重新确定单价,并以此单价作为对外签订劳务承包合同的依据,与原单价之间的差额,就形成项目的毛利,企业的经营目标也就明确了。

  2.完善项目中期盈亏分析制度。中期盈亏分析的目的在于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企业要高度重视。中期盈亏分析不要只对数字进行简要的分析,关键是分析数字变动的原因,通过原因找出项目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问题制定出加强项目经营管理的具体措施,以此来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

  3.建立项目成本费用审批制度。企业应当建立项目成本费用支出审批制度,根据成本分解确定的支出总额和支出标准,按照授权批准制度所规定的权限,对费用支出申请进行审批,严禁多人审批。对已列入预算但超过开支标准的成本费用项目支出,应由相关部门提出申请,报上级授权部门审批。

  4.建立项目成本费用考核制度。企业应当建立项目责任成本费用考核制度,对相应的成本费用责任主体进行考核和奖惩。通过成本费用考核促进各责任中心合理控制生产成本及各种耗费。企业在进行成本费用考核时,可以通过目标成本节约额、目标成本节约率等指标和方法,综合考核责任成本费用预算或开支标准的执行情况,保证业绩评价公正、合理。

  八、队伍建设

  1.建立财务人员任期考评制度。考评目的在于促使会计人员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企业应定期对所属单位财务人员的思想工作、业务工作、职业道德、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考核,征求所属单位主管领导、劳务队伍负责人的意见,对发现问题的,要及时找本人谈话,限期改正。对问题严重的,要调离财务工作岗位,取消会计从业资格,确保会计队伍的纯洁。

  2.推行财务负责人委派制度。企业在本企业所属施工单位推行财务负责人委派制度,这样做不仅有利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也有利于监督所属单位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企业有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

  3.建立财务人员定期培训制度。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水平、业务理论知识、法制道德观念,减少和预防财务人员违规违纪,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每年组织全体财务人员参加一次继续教育活动,必要时可组织考试,通过考试来对财务人员的思想、工作等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和判断。总之,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完善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有利于企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有利于企业经营实力的逐步增强,有利于职工生活待遇的不断改善。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范文二:我国湿地保护管理制度建设

  今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文件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对湿地保护和管理也更加重视,多次提到这个问题,充分体现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湿地问题已成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1]。中共中央、国务院今年五月份颁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突出把健全制度体系作为重点,强调制度建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对实施用制度保护与管理湿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紧迫的任务和遵循的原则,也为探索建立中国特色湿地保护管理新模式指出了方向[2]。

  1我国湿地保护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1.1制度建设是开展湿地保护管理的重要表征

  1.1.1当前,我国湿地保护面临的压力较大,存在的问题不可低估据统计,我国现有湿地面积5360万hm2,占全部国土面积的5.58%。有46处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570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和900多个湿地公园,共有2340万hm2湿地得到基本保护。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被称为“地球之肾”,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对于湿地的保护与管理,近年来我们做了不少工作,诸如湿地立法、湿地保护体系建设、退耕还湿等等,但当前湿地保护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还很突出。湿地破坏到目前为止还难以遏制,据长期研究和统计,近半个世纪来我国湿地面积损失率达21.6%。在湿地面积减少的同时,由于人为干扰,湿地长期以来遭到破坏,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功能下降、污染加剧的形势变得十分严峻。很多湿地原始景色已不再具备旅游价值。另外,诸如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畅,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不统一、不协调,加之长期以来湿地保护管理能力薄弱,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技支撑体系缺失,产业发展落后等等,问题相互交织和叠加在一起,使得原本就脆弱的湿地越发困难、举步维艰,现状不容乐观。

  1.1.2制度建设薄弱导致湿地目前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生态环境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固然与自然原因及发展阶段有关,但更与法治和体制机制等制度因素息息相关。一是制度缺失,二是制度贯彻执行不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已走过几十年的历程,但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虽然我们也制订和出台了许多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制度,但这些制度安排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唯GDP论英雄、漠视生态环境、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无法可依的现象比较突出。导致今天的局面,教训是惨重和深刻的。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湿地保护管理的重中之重,着力破解制约湿地保护管理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激励与约束并存的湿地治理长效机制。

  1.2制度是湿地保护管理规范、有序、高效运行的基本保证

  1.2.1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制度进步是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突破生态文明建设各种障碍和困难的有效手段。湿地保护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不仅可以很好地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而且通过合理的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特别是与富有智慧、有市场化前景的经营模式相结合,力求保护与利用辩证统一,生态与民生协调推进,对于更好地发挥湿地多种功能,促进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完善的湿地保护管理制度体系,一方面应包括管理者的决策和责任制度,如综合评价、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责任追究等,另一方面还应包括针对当事人的执行和管理制度,如湿地管理制度、有偿使用、赔偿补偿、市场交易、执法监管、生态红线等。显然,制度的基本保证作用对湿地保护管理是一刻不能缺少的。

  1.2.2保护管理好湿地,必须从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入手实现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的目标,就要在科学评估湿地系统的生态承载能力和对湿地保护管理能力的前提下,适度有序地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使其面积不减少,功能不减退,为此,首先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制度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态文明建设是理念、制度和行为的统一,它通过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科学理念指导制度设计,再通过制度规范和引导人们的行动,制度是依据,实施是保障,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3]。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应该说,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然所归。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化、制度化进程做出周密部署,使制度的引导、规范作用更加突出。必须牢牢地把握这个根本关键。

  2我国湿地保护管理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

  2.1树立法制观念

  法制化和制度化是湿地保护管理得以实现的制度轨道。长期以来湿地资源受到破坏,就是由于缺少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法律和制度的规范和约束。用制度保障湿地保护管理,必须以法律法规为基础,全面推进依法治湿。湿地保护管理,既要树立自觉性,从生态管理理念的高度来认识,也要强化坚定性,从法制的角度来理解。对湿地保护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制度建设和规章的约束,本质上也是贯彻实施法律法规的延伸,同时也是履行自身管理职责的具体表现。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坚持法治思维,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湿地保护管理制度,依据法治程序出台湿地保护管理制度,依据普法原则宣传解读湿地保护管理制度,依据法治精神贯彻执行湿地保护管理制度。

  2.2坚持底线思考

  生态环境保护要树立底线思维,底线思维是以“底线”为规则和导向的一种思维方法,它要求对事物有整体性、长远性的把握,始终保持头脑清醒,自觉顺应客观规律,坚持问题导向,科学分析每个具体问题,寻求妥善解决的方法和路径。坚持底线思维,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将各类开发活动严格限制在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之内,要制定负面清单,在红线划定的区域内严格管控,明确责任,明确奖惩,建立管控平台,实行数字化实时监控,最终实现划定的区域性质不改变,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面积不减少,功能不下降。同时还应制定相应的管控办法,建立严格的指标考核体系,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2.3进行系统设计

  湿地保护管理涉及问题方方面面,情况错综复杂,需要从观念、制度、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入手,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通过系统手段来综合推进,唯有整体考量才能驾驭全局,也唯有统筹协调才能协同推进。制度建设坚持系统思维,进行系统设计,这既是理顺复杂关联的必需,更是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的关键。进行系统设计就是要从事前预防制度、行为管制制度、影响诱导制度、事后补救制度等方面健全湿地保护管理制度体系;以生态环境底线管控、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生态补偿等重大制度为抓手,用系统思维推进制度体系建设。也就是说,作为管理者,既要把握全局、坚持导向,又要通盘考虑、联动各方,科学规划,逐步推进,落实到位,体现系统管理的要求。2.4倡导创新探索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已经到了必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对湿地保护管理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里,墨守成规、“死守田园”、按部就班、浑浑噩噩肯定不行,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当前,如何把握好保护和利用的结合点,实现保护和利用的平衡,就是我们在制度创新方面面临的最大挑战。我们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进行新创新。比如如何建立起有效的市场激励制度,如何解决好各项民生问题,等等,都是需要探索解决的。从湿地保护管理的角度,提出改革任务的举措,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发挥制度的引导、规制、激励、约束等功能,规范各类开发和利用行为,如未来湿地利用标准的科学设定,产权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生态移民问题、湿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建立等都可能将是今后改革的内容。当然,建立和完善制度的过程是一个随着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过程,既要认识到制度建设的长期性,也要与时俱进,增强预见性和应对新变化的能力,重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强化制度贯彻落实的配套措施和力度,保证各项管理制度具有解决问题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进一步夯实和提升湿地保护管理的对策

  3.1湿地修复及保护管理,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

  湿地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具有破坏容易修复难,科学保护管理更难的特点。“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是各项事业的大敌,也是湿地保护管理的大敌。我们这方面的经验教训不算少。湿地的保护和治理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方面需要通过顶层设计构建一个比较完整、自上而下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自下而上的实践和创新积累经验,对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和补充,从而建立起较为科学的治理模式。湿地治理贵在坚定不移、持之以恒,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的前进过程。

  3.2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机制

  改革当前管理混乱、体制不顺、机构不健全,缺乏统筹协调、效率不高的状况,急需理顺关系,加强领导,按照“职责清晰、统筹协调、分工合作、守土有责”的思路,建立各级湿地保护管理机构,执行“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细化有关规定,进一步厘清关系、区分责任、在政策措施、力量投入、人员调配等方面加大刚性约束力度,把中央各项要求真正落实到具体的制度建设和管理上,防止重视程度层层减退的现象,实现湿地保护管理统一协调环环相扣,不落死角。

  3.3做好规划工作,强化过程管理

  规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规划(计划)是人们对未来行动的部署和安排,在湿地保护和管理中,它是起领先和主导作用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非常重视规划(计划)科学管理工作。从预测(决策)→制定规划→执行(实施)→监督检查→评估(价),形成全方位、成系统的规划(计划)管理制度,规范各项行为,不留管理盲区。

  3.4沟通协调,完善联动机制

  建立健全湿地保护行动联盟,精干、内行、有效,增加增强科技力量的支撑,不能只是消极、被动地保护和管理,要引入现代手段和方法,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建立和完善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监测的立体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推进监测数据联网共享,开展湿地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分析,实现监测和监管有效联动。提高管理效率,要支持湿地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比如道路修建、通讯和交通工具配置等,提高基层一线职工的业务素质和生活待遇,让他们有体面、有尊严的做好本职工作,建立健全湿地档案,加快实现从“被动管理”向“依法治理”,从“着眼末端”向“着眼全程”的转变。

  3.5坚持保护优先,实现保护与利用完美结合

  湿地保护管理,首先是保护,这点不能含糊,没有切实、严格的保护,就谈不到利用。即使是建立什么特色湿地公园,开发再绝美的利用项目等等都不能以影响和破坏湿地生态环境为代价,这是必须坚持的底线。长期以来,我们过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湿地过度开发、超负荷利用,造成湿地功能的退化,面积减少,形势危急。其实如何合理利用湿地早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和难题,只是我们解决的一直不理想,现在到了必须扭转局面的时候了。当然,单一的保护,没有合理的利用也是不现实的,是不可持续的。保护和利用是辩证的统一,必须很好结合,相得益彰。我们身边也有许多亮点,比如通过建设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区、湿地景观景点等途径很好地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既保护湿地原有的生态系统,又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唤起人们保护湿地的意识。另外,利用湿地适度发展养殖、种植业等也可以丰富市场供应、增加职工就业和收入,湿地生态旅游更是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已收到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我国在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中取得了可喜成绩,为湿地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有益的经验,通过加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科学指导湿地内产业的发展,积极探索解决生态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根本之策,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全社会对湿地保护管理的重视和参与度,都有利于不断增强我们对湿地保护和管理的信心。

86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