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毛概论文 > 毛概有关中国梦的参考论文

毛概有关中国梦的参考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毛概有关中国梦的参考论文

  提出的中国梦,是要振兴中华民族,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毛概有关中国梦的参考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毛概有关中国梦的参考论文篇一

  《中国梦· 青年梦》

  【摘要】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定义“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梦想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愿望,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我们要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中国梦”赋予我们的使命,做到: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争做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争当科技人才、勇敢迎接挑战。

  【关键词】中国梦;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我们全民族也拥有着我们共同的梦想——“中国梦”。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定义“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我们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这个梦想,它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愿望,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也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

  “中国梦”具有最大限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能力,无论面对多少挑战、多大困难,它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饱受欺凌,使得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中国梦”在无数矢志于民族复兴的仁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梦想不灭,希望永在。“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五四”运动以来,汇聚了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中国共产党,率先破解了“中国梦”的密码,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波澜壮阔的铸梦世纪工程大幕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中国梦”的动力之源全面激活,“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故事”精彩呈现,中国人民从未像今天这样离伟大的“中国梦”如此之近,中国的发展必将影响着亚洲乃至世界。习对“中国梦”的深情阐述,激励着每一位中华儿女,触动了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中国梦”。有人说,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是民族的梦,是人民的梦,但其实,我更认为这是青年的梦,是当代大学生的梦。我们当代青年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更是中国梦的承担者与实现者。

  历史使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又随着社会性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同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我们要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中国梦”赋予我们的使命,做到以下几点:

  1.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如今,世界经济相互依赖达到了前所示有的程度,世界竞争格局的变化,使和平成为各国共同企盼的目标,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为世界和平的持续创造了条件。促进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国内政局稳定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条件。这些都促使当代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以和平与发展为已任,肩负历史使命。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呈现的多极化趋势当也向代大学生展示了一个向世界表现自我的平台,赋予了其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任务。

  2.争做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当代大学生要肩负起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继承老一辈革命家所开创的社会主义方向,坚定不移地继续前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结束了长年战乱和一盘散沙的混乱局面,结束了受帝国主义长期欺凌的屈辱历史,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们应清醒地看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变引起经济和社会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动,而管理,法律等配套措施的完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一些积极和消极的东西相伴随的予盾现象还存在。而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和妄图“和平演变”的图谋始终也没有改变。大学生应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人类发展的规律来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3.争当科技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理应发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成才,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发展我国科技文化的历史重任。

  4.勇敢迎接挑战

  当今世界挑战随处可见: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综合国力竞争的挑战、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挑战、我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挑战等等。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应努力完善自己,勇敢地迎接这众多的挑战。

  5.振兴中华,全面推进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邓小平同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我们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是促进祖国繁荣昌盛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重要而宝贵的时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期。我们当代大学生责任重大,我们要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和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赋予我们重大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要不辜负党和国家、人民寄予的期望,努力学习,奋勇开拓,振兴中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现在,历史的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中,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我们要大声宣布:勿忘昨天的苦难与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与责任,不负明天的梦想与追求。“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勇敢承担起“中国梦”赋予我们的使命,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梦,青年梦!

  【参考文献】

  [1]“中国梦”:内涵·路径·保障[N].人民日报,2013-03-04(04).

  [2]梁启超.少年中国说[A].

  毛概有关中国梦的参考论文篇二

  《中国梦· 农民梦》

  【摘要】提出的中国梦,是要振兴中华民族,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目前,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中有9亿是农民。因此,要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先实现农民梦,农民梦是中国梦的基础,中国梦是农民梦的落脚点和归宿。实现农民的富裕,使农民享受到和城市居民平等的待遇和权利,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通过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农民梦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中国梦;农民梦;城乡一体化发展

  2012年11月29日,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发表的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中国梦的概念。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简明朴素的概括总结。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农民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不可忽略的地位,高达9亿多的农村人口提醒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复兴中华民族,就不得不从农民农业农村问题入手,只有农民的农民梦实现了,中国的中国梦才能实现。

  一、农民梦的实质内涵

  我国5千多年的历史和小农业经济造成了我国农民胆小守旧、求安稳、知足常乐、不敢冒风险的精神特征,9亿多农民的梦想很简单,无非就是对生活改善的渴望。这些年来,无论是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社会保障网初步建立,还是医疗、教育等方面不断向前的改革,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要弄清楚农民梦的实质,就必须先清楚中国梦的实质内涵。中国梦,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中国梦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基于中华民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价值追求、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梦的落脚点在于人民幸福。人民的幸福、安康、社会公平、政治清明、法制健全、人民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才是中国梦的终极目的。

  农民梦的实质,要考虑农民的迫切需求,贴近农民生活,即要实现小康生活,增收致富,在教育医疗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受平等待遇和权利。农民梦的第一要义是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为主要途径,以农民的收入和权利保障为两大基点,体现出中国农民独有的时代特征,同时,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这不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的基本内容,也是农民幸福之梦的一部分。

  二、农民梦和中国梦的联系

  翻看历史,只有把握了农村,理解了农民,才能真正读懂中国。处在社会转型的历史节点上,用建成全面小康、实现中国梦的视野来看农村、看老乡。没有农村的中国梦,没有农民的中国梦,就不是真正的中国梦。

  农业和农民是中国经济的基础,同样,农民梦也是中国梦的基础,是中国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实现中国梦的大前提和必要条件。农民生活的好坏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不论在教育、经济、就业等各个方面,农村和城市都息息相关。中国是人口大国,更是农民大国,把小问题乘以农民的数量就会变成大问题,因此,从农民入手,急农民之所急,解决农民的迫切需求,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保障农民的基本权利,实现农民的梦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农民的生活越过越好,才能使农民的梦想变为现实。

  三、实现农民梦的意义

  2013年是构建小康社会的一个新起点,也是进一步实现农民梦的又一个开端,加快实现农民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实现农民梦是中国梦的必要条件和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

  农民问题,始终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紧密相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解决农民问题,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重要条件。中国9亿多农民是中国革命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解决好农民问题,中国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稳步前进。

  早在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初步研究了农民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以及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形成了关于农民问题的基本理论。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指出:在欧洲大陆“农民到处都是人口、生产和政治力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政党要夺取政权“应当首先从城市跑到农村,应当成为农村中的力量”与农民结成朋友,得到农民的支持。以上论述表明农民力量在无产阶级革命中是至关重要的。

  进入21世纪,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依据,认识到农民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正确分析和解决农民问题。纵然目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的主要任务也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阶级革命斗争已然成为次要矛盾,但是农民的问题不可忽视,农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农民富了,中国才是真正富了,只有农民梦实现了,中国梦才是真正实现了。

  (二)实现农民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

  中国梦和农民梦中都有一个基本内容就是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人民的幸福指数高,中国才能有活力,社会处在一个和谐发展的环境中,中国才能保持稳定。在农民梦中这部分内容更加具体,指的是农民富裕,城乡一体化向前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城乡间的不和谐,农村发展程度不高,制约着整个社会的进步,是威胁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纵观我国社会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比如农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导致农民对社会愈加不满,其根本原因还是建国初期形成的二元城乡结构忽视了农村发展,阻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一味地发展城市造成了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使得农民更贫富人更富。长期形成的忽视农民的思想让一部分人认为,当下继续推行牺牲农业换来城市的发展仍然是可行的。在分配社会财富这块蛋糕时,农村只分得很少一块,各种不公平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农民梦的实现,造成了社会的不和谐。  因此,进行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使农民在医疗教育等方面得到平等的待遇,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是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正确选择,是实现中国梦和农民梦的关键和重要途径。

  (三)实现农民梦是中国梦的主要推动力

  中国梦的实现要靠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才能进一步增强,中国梦才不会成为空中阁楼,以经济作保障,中国梦的实现会有资本有底气。而加快实现农民梦,是建设农村经济的落脚点和归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可以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从而成为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目前城市帮助农村发展经济,利用生产促进消费,消费带动生产的关系,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也可以形成一个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内需,增加经济增长点,打开农村市场,引导企业进入农村从而提高农村生产力这样一个良性循环。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就曾提到:“生产不仅直接是消费,消费也不仅直接是生产,而且生产不仅是消费的手段,消费不仅是生产的目的,就是说,每一方都为对方提供对象,生产为消费提供外在的对象,消费为生产提供想象的对象,两者的每一方不仅直接就是对方,不仅媒介着对方,而且,两者的每一方当自己实现时也就创造对方,把自己当作对方创造出来。”他指出:“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也就是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后者是生产的前提。”“生产为消费提供材料和对象,给予消费以消费的规定性,消费的性质,使得消费得以完成,同时,生产也生产出消费的方式和动力。”马克思的精辟论述是我国现阶段发展农村经济的指导思想和有力武器。

  四、结语

  中国梦并不是空中楼阁,它以农民梦为基础,以中华民族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支柱,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是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伟大历程。在农村,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推动城乡互动、良性循环、资源共享,打破城乡的二元体制,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才能更好的实现农民梦。

  农民梦圆,中国梦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程志强.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祝小宁,罗敏.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统筹发展理论体系的当代解读[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5]荆钊.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设,2009(35).

2205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