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毛概论文 >

论社会主义本质的毛概理解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关于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论社会主义本质的毛概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会主义本质的毛概论文篇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特征概论》

  [摘要]和谐是一个永恒而常新的话题,伴随着社会变迁,人与人之间失去诚信,人与自然产生对抗,生态系统出现失衡,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东西方文化冲突,以及南北矛盾激化。这些都使人们更加珍惜和谐,同时也是我们研究和谐的重要意义之所在。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适时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社会和谐;本质特征;理论贡献

  和谐社会,作为人类一个美好的社会理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在21世纪,当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和谐社会的希冀便成了中国人的现实要求。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时代最强音,也成了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主题,是我们党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宝库重要体现。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到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不只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和谐理论认识的一次飞跃。

  一、和谐的生动内涵

  和谐,在现代汉语中具有协调、融洽、合作等意义。“和谐”,就是在“中和”的前提下,事物的状态或关系达到相生相宜、相辅相成、和衷共济的美妙境界。[1]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其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许多汉语成语,如“和衷共济”、“厚德载物”及俗语“和气生财”、“和为贵”都是对这种和谐精神的注解和说明。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八个字:“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各因素共处共存,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而形成有机、协和与均衡的良性发展态势。

  和谐作为哲学术语,它既指事物的状态,又是指此物和彼物的内在联系,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普遍现象。

  什么是“和谐社会”?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它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结构性。而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或社会体系中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所以,“和谐社会”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和谐理论坚持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必须科学发展、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必须构建和谐文化,以和谐文化促进先进文化建设;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在和谐的发展中才能实现。在2005年2月21日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要通过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律性认识,使我们关于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更加完备,使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工作更加富有成效。[2]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

  “和谐社会”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但是主要是指人与社会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构想,又包括相应的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社会治理方略和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一般意义的和谐社会具有不同的本质内容: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胡锦涛同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对江泽民同志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思路,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社会的发展不是简单的经济发展,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并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构建,使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和谐社会不仅要求人的全面进步,而且要求社会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不是一部分人受教育,而另外一部分人失去教育机会;不是一部分人就业,另外一部分人下岗;不是一部分人富裕,而另一部分人贫穷。和谐社会追求社会各系统优化发展、最佳发展,而不是一部分的最佳发展,某一要素的发展。不应以牺牲另一要素的发展为代价,更不应该妨碍其他系统的发展。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结构合理的社会。现代社会既有现代化的经济结构,也有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它们是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所以和谐社会一定是结构合理的社会,反之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也必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们开始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现代社会不仅是一个伦理共同体,同时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今天,利益结构在理论上被看作是社会结构的物质基础,并且是决定该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因素。所谓“结构合理”,是说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也就是各子系统之间有一个比较匀称、比较均衡、比较稳定的关系。这些子系统通常指的是人口结构、阶层结构、民族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家庭结构。社会转型引起社会心理结构层面的最大变化就是,改革在普遍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诱发了社会成员越来越高的社会期望。由于社会结构不合理,必然会把社会差距和社会矛盾拉大,与此相应地是社会张力也必然要大。社会张力一大,社会冲突一触即发;反之,社会结构合理,社会差距适当,社会矛盾也会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社会管理、社会整合、社会控制的难度比较小,成本比较低,和谐社会也就易于建构。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大大丰富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中国有句话,叫做“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社会的规矩是社会行为的准则。人生在世,无不需要制衡。“有条”则“不紊”;有轨才会减少越轨。天上的飞机,海里的船,都有航道。大家都按规矩办事,社会就会井然有序。规范的内容很广泛,风俗、道德、法律、纪律、宗教都属于社会规范。社会规范分成文与不成文两大类:法令、条例、规章、纪律以及一部分道德,为成文的;风俗习惯以及一部分道德为不成文的。法具有强制性,虽有弹性,总体上是刚性。道德水准虽然也分层次,但是总体上是高层次的,比法律水准高。成文的、强制性的规范固然有效,不成文的、非强制性的,靠褒贬来规范的,能内化到心灵深处,更具有长效的功能。即使是超自然,超人间的宗教,也具有约束作用,有助于增强人的自控性。社会规范是社会控制的防火墙,是社会发展的支撑点。社会在前进,社会规范会更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规范依然是推动社会整体前进的推进器。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运行有序的社会。和谐本身是一种有序状态,和谐社会必定是运行有序的社会,运行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运行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运行有序体现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社会纠偏机制能够及时发挥作用。一个社会安定有序,本身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表现。

  目前,我们必须通过加快民主法治建设、强化秩序规范、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必需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协调机制的发育、健全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等途径,来保证社会安定和运行有序。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是衡量是否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3]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利益协调的社会。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构成了一定的社会利益结构。由此说明,利益是执政的杠杆,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动力和源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协调利益关系的机制和平台,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建立科学的协调和处理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我国社会转型带来社会利益的再调整,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从而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经济制度的调整带来了利益结构的变化,并且由这种变化导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构成了体制转换中的社会和谐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准确把握社会利益结构状况,加快社会利益结构调整步伐,已经成为造就现代社会和谐环境的重要条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都能得到协调的社会。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公平与公正,维护公平、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与前提。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矛盾。如今的社会冲突集中表现为“利益的冲突”,大都是由于我们不能协调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利益引起的。所以,作为执政者,就要能很好地处理各个不同阶层、各个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互信的社会。“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社会和谐的基石是诚信。在现代社会中,党和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核心与关键,它引导、影响着公众的诚信精神,推动、决定着社会的诚信程度。不管任何地方,一个诚实守信的政府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依法治国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站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进一步加强党和政府信用建设,强力打造诚信政府,树立和维护良好的政府形象。

  可信赖是中国基本准则的最基础道德之一。有人说,现代的信誉系统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柱子,是市场经济系统大厦的脊梁。但在当前,社会信用制度缺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个人信用制度,而且企业信用制度和政府信用制度都亟待建立。强调可信赖,是整个社会守信的保证。做到这一点,就须以道德作支撑,以法律作保障,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作基础。

  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在阐明科学发展观时指出,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是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过程。二者的发展关系是和谐统一的。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协同进化的历史,又是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集中体现在资源短缺、生态脆弱、环境污染三个方面。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体现。

  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良好人际关系的社会。通俗地说,人要生存,就必须参加生产与社会活动,而在参与各项活动的过程中,个体的人与人就交织为各种特定的群体关系。这种关系是其他各项关系的基础,构建内涵丰富的和谐社会,关键是人,关键在人,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最基本的和谐。也只有以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点,才能圆润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现实矛盾。

  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基本利益一致,双方心理距离接近,心理相容性强,彼此感情认同,我们称之为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们常说,“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这都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写照。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指我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所要求和表现出来的协调得当的关系或融洽和睦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在形式或基本要求上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友爱、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团结共进的关系,而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这一矛盾的解决,同时也是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又一个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区别于传统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社会和谐必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没有活力的和谐,是一种死寂的、毫无价值的和谐。社会活力来自社会成员、社会组织和社会机制的有效作用,表现为政治活力、经济活力、文化活力、人的发展的活力等等。促进社会充满活力的办法,关键还在于改变那些影响和束缚活力的制度供给和政策设定。摆在第一位的是要大力营造有利于创业和创新的机制和环境,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去推动各个领域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4]

  作为一个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就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我们党为完成这一根本任务,就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易超.论和谐[J].探索,2004,(2).

  [2]胡锦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究[N].羊城晚报.2005,02.23.

  [3]蒋宏宾等.构建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突破[N].光明日报.2005,05.18.

  [4]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中国环境报.2004,04.06.

  社会主义本质的毛概论文篇二:《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本质》

  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构成该事物的特殊本质,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可以把握事物发展和规律性和必然性。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是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中最根本的理论问题,明确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从而科学把握社会主义的规律性及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本质既包含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又包括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发展。本文着重介绍了中国化进程中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一脉相承的。

  一、马克思论社会主义本质

  杨瑞森教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十个理论问题》中说:“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说他们居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都没搞清楚,都没讲过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这是不符合逻辑的。”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或者使用过“社会主义本质”的字眼,但是对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深刻的分析和挖掘,指出社会主义本质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的规定:价值规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条件规定――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制度规定――公有制与计划调节。在三种规定中,制度规定服务于条件规定,条件规定最终服务于价值规定。只有明确了社会主义本质,才能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必然性,体现出社会主义优越性,以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体现和价值规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首先,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即实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其次,是指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的支持,发展自己的能力就必须实现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发展,从而使人能够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因此,“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再次,是指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发展。要尊重人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突出人的主体性,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自觉、自主地发展,使得人能够彰显追求自由本性、自由支配外部的必然性。最后,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指要实现“每一个人”而不是“某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使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

  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的《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了社会主义运动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文章中涉及很多有关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共产党宣言》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历史线索,证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有关生产力的论述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条件规定。文章首先肯定了生产力的巨大作用,指出无产阶级的任务是:“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并且共产党人是以“消灭私有制”为目的的,“过去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继而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马克思指出了要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正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规定,突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

  二、邓小平论社会主义本质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并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邓小平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并科学解释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是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本身就体现着马克思社会主义本质的条件规定,要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包含着深刻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邓小平说:“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5]只有经济基础的夯实,才能促进上层建筑的发展,人们才能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为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物质保障。这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在于它能极大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也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客观依据。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人才能真正从剥削和压迫中解放出来,生活在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下,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和谐的环境保障。“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走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但不是最终目的,最终还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是建立在改革开放以后对中国国情的实际探索的基础上的,对当时存在的对于改革的质疑作出最有力的回应,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表明了社会主义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进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社会主义本质条件规定的层面,即首先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是为价值规定服务的,最终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关系的高度和谐。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的背景是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是阶段性的目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必将逐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关系的高度和谐。

  三、江泽民论社会主义本质

  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提出我们党“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的问题。“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指党的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这是党致力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集中反映,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条件规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指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先进文化是为先进生产力提供保障的,也就是服务于社会主义本质条件规定层面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指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是为人民谋福利的政党,最终的指向在于人,只有人的利益不断得到保障,才能逐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讲话中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7]“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8]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意味着人的基本要素得到完整、均衡的、多方面的、协调可持续的、自由自主个性的发展。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丰富,直接反映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本质价值规定的层面。

  四、胡锦涛论社会主义本质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胡锦涛同志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解决了新时期面临的“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就是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正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条件规定的层面,是为实现价值规定服务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题中应有之义,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提高人的素质,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构建人文精神。就是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并坚持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成效,这是社会主义本质价值目标的突出表现。而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是实现发展的原则和途径,也是为生产发展服务的,也可以说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是达到社会主义本质目标的现实路径。

  胡锦涛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这一论断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表现为社会主义本质价值规定层面社会关系高度和谐方面。一个高度和谐的社会,必将为每个人甚至全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和制度支撑。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社会主义本质的毛概论文”

2249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