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

  自有人类以来就有护理,护理是人们谋求生存的本能和需要。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大专护理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篇1

  浅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护理要点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较为常见,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皮肤组织老化变薄、弹性下降、感觉障碍等,常会出现皮肤疼痛、瘙痒、干燥、皲裂等一些症状,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各种皮肤疾病[1]。因此,临床护理中要特别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护理。本院于2013年6月~2014年5月开展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护理研究,取得了比较好的护理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7.5±4.8)岁,实验组男28例,女27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8.0±5.5)岁。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疾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糖尿病患者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其中包括入院指导、饮食护理、运动疗法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

  1.2.2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皮肤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2.1皮肤评估护理人员对实验组每一位患者的皮肤情况进行评估,询问患者有无皮肤溃疡史以及神经病变的症状。对于皮肤有溃疡史或者伴有感觉、触觉、痛觉减退或消失的患者作为护理重点对象。

  1.2.2.2保持皮肤清洁护理人员告知患者保持皮肤清洁的重要性。嘱患者每天用温水轻轻洗浴,保持皮肤清洁的同时避免损伤皮肤黏膜。对活动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擦浴,对皮肤干燥的患者,清洁后涂抹羊毛脂[2]。

  1.2.2.3预防外伤护理人员每天为患者整理床单位,避免床单位上的碎屑、杂物等损伤患者皮肤黏膜。为患者选择宽松、柔软、透气性好的柔软衣物,避免穿过紧的衣物。休息时,施加防护栏,避免了老年患者意外坠床,活动时要限制活动力度和强度避免出现滑倒、摔伤等意外事件。冬天使用热水袋、电热毯时增加巡视次数,以警惕烫伤,同时预防冻伤。

  1.2.2.4足部护理糖尿病患者要特别警惕糖尿病足的发生。护理人员每天检查患者双足1次,观察足部有无感觉减退、麻木、刺痛感,观察足部皮肤有无颜色、温度改变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保持患者足部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患者修剪指甲时避免指甲修剪的太短,损伤足部皮肤。

  1.2.2.5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告知患者皮肤护理的重要性,向患者讲授与老年糖尿病患者皮肤护理相关的知识,教会患者基本的护理方法。告知患者如果有皮肤破损或感染的情况立即处理,以免病情严加重。

  1.3评价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出现瘙痒、水疱病、化脓性感染、糖尿病足等皮肤损伤的发生情况,以此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调查两组患者皮肤损伤情况,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出现瘙痒、水疱病、化脓性感染、糖尿病足等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小结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糖尿病的影响加之皮肤老化等特点,特别容易出现各种皮肤病变,甚至会伴有皮下组织的感染和坏死。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护理,本院于2013年6月~2014年5月开展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护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皮肤护理可有效降低瘙痒、水疱病、化脓性感染和糖尿病足等皮肤损伤的发生率[3]。

  综上所述,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皮肤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促进疾病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篇2

  谈临床护理干预慢性支气管炎效果的初评

  慢性支气管炎指的是气管或者支气管黏膜的周围组织发生的慢性炎症疾病,大多数是由于急性支气管炎未治愈到转变的,该病症随着人们年龄的增大,发病率会提升。慢性支气管炎多发于老年人,并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1],给老年人的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常规的治疗通常采用的是药物治疗,治疗的时间长并且药物的价格高,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本文研究在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中进行了综合性的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3~10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45~70岁。入选标准:患者均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并且得到临床的确诊,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咳嗽等。患者无其他可能影响本次研究的疾病并且可以配合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性临床护理,主要有饮食护理、呼吸训练、心理护理和生活方式指导等[2]。

  1.3疗效判定标准在患者护理后的6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显着:患者的临床症状反应完全消失,可能进行正常的生活;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好转,并且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或者病情恶化。总有效率=(显着+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6个月的护理后,实验组患者中效果显着1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中效果显着6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7%。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425,P<0.05)。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减退,呼吸道的抵抗能力差,再加上饮食营养的供应差,使得老年人容易患上慢性支气管炎。在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中进行临床的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病情的发作等[3]。

  在本次的研究中,对患者进行的综合护理干预主要有饮食护理、呼吸训练、心理护理和生活方式指导等。①饮食护理:患者需要重视营养物质的供应,在饮食中要多摄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并且多吃蔬菜保证足够的维生素供应。在餐前和餐后要少饮用水,避免餐后大幅度的运动,餐后平卧促进消化,尽量少食用容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如油炸食物,忌烟、忌酒、忌浓茶等。②呼吸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以缓解患者的呼吸急促等症状,主要有控制性呼吸:在呼吸中逐渐加深呼吸的深度和持续的呼气练习;腹式呼吸:在经鼻吸气的时候鼓起腹部,在呼气的时候腹部下陷等。③心理护理:患者在长期的病情折磨下容易导致情绪焦躁,压力过大造成病情的加重,护理人员要及时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平稳患者的情绪,并且通过其他的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等[4]。患者的家属也要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有效的帮助,让患者有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5,6]。④生活方式指导:患者要保持足够的时间休息,并且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物,避免去公共场所,避免对呼吸道造成刺激等[7]。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有氧锻炼,比如跑步、体操等,用冷水洗脸,提升自身的免疫力等[8,9]。

  在本次的研究中,对于患者的慢性支气管炎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护理的总有效率为76.7%,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在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中进行综合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具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患者恢复效果好,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临床护理意义积极,可以进行推广和应用[10]。

猜你喜欢:

3233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