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医药学论文>医学>

畜牧兽医猪方向的毕业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我国是养殖大国,可以说,养猪业是当前农村创造经济的有效手段之一。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畜牧兽医猪方向的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畜牧兽医猪方向的毕业论文篇1

  浅析夏季猪高热病的防治

  [摘 要] 猪高热病是由多种病原引起,以高热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近两年来,逐渐成为危害养猪业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它不仅给养猪者带来猪只死亡和大量药费支出的直接损失,而且还影响到幸存猪的生长发育,引起母猪的流产和不孕。不分年龄,品种都可发病,主要侵害生长育肥猪和部分母猪、保育猪,死亡率高、传播快、治愈率低。为此,应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防治方针。通过加强饲养管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同时结合对症治疗才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传播和流行。

  [关键词] 猪 疾病 高热病 防治

  近两年来,高热病逐渐成为危害养猪业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它不仅给养猪者带来猪只死亡和大量药费支出的直接损失,而且还影响到幸存猪的生长发育,引起母猪的流产和不孕。不分年龄,品种都可发病,主要侵害生长育肥猪和部分母猪、保育猪,死亡率高、传播快,治愈率低。通过对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解剖病理变化的观察,猪高热病是有多种细菌或弓形体等多病原的混合感染,给我们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在养猪户搞好预防和治疗上谈一点初浅的实践经验,供饲养户在平日饲养管理过程中作适当的参考。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有效控制夏季猪高热病。

  一、流行特点

  一是该病一般在夏季高温、高湿季节多发,不分年龄、品种都可发病,主要侵害生长育肥猪和部分母猪、保育猪;二是病程长、传播快、死亡率高。一旦发病即传播迅速,一头猪发病,全圈相继发病;一户猪发病,周围农户的猪相继发病,病期长短不一,短则7天左右死亡,长达两月以后死亡;三是对防疫、保健、消毒防范意识差的农户发病严重。

  二、主要症状

  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部分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

  具体表现为:猪群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到39.5℃―42.1℃,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不食,并伴有呕吐现象;结膜发红,后期可见结膜炎,部分病猪眼脸水肿;发病初期患猪皮肤发红,随着病情发展,耳部、臀部、腹下多处皮肤出现紫红色班快和出血点,有些猪毛孔有铁锈色渗血点(特别是脊背部);病程长的病猪全身苍白,出现贫血现象,被毛粗乱;呼吸道症状明显,部分猪打喷嚏和流鼻涕,后期流脓涕(有的猪无打喷嚏和流鼻涕的现象),随着病程发展病猪出现咳嗽和呼吸困难(肚子一波一波呼吸);病猪粪便恶臭,部分病猪可见粪便干结呈球状,也有部分猪拉稀湖泊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病猪尿少而黄,颜色加深发红;病程长短不一,短的2―3天,长的达到10―20天甚至更长,部分病猪后肢不能站立,临死前病猪出现昏迷,角弓反张和划水样神经症状,最后全身抽搐死亡;母猪出现高温,厌食,便秘,部分母猪在怀孕期出现流产,产死胎,弱子和木乃伊胎,产后无乳,不发情,假发情和多次配种不孕;公猪出现性欲降低,死精和无精。

  三、剖检变化

  一是肺实变。间质性肺炎,肺部呈现斑驳状到褐色病变(大理石样);肺部有化脓灶,出血性肺炎,间质明显增宽。

  二是淋巴结出血、肿胀。大多数淋巴结肿大,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切面外翻多汁(有汁水流出),切面呈大理石样,严重者肿胀在5倍以上。

  三是肝脏肿胀,颜色偏淡,有的肝呈黄土色,质脆。个别猪肾、膀胱、喉头、心冠状沟脂肪及心内外膜等有出血点;部分病死猪肾肿大,颜色变深,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有瘀血现象;有的病猪脾脏肿大,质脆;胃壁水肿,胃底壁大面积出血,有的胃粘膜大面积脱落,有的胃有大小不等溃疡点,溃疡面上有黑色痂膜,有的病猪在肛门部位有干酪样物质;大肠、小肠、盲肠口大面积出血,有的肠内有气体或胶冻样物,有的在回肠部位有大小不一的多个溃疡,溃疡上有黑色痂膜;肾包膜积液,肾水肿、出血、呈土黄色,肾皮质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呈弥漫型。脾边缘或中间有梗死,凹凸不平。膀胱肿胀、出血呈紫红色,内壁出血,膀胱壁出血、肿胀增厚。胰脏肿胀,严重者肿胀达在5倍以上。

  四是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胸腔及腹腔有纤维蛋白的渗出 ;个别猪肺浆膜与胸膜或心包纤维素性粘连。脑膜、脑组织出血、充血,脑积液增多。

  四、防控措施

  该病病因复杂,病猪一般愈后不良,防治上应坚持预防为主,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防暑降温工作,提前保健预防,加强消毒工作,对症治疗等措施,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一是严格落实综合防疫制度。按照猪免疫程序,定期进行免疫注射,对发病的猪场或疫点(区),进行“强制封锁、强制消毒、强制扑杀、强制隔离、强强免疫”,病死猪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是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购入隐性感染猪。

  三是重视猪群的饲养管理工作,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一方面,调整饲料日粮,把矿物质(Fe、Ca、Zn、I、Se、Mn)、维生素等 提高5―10% ,把赖、蛋、胱、色、苏氨基酸平衡好,提高抗病力;另一方面,注意圈舍卫生,不用污水冲洗圈舍和猪体,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出圈舍,食槽等相关用具不能随意借用,注意防暑降温,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地面干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含量,减少应激。

  四是对病猪实施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淘汰无治疗意。

  五是灭蚊、灭鼠。圈舍用蚊香或灭蚊药片或自采草药熏蚊,切断传播途径。

  六是未发病生猪预防性用药(中西结合)。中药可用金银花、鱼腥草、板兰根、千里光、、枇杷叶、生石膏、仙人掌(去刺捣碎)、薄公英等,混合或单种煎水让猪饮服或混料饲喂,适口性好的可放入槽中让其食用;西药可用抗病毒类药,配合头孢类、磺胺类、氟本尼考、土霉素、林可霉素等看情况拌料喂服或配方肌注。

  五、治疗

  1.疫苗疗法:猪瘟单苗10头份注射。

  2.药物治疗:中西结合,选用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中药制剂+抗菌类西药+免疫激活剂黄芪多糖对症治疗。西药选用头孢类、磺胺类、弓血宁、多西环素、林可霉素、排毒因子等配合中成药:生物干扰素、热毒双效、热毒双星、毒热风、双黄莲、高热怪病针、板兰根、鱼腥草,加黄芪多糖使用,每天两针,连续注射7―10天,同时配合中药制剂饮服使用。以上药物根据症状配方使用。

  六、结论

  为了有效的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应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防治方针。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应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猪的抵抗力,养成定期预防和补免习惯,建立健全兽医卫生防疫制度,适时进行对症治疗,不滥用“三安”针水等退烧药和抗菌素,特别是免疫抑制剂(如地塞米松),同时配合使用中成药进行治疗。

  畜牧兽医猪方向的毕业论文篇2

  试论猪的饲养与管理

  摘要: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品种的改良,养殖方式日趋集约化、规模化,对养殖业科技含量的要求愈来愈高;国内养猪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以及与现代猪种的遗传潜力相比,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即出栏率低、母猪生产性能差、仔猪出生体重小、肉质不好、经济效益不理想等。造成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由于我们的生猪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养猪观念落后、生产环境较差、饲养管理脱节、疫病控制不利等,这些都大大制约了养猪业的发展。本文对猪的饲养管理做以下简要介绍。

  关键词:种公猪;母猪;仔猪;饲养管理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养殖大国。目前养猪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某些农村贫困地区占到总收入的30%以上,它是农村剩余粮食转化的重要途径。

  现代养猪生产,最大的特点是规模大。对全进全出的生产工艺流程要求严格管理,从配种计划,到产仔哺乳,从育成到育肥出栏,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管理,否则,没有好的生产回报。控制一个“管”字,是每个养猪生产者所必需十分重视的一环,决不可忽视任何一个环节。

  1 饲养管理的基本原则

  1.1 抓五定

  一是定位,猪具有“吃、拉、住”三角定位的规范行为,初入栏的生猪一定要注意调教和利用;二是定时、定量,保质按量饲喂生猪,不能让强者过饱,弱者挨饿;三是定温,要注意防寒保暖;四是定质,饲料质量一定要稳定;五是定营养,不时常更换饲料品种,并保持饲料新鲜、营养全面。

  1.2 抓三改

  改喂单一饲料为分多阶段的全价配合饲料,以满足猪不同生长、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充分发挥猪的生长潜能;改喂稀料为湿料,即手抓成团不流水、松手即散开,以利于提高生猪采食量和咀嚼;改喂大猪为适时出栏,一般90-110kg出栏为宜。

  1.3 抓“两分”

  即“分群管理,分栏饲养”,根据性别、年龄、体重、强弱和生产用途合理分群、分栏。成年公猪、怀孕后期母猪及哺乳母猪宜单栏饲养,断奶母猪、空怀母猪可小群饲养;仔猪和肉猪饲养密度要适宜。

  2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2.1 饲养目标

  成功培育种公猪;使其体质和肢蹄强健,性欲旺盛,精液品种良好和性情温顺,能完成配种和受孕任务。

  2.2 种公猪饲养管理要求

  按种用要求购买优良种公猪,品种纯,睾丸大,两侧对称,乳头7对以上,体躯健壮灵活,膘情中等,腹线平直而不下垂;购买种公猪时,要检测精液活力、密度等,检测其抗体水平;种公猪购回以后,先隔离饲养,5-7日内不能过量采食,待种公猪完全适应环境后方能转入正常饲养,并做好驱虫及防疫工作;加强公猪运动,每天定时驱赶,运动1-2小时;每天擦拭一次,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皮肤病,促进人猪亲和力,切勿粗暴哄打,以免造成种公猪咬人、物的恶癖;配种前要先驱虫,再及时注射疫苗;后备种公猪要进行配种训练,初配时要进行人工辅助,防止公猪跌倒,出现恐惧心理;初配青年种公猪第一个月每周可配种2-3次,以后每天配种1次,每周休息一天,配种时间,夏季在早或晚,冬季在温暖的时候,配种前后一小时不能喂食饮水,严禁配种后用凉水冲洗躯体;不定期采集种公猪精液检查,评定精液质量,调整饲养管理方式。

  3 母猪的饲养管理

  饲养目标是培育好的后备母猪,更新母猪繁殖现状,提高母猪利用率:未按母猪饲养而按育肥猪去饲养,应该啥猪吃啥料;发情晚或不发情或屡配不孕;哺乳期泌乳不足,仔猪增重慢;仔猪出生体重小,出生时大小参差不齐;腹泻严重。

  3.1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选育后备母猪,从高产母猪的后代中筛选,同胎至少有九头仔猪以上,仔猪出生体重在1.3-1.5kg;后备母猪至少有6对发育良好,分布均匀的乳头,乳头发育及分布有缺陷的要淘汰;型体良好,体格匀称、健壮、无肢蹄疾病;身体健康,无传染病及生理缺陷(如脐疝、锁肛);生殖器官发育良好,无繁殖障碍;母性好,抗病力、抗应激能力强。如用户在外购买后备母猪,一定选无疫区的,母猪买回后先隔离饲养45-60天,5-7日内不能吃食过量,待适应后转入正常圈舍饲养。每圈饲养3-5头(最多不超过10头),每头占有面积至少0.66平方米。必须饲喂母猪料,因为目前养猪户饲养的母猪品种都是经过改良后的,如果我们还是停留在本地母猪饲养方式上,那么,现在的母猪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了,所以希望广大养猪户多接受新的饲养管理模式。每头运动30分钟,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从而保证肢蹄健康。

  3.2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饲养目标:提高排卵数,确保妊娠率,保证仔猪的出生率,活力强,个体大,保证产后母猪能顺利泌乳,使其达到标准体况;饲养管理要求:配种后群饲改为个体饲养(妊娠前期可采用3-5头小群饲养,后期改为单圈饲养)。此期间防止受惊,尽量减少强烈刺激,防止死胎或流产。配种后18-24天,以及39-45天认真观察是否真性妊娠(如有妊娠诊断仪更方便了)。调整母猪三点定位(卧区、采食区、排粪区),保持圈舍内的干燥卫生,做好夏防暑、冬保暖工作,使温度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严禁舍内高湿、潮湿、结冰等现象发生。妊娠一个月后应给母猪充分运动,三个月左右减少运动量,临产前停止运动,防止便秘,有利于仔猪顺利产出。妊娠期如遇到母猪有病,使用药物要遵守兽医指导,以防造成流产。母猪产前5天进入产房适应环境,每天用温水洗刷乳房、阴户一次,保持猪体卫生。

  3.3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饲养目标:促进母猪能较多泌乳,减少体重损失,饲养出健康仔猪,断奶后95%母猪在5-7日内发情配种;哺乳母猪饲养管理要求;产前5天母猪圈舍弄好,清洁卫生逐渐减少饲喂量。产仔当天不喂料,饲喂麸皮粥(5斤麸子、10斤热水、盐0.2kg冲熟)凉后喂服,以缓解母猪产后大便干燥食欲减少症状;产前将母猪乳房、阴部清洗,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消毒,产后注射青霉素防止产期疾病发生;母猪分娩过程中,要有专人细心照顾,产房保持安静清洁、干燥,若有难产现象,通常使用催产素肌注,每次用量10-20单位,若30分钟后还未产出,则要进行人工助产;要及时检查母猪的乳房,对发生乳房炎的母猪应采取紧急治疗措施;母猪断奶前2-3天及断奶当天减少饲喂,以防出现乳房乳汁存量过多引起乳房炎。

  3.4 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饲养目标:断奶后5-7天内母猪发情配种;存在问题:断奶后母猪不发情或准配率低或体况不良;饲养管理要求:将断奶的母猪小群饲养(一般每圈3-5头),有利于母猪的发情和配种,尤其是初产母猪,效果更好。断奶2-3天后,实行短期优饲,有利于母猪恢复体况和促进母猪的发情排卵,对于初产母猪,还要在断奶后注射孕马血清1000单位进行药物催情,以防出现二产现象。做好母猪发情观察和签定,及时配种。

  3.5 发情与配种

  后备母猪初配条件是月龄7个月,体重达到90kg;观察母猪发情适时配种,不漏配。发情不等于排卵,而排卵时间应是发情开始后30小时,提倡三次配种法。发情后24小时配种一次。第一次配种后到第二次配种间隔9小时。第三次配种和第二次配种间隔14小时。在生产实践中如果一次配种母猪产仔数8.4头,两次配种产仔数在9.5头,三次配种产仔数在11头;严格按照品种及血缘关系配种,防止乱配及近亲繁殖。

  4 仔猪的饲养管理

  4.1 哺乳仔猪饲养管理

  4.1.1 抓乳食过好初生关 出生时擦净仔猪身体上的粘液,以防粘液堵塞鼻孔而发生窒息死亡;断脐带:在仔猪出生后用消毒的线离仔猪腹下三指处结扎,剪断,断端涂碘酊;吃初乳:仔猪出生后,让仔猪吃足初乳,因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免疫球蛋白,能够获得被动免疫产生抗体,防止下痢,促进胎粪顺利排出;保温:把仔猪放入30-33℃的保温箱中。初生仔猪怕冷,如果仔猪裸露在1℃的环境中,2小时即可冻僵,因此冬季保温是降低仔猪死亡率的关键;断犬齿:为防止哺乳时争抢乳头咬痛母猪,影响母猪放乳,必须断掉仔猪的犬齿;固定乳头:仔猪出生后3天内要固定乳头,弱仔猪吃前面的乳头,强壮的吃后面的乳头,每头仔猪只许吃一个乳头,绝对不要一猪吃两个乳头。

  4.1.2 抓开食过好补料关 及时补铁:仔猪出生后3天每头猪注射1毫升牲血素,以防贫血、下痢发生;及时补水:仔猪出生3-5天可设饮水槽,让仔猪自由饮水,以防喝脏水或尿液引起下痢;去势:仔猪出生后5-6天进行去势,这个时侯去势应激反应小,伤口愈合快,不要断奶时进行去势,这样应激反应非常大容易下痢出现僵猪;及早补料:补料的目的主要是促进仔猪胃肠发育,激活酶的活力,刺激胃酸的分泌,一般7日龄开始补料,方法是用白色食槽撒少许乳猪颗粒料,强制吃料(注:希望广大养猪户使用好的仔猪饲料,适口性好,防止下痢)。如在断奶前每头仔猪吃到1kg饲料,断奶后仔猪不会发生腹泻。

  4.1.3 抓旺食过好断奶关 母猪泌乳3周时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这时单靠母乳,不能完全满足仔猪快速生长的需要,而仔猪在补料后10-15天可完全采食饲料,要加大乳猪的采食量,少喂勤添;断奶时一定要避开疫苗注射、转群、阉割等应激因素,减少断奶应激。

  4.2 断奶仔猪饲养管理

  逐渐断奶法:一般仔猪断奶需要5天完成,不要一次断奶,因为仔猪由母乳突然变为固定饲料,应激很大。维持三不变,即原饲料不变(喂1-2周)、原圈不变(将母猪赶走)、原窝不变(仔猪不分窝);实行三过度,饲料过渡,饲喂过渡,饲养过渡,减少断奶应激;断奶后5-6天内控制仔猪的采食量,以喂7-8成饱为宜,实行少喂勤添(6-8次)逐渐过渡到自由采食;断奶后仔猪进入保育阶段,要定期消毒(每周2-3次),保持圈舍最佳温度;断奶后1-2周,26-28℃;3-4周,24-26℃;5周后保持在20℃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为宜;昼夜供给充足清水,并在水中加新霉素和利高霉素等,促进仔猪采食和增长,防止仔猪喝脏水引起腹泻,预防呼吸道疾病;将每窝弱仔猪挑出单独饲养;按照管理程序进行免疫、驱虫、健胃工作;每天观察仔猪采食、饮水、粪便等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建立生物安全体系;要特别防止水肿病,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病症引起的肺炎,沙门氏杆菌引起的肠炎,败血症及圆环病毒-2型感染等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保持适宜密度,并群时夜并昼不并,要注意防止咬尾,咬尾等异食癖现象。

  5 育肥猪饲养管理

  育肥猪在饲养管理过程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外购仔猪育肥时,要在无疫区选择优良的健康仔猪,购回后先隔离饲养5-7天,不能过量采食,少喂勤添,每天喂6-7次。转入正常时做好免疫,驱虫工作,未去势的要去势;肥育舍要彻底消毒后方可进猪;购回猪尽量原窝或原群饲养,避免重组后咬架;最少用5-7天时间训练定点采食、饮水、排泄和睡觉、做好三点定位;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注意舍内密度、温度、湿度、光照等;提供充足的饮水,保证饮水器的流速;按程序及时进行免疫计划驱虫等工作;每天观察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建立生物安全体系;控制腹泻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做好猪的死亡、转出、用料记录,以备卖猪后分析经济效益;根据市场行情,该出手时就出手。

猜你喜欢:

畜牧兽医猪方向的毕业论文

我国是养殖大国,可以说,养猪业是当前农村创造经济的有效手段之一。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畜牧兽医猪方向的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畜牧兽医猪方向的毕业论文篇1 浅析夏季猪高热病的防治 [摘 要] 猪高热病是由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084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