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医学 >

从中医理论悟语文教与学之道

时间: 宋国童1 分享
语文的教与学都特需悟性,因此,应多思善悟,于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之事物中悟出语文的教与学之道。这样,一些终日思之而不解的问题,便可触类旁通,令人恍然大悟而称妙叫绝。
   细观中医之道,总觉其与语文之教与学颇有渊源,若能悟出二三分真味,绝对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中医是讲究辨证疗法的,绝不搞“一刀切”,它用同一个方子可治不同的病,如巴豆既可治腹泻,亦可治便秘。而同一种病,也会用不同的方子,如同是感冒,中医们也会分热症与寒症来区别对待。总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绝不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那一套。反观我们语文教学,有时过于强调集体备课,过于依赖现成“教案”,“千人一课”、“千课一面”、“拖大船”、“齐步走”的千篇一课的教法令师生倒胃口,导致有人“吃不饱”,有人“吃不了”。随着现代化手段的引进、多媒体教学的普及,这种现象依然生生不息,只不过变成了一个课件搞定一个年级10余个班千把个学生的闹剧,比用同一个教案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向中医们学习,也来点因人而异、因人制宜地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施以不同的教法,强调符合实际情况的个性化教学,才能“药”到“病”除,收到效果。
   再者,中医绝不盲目用药,而是讲究先调养人的机能,增强人的体质,然后对症下药。因病人体质太弱,吸收功能差,再好的药也难起疗效!这也促使我们反思,连对主谓宾都搞不清楚的学生大谈病句修改及古汉语中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语法现象就肯定是“乱弹琴”,你只有先对学生进行“调养”——补足相关知识后才可取得成效。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同样道理,你对书都没有读几本的学生大谈作文技法是无用的,因他胸无点墨无从下笔,若你让他先“强身健体”——博览群书,多读多写,就会水到渠成,“腹有诗书气自华”讲的就是这个理。为此,我不仅在课堂内指导阅读,而且将阅读作为每周的必修课放在学校阅览室进行。一搞三年,雷打不动,边看边抄,边读边悟,使学生受益匪浅。
   我最佩服的还是老中医的心理疏导,他们很善于调整病人的心态,树立病人信心,而这正是治病之根本。记得我曾重度失眠,针、药不断可久治不愈,十分痛苦。后经人介绍找到一名老中医,他拿脉后便说我年轻力壮身体好,说失眠是小毛病,没什么大不了,还说他的方子是绝对的灵丹妙药,不知多少病比我重的人都治好了,说得我大喜过望信心满满,用药后当晚便睡了几个小时,半个月后痊愈。如今想来,药肯定是好药,可他那激发病人信心的“精神疗法”作用之大是不可低估的。可我们能有几个语文教师会注意对“学困生”做些体贴入微、激人奋进的思想教育工作呢?可能更多的是冷漠、冷眼,冷言冷语,让“学困生”心灰意冷,甚至断了学好语文的想法。若是我们能像那高明的中医一样,用真挚的关怀、热情的鼓励把学困生“脱困”的信心充分调动起来,再施以对症的方子,绝对马到成功!对此,我颇有心得,我所教的班级有55个学生,仅农村学生就有29个,一些学生久居苗区,汉语都说得不太流利,刚进高中时,语文考试很少及格。于是,我和这55个学生逐个谈心,对成绩较差的几个“学困生”每学期谈话10来次,对他们每一微小的进步都予以鼓励,对学习方法与技巧的指导更是具体到位,使“学困生”们很受感动。有位女生在写给我的离别赠言中说:“我记得那时我的语文成绩很差,因为刚从农村转来也没有什么好的阅读习惯,文章就像流水帐一样,一点文采都没有。还记得我的第一篇周记,你写给我的评语是‘好好加油,我相信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学生’,当时我别说多开心了……”你看,只是鼓励一下学生“好好加油”,相信她“很有潜力”,只是“不放弃”一个“从农村来的而且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只是“经常找我谈话”,就能使他们感受了老师的关心与鼓励并内化为学习动力,就给我在“值得尊敬”前加了四个“最”,并且都在高考中考出了理想的成绩。而整个班级也有不俗的表现,在2011年湖南省高考中,我班55人人平达109.50分,有个昔日的语文“学困生”居然上了120分,令人刮目相看!排除其中的偶然因素,她的语文成绩有了质的提高是不争的事实!可见心理疏导提振信心对“学困生”们是多么的重要!
   由此看来,这中医之道与语文的教与学之道还真有不少相通之处啊
38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