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医学 > 关于口腔医学的专科生毕业论文

关于口腔医学的专科生毕业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关于口腔医学的专科生毕业论文

  口腔医学是我国独立的一门医学专业,口腔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中。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口腔医学的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口腔医学的毕业论文篇一:《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验室开放研究》

  【摘要】口腔医学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实践性较强。实验课教学是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实验室安排的教学时间极其有限,学生依靠课堂的时间是无法熟练掌握。将实验室开放,给学生更多的操作练习机会,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实验室开放;探讨

  随着口腔医学的迅速发展,医技分工越来越明确,逐渐从口腔修复学中独立出来一门学科——口腔医学技术。近些年来,新的义齿加工中心成批涌现,旧的义齿加工厂也在扩大规模,进行批量化生产。这都需要大量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特别是动手能力别较强的学生。我国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在起步比较晚,虽然经过十多年的专业发展,但由于受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限制,教学总体来说,还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层面上。主要表现在实验课的实训学时不足方面,学生动手能力较弱。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实验实践教学的质量,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急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而把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给学生更多时间在实验室的操作,成了目前大多数开设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校的选择趋势。

  1口腔医学技术教育的现状

  (1)教学理念:当前重视理论学习,轻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现象仍然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理论课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学上采用理论学时明显多于实验学时,把实验室转换成教室的替代形式。对实验室开放关注少、研究少,没有从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购置、培养方案、实验开放式教学等方面加强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淡薄,动手能力差。

  (2)教学模式:现有的教学模式是大多数学校采取的是比照本专业的培养计划,针对某一门课程制定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一般是先进行理论知识部分的授课,然后再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操作。加之实验项目一般不重复,学生只能在上实验课时接触到专业设备进行实验操作练习,而仅靠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是很难满足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要求。

  2实验室开放的背景分析及影响

  (1)实验室的日常使用情况:高校每学期的实验任务都开展不同的项目,所用到的实验室也不相同。当教学任务进入到某一项实验课程阶段时,实验室要面向学生的开放并集中使用,这时候的仪器设备突然进入使用高峰期,往往会有超负荷运转的现象。这种爆发式的使用,会使得仪器设备的维护带来极其不便,很容易造成故障的发生,甚至损坏。而在其余的大部分时间,实验室资源基本处于闲置状态,不能合理利用,也造成非常大的浪费。客观而言,教学型实验室配备的大型精密仪器使用率大大低于科研实验室,原因在于教学实验室配备的精密仪器以开展演示性实验为主,以至于很多精密仪器由于很少开启,甚至常年闲置成为摆设[1]。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偏低的现象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

  (2)学生在实验室的学习情况:在现有的教学常态下,所有的学生只能在本次实验课项目时,才能进入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但由于实验仪器,分组操作和实验指导教师等因素的限制,经常会出现由于操作时间的不够,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本次实验项目的任务。这样就会出现学生课下在教室或宿舍进行操作,也只能是一些简单的项目。例如:牙体雕刻、固定义齿蜡型制作、全口义齿排牙等。同时涉及使用酒精灯的安全问题,存在发生危险事故的情况。而实验室开放后,学生可以在实验室空余时间进行教学大纲中的实验项目练习,反复操练,增强掌握的熟练程度,例如:卡环的弯制及排牙,支架蜡型的设计与制作,烤瓷牙的堆塑等。这些都是需要在实验室才能完成的项目。

  (3)口腔医学技术的培养目标就是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义齿的制作技术,但是仅利用课堂练习是无法达到这种要求,这就需要通过开放实验室加大练习的次数和时间。开放实验室是指在完成计划内实践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师资、仪器设备等资源,面向学生,开放实验室,配备必要师资,进行指导操作,此举不仅可充分利用实验资源,还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2]。

  3实验室开放的措施和问题

  3.1 实验室制度的方面通过加强实验室开放管理的制度化建设,制定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实验室开放方案,包括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 例如:水、电、气、易燃、易爆品和危险化学品等等 )、预案及应急措施,并对师生进行培训和演练。建立健全实验室的开放预约登记制度、仪器设备使用登记制度、器械领用登记制度以及损坏赔偿制度等各项制度。

  3.2 仪器设备管理的方面实验室开放后,学生来实验室操作练习,需要实验技术人员在场登记管理,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其中包括开放实验项目相关的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等,各种仪器设备调试完毕,保证无故障良好使用。指导学生正确规范操作使用各种仪器设备,防止因操作不规范或不正确,而造成的人身伤害,及仪器设备故障或损坏。要培养学生安全意识,要严格执行小器械的借还签名及核查的制度,要严格监控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禁止无预约的人员进入实验室。

  3.3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方面当前高校都普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但是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实验技术水平,精通实验教学工作和管理业务的实验技术队伍是实验室开放运行和管理的关键。实验室开放后,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实行坐班制,对学生进行实验指导,并根据学生需要为实验提供保障。要求我们的实验技术人员不仅要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从容的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指导。这些都对实验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更要重视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通过定期组织人员到高水平的技工中心进修,了解和掌握行业内先进的工艺技术和制作理念,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4 其他方面目前,大多数院校在都在逐步试点开放实验室。但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开放实验室必要的运行经费投入机制不够健全,实验室开放后,因实验材料、仪器设备损耗增加,使仪器设备维修、保养等成本提高等相关问题都需要资金作保障,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来源是困扰实验室开放的首要问题。此外,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参与开放实验室技术人员无法确定明确的学时数和工作量,怎样合理计算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量,这也是提高实验技术人员教学积极性的重要方面之一。

  4结语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验室开放,不仅是实验室面相学生单一开放,更是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积极调动其参与实验的主动性。通过开放实验室实践,学生手脑并用,提高了安全意识和动手能力。对学生进入实习阶段和毕业后的工作都有很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贺建武 , 麻明友 , 陈 斌 , 周彩云 . 地方高校教学型实验室开放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实 [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33(4): 240~242,259.

  [2] 张瑞 , 徐江 , 孙志萍 , 李丽丽 . 口腔专业开放实验室与实验室资源配置与优化的探索 [J].农垦医学 ,2015,37(3):214~216.

  口腔医学的毕业论文篇二:《口腔医学的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1实验设计

  1.1教学内容的整合

  对“牙齿深龋治疗”所涉及的基础学科及临床学科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合并为一个新的教学模块,实现基础与临床、诊断与治疗、理论与技能的多重结合。教学团队中相关学科教师共同参与教案设计。教案以临床病例的形式进行整合,循序渐进地将下颌第一磨牙深龋病例所涉及的不同学科知识逐一展开。教学内容涵盖了口腔基础医学部分和口腔临床医学部分,基础部分着重复习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和口腔材料学中的相关内容;临床部分则包括口腔内科学中窝洞充填及口腔修复学中嵌体修复的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

  1.2教学时序的安排

  该教学模块共15学时,依据临床疾病的诊疗程序与教学便利整合为3个单元,每个单元5学时(为整个半天),间隔约周,以便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消化。第一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口腔内科学为主,涉及下颌第一磨牙的牙体解剖特点,深龋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病理机制,深龋的充填治疗原则与方法,充填所用材料。教师讲授及操作示教约2学时,学生进行龋病的充填治疗实验操作3学时。第二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口腔修复学为主,涉及嵌体的适应证、修复原则和制备方法,嵌体材料的选择。教师讲授及操作示教约2学时,其余3学时为学生嵌体洞型预备与蜡型制作的实验操作。第三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为深龋治疗方法的比较与选择,充填治疗及嵌体修复的临床并发证等。采用小组辩论模式,教师做引导,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对充填治疗和嵌体修复的优缺点进行比较,讨论不预设答案,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与评价。目的是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科学分析和小组讨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临床思维方法。

  1.3教学方法的组合

  教学设计中涉及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前自学,理论授课,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网络教学等,可在不同阶段单独或组合应用。自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但需要教师提供指导。课前一周将该教学模块的大纲提要发给学生,明确教学重点及目标,并提供参考书目、教学幻灯片、相关文献等辅助资料,要求学生就相关内容进行自学,使其建立“深龋治疗”的初步知识框架。自学过程依托了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的口腔修复学和口腔内科学精品课程教学网站这一教学平台,提高了自学效率。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可系统而快捷地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实验操作能掌握基本技能,二者仍是本教学模块中主要的教学方法,不可或缺。在前两个教学单元中,教师先用患龋的离体牙进行理论讲解,再利用仿真头模的情景化教学,进行充填治疗和嵌体修复的实验操作,既节约了教学时数,又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团队协作学习是第三教学单元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小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5名学生一组,合作分工,检索文献,分析综合,最后形成小组结论;辩论则是对立双方通过搜集的论据,以辩证的思维来论证己方的合理性与他方的缺陷,以此不断加深理解,并最终形成科学的临床思维习惯。

  1.4考核手段

  教学考核是评价教学成效的重要手段,主要考查学生对各项技能及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考核在整个教学模块教学结束后进行,包括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理论考核主要通过试卷考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临床技能考核则是针对实验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问卷调查则就该课程模式与传统课程模式的优劣对比进行调查。

  2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为97分,临床技能考核(充填治疗和嵌体修复)平均成绩为87分;对照组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为88分,临床技能考核平均成绩为86分。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有显著性,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差异无显著性。问卷调查显示,85%的实验组学生喜欢模块化课程模式,认为该模式更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目的性比较明确,教学形式比较活泼,理论与实践联系较为紧密。而大多数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的缺点是花费时间太多,干扰了技能操作训练的专注性,由于缺乏临床经历,所以无法进行深入的专业讨论。

  3讨论

  模块化口腔医学教学模式在遵循口腔医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基于问题的课程模式的优势———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3],收到良好的教学成效,具有以下特点。

  3.1符合口腔医学教学规律

  该教学模式以具体问题为切入点,通过一个问题的解决步骤———探求原因、发现机制、确定解决方案及临床操作等,使知识点逐步展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探索知识。通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将原先独立而割裂的不同学科知识点组合到一起,强化了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该专题建立了系统而直观的认识,既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也符合临床诊疗思维的养成规律。但该教学模式局限于临床问题,缺乏学科的整体框架。

  3.2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包括创新能力,如知识更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而后者正是现代医学人才培养的重点。该教学模式通过引导、激励和鞭策等手段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课程开始前,提供相应的教学提纲和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文献的收集整理、资料的综合归纳,以此培养学生自我更新能力;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小组内合作与小组间辩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团队意识;通过考核施加一定的学习压力,强化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但是,该模式耗时较多,学生在对该学科尚无基本认识的前提下,对于专题的重点以及文献结论的可靠性等不易把握,因此教师在前期的教学设计及准备工作中应进一步细化自学提纲和进行专业指导。

  3.3创新教学模块设计

  课程模块的设计是整个教学改革的核心,对于有代表性的临床问题的选择,不同学科知识点的整合,教学模块实施的细则等,均需要学院在学期开始前进行详细而周密的规划。一般而言,对于临床常见病、重点个论,特别是合并有实验操作的具体章节,只要有显著的学科交叉特点,就符合模块化教学设计的要求。例如本研究选取了深龋充填治疗和嵌体修复,既有相对独立的知识要点和技能要求,又有较强关联性的内容。创新之处就在于充分融合了基础与临床,涵盖了理论与技能。

  3.4促进教学团队的建设

  该模式涉及基础与临床多个学科的教学,因此需要组建由不同学科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以核心课程教师为主,进行定期的教学会议和集体备课,针对不同教学模块进行不同的教案设计,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反馈。参与教学的教师必须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通晓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知识,能够及时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教学后的评估发现,教师的前期工作量远远大于传统教学法,包括案例选择、课程内容设计、相关学科知识的储备,在教学实施中也需要花费更多精力用于对学生的过程性考核、讨论的及时引导、结果的针对性评价。对于教师来说,既要有过硬的教学能力,也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所以,如何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建设一支过硬的教学团队是后期教学改革需要考虑的问题。

  该课程模式的优点在于符合人类认知规律,以问题为起点,引导学生自主寻找答案,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我们希望通过循序渐进的改革,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节约教学资源,培养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的目的。

  口腔医学的毕业论文篇三:《数码摄影在口腔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学术交流不断增多,口腔数码摄影的重要性日益突出[1]。同时,口腔数码摄影逐渐成为口腔治疗尤其是美容治疗的一个关键环节,口腔医生通过数码摄影捕捉、保存到更多的医疗信息,既有利于同其他医生、技师进行交流,有效地对病例进行分析、设计、会诊,又有利于医生进行医患沟通,从而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另一方面,影像资料作为病历的一部分,还可作为保护医患双方的法律依据,所以口腔医生应当意识到口腔摄影的重要性。但是,口腔临床摄影与普通摄影不同,有其特殊性。本文结合摄影基础理论对口腔临床工作中数码摄影器材的选择、拍摄技巧、数码照片的应用以及注意事项等综述如下。

  1 数码摄影的优势

  数码摄影在使用效率、放大倍率以及后期影像处理和管理方面都有方便快捷的特点。数码摄影可以在拍摄后立刻看到拍摄影像,如果效果不满意,可以马上对相机的各种设置进行调整、重拍;高像素的数码照片便于放大观察。天然牙冠轴面大小一般在1cm2以下,许多细节不容易被看清楚,高倍放大的数码照片在进行美学修复设计时有利于美学信息的全面捕捉;数码照片可以方便地通过各种软件进行后期调整和二次构图,大容量的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大量数码照片,方便病例资料的保存和整理[2-4]。

  2 口腔摄影器材的选择

  2.1 相机的选择:口腔数码摄影应该选择可以选配微距镜头或者具有近摄功能且形变较小、色彩还原性好以及可以手动设置拍摄参数的相机。数码相机分为普通数码相机(Digital Camera,DC)和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DLSR),数码摄影器材更新换代非常快,合理的选择口腔摄影器材是获得高质量口腔数码照片的基础。

  普通数码相机具有便携性和经济性,但其功能无法满足较高要求的口腔数码摄影。普通数码相机虽然具备近摄功能,但在微距摄影对焦时焦距在广角端,拍摄时镜头距离被摄物体非常近,镜头成像畸变较大,不符合口腔数码摄影的要求。普通数码相机大多数只有程序自动调整光圈和快门速度,不能完全手动调整拍摄者需要的光圈和快门速度,因此无法控制景深和曝光。普通数码相机没有外接环形微距闪光灯,机身自带闪光灯既无法提供良好的光源,也无法展现良好的牙冠颜色及质感。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普通数码相机为实现便携性和经济性,一般采用较小面积的感光元件,较小面积的感光元件容纳较多的像素会造成像素之间的干扰,降低影像质量,因此,像素值高并不代表拍摄的影像质量高[5]。这些缺点都限制了普通数码相机获取高质量数码照片的可能,因此普通数码相机无法满足口腔微距摄影清晰、无形变、颜色偏差小等要求。

  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是由机身、镜头、闪光灯等几部分组成,可以根据拍摄用途灵活选配,光圈、快门、曝光强度、白平衡等拍摄参数可以根据拍摄需要手动设置。其中又根据感光元件的面积大小将单反数码相机分为全画幅单反相机和非全画幅单反相机,全画幅单反相机的感光元件与传统35mm相机胶卷尺寸相同,而非全画幅单反相机的感光元件面积小于35mm胶卷的尺寸,即相同视角下非全画幅单反相机对应的镜头焦距要小于全画幅单反相机,在选择搭配微距镜头的焦距时应考虑单反相机感光元件的尺寸,如果未能合理地搭配镜头焦距和感光元件大小,会给拍摄过程和拍摄质量造成影响。如全画幅相机与较短焦距微距镜头搭配(60mm焦段),在拍摄时会使拍摄者距离患者过近,给患者和拍摄者造成不适;如非全画幅相机搭配较长焦距微距镜头(如100mm焦段),可能会造成拍摄全牙列照片时景深过浅,不能获取整个牙列清晰的照片。目前具有全套支持口腔临床摄影器材的品牌主要为Nikon,Canon,Sony等,在配置相机时,色彩还原的准确性也是临床医师应重点考虑的问题,Alvin等[6]的研究结果表明,Nikon D100相机的颜色还原准确性好于Canon 60D,但试验中颜色偏差也高于人眼对于色差的感知阈值ΔE=1-3.7[7-9]。

  2.2 微距镜头的选择:通常将最大放大倍率在1:4~1:1之间的能够在无限远处聚焦的镜头称为微距镜头。普通镜头的最大放大倍率要远低于微距镜头。口腔临床摄影中常常要突出单个牙冠或局部牙列的色泽、形态以及咬合等细节,必须采用微距镜头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虽然微距镜头都提供1:1的放大比率,但实际应用中还涉及到镜头是否为内对焦,内对焦镜头将镜片分割成偶数群组,在对焦时保持镜头长度不变,不移动全组镜片,只移动中间的镜片组来作对焦,称为内对焦,具有内对焦的微距镜头在临床使用时可以避免镜头距离患者过近而给患者造成的心理负担和拍摄不便。

  微距镜头以定焦镜头为主,在选择镜头焦距时应考虑与机身的搭配,由于数码相机感光元件的尺寸是随相机不同而不同,所以相同焦距的镜头在不同尺寸感光元件的数码相机上成像视角也不同,即等效焦距不同。全画幅相机,微距镜头焦距即为等效焦距,非全画幅相机,微距镜头的等效焦距等于镜头焦距乘以转换系数,常见转换系数如下:尼康非全画幅单反相机的转换系数是1.5,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是1;佳能非全画幅单反相机为1.6,全画幅单反相机为1。由于等效焦距对景深和对焦距离有影响,所以在选择镜头焦距时应考虑与何种类型的机身搭配。口腔临床摄影最适合应用的微距是100mm焦段[10],因此,如果选择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则选择100mm焦段微距镜头,如果选择非全画幅单反相机,则选择60mm焦段微距镜头。

  2.3 微距闪光灯的选择:口腔临床摄影需要通过较小光圈、较快的快门速度获取大景深、清晰的影像资料,所以要借助辅助光源提供照明以获取适当的曝光量,应用于镜头前方的微距闪光灯也成为最合适的选择[10]。微距闪光灯有两种结构:一种是环形闪光灯,另一种是双头闪光灯。前者提供均匀的光照,在拍摄正面微笑,全牙列咬合,上前牙正面像时会在前牙唇面留下较大的环形光斑,有利于表现牙冠表面结构。后者光源距离镜头中轴较远,光源易被颊部组织遮挡,形成阴影。

  3 口腔摄影的基本要求

  口腔摄影的基本要求包括图像清晰,色彩还原基本准确,曝光适宜等。

  3.1 图像清晰:清晰的图像要求拍摄时对焦准确、景深合理以及拍摄稳定。对焦准确是获取清晰图像的先决条件,由于口腔内光线欠佳,相机可能无法自动对焦,尤其是在后牙区,应开启微距闪光灯的辅助对焦灯或使用手动对焦。景深是指焦点前后能够清晰显现的范围,景深越大,能够清晰显现的范围越大,景深越小,前景和背景越模糊。影响景深的因素包括焦距、拍摄距离和光圈大小,口腔微距摄影中,微距镜头都为定焦镜头,在相同放大比例下拍摄距离也是一定的,因此需要通过调整光圈大小来控制景深,通常为使焦点前后一定范围内的物体都能得到清晰的影像,推荐使用小于F/22的光圈。为了减小拍摄瞬间因拍摄者抖动对影像造成的模糊,一般将快门速度调整至快于1/125s,拍摄正面和侧面像时可以使用三脚架以提高稳定性。

  3.2 色彩还原:影响数码摄影色彩还原的因素主要是相机对色彩信号转换的算法和白平衡的设置[11]。色彩信号转换算法是由相机内部芯片决定,因此需要通过设置正确的白平衡来调整色彩还原。数码相机中的白平衡相当于传统相机里不同滤色镜的选用,本质都是对色温的控制和校正,相同的拍摄条件和相机设置,不同的白平衡,影像的色彩效果完全不同,在口腔数码摄影中推荐使用自动白平衡[10,12-13]或者手动白平衡设置,而手动设置白平衡需要使用反光率为18%的灰板,要求拍摄者有一定的摄影基础,所以推荐使用数码相机的自动白平衡,以增加拍摄口腔数码照片的可操作性。

  3.3 正确的曝光:正确曝光是光圈、快门以及感光度的合理设置。正确曝光的影像能够获得丰富的层次感,拍摄对象的细节可获得正确的反映,而曝光不足或过度曝光将导致影像细节的丢失[5]。口腔临床实际拍摄中,为防止抖动造成影像模糊,快门速度应快于1/125s,为获得足够的景深,设置光圈小于1/22,局部拍摄时光圈可设置为1/11,感光度使用最低感光度,在保证以上参数的基础上,通过拍摄者适当的训练与合理设置快门、光圈和闪光灯强度来获得正确的曝光[12]。

  4 口腔摄影在色彩信息传递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义齿颜色的选择和再现是口腔修复学中的难题之一。目前比色方法分为传统视觉分析法、仪器比色法和计算机分析数码照片法[14]。在传统比色法中采用分区进行个性化比色,但这种比色方法也无法完整地传递义齿的色彩和形态信息,而仪器比色法提供的色彩信息也只是一个平均数值或局部平均数值。很多学者对数码照片是否能够用于修复体比色进行了研究,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论,Alvin等[6]的研究结果表明,Nikon D100相机的颜色还原准确性好于Canon 60D,但试验中颜色偏差也高于人眼对于色差的感知阈值ΔE=1-3.7[7-9]。Tung和Caglar等[15-16]认为在合适的光源和准确的白平衡下,数码照片可以满足修复义齿比色要求,沈晓艇等[17]认为数码摄影可以基本反映比色板和天然牙的颜色,可为口腔科牙齿比色提供参考,但Alvin等[6]认为数码单反相机还不能稳定、准确地反映牙齿的颜色,数码照片只能传递色彩的相对程度、牙齿形态以及表面细节。由此可见,口腔摄影在口腔修复色彩信息传递中的实际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数码照片主要用以传递牙冠表面纹理特征和相对色彩特征。

  5 保护患者权益

  在临床病例的拍摄中,应与患者进行充分地沟通交流,取得患者的同意和配合。作为临床影像资料,版权应当属于医疗机构,照片作为教学科研交流为目的使用时,并不需要患者的同意。但患者享有肖像权,如果患者的肖像资料被用于出版、媒体介绍、网络、学术会议等,则需要患者的知情同意。应告知患者肖像资料是病例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未经患者同意,则在刊出前必须对面部照片进行处理,眼部等特征部分机型遮挡或马赛克化[18-20]。随着数码相机在口腔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数码摄影已成为现代口腔临床工作中的必备工具,作为一名口腔医师,有必要学习规范的口腔摄影技术,以提高诊疗水平和科研论著质量,密切与技师沟通。只有选配合理的器材,掌握摄影的基本原理,熟悉拍摄基本技巧,才能拍出规范的口腔数码照片,充分发挥数码摄影的优势。


猜你喜欢:

1.本科医学毕业论文范本

2.口腔医学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

3.医学毕业论文的种类及撰写规范

4.口腔医学自荐信范文

5.口腔医学生求职简历模板

6.口腔医学生个人简历范文

93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