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医药学论文>医学>

传染病常规护理论文范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传染病疾病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因此加强传染病的护理工作迫在眉睫。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染病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传染病护理论文范文篇一:《传染病突发管理护理医学论文》

  1建立应急护理计划预案流程,完善应急组织纪律保障制度

  根据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特点,制订应急计划、预案和流程,完善应急制度及应急门诊和病区的建设。建立应急护理梯队,充分保障传染病突发事件时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措施组建一支人力充足、反应迅速、技术精良的应急护理队伍,是确保应急救护任务圆满完成的关键。

  1.1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和应急梯队

  应急领导小组由院长挂帅亲自抓,由分管医疗的副院长协助具体抓,领导小组成员为政宣、医疗、护理、院感、总务、设备维修等部门负责人,医务科、护理部和院感科负责应急治疗护理和隔离消毒及防护工作,护理部负责应急护理工作。护理部成立应急护理第一、二、三梯队,由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熟练掌握抢救知识和技能,独立工作能力强,善于沟通交流,身体素质好,作风过硬及居住在医院或距医院较近的护理人员组成。

  1.2制定应急纪律制度

  一旦发现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应急梯队人员及全院工作人员进入备战状态,终止休假和正常休息,无条件服从医院调遣。护理部建立应急病区护士长及应急梯队成员通讯录和联系网,要求应急队员在应急状态时保持24h信息畅通,一旦接到通知,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指定的地点。

  2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突发传染病知识和护理技能培训

  2.1确定目标

  通过培训演练提高护理人员应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一支训练有素的应急护理队伍,使应急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2培训内容及方法

  2.2.1突发传染病处理能力的培养

  首先,理论学习,由护理部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应急管理和相关应急组织体系及应急联动机制,重点学习卫生部及省地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突发传染病应急护理工作流程,隔离防护知识,特殊治疗护理,针对性的急救知识和技术并进行护理理论操作考试,使应急护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其次,突发传染病应急门诊和应急病区的工作程序,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导医、分诊、咨询及就诊病人突发传染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按病情轻重缓急将病人大致分类,对重病人就诊实行先就诊后缴费和办理住院手续;应急病区对诊断明确的重症住院病人,及时请示院领导,请求上级医院技术支持,远程会诊和专家指导,确保诊疗护理质量;对轻病人集中管理,同时做好病人及周围人群的健康教育,稳定正常社会秩序,使人们树立坚定信念正确应对传染病疫情。再次,护理抢救知识和技能训练,护理部平时注重对护士抢救技能(心肺复苏术、导尿术、吸氧术、静脉留置针技术、气管切开护理技术、心电监护仪和呼吸机使用)的系统化培训、强化和考核力度,并根据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技术考核时常出现的问题、操作中的关键环节以及抢救器械使用中故障的发现与排除法等组编缺陷题库,人为设置“缺陷”让护理人员先行识别缺陷操作,明白正确的操作方法,然后对照标准进一步规范,使大家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化为主动寻错,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自觉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纠错补漏加深记忆,以提高护士的急救技术及观察病情能力和抢救配合能力。

  2.2.2突发传染病应急预案演练

  由于突发传染病很少发生,而且多种多样,护理部每年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抢救技术作为护士“三基”考试内容。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各应急小组成员按应急预案进行反复情景模拟演练,高标准严要求参加省市组织的应急演练,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意识。通过演练不仅仅使应急梯队成员掌握应急预案内容,重要的是检验应急计划、预案和流程是否全面、科学、合理,并且根据演练结果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可以全面了解应急梯队成员的应急救护能力,随时调整训练计划、预案和流程,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从而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

  3突发传染病的应急护理管理

  3.1快速反应,启动紧急预案

  院总值班领导执行突发传染病报告程序,每当有突发传染病预报,应急小组成员处于待命状态,一旦接到通知,立即启动紧急预案,整体应急系统开始运行,参与应急救治的各级人员迅速到岗,明确任务和职责,组织和指派相关人员迅速进行突发传染病的评估,以便作出下一步的安排。应急护理小组长接到通知,马上召集应急护理梯队成员开放应急门诊和应急病区,为随时能够接诊和收治病人开辟绿色通道。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病情判断能力的分诊护士到应急门诊接待就诊病人,维持就诊秩序,根据病情轻重缓急进行简单查看病情,快速准确的分类,迅速安置病人。突发传染病应急预案流程为:应急梯队处于待命状态;应急门诊、应急病区启动,导医、分诊、预检分流、转送和收治病人;医疗护理服务、隔离消毒防护、心理支持等健康管理。

  3.2人力资源调配,护理技术支持

  2006年我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期间,病人数量尤其是重危病人数量突然增加,又要设立专门的应急门诊和应急病区,因此护理人员数量远远达不到应该配备的要求,护理部想方设法将“办公室”搬到应急病区,主任每天固定时间到应急病区召开简短会议,部署工作并了解应急工作的动向,两位副主任深入病房,着重了解重危病人抢救和基础护理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临床上各种困难,指导重危病人治疗护理,随时修正各种护理计划和工作流程。并抽出院感科和信息科的部分护理人员作为应急第二梯队支援临床一线工作,满足应急需要,发挥自己的工作优势,确保护理质量。同时通知本年度新聘用护士提前上岗不仅可协助带教做力所能及的护理工作,又可抓住应急病区作为第一课堂的时机,使她们见到了平时见不到的危重病人,学到了平时学不到的危重病人护理知识和抢救技术;经受了锻炼,磨炼了意志,重要的是保证了护士与危重病人的配备比例,顺利完成了45例乙脑病人的救治和护理任务。2008年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应急病区的手足口病住院患儿曾达到20余例,针对治疗中静脉穿刺困难的问题,为了确保治疗质量,减轻患儿痛苦和家长担忧,护理部专门调集临床各科室动静脉穿刺技术优秀的护理人员组成应急技术支持小分队,随时为血管穿刺难度大的患儿进行采血和治疗,经过3个月的奋战,圆满完成了139例患儿的护理任务,受到患儿家长的赞扬,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和社会效益。

  3.3综合医疗资源,配足应急物质

  护理部及时准备紧急抢救,短时间组建应急病区和门诊所需的大量物资和设备,整合全院所有的资源,保证应急救护的需要。护理部要求应急病区护士长做好突发传染病抢救物资和隔离防护用品的贮备,注意抢救器材的保养与维修,使抢救器械处于备用状态,并与总务科、器械科随时保持联系,以保证应急抢救的物资供应。要求应急病区明确专人管理应急贮备物资,规定应急贮备物资一律不得挪用和外借。应急病区护士长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医疗仪器、药品、通讯、电源和气源等在位完好情况,确保物资能及时供应。

  4对策

  4.1应急梯队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应该根据应急需要不断完善

  专科医院护理部在应对突发传染病的管理中,也暴露了许多弱点和不足,在人员的培养、抢救设施的完善、抢救器械的使用、重危病人护理和抢救技术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由于专业所限,近年来我院招聘的护理人员中,普遍文化水平较低,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不扎实,加之平时重危病人偏少,ICU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护理人员对抢救器械的使用和抢救技术容易产生生疏感。因此,护理部对护理人员的培训难度和广度加大,这就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进行系统化培训,通过考试和竞赛提高操作技能,确保应急时的熟练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应充分考虑传染病专科医院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角色。

  4.2应急病区的建设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不仅仅是应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需要,便于应急病人的管理,有效利用医院仅有的医疗资源,确保重危病人的及时救治,更重要的是防止了与普通传染病人的交叉感染,消除病人之间的顾虑,且使应急病区护理人员更快更好地适应应急工作和环境,确保了应急护理工作质量,最大限度挽救病人生命。

  4.3专业化的护理服务是保证应急救治质量的关键

  护理部应注重专业护士的培养,并调集人力资源,采用由专业护士负责培训指导的多专业合作的工作模式,实施重点病人重点管理,解决临床护理中出现的各种专业难题。

  4.4加大应急计划预案流程的学习和演练

  在突发传染病救护中,护理人员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突如其来的大批重危病人,而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恐惧生疏感,不仅影响工作节奏,甚至出现难以应付的局面。因此,护理部应将应急演练纳入每年的护理工作计划中,加大应急预案的演练力度,要求全员参加,真实情景模拟,演练形式多样,包括理论考试、紧急集合、穿脱防护衣、隔离技术、抢救技术、抢救器械的使用等,不断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护理急救水平。

  4.5加强应急工作的总结和讲评

  要求应急病区护士长做好应急护理工作总结,肯定好的经验和做法的同时,建议医院对突发事件中表现出色的人员予以大力表扬,激发护士的职业责任感、荣誉感,所得荣誉录入护士的技术档案,为上级表彰和今后护士的优先晋升和提拔提供依据。更重要的是总结工作中的不足及应该汲取的教训,护理部进一步组织应急梯队成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同时根据应急情况进一步调整、完善应急方案,将突发传染病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为今后的应急工作改进提供有力依据。

  传染病护理论文范文篇二:《传染病护理学教学能力分析》

  1制定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护理学中的教学目标

  在传染病护理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健康教育能力,首先应制定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护理学中的教学目标[1],包括让学生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如有病原体、流行性、传染性、季节性等)、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以及传染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如要让学生掌握夏季是肠道传染病好发的季节,冬春季则易发呼吸系统传染病,以便能针对不同传染病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如让学生掌握心情开朗、情绪乐观、能及时接收到来自家庭的关爱和支持的患者病情恢复的能更好,相反,如果患者情绪悲观、消极抑郁、没有足够的关爱,则容易使传染性疾病转为慢性病而不易治愈。通过这类健康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行为、心理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从而在使学生在将来的护理工作中,进一步帮助患者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促进健康。同时可以让学生掌握健康教育的意义和方法,教育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传染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以改善预后。此外,还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常见传染病的消毒隔离知识,如各种消毒隔离方法,能向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确的卫生宣教,并根据病程阶段不同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及健康教育措施。

  2明确健康教育的意义,提高学生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健康教育的意义。所谓健康教育,是指医护人员通过系统的宣传教育活动,促使人们主动去采取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消除或减少致病因素,从而降低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2]。健康教育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因此不仅需要护理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同时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所谓“教育”不仅要有知识的传播者,还要有聆听着,才能真正达到其目的,体现其价值。人的健康状况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人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地位以及文化修养均能影响到病情的预后。在教学中,笔者以慢性乙肝患者为例向学生说明其心理状态和行为因素对病情预后的影响,如开朗乐观、家庭关系好、朋友多的患者病情恢复较快;而悲观抑郁、单亲家庭、缺少朋友的患者病情恢复则较慢,尤其是大量酗酒、发怒、熬夜、劳累等不良行为可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发展为肝硬化。因此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对促进传染病患者尽快恢复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另外,要让学生认识到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比起其他非传染性疾病更加重要。因为医学的局限性,目前大多数传染病比如麻疹、水痘等病毒性传染病,多无特殊治疗方法,治疗关键就是通过对症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而慢性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的抗病毒治疗。但是多数情况下,这类传染性疾病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几乎无法治愈,因此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健康人群的预防保健知识宣传,使更多的人群了解慢性乙肝、丙肝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原理及预防措施,让健康人群对自己的行为生活习惯加以管理,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这类疾病的发生。健康教育对促进健康而发挥的作用远大于对于疾病的治疗。同时通过健康教育,使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下降,不仅可减少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可有效地减少全社会卫生资源的浪费和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因此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能力培养十分重要。其次,由于免疫预防接种的普及,现代急性传染病明显减少,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仍然会有一些特殊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生,而且易引起爆发性流行;此外,目前对全世界威胁性最大的艾滋病仍没有有效疫苗可以预防,因此对艾滋病的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就是健康宣教。因此,从传染病护理学第一堂课开始,就应该让学生明确健康教育的意义,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责任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按护理程序的步骤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3模拟护患沟通,加强学生沟通技巧的培养

  传染病患者常需要隔离住院治疗,由于突然离开家庭进入陌生环境,又担心受到他人的歧视,或者病情反复迁延不愈,还有经济压力的原因,容易产生恐惧、孤单、紧张、焦躁不安甚至悲观失望的心理,影响疾病的转归。在教学中,首先要教育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克服怕传染的思想,对待患者要有同情心,要处处关心患者,使患者有安全感和信任感,有利于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此外,要将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首先应使学生全面了解传染病的病因、临床表现、预后以及流行病学特征等,引导学生按照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及健康教育方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加强学生沟通技巧的培养,可让学生进行传染病患者角色模拟表演,模拟练习与传染病患者进行沟通的方法。比如可以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为目标,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训练,让学生分别扮演护患角色,提出相应的健康教育问题,并现场解答,让学生有身处临床的感觉。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也丰富了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沟通时要注意语言的表达能力,语言要通俗易懂,尽量少用医学术语,并且尽量多运用鼓励性的言辞来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消除心理障碍。同时培养学生善于用举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讲明观点,从而达到指导目的。此外在进行沟通时,还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以免引起患者和家属的反感,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充分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以利疾病康复。

  4让学生掌握不同健康教育对象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要让学生掌握健康教育的宗旨,提高健康教育的能力,首先要使他们了解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有哪些,并且需要对不同的人群做哪些有针对性的教育。护理专业学生要从事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有健康人群、住院患者及家属、经过治疗已经出院的患者和无症状病原携带者或慢性传染性疾病患者。对不同的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对健康人群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让学生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方式、易感人群、季节分布等流行病学常识,懂得传染病重在预防,预防措施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主。如对传染性患者进行隔离可控制传染源,注意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及环境卫生可切断传播途径,对儿童进行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可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目前对人类生命健康威胁极大的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多为注射吸毒及性传播,可在健康人群中大力宣传吸毒及性淫乱的不良后果,切断艾滋病的传染途径,达到预防艾滋病的目的。当学生充分掌握预防传染性疾病发生的知识时,才可以将预防保健知识宣传的更加科学、客观和全面。

  4.2对住院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对收住院的传染病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接受疾病,认识疾病,保持好的心态,控制情绪波动,并进行相关疾病的隔离知识指导,严防院内交叉感染和病原体的扩散。告知他们患者是传染源,密切接触的家属很有可能成为易感者,因此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消毒和隔离是防止传染病扩散的重要手段[3];此外,可对易感人群进行主动或被动免疫,可有效预防传染病。如麻疹、甲型肝炎易感接触者可预防接种丙种球蛋白,以增强免疫力。如可给乙肝患者讲解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多通过血液、性生活传播,其次密切接触也有传播的可能,因此患者的剃须刀、牙刷、毛巾等日常用品不可与他人混用。对家属及接触密切的同事,进行乙肝预防知识的宣传,建议家属及密切接触者进行乙肝五项指标检查,结果全为阴性者可注射乙肝疫苗进行预防。此外,由于当前社会对乙肝患者存在歧视及不良商家夸大宣传的误导,乙肝患者常有自卑及恐惧心理,应向患者及家属正确宣传乙肝的原因、发生、发展及转归,告诉他们仅有少数人转为肝硬化,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消除悲观、恐惧心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4.3对出院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经过治疗的患者出院后的健康目的主要为后期康复。如菌痢、伤寒等某些传染病恢复期仍然具有携带状态,故出院后仍应隔离消毒一段时间;脊髓灰质炎患儿出院后应该继续进行家庭康复,教给患儿及家属按摩肢体及功能锻炼的方法,使患肢功能进一步得到恢复;乙肝患者出院后应合理饮食,戒饮酒,更不可酗酒,要遵医嘱继续用药,不可乱求医,不可滥用偏方,应定期复查肝功能,对年轻女患者宣传母婴阻断防止下一代感染乙肝病毒的方法及重要性[4]。

  4.4对于无症状病原携带者及门诊慢性传染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一些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不出现任何症状,如全球约有75%的女性感染沙眼衣原体后没有任何症状,但她们同时又携带这病原体,具有一定的疾病感染力和传播力。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应通过健康教育使其建立定期进行体检的意识,使患者自己和家属及时了解病情的发展和传播能力。同时对于一些高危人群,例如性服务工作者,可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通过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使这部分高危人群了解沙眼衣原体的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并自觉形成定期体检的意识,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此外,还应对这类疾病患者和高危人群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其建立健康积极的心态和社会责任心,使其了解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能增进其机体免疫功能,从而降低疾病的风险,促进健康。而对于慢性传染性疾病患者来说,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则为消除顾虑,帮助其建立信心,鼓励患者合理饮食和适当休息,增强自身机体免疫力,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健康。同时对其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传,使他们充分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在保护自己不被传染的同时,要对患者本人多些关心和照顾,不要疏远甚至是歧视患者,并要适当鼓励患者积极应对,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以轻松的心态应对疾病。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护理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是培养护理人才的需求,是适应新的就业形势的需要,是护士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必须具备的重要职能[5]。作为传染病护理学教师,在重视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还要将健康教育内客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康教育能力。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学习健康教育能力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多为其提供锻炼的机会,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健康教育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有关健康教育理论方法并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为将来适应社会、更好地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传染病护理论文范文篇三:《浅谈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

  【摘要】 传染病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常有恐惧、焦虑、抑郁、自卑、逆反等心理。因此,需要在正常的一般化的护理工作之外,做好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使用心理护理的方法来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传染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护理措施。

  【关键词】传染病 心理特征 心理护理

  传染病是一组由特定病原体致病,具有相应的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传染性的疾病,其区别于其他疾病的重要临床特点是其具有传染性。传染病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常有恐惧、焦虑、抑郁、自卑、逆反等心理。因此,需要在正常的一般化的护理工作之外,做好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使用心理护理的方法来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对传染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作一回顾性总结。

  1 心理特征

  1.1 诊断疾病所致的恐惧心理:患者被确诊患传染病后,恐惧心理特别明显,由于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传染病是一种可怕的疾病,病情重、治疗难度大,不仅自己要忍受疾病之苦,更可怕的是自己成了对周围人造成威胁的传染源,患者常表现为恐惧、自卑、心神不宁、怨天尤人,有时还迁怒于人和事,易激动,爱发脾气,严重影响了正常的饮食与睡眠,出现病情加重的现象。

  1.2 在治疗护理期间的焦虑、抑郁心理:传染病患者治疗期间往往因病情不能迅速好转而焦虑、烦躁,也常因病情反复而苦恼、抑郁。因为治病心切,有些患者急切地收集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格外关注自己身体的生理变化,对周围的事物特别敏感;还有一部分患者缺乏传染病的保健知识,或因其他原因,擅自停药,造成病情反复发作。这期间的患者表现为抑郁、伤感、情绪低落、言语少,对医护人员的言行非常敏感,情绪非常不稳定等特点。

  1.3 被隔离时自卑、惧怕的心理:传染病患者进入隔离区时大部分都有自卑、惧怕与孤独感,自己在心理和行为上与周围的人划清界限,出现消沉、不语、厌食现象,同时又会担心自己被家属和社会遗弃,产生惧怕情绪。这种情绪会加重躯体病症,而躯体病症又会加重情绪反应,如此便形成恶性循环。他们希望得到关心和爱护,被社会接纳尊重。

  2 心理护理

  2.1 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修养:传染科的患者来自社会的不同层面,他们的年龄、性别、职业、教育水平、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社会地位、生活经历、兴趣、爱好、习惯、能力各异,在心理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做好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不但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娴熟精湛的护理技术、敏锐的观察力、迅速而准确的判断力、丰富而有预见性的想象力等,还要充分了解患者,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细致地给患者做好解释,满足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耐心、爱心、诚心以及热心,让传染科患者能够体会到护理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2.2 耐心细致的护理:和患者接触最多的就是护士,护士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都有直接的影响。特别是碰到患者违反治疗制度或不配合治疗时,说话的方式尤为重要,否则就会与患者发生冲突,影响护患协调关系。例如:患者执意进入清洁区;随地乱吐痰丢杂物;乱倒大小便等。这些有的是因为部分患者对传染病隔离意义、消毒方法不明确,有的则是明知故犯,甚至流露出一些叛逆心理,因此作为护理人员,我们要沉着冷静,根据患者不同的心态进行耐心细致的宣传和疏导工作,用行动感动患者,把感情融入每个护理过程中。例如用温和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治疗护理的目的、作用及注意事项;给患者摆好体位、盖好被子;患者有不适时应及时关怀;患者询问时要注意使用保护性语言回答;用一个微笑、一句温暖的语言,一个得体的动作表达对患者的尊重、关心和爱。严禁用粗暴不礼貌的语言训斥,激化事态。

  2.3 分年龄段对患者进行差异化护理:由于不同年龄的传染病患者心理负担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护理人员需要针对年龄、性格以及生活条件等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由于儿童患者病情急、变化快,加上又不善于表达,所以在护理工作中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细心观察细微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在护理工作中对患儿我们要以母爱之心,对他们态度要热情和蔼,多赞扬、鼓励,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中青年是社会及单位的中坚力量,又是家庭的顶梁柱,面对传染病疾病的巨大挫折,他们会出现严重的精神紧张和焦虑,甚至导致理智失控,产生自杀念头,发生难以想象的后果,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鼓励、支持,使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面对人生和现实。老年患者常易出现焦虑、内疚、自责的心理,甚至消极悲观、自暴自弃,还有的出现绝望厌世心理,表现为抑郁少言、暴躁、怒气冲冲,护理人员要给予深切的理解,以深切的理解与真诚的善心去感化患者,加强沟通交流,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2.4 恢复患者的社会适应力:传染病患者由于自卑、悲观情绪的影响,对社会都有一定程度的逃避倾向。以往的治疗一般只是强调服药、打针、营养和休息等身体治疗,对社会功能等心理治疗等重视不足。现代医学和护理学则十分注重让患者重返社会。一般地,只要病情许可,应当鼓励患者下床活动,进行锻炼,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为患者痊愈后回归社会做好充分准备。

  总之,要想做好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医护人员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医得,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掌握病情及其变化,同时还要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思想顾虑,让一切消极因素变成积极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处于康复的最佳状态,让他们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包慧敏.不可忽视的心理护理[J].中国健康月刊.1983年02期

  [2]喻玲玲.浅谈肺结核病人的心理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83年03期

  [3]奕.肝硬化住院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心理需求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4]杨辉.SARS患者心理应激反应与心理护理干预探索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5]张圣华.护士性格与临床护理[N].健康报.2002年


猜你喜欢:

1.病人心理护理论文

2.本科护理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3.关于预防医学的论文

4.传染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5.本科医学毕业论文

6.在临床护理中如何实施有效的护患沟通

传染病常规护理论文范文

传染病疾病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因此加强传染病的护理工作迫在眉睫。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染病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传染病护理论文范文篇一:《传染病突发管理护理医学论文》 1建立应急护理计划预案流程,完善应急组织纪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6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