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哲学论文>中国哲学>

哲学社会科学类论文范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社会科学研究人类社会(主要是当代),政治学研究政治、政策和有关的活动,经济学研究资源分配。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类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哲学社会科学类论文范文篇1

  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

  摘 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评价规则和方法,借鉴已有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净化科学研究评价的环境,通过正式制度的建立提升评价质量,使有价值的成果脱颖而出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科学研究评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随着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研究经费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机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精神,结合本地区和本学校实际,进一步改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促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从正式制度的层面规范评价过程是当务之急。

  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的不足

  把改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工作作为一项紧迫任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紧抓好,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各高校均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在工作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亟待克服。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正式制度规范不力

  以正式制度规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前,科研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评价分类区别度不够,存在一把尺子量方圆的弊端,不能准确反映成果的效益。专家信誉制度仍需加强,还存在一些评价活动中存在重人情拉关系、本位主义等现象,影响了评价工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这些问题虽然是少数和局部现象,但也不容忽视。

  (二)质量评价亟待加强

  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形式通常是论文、著作及研究课题。在评价中,论文和著作的数量、科研经费的多少、出版机构和立项单位的级别就成为认定成果质量高下的重要标准。事实上,这些量化的指标不应成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它们难以真正科学地测量出成果的质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一个长周期的研究,其效果也具有滞后性的特点,没有所谓立竿见影的好成果,而我们的评价通常是评价近两年的成果,导致这真正有价值的科研成果难以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造成智力资源的浪费,导致高校学术浮躁和急功近利之风抬头,不利于踏实学风的养成。

  另外,科研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对个人的考核,不符合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需要,分散了队伍的凝聚力,削弱了科研创新能力,浪费了科研资源。另一方面,科研评价体系注重短期效益,使科研人员乐于从事短平快的小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一些科研人员甚至将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分成数篇来发表,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等不良风气和短期行为。

  (三)评价行政化倾向明显

  对高校教师的科研评价主要着重于绩效考核层面,就是将教师科研评价简单等同于绩效考核,把教师科研考核的合格与不合格简单的归为写了多少文章、申请了多少项目,使评价成为行政管理的手段和工具。由于这种主观认识上的偏失导致了评价结果重数量轻实质,教师为了考核疲于写文章、拿项目,使评价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我国高校的管理体制主要是沿袭行政管理体制,这种由行政主导缺乏教师参与的科研评价,在评价标准和评价政策的制定上表现为讲效益、追效率。这必然导致教师急于在短期内快而多的出成果,造成学术浮澡、弄虚作假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此外,这种行政化倾向使得广大教师民主参与学术管理的学术权力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教师民主参与学术事务管理的学术权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充分尊重,他们始终处于被管理对象的地位,而不是政策主体的地位。以此来评价广大教师必然导致科研活动的异化。

  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指标是衡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测度工具。通过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可以有效地掌握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源、力量、成果、效益等方面的分布情况,使这种测度工具有效而可信,测评结果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现状水平,因此,对其评价指标的遴选应该遵守以下原则。

  (一)坚持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基本原则

  公开、公平、公正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生命线,要通过科学有效的制度设计,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过程公开透明,确保评价过程不受作者身份、学校地位、成果形式、利益关系等所左右,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与氛围,以此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公信力与权威性。同行评议法可以充分发挥本领域专家的学术判断力和经验的作用,可以避免或减少因信息数据不全或不精确而产生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特别适用于一些难以量化的成果的评价。

  但是这种评价往往受评价者主观意志的影响和专家知识、认识水平的局限以及评价过程中的偶然因素的影响,容易带有个人偏见和片面性。而以文献计量分析法为主要内容的定量评价又由于指标选择的有限性而缺乏综合性,两者可谓各有优缺点。为此,可以尝试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过程中将两者有机结合,达到相互补充,互有裨益的效果。尤其是面对复杂的评价对象时,更需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评价方法,这应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方法的主要发展方向。

  (二)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要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将质量第一原则贯穿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评价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改变简单以作品数量多少评价人才、评价业绩的做法,以此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和研究质量的提升,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和精品力作的涌现。为遏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功利性取向,可以根据研究机构、研究者的代表作来评判其研究水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特点要求研究者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产出精品力作。在学术评价过程中,应给予已经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或者已经有深厚学术积累的机构或个人重点扶持,鼓励精品,拒绝平庸。

  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走向科学化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应当积极调整学术评价机制,以适应新时期哲学科学发展的新趋势,促进高校哲学科学研究评价工作的科学化。

  (一)分类评价提升质量

  科研评价要根据不同的科研性质、不同研究领域来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规范和科研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不同学科领域的论文、著作、研究报告等不同研究成果形式,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标准体系。应摒弃简单以出版社和刊物的级别来判定科研成果质量的做法,着重强调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影响力,将是否发现新问题、挖掘新资料、采集新数据,是否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作为衡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质量高低的基本标准,将创新程度作为衡量科研成果质量高低的核心要素。

  (二)完善同行专家评价制度

  正确认识《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等引文数据在科研评价中的作用,避免绝对化。摒弃简单以出版社和刊物的级别去判断研究成果质量的做法。对研究成果的具体贡献和不足之处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力戒虚假浮夸。在这一过程中应加大同行专家评议的力度。同行专家评价制度建立的关键是建立健全评价专家资格审查制度。为此,需要实行专家库动态管理,鼓励科学研究一线的年轻学者充实专家队伍。严格实行回避制度与盲评制度,避免近亲繁殖。建立评价意见的反馈机制、评价申诉制度以及重大项目评价结果公示制度及记名投票。加强评价专家信誉制度建设,实行阳光工程,增强评价专家的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

  与自然科学相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往往被忽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虽然不如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直接且可量化,但其研究成果同样可以转化为生产力。首先,社会科学的研究特别是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成果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变管理和决策水平,能够较好地提升生产效率,产生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不一定要产生可以量化的经济效益,有时更多地表现为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可以塑造人们的人文素养,也是当前社会所强调的软实力的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意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升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化水平,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在学术评价过程中应当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效益,给予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研究相对充足的支持。

  (四)营造合作的学术氛围

  加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优化科研评价环境,加强学术自律。高校应努力营造尊重创新、宽容失败、包容多样的思想舆论环境,大力提倡科研诚信,坚决反对学术造假行为,应规定凡弄虚作假、剽窃、侵占他人科研成果的,永久取消申报资格;如以不正当手段获得奖励,一经发现,即撤销奖励,追回奖金,公开通报,依据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坚决抵制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抄袭剽窃、重复造假等不良风气,维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严肃性。鼓励开展健康的学术批评,规范高等学校出版社和学术期刊管理,切实把好研究成果出版与发表的关口。营造合作研究的学术氛围,打造精品团队、创新团队,共同攻坚,形成良好的科研梯队,使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薪火相传。

  (五)完善管理者监督,不断提高管理者素质

  在学术成果评价体系日益形成规模的过程中,学术管理者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他们控制着学术成果评价体系的运行流程,流程出现了问题,各个关键点上构筑的公正性就会变形、变味。科学设置考核周期,力戒过多过繁的评价,合理确定评价时限,杜绝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尊重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规律,减少评价频率,精简评价流程,尽量延长评价周期,给予充分的时间和宽松的学术环境,不宜用过多的评价干扰其研究,即使有必要的评价,尽量合并,且要拉长评价时间,这也是检验其思想创新性的不可或缺的步骤。优化哲学社会科学评价过程,改进评价方法,推动评价活动更加简约高效,减轻被评机构和人员的负担。所以对学术管理者的监督,就是对学术成果评价体系程序规则的监督。学术管理部门应向监督部门汇报程序规则的执行情况,接受质询;监督部门有权受理投诉,并进行调查处理。

  哲学社会科学类论文范文篇2

  浅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哲学社会科学

  论文摘要:繁荣和 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是--N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生命工程。因此,我们必须端正学风,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中国 人民把产生于19世纪4O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本思想理论,是经过长期 历史 选择的结果。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了找到一条拯救民族危亡,走向独立富强的道路,前赴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其中包括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戊戌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推翻清王朝的武装起义与辛亥革命,但最终都失败了。 实践证明,无论是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康有为的《大同书》还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都不能救中国。

  中国人同俄国人一样,经历了半个世纪时间,才“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惟一正确的革命理论”。中国的先进分子从各种各样的主义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人民作出的郑重历史选择。毛泽东指出,自从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后,中国革命的面貌便为之一新。

  中共领导中国人民8O多年的奋斗历史,反复证明了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期,理论都带有根本性,理论建设都是党的建设的根本。理论正确,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发展、胜利;理论错了,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将遭致挫折和失败。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内有两种马克思主义者:一种是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复教导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是照抄照搬俄国孟什维克的策略,认为资产阶级革命就应该由资产阶级领导,因而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王明的“左”倾错误,是照抄照搬俄国布尔什维克的策略,认为俄国武装攻打大城市,中国也应走这条道路。另一种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就是杰出代表。他在反对党内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这是他对中国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独创性贡献。他紧紧抓住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主题,在斗争中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党领导人民正是在这个理论和路线的指引下,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

  整个民主革命时期的实践证明:中国人在没有找到马克思主义以前,革命不免遭致失败;在找到马克思主义以后,由于没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革命也还是不免遭致挫折;而一经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革命就无往而不胜。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在这个理论和路线的指引下,比较好地完成了过渡时期的历史任务。

  后来在长达20年的社会主义探索中,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所以先后发生了“大跃进”特别是“ “””那样全局性的重大错误,固然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也是出在理论。如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理论,等等。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首先着手解决的也是理论问题。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探索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牢牢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条贯穿其中的基本线索,从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全面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重中之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关系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向,关系党和国家的方向和前途命运。“工程”的第一项任务是着力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我们党在80多年奋斗历程中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理论财富。它们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活水与源头的关系。

  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丢老祖宗,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是了解和熟悉马克思主义,为此要切实做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和研究 工作,又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讲出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不断创新理论,把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坚持是发展的前提,不坚持就谈不上发展;发展是坚持的条件,不发展就坚持不住。

  “工程”的第二项任务,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 化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及解决对策,如“三农”问题、初级阶段的基本 经济 制度问题、地区差距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生态 环境问题、腐败问题等等。

  “工程”的第三项任务,是要编写一套马克思主义哲学、 政治 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政治学、 法学、社会学、 文学、历史学等教材。教材与专著不同,它的对象不是少数专业工作者,而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大学生。编写高质量的教材,对于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和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广大干部和青年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历史上,任何一个统治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如果不坚持以本阶级的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它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统治地位也坚持不住。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用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科学世界观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指导思想。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已是多元的了,但是指导思想不能多元化,只能一元化。如果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搞多元化,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要亡党亡国,原苏联已有前车之鉴。多元并存与一元主导,几乎是任何一个有阶级社会的共同特征。社会主义是这样,资本主义也如此。

  意识形态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 建筑中的社会理论观点和思想体系,在有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意识形态领域不是真空的,也并不平静。当前,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各种文化、思潮、思想理论应有尽有。重要的是坚持原则,区别对待,正确引导。

  所谓坚持原则,就是对于提倡什么,允许什么,限制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不能含糊。所谓区别对待,就是对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非社会主义和反社会主义应当有所区别。所谓正确引导,就是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意识形态领域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反马克思主义就会去占领。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决不给那些反马克思主义的人以可乘之机。

  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相 联系的另一个问题是;在繁荣 发展 哲学 社会 科学 中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它的基本内涵是怎样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邓小平曾经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同样,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也有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必须改善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问题。首先,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学科建设。这就是说,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 历史 唯物主义指导学科建设。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科学所有学科的理论基础。离开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社会科学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都应通晓历史唯物主义。其次,指导学科建设和处 理学 术问题,不能采取行政手段,给不同学派贴上 政治 标签,而必须用学术方式,这就要认真贯彻“双百”方针。

  “双百”方针是促进科学 文化理论繁荣发展的正确方针。贯彻执行“双百”方针,支持和鼓励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大胆探索和自由争论,为的是创造一个适合于科学、文化、 艺术 和理论发展繁荣的良好 环境。古语云:“欲致鱼者必先通水”,这是通水求鱼之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没有“海阔”、“天高”的条件,鱼就无法跃,鸟就不能飞。“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是不可分割的。“双百”方针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二为”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一定要划清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线,不要把学术问题上纲为政治问题,重犯过去“左”的错误,也不应把政治问题当作学术问题。所谓政治问题,就是反对也要萋把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主学科建设搞好,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其它学科的建设。

  我们一定要花大力气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搞清楚哪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长期坚持;哪些是针对当时历史条件所提出的个别论断,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过时;哪些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需要重新认识和理解;哪些是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需要澄清。只有把这些是非界限搞清,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指导学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还要加强理论创新,用创新的理论指导学科建设。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要有一个好的学风。毛泽东在1942年延安整风时所作的《整顿党的作风》的 报告,第一次提出整顿学风的任务。他认为学风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他尖锐地批评了当时严重存在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风气是一种不正派的学风,是反马列主义的,是党性不纯的表现。今天重温毛泽东的这些教导,对我们仍有重要意义。

  端正学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项关系 中国 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生命工程。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并根据人民群众的伟大 实践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不仅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而且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有利于其服务人民。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导致思想混乱,加剧信仰危机,不仅使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步入歧途,背离人民群众的需要,而且会引发社会动荡乃至政治剧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291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