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政治论文>资本主义>

20世纪资本主义的历史定位论文(2)

时间: 谢桦657 分享

  四.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类型举例

  这里谈的20世纪资本主义是指资本主义的整体发展,而不是一两个资本主义大国的兴衰,因而用例如英国在20世纪初大国地位的相对衰落、俄国在1917-1991年间退出资本主义世界、美国在20世纪末的相对衰落等的分析和评论来取代对资本主义整体的衰落,是不恰当的因而也是不科学的。就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体而言,概括说来,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十种类型。

  第一,是上升为主导地位的美国资本主义模式。在20世纪下半叶西方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既不是英国和法国,也不是德国和日本,而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迄今从总体上说美国仍是一个比较富有活力的大国,这是通过比较研究而言的,这个国家在经济制度方面,实行的是私人经营和国家、集团、私人垄断所有制兼顾; 美国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兼顾政府干预,是一种以自由经济为基础的混合经济。迄今我们不能否认这种符合美国特色的资本主义模式已经完全失去了在美国的活力。60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90年代以来美日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美国而不利于日本的明显变化,美国成了越来越咄咄逼人的单一超级大国。

  请看以下比较:

  国家 人均GNP GNP万亿 GDP万亿 (全部按照美元折算)

  1983 1991 1998 1998 1980 (全球%) 1991 (全球%) 1998 (全球%)

  美国 14110 22240 29340 79213 27090 24.76% 56108 25.93% 82106 28.46%

  日本 10120 26930 32380 40899 10593 9.68% 33623 15.54% 37831 13.11%

  最近20年,美国由1980年的24.76:9.68%到1991年的25.93%:15.54%;再到1998年的28.46%:13:11%,估计2000年的情况还要不利于日本。

  第二,迅速崛起的日本资本主义。在现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快速发展中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日本岛国,本世纪初,日本在世界工业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只有1%,1929年占3%,二次大战战败后再度振兴,1971年占5%, 到1995年日本的GDP占到全世界的18.35%,成为世界第二超级经济大国,超过了位居第三、四、五位的联邦德国、法国和英国三国的总和。61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引来了对于日本模式的种种评说,并对美国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有的认为这表明亚洲模式对于欧美模式的胜利,然而1997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蔓延又重新引起对于日本模式的慎重评价。1998年日本的GDP在全球的份额已经由1991年的15.54%急速下滑到1998年的13.11%。90年来的日本呈现经济怒景气的低迷状态。

  但是日本的崛起确切地表明了资本主义发展由欧美中心地区向西太平洋地区的迅速扩展的态势。

  这里要顺便谈谈,从80年代以来一直没有中断的日本"教科书"事件,90年代中期以来的日本面临一场新的转折, 是维护和平与促进经济发展, 还是谋求经济霸权, 政治强权, 军事大国和全球主导地位,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我们要密切注视这个政治大国、经济超人谋求全球利益的动向。

  如果我们不带偏见的话至少可以得出四点共识:

  第一, 在日本这个近邻大国已经实实在在地出现了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和罪行翻案的严重趋势。

  第二, 在日本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和罪行翻案的完整舆论根据, 如什么侵略有理、侵略有功、日本受害、放弃歧见、亚洲共荣等等。

  第三, 造成这种局面是日本右翼统治集团和势力出于难以言明的目的而不愿正视历史需要, 是战后两代年轻人对历史无知受欺骗宣传的结果。

  第四, 对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和罪行翻案的言行, 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必须加以揭露。还清历史本来面目, 正确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现在, 我们要研究是什么原因导致在日本这场为侵略战争翻案的新法西斯主义思潮的兴起?, 我以为:

  其一,从历史上看 虽然日本接受无条件投降, 但实际上在保持日本天皇权威等问题上带有一定的保留; 而且盟军在日本大规模消灭日本法西斯的军事行动前, 日本已宣布投降, 在客观上保留了日本本土的法西斯势力。从而不如德国那样, 消灭法西斯比较彻底。

  其二,从国际背景来看 战后初期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 美苏冷战全面展开, 中国革命的胜利, 朝鲜战争的爆发, 片面对日和约的签定, 美国大幅度修正对日政策, 由限日转向扶日, 对日本法西斯的经济、政治、军事势力打击不力, 留下了隐患。冷战结束后, 日本从超级经济大国地位走向政治大国, 挟经济实力、金元外交之余威来重温其当年大东亚共荣圈的美梦。而90年代日本经济的不稳定对于军国主义复活的加剧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其三,从日本国内来看 在美国的纵恿和扶植下, 日本政治势力和政治思潮逐步向右转; 日本统制经济体制和所谓"日本精神"在追究经济高速增长中被美化和神化, 没有彻底划清法西斯和政治民主、经济侵略和经济民主的界线, 从而为垄断资本统治的右翼势力提供了物质的、管理体制的和思想舆论的基础。事实上, 正是由于日本否定了经济军事化、经济侵略扩张和战时动员的统制经济, 转向和平经济、平等互利外贸和市场经济体制才得以持续高速地发展日经济。而利己主义经济、保留战时统制经济遗产必将损人而不利己。另一方面, 日本的民主、和平和进步运动不断受挫和分化, 难以形成巨大的反击力量。

  第三,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再度振兴的德国资本主义。德国是近代史上后起的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又是19-20世纪之交现代资本主义新起的国家,还是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政治经济大国,战后联邦德国再度崛起,成为欧洲最强的经济大国,并实现了统一。联邦德国近半个世纪以来实行新自由主义的社会市场经济政策,它既不同于凯恩斯主义模式和国家计划经济模式,也不同于完全的自由放任竞争经济模式。尽管不同时期经济政策会有微调,但是实行适度的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内外经济平衡的基本政策不变。

  第四,英法传统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英法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在自由资本主义和第一次科技革命时期称霸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大国,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英法已经沦为二等发达国家,但是如果认为他们已经完全衰落,无所作为,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当代英法资本主义模式已经发生了新的巨大变化。由于撒切尔夫人执政11年多成功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人们对"英国病"已是"绝诊"的诊断,也说明了英国的资本主义迄今还有一定的活力。英国在当代世界经济中地位的相对衰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表现,但是一个超级大国的兴衰和整个资本主义的兴衰并不是一回事情,因为一个国家在国际力量对比中的消长不仅取决于自身经济实力的变化,而且取决于同一时期其他大国经济实力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基本上实行以市场机制为主的有条件的计划调节经济政策。是强化资本主义经济计划的发源地。法国不依附美英的独特发展道路,使她在战后超过英国成为第四经济大国。

  第五,新型的欧洲联盟式资本主义。世界近代历史时期的欧洲特别是西欧是资本主义发源地和心脏地区,又是列强结盟厮杀和角逐的战场。20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和主战场。这是一个分裂为军事和经济集团的欧洲,又是一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尖锐对立的欧洲。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角色由扮演唱主角变成了扮演配角。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有识之士审时度势,醒悟到以欧洲联盟式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来取代相互对立和频繁交战的欧洲,在这种情况下,从50年代到世纪末,欧洲联盟终于兴起,并成为传统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力中的一枝不容忽视的力量,成为影响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可以说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1995起改称欧洲联盟)是当代西方世界的一件大事。我们不妨将1995年欧洲联盟15国的经济实力量和美国、日本及全世界情况作一对比:62

  欧洲联盟、美国、日本的经济实力对比表 (1995年情况)

  国家 人口 面积(平方公里) GDP(美元) 国际储备(美元) 进出口(美元)

  欧 盟 37107万 399.6万 83816.30亿 5205.12亿 36191.60亿

  美 国 26310万 936.4万 69520.20亿 1759.96亿 13555.95亿

  北美自 38450万 2129.8万 77709.86亿 2049.11亿 18682.82亿

  由贸易区

  日 本 12520万 37.8万 51080.40亿 1926.20亿 7789.44亿

  合计 88077万 2567.2万 212606.56亿 9180.43%

  占(%) 15.53% 19.23% 76.35%

  全世界567300万13348.3万 278462.41亿 未计 103910.96亿

  上述情况表明:在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国际货币储备、进出口方面欧洲联盟超过了美国和日本。人口接近美国和日本的总和,进出口相当于美国和日本总和的169%;国际储备相当于美国和日本总和的141.21%。联盟式的欧洲现代资本主义还在继续扩展,20世纪出实现东扩计划后,实力将进一步增强,形成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三极并立的局面。就欧盟在全世界的实力地位二言,这种集团实力十不容忽视的。她的人口占全世界的6.54%,面积占全球的2.99%,而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30.10%,进出口总值占全球的34.83%。迄今,我们重视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个别研究,但是对于这样一个从50年代以来已经发展近半个世纪而且还在继续发展的联盟资本主义模式是无论如何不应忽视的。

  还要指出在欧洲联盟中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国家 人均GNP GNP万亿 GDP万亿 (全部按照美元折算)

  1983 1991 1998 1998 1980 (全球%) 1991 (全球%) 1998 (全球%)

  德国 11430 23650 25850 21227 15743 7.26% 21420 7.43%

  法国 10500 20380 24940 14662 6646 6.08% 11993 5.54% 14330 4.97%

  英国 9200 16550 21400 12638 5374 4.91% 8768 4.05% 13574 4.70%

  意大利 6400 18520 20250 11 662 4499 4.11% 11505 5.31% 11710 4.06%

  总计 66187 30.59% 83 299 28.87%

  可见四国间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欧洲联盟的发展。

  第六,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新形式。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在欧洲联盟成立前夕产生和发展的新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发达国家加拿大及北美发展中新兴工业化国家墨西哥的贸易互补的地区性联盟。自1994年1月1日起,北美三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正式开始执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从而在1995年形成了拥有人口3.845亿,面积2129.8万平方公里,国内生产总值77710.31亿美元的"北美自由贸易区"63。就其人口来说,超过了欧洲联盟,就其面积来说是欧洲联盟的5.3倍, 就其国内生产总值而言则是欧洲联盟的92.7%,三国的进出口总额1995年为18682.62亿美元,为欧洲联盟的51.62%,国际货币储备为2094.11亿美元,占欧洲联盟的40.23%,64成为在经济集团中与欧洲联盟较量的最重要的力量。

  国家 人均GNP GNP万亿 GDP万亿 (全部按照美元折算)

  1983 1991 1998 1998 1980 (全球%) 1991 (全球%) 1998 (全球%)

  美国 14110 22240 29340 79213 27090 24.76% 56108 25.93% 82106 28.46%

  加拿大 12310 20440 20020 6122 2660 2.43% 5108 2. 36% 5988 2.06%

  墨西哥 2240 3030 3970 3809 2235 2.04% 2825 1.31% 3932 1.36%

  总计 64041 29.60% 92026 31.89%

  全世界 4010 4890 288622 109395 100% 216391 100% 288540 100%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它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对立和排斥向经济联合和互补的发展态势。

  第七,东亚经济区的新兴资本主义。这里指的是除日本和中国外的东南亚国家和韩国等新兴发展中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更确切地说是指七、八十年代以来腾飞的以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地区为代表"亚洲四小龙"或亚洲诸虎的东盟国家和地区,有人称东亚经济增长群体65。70年代以来先他们后走上快速发展的新兴工业化国家道路。被誉为"东亚奇迹"。1997年下半年以来发生的东南亚和东亚金融危机,是战后发展中国家继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后,面临的一次最严重的危机,它是一次对世界经济发展和格局将发生多方面影响的新型经济危机,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加深条件下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也是由产品经济时代转向信息经济时代的危机的征象。对于这场早有先兆的金融危机,未能及早防范和控制,是有原因的。

  和30年代资本世界大危机及80年代末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制度危机不同,这次轮到了被一致看好的"亚洲奇迹"的东亚国家,人们被"哥德派"言论所蒙蔽,再次重演了丧失"忧患意识"不重视在繁荣和危机两重发展趋势中潜在危机的悲剧。东亚金融危机告速我们经济和科技全球化,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既是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中国家的难得机遇,也孕育着巨大的危机,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在全球金融关系中,最易遭到冲击的往往是发展中国家,因为不仅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而且市场发育和宏观调控机制不完善,金融市场监管制度不健全。东亚金融危机引起人民对于东南亚经济增长模式的再思考。

  第八,其他多种类型的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发展中国家中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各具特色的类型,除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外,还有中东和海湾石油资源国的经济改革之路、美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之路,印度为代表的南亚地区发展道路。至于后进的非洲特别是撒哈拉以南地区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则是资本主义在全球发展的后进地区。

  第九,俄罗斯和东欧的转轨资本主义。在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中俄罗斯的变化是最耐人寻味的,它经历了从俄罗斯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到苏联社会主义的兴衰,再到俄罗斯转轨资本主义的曲折变化,这种转轨资本主义既不是大俄罗斯帝国的复活,也不是步发达资本主义模式之后尘,而且一种托着以被废弃的社会主义的躯体、又笼罩社会主义阴阴的,运用资本主义机制快速壮大俄罗斯帝国的混合资本主义。俄罗斯的转向资本主义无疑壮大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实力,同时也使本世纪的资本主义的模式更趋多样化。1991年12月25日,苏联正式解体,独联体成立后, 原苏联的政治和经济形势急剧恶化。虽经叶利钦两任总统、盖达尔、切尔诺梅尔金、基里延科、普里马科夫、斯捷帕申政府几次经济体制的激进或渐进改革和转轨的政策交替运行,仍未完全摆脱苏联成立以来的苏俄历史上和整个现代世界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困境。冷战时期不可一世的超级经济大国地位已经荡然无存。

  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统计数字,对比俄、中、美的GDP力量对比:

  国家 人均GNP GNP万亿 GDP万亿 (全部按照美元折算)

  1983 1991 1998 1998 1980 (全球%) 1991 (全球%) 1998 (全球%)

  美国 14110 22240 29340 79213 27090 24.76% 56108 25.93% 82106 28.46%

  中国 300 370 750 9289 2017 1.84% 3697 1.71% 9609 3.33%

  俄罗斯 3220 2300 3379 4470 1.55%

  1998年俄罗斯的GDP只有中国的46.5%,只占美国的5.4%。

  东欧八个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脱离资本主义阵营,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经过40多年的风风雨雨又发生了逆转。1989年是东欧剧变年, 来势之猛, 波及之宽, 为人们始料所不及,它和苏联解体一起,构成了本世纪最富曲折变化的事件之一。剧变后的东欧各国集中进行经济体制转轨工作。就转轨后的经济形势而言,大体上分为三类国家。匈牙利、波兰、捷克和斯罗文尼亚已到谷底或开始恢复和回升;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马其顿仍处滑坡或谷底状态;南斯拉夫、克罗地亚、波黑则在连年战乱中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百废待兴。

  除了以上以上九种类型的资本主义模式外,我们还要注意带,即使在已经走上了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也还存在着一些资本主义的因素。这就是第十,实行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在一个相当长时期里将保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某种非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形态。

  中共十五大报告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和规划。指出中国"必须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主张"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66这些带私和带资的所有制可以而且应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至于‘一国两制'构想下的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即使完全回归和统一于祖国后,其基本制度和生活方式是资本主义的。这是一种在社会主义制度为国家主体下的资本主义模式。是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因素共同发展而有利于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模式。

  需要指出,模式既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即使对一个国家来说,好的发展模式,也不一定适合别的国家,关键是是否善于结合本国情况加以借鉴。美国前劳动部长马歇尔,雷撰文认为:"过分宣扬美国模式的优越性并不正确。""至今还没有任何国家研究出一种适用于别国的模式","万验的灵药根本不存在。"67

  五.20世纪资本主义历史定位的几点思考

  通盘研究了笔者上述见解,我们对于20世纪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定位是不是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20世纪的资本主义在横广两个方面都得到大的发展,这种发展是波浪式的在发展和危机两重趋势中进行的,从总体上说,目前发展仍是主要趋势。

  第二,20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集中体现在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上。这是全球发展趋势,也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趋势。它对于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起着重要作用,而这种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在总体上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继续发展的。

  第三,20世纪资本主义的大国实力对比不平衡发展具有不同于近代史上资本主义的特色,这种不平衡发展一方面导致了个别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而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推动了资本主义在横广和纵深两个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就资本主义经济实力和封建主义经济实力的力量对比而言,20世纪的资本主义已经在全球战胜了封建主义经济。就资本主义经济实力和社会主义经济实力的力量对比而言,20世纪的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以被打破,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势力仍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

  第五,发达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经济势力一方面占有统治地位,另一方面随着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的涌现和壮大,它在全世界的经济蛋糕中的份额将受到限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整个资本主义的经济受到削弱,因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中的绝大多数走的都是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中有些国家和地区已经跨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有的甚至在国民生产总值方面已经超过了欧洲某些发达国家。这种后起之秀的群体势力是一种新兴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并不意味着整个资本主义的衰落。

  第六,20世纪的资本主义已经遇到了史无前例的严重挑战,在20世纪曾经有欧亚拉丁美洲1/3的人口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虽然随着苏联东欧解体,苏联东欧国家重又回归资本主义道路,但是社会主义的火种在这些国家不会完全熄灭;社会主义中国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推进改革开放的现代化事业取得了连续10多年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它已经成为一盏新的社会主义明灯,并且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具有强大吸引力。

  第七,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各国情况不同,没有适用各国情况的什么灵丹妙药式的模式,关键在于能否善于结合本国情况借鉴各国经验和教训,并适时调整适合本国国情的运行机制和政策。

  实事求是地考察20世纪资本主义的整体发展及其模式,涉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离开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的正确估量,也就谈不上马克思列宁主义在现代条件下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地发展。正确认识现代和当代资本主义, 无论是对于物质文明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均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是一种无形的文化投资。邓小平理论的创新突出反映在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的正确估量上。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中国"“”"十年动乱都和错误估计现代资本主义有关。在跨世纪的紧要关头,既要正确把握"国情",又要准确把握"资情",唯有立足国情, 了解"球"情, 才能增强实现我国宏伟目标所具有紧迫感、危机感和必胜信念,以便实现我门的伟大目标:"到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祖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到那时中国将进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中国人民将达到现代化基础上的共同富裕,中华民族将实现伟大的复兴。"

  注释:

  1 一般指的是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和加拿大七国为主导的二十几个经济与合作组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OECD)。

  2 主要指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为代表的东盟国家和韩国。

  3 主要指伊朗、伊拉克、和海湾地区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巴林、阿曼等国。

  4 主要指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乌拉圭、委内瑞拉等国。

  5 主要指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锡金、马尔代夫等国.

  6 据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低收入国家指1995年人均GNP在765美元及其以下的国家(共49个国家,其中,非洲国家占29个,整个低收入国家不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为290美元),人均3035美元是进一步划分下中等收入国家和上中等收入国家的界标。下中等收入的人均GNP为1670美元,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均收入GNP为490美元,南亚地区为人均GNP350美元。这些国家实行的都是资本主义制度。中国财政经济出社,1997年。

  7 1996年世界银行报告把新独立的前苏联共和国称HIS国家,把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称中东欧国家(CEE)。这些实行资本主义转轨的国家共有27个,即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亚美尼亚、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波兰、南斯拉夫、克罗地亚、波黑、斯洛文尼亚、马其顿。

  8 列宁: 《关于帝国主义的笔记》,《列宁全集》第39卷说明。

  9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引自《帝国主义笔记》的材料有《列宁全集》》第39卷中的:450, 369, 650-651, 198-199, 197, 53-54,55, 36, 40, 382, 23, 469, 420,414, 236, 102, 102-103, 384-385, 101, 23-26, 25, 26, 187, 170-171, 421,156, 422, 157, 74-75, 40, 45, 414, 382, 37, 414,180,181-182, 389, 392, 134, 389, 208,64, 208, 308, 64, 196, 184, 69, 42-43, 386, 349, 46, 177,46-47, 160, 396, 158, 159, 187-188,161-162, 33-34,167, 146-147, 163,162, 423, 198, 420, 42, 65-67, 377, 65-67, 546, 114,113, 111, 121-122,106-108, 372, 226-228, 232, 228, 32,415,416, 32-33,176, 72, 185, 185,78, 119, 81, 140, 430, 143, 206, 140-141, 431, 296,456, 32, 318, 146,76-77, 44, 95, 96, 371, 132, 28, 395, 32, 28,382-383, 379, 377, 378,379, 376, 167,132, 73-74, 172, 173, 402-403, 237,238, 35, 36,324,268-275, 451-453,328, 629, 83, 36, 236, 503, 96, 635, 36, 88, 259, 290, 225, 286,475,287,516-517, 536, 542-543,544,70,156, 457, 503, 639,97-98, 497, 178, 462, 466, 465, 477,482-483, 483,499, 503, 505,98,501, 455,284,759, 15, 214, 213, 145, 289, 189-190, 190, 190-191, 192,478, 268, 89,405, 401, 402, 38-39页等。10 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第24-25页,人民出版社, 1961年。

  11斯大林: 《十月革命的国际性质》 (1927); 《斯大林全集》, 第10卷, 第208-210页。

  12 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第23页, 人民出版社, 1961年。

  13 邓小平著:《结束过去,开辟未来》(1989年5月16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91页,人民出版社,1993版。

  14 邓小平著:《实行开放政策,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1978年10月10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32页,人民出版社,1983版。

  15 邓小平著:《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32页,人民出版社,1983版。

  16 邓小平著:《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1984年5月29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56页,人民出版社,1993版。

  17 邓小平著:《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1988年12月21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81页,人民出版社,1993版。

  18 邓小平著:《总结经验,使用人才》(1991年8月20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9页,人民出版社,1993版。

  19 邓小平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5页,人民出版社,1993版。

  20 参见:[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著, 杨豫译:《当代史学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年。[美]伊格斯尔著, 赵世玲、赵世瑜译:《欧洲史学新方向》,华夏出版社, 1989年。项观奇编:《历史计量研究法》,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7年。田汝康、金重远选编:《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年。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王建华等译:《现代史学的挑战----美国历史协会主席演说集, 1961-1988》,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江西美国史研究中心编:《奴役与自由:美国的悖论----美国历史学家组织主席演说集》,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3年。

  21 [法]米歇尔.博德著《资本主义史(1500-1980)》(A History of Capitalism),1983年英文版,1986年东方出版社出版中译本。

  22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A World since 1500 A Global History),第2-3页,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23 [英]霍布斯鲍姆(Eric.J.Hobsbawm)出版《极端的年代,1914-1991》(Age of Extremes),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24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muel Wallerstein)所著《现代世界体系》(The Modern World-System),第1卷,第10-11页,中译本第1-2卷序,第2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5 列宁:《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讽刺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64-65页。

  26 邓小平著:《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

  27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1999年1月22日),《人民日报》,1999年1月31日。

  28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1999年1月22日),<<人民日报>>,1999年1月31日。

  29 黄安年著:《美国的崛起》,第7-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黄安年著《二十世纪美国史》,第9-12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黄安年著:《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第3-6页,山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0 参见黄安年著:《美国的崛起》,第12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1 参见黄安年著:《当代世界五十年》,第25章《美国超级霸主地位的兴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2 Economic of the President,1998. 45p, Table B-1----Gross Domestic Product, 1959-1977, 280p.

  33 美国商务部报告,1999年1月。

  34 [苏]赫尔斯托夫:《外交史》,第652页,三联书店,1973年版。

  35 黄安年著:《当代世界五十年》,第479-483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6 [美]保罗.肯尼迪的名著《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

  37 黄安年著:《当代世界五十年》,第235-242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8 世界银行1997、1996、1993年、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1996,1993,1991年版。

  39 世界银行1999/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5月版。

  40 黄安年著《当代世界五十年》,第32节《告别全球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1 黄安年著:《美国的崛起》,第389-391页,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42 参见《世界历史》1997年第3期《尊重历史实际,为提高学术水平而奋斗》文章中第98页。引文自世界银行:《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第42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

  43 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87年)》,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44 报告很清楚地说明:"在这些年代里,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频繁的贸易战,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大萧条;出现了实现工业化的社会主义方式,以前作为初级产品供应者为世界贸易体系服务的一些国家采取一种强调在高度的保护壁垒后面发展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战略。",接着报告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战后重建工作几乎完成,世界经济进入一个产值和贸易空前发展的时期。"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87年)》,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第42-43页。

  45 "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途径,但是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下降线的轨迹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世界近现代代》上册,第162页,1991年新版。

  46 请参见黄安年《20世纪美国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美国社会经济史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当代世界50年》,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7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1页,《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12页。

  48 同上,恩格斯文。

  49 列宁:《打着别人的旗帜》,《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版,第144页。

  50 同上,第144页。

  51 斯大林、基洛夫、日丹诺夫:《关于&lsquo;近代史'教科书提纲的意见》(1934.8.9),载《斯大林文选》,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3页。

  52 参见黄安年:《试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趋势》,《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5期;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 《世界历史》,1989年第6期。黄安年著:《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社,1997年版。

  53 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 第842页, 人民出版社, 1972年。

  54 列宁:《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歧》, 《列宁选集》第2卷, 第884页, 人民出版社, 1972年。

  55 参见黄安年:《试论二十世纪西方经济的几个特点》,《史学月刊》,1994年第5期。

  56 黄安年著: 《美国三十年代大危机观评述》, 载《史学论衡》,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年。

  57 黄安年著: 《美国三十年代大危机观评述》, 载《史学论衡》,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年。

  58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1102页。

  59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2页。

  60 江泽民同志1997年11月在哈佛大学演说中谈到:"我不认为美国是一个衰落中的国家"(见香港《中》月报,1997年第2期(1997年11月)

  61 [日]宫崎犀一、奥村茂次、陈小洪等译:《近代国际经济要揽(16世纪以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22页;世界银行:

  62 根据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1996年世界发展报告》附表材料统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和1996年版。

  63 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第215,237页。

  64 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第243,245页。

  65 谷源洋主编:《发展中国家跨世纪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1页。

  66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人民日报》1997年9月22日。

  67 [日]马歇尔,雷:《美国的社会经济制度能成为世界典范吗?》,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 1998年3月13日。

  68 江泽民:《在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1998年3月19日),《人民日报》1998年3月20日。

33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