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政治论文 > 政治哲学 > 少数民族政治思想论文

少数民族政治思想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少数民族政治思想论文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开发西部、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后备力量,是我国边疆的建设者。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少数民族政治思想论文,供大家参考。

  少数民族政治思想论文范文一:高等师范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摘要: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师范类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关系到民族地区未来发展,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发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深入细致的探究,科学地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努力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及时有效解决问题,从而促进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等师范院校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3-0267-02

  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和风俗习惯,且成长环境与汉族大学生有所不同,因此,其思想和心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何引导民族大学生、尤其是师范类院校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必须认真分析并准确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特点,不断探索思想教育的新途径,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本文拟就加强和改进师范类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探讨。

  一、师范类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师范类高等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是民族地区未来教育、思想引领的排头兵、践行者。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就需要更多更好的德才兼备的各类建设人才,然而,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和不可或缺部分依然是本民族师资。在当前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加强师范类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繁荣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的团结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因素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思想道德的形成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一群体的思想和心理特点既反映时代特征,又是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因素在思想观念中的反映。

  (一)民族意识与宗教信仰对思想教育的影响

  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民族情感,随着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在特殊成长环境中形成的本民族自我意识有所增强。民族自我意识是维系一个民族必不可少的要素。但是,过分强调民族意识,其结果必然会强化族群的边界,推动以族群为单位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行为。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阅历,加之社会上的某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其中的一些人不能历史、客观地认识各民族间的差距以及本民族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容易产生偏激情绪。有的学生对民族问题极为敏感,稍有疏忽,就会挫伤民族情感,制造新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民族意识的强化,会给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不良影响。另外,对宗教教义无条件的服从,使信教者的思想和观念被严重地束缚在宗教领域里,拒斥对自身存在和发展有利的新的信仰的认同,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信仰的群众基础,在现实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和传播的巨大障碍。

  (二)经济发展滞后与教育欠发达对思想教育的影响

  西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主要地区之一,少数民族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差。加之少数民族家庭一般孩子较多,家长为全家的生计忙于奔波,无法顾及子女的日常生活,更不用说他们的学习及思想状况。缺乏必要的监督,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处于一种自发状态,极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此外,由于许多学生成长地经济落后,家庭困难,在生活上处处感到拮据,他们对家境好的学生既羡慕又不平。由于经济上的贫困导致心理上的自卑、孤独和压抑,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西北民族地区多数地方经济条件较差,教师素质普遍不高且流失严重,致使这些地区的基础教育远远落后于全国。导致提供给学生的教育资源有限,学生受教育水平不高。由于重视宗教教育而忽视国民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现出文化素质相对较弱的特点。

  三、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探究

  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特提出如下办法和途径,以利于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一)多渠道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经济困难问题,把实际问题与思想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

  由于少数民族多数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时一定要深入实际,真实了解并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上的困难,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解除后顾之忧,增强信心,使其安心学习。一方面,国家近些年来不断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民族学生的资助力度,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现行免费师范生政策,逐步倾向于西部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逐步倾向于立志于落后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学生。此外,许多民族地区的高校成立了专门的少数民族工作部门,从学习、生活、思想指导以及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给予少数民族同学关心、帮助和正确引导。例如,西北师范大学自1985年就设立了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每年面向西部省区招生,不仅解决西北少数民族边远贫困地区入学难的问题,同时为回、藏、维吾尔、哈萨克、土、满、壮、蒙古、东乡、裕固、保安、撒拉、锡伯、苗、彝等42个民族培养培训了大批师资,中国第一位藏族教育学博士巴登尼玛也诞生于此。同时,在少数民族学生培养过程中,通过设立“少数民族学生奖励基金、新疆少数民族困难学生资助金”等扶助政策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该中心的成立在服务、推动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维护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各民族地区共同繁荣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坚持正确引导、严格要求、促进成才的工作方针

  高校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校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避免单调的道德知识的灌输。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大学生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等能力,同时要通过学校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师生的道德行为。二是加强文化素质,尤其是法律素质的教育。向学生宣传讲授有关民族、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规,使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民族政策与法规。三是注重少数民族师资建设,通过支教、培训等方式提高师资水平,大力推行双语教学,在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使少数民族学生既认同本民族文化,也认同中华文化。例如,西北师范大学在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方面采用“结合专业特点,融预科教育于本科教育之中”的独特办学方法,大力推行双语教学,同时对少数民族学生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学习上坚持标准、纪律上严格要求,融民族教育于普通高等师范教育之中,实现了民族高等师范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三)强化心理训练,提高综合能力,培养少数民族骨干

  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使他们正确地认识自身的不足与差距,寻找差距产生的原因,并且探讨缩短差距的办法。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帮助他们克服在思想意识、自我约束、社会交往等方面存在的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培养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战胜困难的坚强勇气和坚定的信心,锻铸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学生社团活动等多种途径,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竞争力。同时,培养一部分少数民族骨干,使其深入群众,发挥其模范作用。大学生很看重身边的榜样、现实生活中的模范。随着对社会认识的加深,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视野的扩大,也急需有典型引路,有榜样示范。

  (四)加强不同民族学生的交流,增进各民族同学的认同与友谊

  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尤其要打破民族文化的封闭性,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在汉文化情境下的适应性。比如让部分优秀的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混居,或者到少数民族地区支教、调研等方式,以共同的生活达到相互了解、彼此尊重、最终和谐共处并建立深厚友谊;举行各类少数民族学生的特色活动,鼓励汉族同学积极参与,从而在课堂之外形成不同民族同学间的团队意识,达到彼此的信任,增强民族间凝聚力;对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同学同等要求,鼓励公平竞争,以提高他们的民族自信和认同感;此外,在高校科研活动中,鼓励各民族同学混合组队,共同参与,加强不同民族同学之间的学术交流,培养团队精神相互尊重意识,例如可以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大赛,数学建模大赛,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等重要赛事中的参与。学校对这些措施密切关注,给以必要的引导,使他们处理好不同民族宿舍、班级、异性之间的人际关系,从而达到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甘生龙,孟竞玲.浅析影响民族大学生思想的因素[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4):69.

  [2]孙孝文,格日勒图,赵虎.把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5,(5):63.

  [3]马木提江.浅谈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180.

  [4]毛立刚.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9,(9):18.

  [5]苏丽蓉.谈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丝绸之路,2009,(16):110.

  少数民族政治思想论文范文二:高校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摘要:探讨了关于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这类群体构成的特殊性及思想意识的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的松散,思想上的偏差及社会因素的影响,而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的工作。

  关键词: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硕士生;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我们当代民族工作的主题。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是中央的一项基本方针,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为了缩小东西部的差距,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的特殊措施,为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党政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可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高层次的人才仍然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已成为关系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维护国家长远稳定统一的一项迫切的政治任务。为此,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五部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从2006—2010年计划培养20 000多人,其中硕士生研究生有16 000多,而这部分人都必须回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科技、经济的发展而要作出贡献的。为此,加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甚为迫切。

  一、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群体结构的特殊性。从05年起,我国就开始了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培养方案,计划在2010年在校人数达到15 000多人。而这类群体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1)民族的特色性很强,大约90%的来自于少数民族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而只有10%左右的人是汉族。(2)这类群体中大约有50%是在职人员,(3)群体年龄结构的差异性很大,年龄大的差不多40岁,而小的只有20岁左右。(4)群体基础参差不齐,有的是大学老师,而有的是大学刚毕业,而一小部分是偏远地区的在职人员。

  少数民族骨干硕士研究生思想意识的复杂性。由于这类人员是在国家特殊政策,特殊优惠的条件下招进的研究生,使得他们的思想意识也很复杂。一小部分大学教师是为了真正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成为这块领域的行家,在科学研究方面发挥自己的专长;一部分是缓解本科毕业时的就业压力,不敢面对当前的竞争机制,逃避当前的社会现实;另一部分是在职在编的,为了改变自己的工作环境或提升自己的职位。

  少数民族骨干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工作去向的单一性。因为这类研究生都是国家定向培养的,毕业以后都必须回到自己所签订协议的地区或单位,并且在那里至少工作5年,而非在职的由签订协议的当地政府安排就业,在职的就直接回到自己的原单位。这样,他们的就业方向是完全被固定的。

  少数民族骨干硕士研究生群体民族性。这类群体主要来自于少数民族地区,有一部分和汉族杂居,来自全国各地,民族差异性很大。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民族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照顾民族特点,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只有认识好民族特点,从民族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把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

  二、少数民族骨干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所在

  (一)少数民族骨干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式松散

  首先是这类研究生的管理不同于全国统招生,也不同于本科生。他们没有统招生那样的基础和规模,在每个高校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没有专门的辅导员,而是由导师带着,然而导师忙于自己的科研会忽视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在我国的综合性大学里,对硕士研究生的管理更为松散,他们只注重两头,即博士生和本科生。其次,由于研究生的学科专业性很强,各个专业的研究生研究的方向不一样,从而造成了各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方式和科研活动,形成了各自为营各自为政的局面。再次,由于网络的发达,研究生上网已成普遍,很多事情就通过网络解决了。最后,现阶段许多高校对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研究生院,本专业的院领导等多方参与,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深入学生实际之中。

  (二)思想上的偏差

  对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大多数研究生年龄偏大,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已经基本形成,具备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鉴别的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没有必要像大学生那样,实行严格地要求,而是采取听之任之完全自我管理的方式。二是认为随着年龄,学识水平的增长,政治素养、品德修养自然会完善,因此就放松了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的数量大大地增长,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很必要的,要十分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三)社会的因素对研究生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市场经济的重利性(金钱至上或一切为了钱)驱动着人们对个人利益和经济效益的追求,而在某些领域里呈现出了见利忘义的举动。研究生身处于社会之中,要面对于这些事情,有时还要接触这些事情,必然对他们思想观念产生极大的影响,使得部分研究生忽视了自身思想品德的培养,丧失了自身的人格,失去理智,而一心只追求经济效益。另外,目前由于部分人对金钱的痴迷和权力的追求,腐败事件层出不穷,严重地影响了广大研究生对党的信任度,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苍白无力,直接影响到了研究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再者,网络的飞速发展,研究生上网人数、上网时间的增多,研究生已经成为网民中的高危人群,尽管研究生在学术水平和年龄上有了增长,然而网络的虚拟世界严重地影响到研究生的思想,也助长了他们缺乏责任归属和社会约束的个性发展;网络信息素养的欠缺,而大部分研究生对于网络信息素养教育只是停留在单纯的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上,而不知道如何将自己拥有的信息资料与他人共享,网络信息利用缺乏规范的指导;尽管大多数研究生具有正确的行为价值观念,但由于网络空间人的行为和言论难以追诉,使得网络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研究生道德行为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三、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骨干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以党建工作为核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

  目前,高等院校的在读硕士研究生中的党员比例很高,这是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力军。为此,要把研究生党建工作作为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龙头和核心,以党建带团建,抓研究生党员干部建设和骨干队伍培养,通过党组织的力量凝聚研究生党员,通过研究生党员凝聚更多的研究生,有效地推动全校的育人工作。但也要加强研究生自身的素质,研究生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研究生群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成败。加强研究生的支部建设是研究生党员保持较高思想政治水平的关键,可以为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尽管党员在研究生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仍有一部分入党积极分子要求加入党组织,在他们入党前,要组织他们参加党校学习,帮助他们了解党的历史,掌握党的基本知识,端正入党的动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和信念。研究生入党后,还要不断对其进行政治、思想上的再教育,同时要给这类群体宣传为自己家乡的发展和经济建设贡献自己毕身的精力,为西部地区的科技、教育、经济等发展奋斗终身的意念。

  (二)以学术活动为载体,以校园活动为平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由于社会的风气不好,而导致学术的风气也变坏了。针对研究生中学术气氛不浓,学习知识的主动性不强等特点制定一定的制度,举办一定的学术活动,增强学术氛围,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各个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全日制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将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或讲座作为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一门必修课,并要有详细的规定:每一位硕士生一年必须听八次以上学术讲座,且本专业的必须在五次以上,听完后要有听讲座的记录,并进行整理交到所在的院里。这么做就能用这种被动学习的方式使研究生扩大知识面,多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另外不要忽视了校园活动,通过举办各种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创新性等为一体的科技和文体活动,创造浓厚的学术环境和轻松的学习氛围,并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于活动之中,充分地发挥研究生会和各种社团的作用,为研究生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培养研究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使网络成为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转换器。要不断强化利用校园局域网为研究生学习和生活保障服务的意识,建好具有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同时要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让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的园地和成才的基地。但对部分痴迷于网络游戏的同学要进行耐心说服教育,帮助他们尽早地从网络的虚幻世界里走出来,以一种健康的身心融入到现实社会中。学得真实的本能,服务于社会,在社会中各尽所能。

  (四)利用我们正确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政策,加强各民族和谐发展

  群体的民族特色很强,我们给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我们一定要尊重他们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加强各民族同结,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有利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教育这类群体,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孙治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7).

  [2]姜家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

  [3]马化祥.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和对策的若干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2).

  [4]徐露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有效性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5]胡凯,荣复康.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关于大力

  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教民〔2004〕5号.

  [7]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8]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57—163.

少数民族政治思想论文相关文章:

1.中国的民族政策论文:成就与挑战

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与城市民族关系探讨论文

3.双语教学在民族团结政策中的体现与功能探讨论文

4.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文章

1325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