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政治论文>社会主义>

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人类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其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活环境、心理状况、行为方式等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革,出现了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管理等等发面的问题,时代迫切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篇1

  浅谈人文社会科学与高等医学教育

  摘 要:针对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中人文精神的缺失,文章探讨了人文社会科学与高等医学教育的关系,回顾了国内外医学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近况,最后提出了人文社会科学在医学院校中的定位。

  关键词: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定位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引起了学术界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文精神的缺失在传统的医学教育中体现为过分强调医学科学技术以及医学科学理性的培养,忽视道德追求和价值判断,把医学生设置为对象化的客体,从而剥夺了其主体性。实现人文精神的归复无疑成为传统医学教育改革无法避开的话题,而在医学院校中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对于医学人文精神的复归无疑起到关键的作用;本人就人文社会科学在医学院校中的定位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高等教育担负着国民素质教育的重任

  众所周知,高等学校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文化中心,大学教育不仅仅传授具体的知识与技能,更需要传播科学精神、理性精神、人文精神。社会对于大学的需求,除了经济的市场的需求外,还有更加广泛的文化精神需求、价值需求和理想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虚妄的消费时尚、急功近利的经济行为、喧嚣躁动的物质欲望破坏了大学校园内纯洁的求知氛围,更使年轻学子们无暇静心阅读理解人类那些古老的智慧与思想。在此情形下,大学应以自己的科学理性精神和文化品格对其加以引导提升,从而使大学所担负的传播科学文化、理性精神、人文价值理想的职责更具有一种特殊而广泛的现实意义。

  高等学校要发挥自身的精神文化功能,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赋予大学教育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蕴涵。从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人文科学研究与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来看,一般都不会任由市场原则与赢利原则的自发力量来左右人文科学教育事业。这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总是会与市场、与社会物质生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与独立性,否则,将会对人文科学教育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对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人文科学研究给予专门的扶持与保护,可以说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

  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医学教育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医学教育应该成为高等医学院校的两个不可偏废的方面,医学教育是基础,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一个理想引导。医学生接受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目的不是将来从事专业性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也不是为了用掌握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作为谋生的手段与工具,而是通过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塑造完善的人格和健全的个性,通过人文素养的内化过程,学会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关爱与宽容,学会从一个更富有人性意义的层面上来理解医学的意义,学会承担自己的人生责任和社会责任,为今后的人生奠定一个厚实的文化精神底蕴,在未来的人生实践中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人生境界。医学生接受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在医学领域中重塑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对生命及其人的存在的根本态度,是“以人为本”的人文宗旨的彰显。医学领域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焦点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医学领域中重塑人文精神以促使医生个体理性与价值的和谐统一,这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彰显医生个体“存在者之为存在者”[1]的意义,这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实现医生个体的“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的积极扬弃,这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从而实现医生个体的本质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据研究,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中对医学人文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方法单一,人文学科建设滞后,学科力量单薄,导致“医学生毕业后有良好的医学技能基础,却缺乏必要的人文素质和底蕴,反映在临床上即面对病人时,习惯单纯用生物医学的眼光和思维模式去审视疾病,对病人冷漠,对复杂状况无法应对,甚至出现医学生进入临床“变坏” 的现象,医患之间不信任情绪加深” [2]。因此,一个出色的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医疗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高尚的品质和素养,这种全面素质的培养呼唤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正如美国著名生命伦理学家佩雷格里诺所说:“医学的人文学科教育,不仅仅只是教授一种绅士的品质,也不是为了显示医生的教养,而是临床医生在制定谨慎和正确决策中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如同作为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一样。”

  三、国内外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科学教育

  基于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对于医疗从业者的重要性,国外医学院校都很重视在医学教育中开展对医学生的人文科学教育。通过开设医学人文教育课程、搭建医学人文素养实践平台等途径,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着手推进人文教育改革,强化了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196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首次开设了医学人文课程,到1995年美国几乎所有医学院都开设了人文课程,并得到了联邦基金支持。生命伦理学的诞生则直接体现了美国医学院校中人文精神的复兴,“生命伦理学是当代美国医学人文思想的主要实践载体之一,它承袭了人文思想的核心,即对人的尊重、对人类价值的关爱。这种直面问题的学科态度,解决问题时的多学科的或跨学科的融合,俨然已经成为生命伦理学学科的本质属性之一” [3]。

  近些年来,西方多个国家的医学院逐渐形成了以综合性大学人文社会学科优势为依托、围绕医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医学人文学科群,包括哲学、历史、文学、宗教、人类学、伦理学以及法律等人文课程,作为必修及选修课贯穿于临床前期及临床实践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美国的SanJuan Bauti sta医学院,通过教育改革把人文课程设置为一项长达四年的基础学科,课程设置中包括一系列与医学道德、公众健康、合法行医和医学历史等相关的内容,通过课堂传授、小组讨论、互动的讲座、案例分析、习作能力训练、阅读思考文献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大陆教育界围绕人文医学展开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各医学院校也陆续兴起。来自医学史、自然辩证法、医学伦理学以及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研究人员,在承担传统医学人文学科的教学研究的同时,也开设了一些新兴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并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1990年代后,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到建设医学人文学科学术共同体的必要性,各地分别召开过医学人文的学术研讨会,相关杂志也有呼吁和讨论医学人文的文章,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界和新闻出版界人士也开始关注医学人文的问题,研究医学人文教育的相关机构有了一定发展。这些举措表明国内对医学人文教育的建设有了一定共识。

  2008年,我国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标准中明确规定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和医学伦理学课程,还要安排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标准》还专门注释: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通常包括心理学、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卫生事业管理等学科的内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通常包括文学艺术类、医学史等知识内容。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在教育理念上,没有完全认同人文科学应该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目标设定上,没有明确将人文素质列入其中;在教学体系设置上,相关学科分散在医学之外,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医学-人文学科体系、教材和课程设置等;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形成课程教学和第二课堂教育相得益彰的环境和架构;在教学评价体系中,缺乏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指标。

  四、人文社会科学在医学院校的发展定位

  医学院校应该把培养既有医学等专业技术知识又具有人文科学素养的全面人才作为追求的目标,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理解大学教育理念,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渗透到学校所有专业和学科的教学之中,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过程中的互渗互补。毋庸讳言,目前我国医学院校过分倚重医学类学科、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倾向非常明显。由于种种原因,人文社会科学的生存空间日渐闭塞,其存在合理性似乎已成为一个问题。时代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大学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院校更加需要人文社会科学。但是,医学院校中人文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可竟其成,需要全校广大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本人认为探索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应当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识性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如文艺、艺术、政治、经济方面的课程,作为学生的常识性基础;二是为医学生提供理解医学的复杂性和洞察病人个人体验的人文精神的实践养成。正如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史怀哲医生所说的那样:“一位伟大的医生一定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不仅以他高超的技艺和人格力量在救助病人于困厄,同时他也在职业生涯中吸取着、享受着无穷的快乐和幸福”。

  参考文献:

  [1]戈文鲁. 论医学领域中重塑人文精神的意义―――基于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维度[J].医学与哲学,2010,(6):22.

  [2]彭丽.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 2009,(592):9.

  [3]万旭.当代美国医学人文思想兴起之探究[J].医学与哲学. 2009,(1):22.

  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篇2

  谈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单指标评价

  摘 要:文章通过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单指标评价的理论阐述,提出单指标评价体系,即利用各学科重要核心期刊论文的主关键词交叉率、共现词生命指数和有效新词出现率对相关学科分别进行学科创新潜力、学科创新活力和学科创新保持力的评价。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指出单指标评价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是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和方向。

  关键词:学科创新力 人文社会科学 单指标评价 创新潜力 创新活力 创新保持力

  1 引言

  以往评价指标都是把影响因素和成果一起考虑,评价体系较复杂。《周易· 系辞》说: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意思是人类在认识周围事物,认识自然时首先是靠直觉,这种直觉往往是最简单直接的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很多科学定理比如牛顿力学定律、几何定理的表现形式也都是非常简洁的,也都说明了这一点,即用简单直接的形式表达看似复杂的客观现象,才是真正掌握了这些现象后面的本源和规律。所以,随着人类认知的不断成熟,简单直观应该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成为科学研究的指导原则。

  2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单指标评价的理论依据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大学竞争力评价、学术影响力评价、绩效评价等研究的兴起,各类学术评价成为研究热点[1]。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或评价机构大都采用要素叠加的方法建立评价指标进行各种评价。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将评价目标分解为不同的构成要素,将这些要素与调查数据进行匹配,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再进一步对各个指标进行赋权,然后通过指标加和的方式得到综合评价结果[2]。这种评价方法虽然广泛涉及评价目标的主要方面,却将不同层面的创新要素进行了简单叠加,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评价目标的驱动要素与表征要素、评价对象的现实能力与发展潜力的区别,从而难以通过评价研究反映评价目标体系结构的有序性及由此而决定的评价目标表述形式的层次性[3]。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的驱动要素是指特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政策体系、管理机制及社会文化等“软要素”。这些要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体系的运行关系,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形成的深层基础,也可以看成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体系的“内能”。由于各学科在制度、政策、体系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其对学科发展的促进机制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可能建立统一的评价尺度对各学科的制度、政策、体系等隐性要素进行衡量或比较,加之现行统计体系中难以找到与驱动要素合理匹配的客观数据,使得以驱动要素作为评价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的指标面临操作上的诸多困难[4-6]。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的表征要素是指体现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活动结果的论文、报告、著作等“硬要素”。表征要素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体系驱动要素作用的结果,学科的创新活动通过这些要素对学科发展、社会文明、科技进步起到促进作用。同时,表征要素可以在现行的统计体系中找到与其匹配的客观数据。因此,这些要素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的直接测量项。

  要素叠加评价方法的困境不仅在于数据匹配能力的缺失,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各个构成要素的作用关系。实际上,制度安排、政策体系、社会文化等要素知识促进创新的手段,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体系通过其产出(论文、报告、著作)实现自身的社会经济功能。也就是说,驱动要素的作用已通过论文、报告、著作等产出的变化被包含在表征要素的计算结果之中,如果再将驱动要素作为独立指标纳入评价指标当中,并通过相加方式求得评价结果,必然会导致重复计算的错误。

  一般来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评价是对某一时间截面上不同学科创新力的比较和评价,最直接的评价项是作为创新成果的论文、报告、著作等指标。目前的各种评价方法,除了将产出要素作为评价项以外,也把人员、经费等作为评价项,赋权加总进行评价。实际上,从要素投入到成果产出存在一个时间滞后,把同一时间截面上的投入与产出要素进行简单相加,反映的不是同一时点上的学科创新能力。另外,从企业竞争力评价的经验看,对企业竞争力评价的两个核心指标,一是市场份额,二是获利能力,即主要是从影响力、控制力和效率角度进行测量。资源投入并没有作为评价企业竞争力的独立变量。用投入作为独立指标评价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能力的缺欠还在于没有考虑创新活动失败的概率,即并不是所有的创新投入都能得到预期的产出。因此,使用创新投入指标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进行评价,从理论上讲,既要考虑创新活动成功的概率,又要考虑投入与产出的时间滞后,然而这显然存在操作上的困难。

  要素叠加评价方法的另一个缺欠是难以通过对创新力的评价深化对创新本质特征的认识。评价指标体系的细化虽然能使人们从更广泛的领域去把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的影响因素,但却使人们对创新本质特征的认识越来越模糊。实际上,创新力各个构成要素(变量)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其中有些要素发挥“控制变量”或关键要素的作用。对这些要素的解析能够深化我们对创新本质特征的认识。要找到决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的“控制变量”,就必须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系统进行解构和分析。然而,目前着眼于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评价方案设计提供理论支撑的研究成果相对匮乏。

  3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单指标评价体系

  作为科学研究成果的学术论著(包括学术专著、期刊论文和研究报告等成果形式),其基本特点就是“有新的内容,创造新的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主要是借助文献这一知识载体进行信息交流与知识创新,其研究成果也必然体现在相关文献中。其中期刊论文是反映学科研究方向和内容最灵敏及时的一种文献形式,通过研究期刊论文体现出来的新内容、新知识就可以考察其论文所属学科的创新力。一般来说,关键词能够体现一篇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所以,可以通过考察某时间段期刊论文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和趋势规律,来分析该学科的学科创新力[7]。   各学科领域在国内公开发行的期刊都有几十种,本文选择最能反映各学科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权威期刊论文的关键词进行研究。具体研究思路是,首先统计期刊的载文量,其次统计期刊关键词的累计词频,列举累计词频前20的关键词(称为主关键词),这些主关键词可以反映这各学科主要的研究领域,再研究与主关键词在同一篇论文中出现的关键词(称为共现词),考察共现词可以反映各学科在主要研究领域的具体的研究理论、方法等研究动态[8]。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一个长期的积累,综合考虑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特点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特点,本文选取论文发表的时间跨度为8年,用数学方法考察这8年间关键词和共现词的出现趋势和规律,通过指标计算结果对不同学科的创新力进行分析比较(见表1)。

  通过对CSSCI数据库2000~2007年数据的处理,得出各学科论文篇数(见表2)。

  3.1 基于关键词交叉率的学科创新潜力

  一般来说,就不同学科而言,学科之间交叉越多,越容易出新成果,学科创新力越强;从学科内部而言,学科内部不同研究领域的交叉越多,该学科创新潜力越强[9]。排名前20的关键词可以大致反映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研究主关键词的交叉情况可以反映学科内部不同研究领域的交叉情况,从而可以反映学科创新潜力。关键词交叉率具体计算方法为:

  k=(J-K)/K(式1)

  Ki为与主关键词同时出现的其他主关键词的个数,Ji为主关键词与其他主关键词同时出现的总次数,n为主关键词个数。比如,管理学10年来词频最高的关键词“上市公司”,与该词同时出现在一篇论文中的主关键词有3种,则K1=3,共现主关键词分别为“国有企业”(2次),“公司治理”(9次),“证券市场”(4次),则J1=2+9+4=15,关键词“经济增长”的交叉率为(15-3)/3=4,其他主关键词经交叉率计算(见表3),得主关键词总的交叉率为29,考虑主关键词数的影响,得平均交叉率为29/21=1.381,考虑载文量的影响,得相对交叉率为1.381/2263=6.101E-04。按同样方法计算得其它学科的学科创新潜力(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创新潜力是考察主关键词交叉率,也就是各学科主要研究领域的交叉情况,交叉越多,创新潜力越大。创新潜力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教育学、体育学、旅游学、图书馆学、管理学;排名后五的分别是考古学、民族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语言学。平均创新潜力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教育学、体育学、旅游学、图书馆学、管理学,后五名分别是民族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社会学、语言学。相对创新潜力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政治学、档案学、图书馆学、旅游学、心理学、教育学;后五名分别是社会学、统计学、哲学、语言学、考古学。排名均在前五的学科有教育学、旅游学、图书馆学,说明这三各学科各个研究分支交叉较多,产生了新的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创新潜力。排名均在后五的学科有社会学、语言学、考古学,这说明这三各学科各个分支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比较固定,研究分支交叉较少,学科创新潜力较低。通过与相关专家进行咨询发现这一评价结果比较符合这些学科的学科研究状况,这说明通过关键词交叉率考察学科创新潜力是可行并且可信的。

  3.2 基于共现词生命指数的学科创新活力

  共现词生命指数主要考察共现词年度分布情况,共现词生命指数具体计算方法为:

  T=i*lg(N+1)(式2)

  i为共现词跨度年限,Ni为跨度为i年的共现词个数。共现词生命指数越小,反映学科具体研究理论和方法更新越快,由此可以得出学科创新活力越强。具体统计方法为,用排名前20的关键词分别检索数据库,将检索结果中的主关键词去掉,再将所有主关键词的共现词统一处理,按共现词出现的年度进行统计。以管理学权威期刊《管理世界》为例,共现词“股权结构”分别在2004年出现2次,在2006年出现1次,在2007年出现1次,则该词跨度年为4,即从2004年至2007年,将该词归入i=4的周期进行统计,至于该词在这4年出现的频次,则由其他指标(有效新词出现率)进行统计。按照这种方法得出管理学共现词生命指数T为42.435(计算过程见表5)。考虑主关键词数的影响,得平均创新活力为42.435/21=2.021,考虑载文量的影响,得相对创新活力为2.021/2263=8.9294e-4。按照同样的方法计算得其他学科的学科创新活力(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社会学的创新活力、平均创新活力和相对创新活力均明显高于其它学科2倍以上。这说明社会学问题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最活跃的学科,这与当前我国处于社会改革期,各种新的社会问题和现象不断呈现,需要不断解决是相一致的。历史学的创新活力、平均创新活力和相对创新活力都是最低的。这与历史学研究对象相对稳定,研究方法相对固定,较少创新是一致的。在24个学科中,创新活力排名前五的分别是社会学、教育学、体育学、图书馆学、情报学,后五名分别是政治学、新闻传播学、法学、语言学、历史学;平均创新活力排名前五的分别是社会学、教育学、体育学、图书馆学、哲学、文学,后五名分别是政治学、新闻传播学、法学、语言学、历史学;相对创新活力排名前五的分别是社会学、哲学、管理学、经济学、图书馆学,后五名分别是政治学、宗教学、语言学、新闻传播学、历史学。排名均进入前五位的是社会学、图书馆学;社会学前面分析过,图书馆学创新活力较强与图书馆学今年来不断引进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是密切相关的。均进入后五位的是政治学、语言学、新闻传播学、历史学。通过与相关专家进行咨询发现这一评价结果比较符合这些学科的学科研究状况,这说明通过共现词生命指数考察学科创新活力是可行并且可信的。

  3.3 基于有效新词出现率的学科创新保持力

  考虑到论文中出现的关键词不是受控词,作者在给文章添加关键词的时候命名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本文提出有效新词的概念,即连续出现2年及以上或者某年出现2次及以上的共现词称之为有效新词。本文提出有效新词出现率这一指标来考察有效新词词频分布,具体计算方法为:   E=i*lg(N+1) (i≥2) (式3)

  i为共现词词频,Ni为词频为i的共现词数。考察有效新词词频分布可以看出该学科研究的持续性,有效新词出现率越高则该学科创新保持力越强。经计算,管理学有效新词出现率为38.272(见表7),平均有效新词出现率为38.272/21=1.822,考虑载文量的影响,平均相对有效新词出现率为1.822/2263= 8.053E-04。按照同样的方法计算得其他学科的学科创新保持力(见表8)。

  从表8可见,学科创新保持力排名前五的分别是社会学、体育学、教育学、管理学、图书馆学;后五的分别是民族学、法学、新闻传播学、历史学、语言学。平均学科创新保持力排名前五的分别是社会学、体育学、教育学、管理学、图书馆学;后五的分别是民族学、法学、新闻传播学、历史学、语言学。相对创新保持力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教育学、社会学、体育学、旅游学、图书馆学;后五的分别是历史学、宗教学、法学、民族学、语言学。排名均进入前五的分别是社会学、体育学、教育学、图书馆学;排名均进入后五的分别是民族学、法学、历史学、语言学。通过与相关专家进行咨询发现这一评价结果比较符合这些学科的学科研究状况,这说明通过有效新词出现率考察学科创新保持力是可行并且可信的。

  4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单指标评价结果分析

  单指标评价从宏观角度进行学科创新力评价,所选学科以CSSCI学科分类为准,所选期刊以CSSCI评选的综合指数最高的期刊,这些期刊所载论文最能反映该期刊所属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这些期刊论文的分析,可以得出相应的学科创新力(见表9)。

  从排名可以看出,各学科的学科创新潜力、学科创新活力和学科创新保持力排名均有较大变化,这说明从不同角度考察学科创新力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说明了多角度考察学科创新力的必要性。下面对排名变化较大的有代表性的学科进行定性分析。

  从排名可以看出,政治学的学科创新潜力最强,说明该学科的主关键词交叉率所反映的学科内部研究领域交叉较多,然而该学科的学科创新活力和学科创新保持力处于较低水平,这说明该学科研究的具体对象较为固定是相一致的。

  哲学的学科创新潜力较弱,说明该学科的主关键词交叉率所反映的学科内部研究领域交叉较少,各研究领域较为独立,这与哲学研究流派性强是相一致的。然而哲学的创新活力和创新保持力较强,这与哲学研究对象多样是相一致的。社会学的各学科创新力评价也和哲学呈现出类似的现象。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单指标评价的理论阐述,提出单指标评价体系,即利用各学科重要核心期刊论文的主关键词交叉率反映学科创新潜力,利用共现词生命指数反映学科创新活力,通利用有效新词出现率反映学科创新保持力,并分别进行实证分析,说明单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信性,能够从不同角度反映学科创新的不同侧面,是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和方向。

  参考文献:

  [1]杨建林,苏新宁.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研究的现状与思路[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02):5-8.

  [2]任全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8.

  [3]钱玲飞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多层次评价体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12):236-240.

  [4]陈敬全.科研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4.

  [5]Perrin, Burt. How to--and How Not to--Evaluate Innovation [J]. Evaluation,2002,12(1):13.

  [6]Engler, Joseph John.Innovation as 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D]. The University of Iowa, 2009.

  [7]钱玲飞等.基于关键词分析的学科创新力比较——以情报学图书馆学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1):117-120.

  [8]Pei-Chun Lee, Hsin-Ning Su. Investigating the structure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research through keyword co-occurrence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J].Innovation:Management, Policy & Practice,2010,12(1):26-40.

  [9]Pflueger, John C. A design method for cross-disciplinary coordination and innovation [D].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1.

猜你喜欢:

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

人类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其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活环境、心理状况、行为方式等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革,出现了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管理等等发面的问题,时代迫切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人文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17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