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政治论文>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学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社会科学是立国治国的根本。江泽民从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的高度连续三次发表讲话 ,开启了社会科学发展繁荣的新契机。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科学社会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科学社会学论文篇1

  浅析科学社会主义基本范畴

  [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科学社会主义有其基本范畴。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理论范畴和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科学社会主义学科主要包括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革命与社会改良、民主与专政、经济发展与社会平等、商品经济与有计划组织社会生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全人类解放、基本原则与各国实际等九对基本范畴。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 学科 范畴

  科学社会主义是不是一门学科,长期以来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科学社会主义不但是一门学科,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不这样看问题,既不符合其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又会影响现实中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一、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理论范畴的重要论述

  恩格斯有句名言:“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从学科建设角度看,应该说多年来确实存在着不重视把科学社会主义作为学科来加以研究和推进的状况。这既降低了这门学科的地位,又削弱了它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这个问题集中体现于对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的基本范畴研究不够。因为任何一门被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学科都应有它的基本范畴。范畴好比是理论体系“之网的网上的纽结”(列宁语)。它起着把理论体系中的概念、原理、规律联结起来的作用。

  理论体系中的范畴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关系的概括,凝结了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取得认识的成果。任何一门科学理论体系,各个逻辑层次上表达其内涵的范畴都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科学理论体系尤其是自己创立的理论体系的范畴有过一系列重要论述。

  马克思指出,范畴的本质是客观世界的各个不同方面、不同阶段的普遍联系的反映。“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力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因此,范畴与现实是不能颠倒的。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批判过蒲鲁东用经济范畴中的逻辑关系来取代现实中的经济关系的唯心主义错误。恩格斯有段名言就是针对这个错误而说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

  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了范畴的辩证实质:“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唯物辩证法体系包括客观辩证法范畴、主观辩证法范畴和实践范畴。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客观辩证法中,发展的范畴是最基本范畴;在主观辩证法中,联系的范畴是最基本范畴;在实践辩证法中,实践是最基本范畴。

  列宁则进一步指出了理论范畴的地位和作用。“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梯级,即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的梯级,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列宁把实践范畴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强调人类的认识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实践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的基础“环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理论范畴的重要论述,为我们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的基本范畴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启示。

  二、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的基本范畴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现在需要对科学社会主义这门科学的一切细节和联系作进一步的探讨。这既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历史使命,又是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的客观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专门论述过这门学科的基本范畴,但是以下这几对基本范畴贯穿于他们撰写的卷帙浩繁的科学社会主义著作中。

  1、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

  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的第一对基本范畴,它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之前,普遍存在着以劳动者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小生产方式。在与这种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中逐步成长起了新的生产方式:这就是生产资料的使用社会化了,生产本身也由一系列的个人行为变成了一系列的社会行为,生产产品也由个人的产品变成了社会产品。这就出现了社会化的生产方式。但是,在生产资料使用和生产产品都已经社会化的条件下,生产资料仍然是资本家私人占有。这就出现了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它“已经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因为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是与个体劳动方式相适应的,而社会化生产是与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相适应的。所以,资本主义社会里的一切矛盾归根结底都是由这对基本矛盾派生出来的。

  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个别工厂中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就是由这对基本矛盾发展而来的。社会主义最终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也是这对基本矛盾运动和发展的结果。从理论上看,科学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在考察这对基本范畴的过程中形成的。恩格斯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

  2、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

  从历史上看,在社会化生产发展中诞生了工人阶级的同时,就有了资产阶级。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是一对“双生子”。从逻辑上看,这一对范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第一章详尽论述了这两个阶级产生、发展和斗争的历史过程。他们指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阶级矛盾方面的表现。这种斗争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它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全过程并呈现出阶段性特点。由于工人阶级同社会化生产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成为目光远大、最讲纪律、革命性最强的阶级。与社会化生产密切联系,这既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社会主义的重要出发点,又是他们考察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和历史使命的切入点。正因为工人阶级与社会化生产密切联系在一起,才铸就了工人阶级一系列优秀的品格,才使工人阶级成为能够运用社会化生产这个武器来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主体,即“变革的力量”。

  当然,工人阶级的诞生和成长要经历从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这个过程。从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转变的根本标志就是工人阶级是否有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政党的领导。因此,工人阶级政党既产生于工人阶级之中,又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即它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这是决定工人阶级运动成败和工人阶级能否完成其历史命运的关键。

  在此,我们有必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西方政界、学界关于“白领阶层”和“蓝领阶层”这两个时髦的观点加以剖析。二战结束后的半个多世纪,由于西方国家发生了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上层建筑自我调节能力的增强,西方国家社会的阶级和阶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出现了越来越多脱离直接生产岗位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和第三产业的人员。西方国家称这些人员为“白领阶层”或“白领阶级”。另一方面,从事直接生产或体力劳动的工人则越来越少。西方国家称这些人员为“蓝领阶层”或“蓝领阶级”。只要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加以分析,就会发现这两个概念不仅缺乏科学性,而且实际上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关于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这对基本范畴的颠覆。因为西方一些政要和学者热衷于使用的“白领阶层”这种提法,实际上把从事脑力劳动、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的人员剥离出工人阶级的队伍。这样,在他们看来,在西方国家真正称得上是工人的就只是“蓝领阶层”了,而“蓝领阶层”将越来越少并且最终将被“消灭”。如果将这样的观点引入我们的理论和实践,是有百弊而无一利的。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背景下,我们头脑里要有这根“弦”:这就是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都源自它与社会化生产的密切联系。只要社会化生产存在,工人阶级的优秀品格是不会泯灭的。工人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下一定会完成自己崇高的历史使命。

  3、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生产资料私有制

  马克思、恩格斯是在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中发现未来新社会即社会主义社会的。他们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因此,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社会生产”。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如此重视生产资料公有制,就是因为他们认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实行社会化生产,这就必然要求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占有(即公有制)。而社会化生产条件下的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制则是束缚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源。这是必须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原因。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显然,这里讲的“私有制”是指生产资料资本家占有制,而不是笼统地指其他私有制。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恩格斯还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财产公有”或“财产共有”等提法表达生产资料公有制。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是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比如,过渡时期生产资料公有制表现为无产阶级以国家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而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一定阶段,集体占有生产资料也是公有制的形式。从马克思、恩格斯反复使用生产资料社会占有这个提法可以看出,社会所有制是他们认为的理想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4、社会革命与社会改良

  社会革命是指社会矛盾发展到尖锐化程度时必须用革命手段加以解决的社会发展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暴力革命在社会历史发展尤其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自身彻底解放过程中的作用。他们指出,暴力革命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在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都具备时才能发生社会革命。客观条件是指社会矛盾尖锐化,出现了统治阶级不能照旧统治下去和被统治阶级不能照旧生活下去的状况。主观条件是指要唤起人民群众的觉悟和被压迫阶级力量足够强大。对无产阶级革命胜利而言,还需要一个成熟的工人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

  社会改良是解决社会矛盾的一种途径或方法。马克思、恩格斯从来不笼统地赞成或反对社会改良及其形式。他们是从社会历史发展、无产阶级整体利益和具体条件变化等结合上来评价社会革命与社会改良的。恩格斯指出:“如果旧的东西足够理智,不加抵抗即行灭亡,那就和平代替,如果旧的东西抗拒这种必然性,那就通过暴力来代替。”马克思也指出,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恩格斯晚年根据19世纪末无产阶级运动处于低潮、革命力量处于重新酝酿阶段和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新的情况,充分肯定了利用议会、普选权等社会改良手段对实现工人阶级政党伟大目标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5、民主与专政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民主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来看,有原始社会的“自然长成的民主制”,奴隶制民主、封建社会民主、资产阶级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民主是与社会主义不可分离的,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追求的目标。他们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之后还要继续推进民主,尤其要重视发扬工人阶级政党的党内民主。列宁正确地表达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思想。他指出: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如果不实行充分的民主,就不能保持它所取得的胜利,并引导人类走向国家的消亡。”

  与民主相对应的专政也是有不同类型的。它包括奴隶主阶级专政、封建阶级专政、资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根本内容,是马克思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1852年,马克思在致魏德迈的信中讲到,发现现代社会中的阶级斗争“不是我的功劳”,我的理论贡献是提出并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列宁则明确指出,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根本点。对待无产阶级专政的态度是检验真假马克思主义者的试金石。

  民主和专政体现了国体与政体的统一。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思想。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言简意赅地指出,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同一种国体可以有不同的政体。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社会主义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对敌人实行有效专政,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在人民内部充分发扬民主,才能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6、经济发展与社会平等

  马克思、恩格斯历来把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即发达的经济作为未来社会实现和发展的前提条件。马克思指出,未来社会“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

  马克思、恩格斯非常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条件下的社会平等。虽然他们都使用过公平、正义和平等的提法,但更多地是用平等。他们从来不抽象地谈论社会平等,而是把社会经济发展与实现社会平等密切联系起来。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可以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就分配制度而言,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主要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高和生产关系成熟程度不同等原因,所以只能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从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看,这是权利上的平等, 但事实上不平等。因此,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的思想觉悟极大提高。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才能保证通过社会生产,使“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7、商品经济与有计划组织社会生产

  马克思、恩格斯是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上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的。这对范畴涉及到两种制度在经济特征上的区别。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最成熟阶段。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是社会化生产。但是在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的条件下,由商品内在两重性所产生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就演化为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难以克服的矛盾。

  前已述及,马克思、恩格斯是在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中发现社会主义新社会的。他们认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实行社会化生产,并从未来社会也要适应社会化生产的要求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高度提出了未来社会是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这个重要论断的。因此,我们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即经济领域的特征,而不是从体制(或机制)上来理解未来社会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的正确论断。

  8、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全人类解放

  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看作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质的规定和基本原则。马克思、恩格斯还多次使用“自由人的联合体”来界定共产主义社会。

  但是与历史唯心主义根本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所讲的人决不是指抽象的人,也不是仅仅指个人,而是指全体人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然要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密切联系在一起。由此出发,才能深刻领会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发出的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了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社会。这是因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做到“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研究实现全人类彻底解放这一崇高目标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

  9、基本原则与各国实际

  马克思、恩格斯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贯穿于他们浩瀚的著作中。这些基本原则包括: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必须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最高理想,必须以工人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必须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党的宗旨,必须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必须以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必须以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为执政党的重要使命,等等。

  马克思、恩格斯历来主张,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才能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他们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的这段论述最清楚地指出了这对范畴的关系:“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也包含了上述卓越思想:一切民族最终都要走向共产主义,但具体道路并不一样。西方不同于东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于像俄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国家。因此,社会主义的实现必然具有各个国家或各个民族的特色。

  注释:

  ①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636页,第43页。

  ②④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142页,第144页,第86页。

  ⑤《列宁全集》第2版第55卷第79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719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19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216页。

  科学社会学论文篇2

  论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

  摘要: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基本问题包含既相互区别又紧密关联的两个层面内容,一是怎么样认识社会主义民生,二是怎么样保障和改善社会主义民生。两个层面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民生观的整体框架结构。历史和现实的实践反复证明: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对于革命、改革和建设事业都至关重要。不断向别人、向前人学习,向老祖宗请教,在实践中学习,在破中立,并力求持续优化,进行学理探讨,创立中国特色的民生学等,是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民生观;基本问题;社会主义民主;整体框架结构;路径选择

  有人说20世纪是属于社会主义的世纪,它的影响几乎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也有人说20世纪是社会主义终结的世纪,苏东剧变的悲剧令人扼腕喟叹。社会主义在20世纪的悲欢和命运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认真总结、反思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回顾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固然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重要的问题在于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

  一、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的意蕴

  首先阐明何谓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也许十分必要。在我们看来,所谓社会主义民生观,一般地讲,就是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民生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内涵极为丰富,具体来讲,它至少可包含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关于怎么样认识社会主义民生的观点和看法,主要涉及社会主义民生的内涵、结构、特征、本质、价值、地位、功能等一系列问题,对这些问题系统地解答就形成了社会主义民生观的认识论即“怎么样认识社会主义民生?”,这是社会主义民生观首要的基本内容;二是关于怎么样保障和改善社会主义民生的观点和看法,主要涉及保障和改善社会主义民生的理论基础、思想前提、主体、原则、方法、途径、目标、战略步骤等一系列问题,对这些问题系统地解答就形成了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实践论即“怎么样保障和改善社会主义民生?”,这是社会主义民生观的重要构成内容。

  社会主义民生观两个层面的内容,其区别是十分明显的,一个是认识论,一个是实践论,但二者之间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前一个层面,即怎么样认识社会主义民生,是后一个层面即怎么样保障和改善社会主义民生的前提和基础,后一个层面,则是前一个层面在实践方面的具体体现和展开,前一个层面归根结底要落实在后一个层面才具有实际的意义。这两个层面的有机统一,即认识论与实践论的有机统一,就构成了社会主义民生观的整体框架结构。社会主义民生观的问题很多,十分庞杂,但基本的问题,就是怎么样认识社会主义民生、怎么样保障和改善社会主义民生这两大问题,其他许多问题,都是围绕着这两个基本问题展开的,其解决也都与这两个基本问题的解答有着直接的关联。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主义民生观往往表征为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样态。从主体向度看,可以说,有多少位社会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就有多少种社会主义民生观,许多人的社会主义民生观即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不同主体那里,却往往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如毛泽东的民生观与邓小平的民生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表现却是各有千秋。

  从具体内容来看,社会主义民生观往往渗透于民生各个具体领域,表征为各种各样具体的民生形式,如社会主义民生就业观、社会主义民生分配观、社会主义民生保障观、社会主义民生生态观等。从性质上来看,社会主义民生观有正确的与错误的、科学的与非科学之分。正确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是指那些正确认识了社会主义民生(包括对社会主义民生的内涵、本质、结构、特征、价值、地位、功能等方方面面正确的认识)和采取了正确的理论、原则、方法、途径、战略步骤、目标来保障和改善社会主义民生(其中,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要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价值取向)的民生观。与此相反的,则是错误的、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

  一般来讲,尽管每个社会主义者、每个马克思主义政党都有自己独特的社会主义民生观,但并不是每个社会主义者、每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社会主义民生观都是正确的、科学的,而且也不是总是正确的、科学的。真正符合实践标准与人民群众标准的,才是正确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

  二、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的重要价值

  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极为重要。

  从国际上看,20世纪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无论就理论的创新与停滞、运动的成功与失败还是制度的建立与抛弃都与是否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息息相关。在20世纪初,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共产党人根据历史条件的重大变化,深刻把握了时代的本质和发展逻辑,不仅在理论上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一国或多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新论断,而且在实践上成功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随后,他们还对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许多难能可贵的经验。这里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不可否认,原因肯定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应该肯定的,这就是与列宁等人确立并坚持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剥离不开。

  众所周知,十月革命以前,俄国社会结构极其复杂,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相互交错、相互纠结,由于连连战乱,民生更是极度凋零,广大工人与农民连最基本的生存都难以保障。在这样的情形下,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共产党人十分关注民生问题,高举“和平、土地、面包”等民生大旗团结广大工农兵,通过革命来解放和改善民生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随后,面对帝国主义对新生社会主义政权的疯狂围剿,列宁等人被迫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的力量粉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战争胜利以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就不断暴露出来,最突出的就是损害了农民、工人的现实利益,导致民生状况没有得到较大改善,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政治社会危机。

  正如列宁所指出:“当我们度过了,而且是胜利地度过了国内战争的最重要阶段以后,我们就遇到了苏维埃俄国内部很大的――我认为是最大的――政治危机。这个内部危机不仅暴露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民的不满,而且也暴露了工人的不满。”基于此,列宁等人及时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经验教训,并适时提出了新经济政策。从表面看,新经济政策似乎背离了社会主义的一些特征和原则,但它恰恰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价值取向――从现实国情出发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谋求与资本主义国家正常交往,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等,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现实的条件。所以这一政策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社会主义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但历史从来都是戏剧性地展示其风采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却开始步入低潮,以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了苏东剧变的历史惨剧,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跌入谷底。为什么社会主义由高潮逐渐跌入谷底?原因固然也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这就是,在这段时期,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民生观上出了重大的问题,最鲜明的表现是:

  其一,对社会主义民生的理解与运用存在偏颇,仅仅把社会主义民生理解为一种价值理想或价值取向,片面地将其抽象化、泛化为空洞的政治口号,成天高喊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实践上却是裹足不前,极度忽视民生问题,使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日益恶化,由此引发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强烈不满。

  其二,对社会主义民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认识模糊,没有体认到社会主义民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在斯大林模式形成以后,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忽视与民生相关的农业和轻工业,不仅对民生始终抱着漠不关心的态度,甚至还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强力剥夺农民和工人的现实利益来优先发展军事工业,致使民生遭受极大破坏,许多人甚至被活活饿死!人民群众在极度失望中感受不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苏共的态度逐渐由支持到观望再到反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其三,在苏联共产党内部逐渐形成了背离人民群众利益、背离社会主义、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特权阶层,异化的苏联共产党因此不可能再始终关注民生、重视民生并着力改善民生。很显然,以上这些错误的趋向与做法,都违背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基本要求,其结果,使得积重难返的苏联犹如雪崩一样迅速亡国、亡党、亡制度,其教训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是否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也是决定党领导革命、改革和建设成败的核心问题。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为什么革命能够成功?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逐渐形成并确立了科学的民生观,对“怎么样认识民生、怎么样保障和改善民生”都作出了新的、科学的解答,主要内容包含:民生是革命胜利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民生是关系到党的群众根基的大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理论基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党的根本宗旨又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思想前提;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原则;无产阶级革命是解放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革命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解放和改善民生等等。正是在这一科学民生观的指导下,党领导的民生解放事业才获得成功,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从根本上改善民生奠定了政治基础和制度前提。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百废待兴、民生凋敝的情势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关注民生。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基本民生问题,比如:制定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四面八方”政策;坚决打击哄抬物价、投机倒把行为;改革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按照农轻重安排生产,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物质需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造成一个又有集中,义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人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一!;文化上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使民生状况大为改观,基本抚平了战争带来的民生创伤。遗憾的是,这一良好的局面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从1957年开始,由于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激烈化以及国内“左”倾主义错误等各种复杂原因,党在民生观上也出现了一些重大问题,如:以阶级斗争为中心替代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发展生产力;单纯追求生产关系的变革来改善和发展民生;片面发展重工业,轻视与民生相关的农业、轻工业;没有科学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现实、眼前利益的关系等,使民生建设逐渐被引入歧途,以至发生了像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那样严重的错误,民生建设在很长一段时间遭受重大挫折,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

  所幸的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新起点,我们步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与中国民生建设实际相结合,开辟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道路,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作为科学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当代中国形态,既内含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价值取向,又包含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探索民生实践的成功经验,其主要内容体现在对民生观基本问题的科学解答上。

  首先,是对怎么样认识社会主义民生的科学解答:社会主义民生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巩固、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社会主义民生就是要解决人民群众温饱、小康、富裕的问题;社会主义民生是构成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方面;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民生发展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民生的特质;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民生的根本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民生是检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尺。

  其次,是对怎么样保障和改善社会主义民生的科学解答: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理论基础;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思想前提;科学发展是社会主义民生之基;改革是社会主义民生发展的基本动力;科学处理关涉民生的各种重要关系是重要途径;积极实施民生工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循序渐进,采取科学的民生战略步骤,制定合理的民生发展目标;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采取正确的民生工作态度和方法;等等。这一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是我们取得民生建设成就的根本保障。

  历史与现实、正面和反面都雄辩地证明: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不关注民生、不重视民生是不行的,这违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必将被人民群众所抛弃,苏东剧变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是只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也是不够的,还要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采取科学的方法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我国发生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就是很好的证明。由此观之,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时候我们确立并坚持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什么时候社会主义民生事业就顺利、发展与成功;什么时候我们偏离、甚至放弃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什么时候社会主义民生事业就遭受挫折,走弯路,以致失败。由此可见,在现阶段我们党要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应而且必须高度重视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
  三、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的路径选择

  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需要从多方面作出艰辛的努力。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着重指出以下几点,恐怕是十分必要的。

  其一,不断向别人、向前人学习,向老祖宗请教。

  民生问题从来都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是任何一个政党和国家都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基本问题,特别是现时代处于一个民生政治时代,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以及民生问题解决的程度是衡量一个政党和国家存在合法性的基本标尺。基于此,许多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欧一些福利国家也十分关注民生,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他们在民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开阔视野,积极借鉴别国探索的有益成果。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向前人学习。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仅蕴藏着丰富的民生思想资源,而且还有许多贤明君主在改善民生实践方面成绩斐然,如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尽管从总体上讲他们的民生观是封建主义的,但其中也包含许多合理的、值得借鉴的成分,需要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除此以外,还应向老祖宗请教。在马克思主义不同的发展阶段,许多经典作家在领导革命、建设的过程中,也都十分关注民生问题,对民生问题有着不同程度的阐释,实践中还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路线、方针、政策来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就需要我们回归文本和历史,向老祖宗请教,挖掘其民生思想的精华,吸收其民生实践的经验教训。以上所有这些关于民生的思想资源,作为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对于我们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其二,在实践中学习。

  民生作为理想价值与实践双重向度的统一体,它既是一种价值目标、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更是一种现实的实践运动。基于这个角度,可以说,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关注民生、重视民生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历史。我们党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中,伴随着民生实践的成功,不断积累了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宝贵经验;同时,伴随着民生实践中的挫折与失败,我们党也不断吸取了不能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的深刻教训。在这里,无论是成功经验的积累,还是失败教训的吸取,都是十分有益的。正如邓小平所说:“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不断总结民生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会使我们更好地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

  其三,在破中立,并力求持续优化。

  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不是天然而然地自发生成的,而是在与各种非科学的民生观相比较、相对立、相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里虽然指的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但基本道理是一致的,同样也是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民生观是在与空想社会主义民生观相比较、对立、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列宁的科学社会主义民生观是在与修正主义者的民生观相比较、对立、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的科学社会主义民生观则是在与各种教条主义者的民生观相比较、对立、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要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就必须同一切非科学的民生观作坚决的斗争,在破中立,充分发挥反面案例的作用。

  同时,民生问题本身所具有的动态性、复杂性、长期性等特征,决定了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不是“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有些人在开始时确立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但随着时代与实践的变化和发展,后来却滑向了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如以斯大林为代表的苏联共产党人在一个很长的时期都确立并坚持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后来却由于种种原因走向了反面;即使像毛泽东这样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和建设者,在晚年,社会主义民生观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恐怕是这位伟人晚年犯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要认真吸取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即使开始确立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也要注意不断地学习、提高、持续优化,始终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

  其四,进行学理探讨,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学。

  为了使我们更好地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推进社会主义民生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应当加强民生观的科学研究,这样可以为我们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提供学理支持。从现阶段来看,“民生研究是学术研究的生长点,学术界应当把对民生问题的研究当作‘学’字第一号的大课题,从而为民生问题献计献策”。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提出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学的建议,以加强对民生的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研究,通过对民生的学理探讨,为我们确立并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民生观提供理论支撑,而且从现实条件来看,“目前设立民生学的时机已经成熟,理论基础已经具备”。这就需要我们理论工作者在这方面做出积极努力的探索,为中国民生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317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