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政治论文 > 社会主义 > 较好的社会科学论文

较好的社会科学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较好的社会科学论文

  就我国而言,社会科学事业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由广大科研工作者共同参与的、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外来优秀文化为己任的、以回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题的、旨在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果的一项系统工程。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较好的社会科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较好的社会科学论文篇1

  谈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

  摘 要:科学技术主要以两种方式对社会发生积极作用和影响:科学技术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提高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通过科学思想影响社会,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建设作用。但科学技术对社会也产生消极的影响。作为精神范畴的科学技术与作为物质范畴的生产力既有同一性,也有对立性。“科学是生产力”体现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同一性,科学技术可以转化生产力。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生产力;对立统一性

  科学技术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精神活动的一部分。它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活动为核心的高级文化系统。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中的“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引起了社会的深刻变革,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精神文化的巨大飞跃。科学文化作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观念结晶,对于人们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文化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主要以两种方式对社会发生积极作用和影响。

  首先,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取得突破性进展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促进人类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科学文化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提高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诸要素的重要要素,科学技术放大了生产力各要素。科学化的劳动者所具有的能力,远远超过普通人的能力,会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先进的劳动工具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巨大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已成为重要的劳动对象;管理也是生产力,现代管理极大地依赖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科学技术的明显超前性,是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的客观依据。如运用相对论及原子核裂变原理形成和发展了核技术,促进了原子能在军事、发电等方面的应用。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产业高级化,科学技术的贡献超过劳动力和资本;产品科技含量密集化;科技应用于生产的周期大为缩短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体现,高科技及其产业是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性潮流。

  其次,科学技术通过科学思想影响社会,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规范和导向作用。历史上,作为推动社会文明向前发展的科学,曾不止一次地对宗教、哲学、道德以及思想意识领域直接或间接地发生影响。而不断积淀的科学文化又逐步构成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近现代的科学文化集中反映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水平,是人类日益摆脱愚昧状态、摆脱盲目力量支配、争取自由的主要标志,它使一系列古代神话变为今日的现实,并不断创造着新的奇迹。今天的人类,如果不与科学技术相联系,不用科学文化武装自己,就不可能成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和现代化的人,也无法自觉地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不可能自觉地完成历史赋予我们时代的艰巨任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曾说我们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

  科学精神是科学主体在长期的科学活动中所积淀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等的总和,理性和创造性是其根本特点。理性崇尚精确、严谨。观察和实验、理论联系实际是其基本取向。创造性提倡探索和开拓,主张合理的怀疑。科学精神是保持科学自身性质、促进科学不断进步的巨大精神力量。它不仅同科学技术自身一样推动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且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主导作用。科学精神能铸造人的思想,,从而对人的精神世界具有不可低估的建构作用。把握了科学精神,就可以充分占有材料,探索本质、把握规律,正确反映和作用客观事物。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首先是影响思维客体的变化。随着人类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工程技术等的纵深认识,一系列的新领域、新学科、新对象、新方法涌入人的思维活动领域,构成了全新的思维客体。由于人类知识生产的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也日益成为人类所要把握的重要对象。其次,影响思维主体的变化思维。主体因其社会关系和认识条件的变化以及社会实践和生产力的发展,刺激和唤起人们新的需要,形成人的新的目的,形成人们从事思维活动的新的动机。思维主体具有新的思维的能力。再次,引起思维工具的变化。当代科技革命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念成为思维主体在理论地把握思维客体的新工具,构成思维主体的新的反映模式。科学技术的发展突出了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当然,科学技术对社会也产生消极的影响。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之时,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以生物技术为例来审视科技发展对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生物技术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人们在开发利用生物技术时,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安全问题。如各类转基因活生物体环境释放后对生物多样性所构成的危害。此外,基因工程药物、疫苗,转基因食品、基因治疗等都可能存在类似问题。生物技术的误用以及生物技术的非道德应用也可能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人体细胞克隆人的研究使是突出一例。二是生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从生物安全的角度来讲,外来物种的入侵、生物资源的流失有可能给国家利益造成巨大损害。转基因生物体环境释放对生物多样性带来很大威胁。三是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仅可以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也可造成环境污染和大面积人群感染。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阐述物质和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时,指出了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它们的对立是绝对的。但两者又具有同一性,物质可变成精神,精神也可变成物质。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列宁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同样,要看到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为精神范畴的科学技术与作为物质范畴的生产力既有同一性,也有对立性。“科学是生产力”就表现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同一性,科学技术可以变成生产力,但也不能忽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对立性。两者的对立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发达的生产力不能容纳落后的科学技术。万吨油轮不适用帆船技术,高速铁路不适合马车运输。另一方面,落后的生产力不能容纳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完全禁运的情况下,缺少浓缩铀的朝鲜,拿到原子弹生产技术也造不出原子弹。即使中国拥有第一流的飞机发动机技术,如没有制造飞机发动机技术的特种合金材料,也是空白。作为精神或观念形式的科学技术要成为客观的生产力,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条件,这不仅受到社会条件的限制,还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非洲内陆的沙漠国家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类似韩国的先进造船工业。

  总之,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我们要看到其两面性,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今天的社会已经无法离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以它特有的方式渗透在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发挥着它的独特作用。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必须充分地发展和利用科技,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使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另一方面,也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局限性,消除它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光盘版).

  [4] 舒炜光,邱仁宗.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5] 孙宝寅.科技传播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6] 吴国盛.科学思想史指南[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较好的社会科学论文篇2

  浅析科学发展观与企业社会责任

  【摘要】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和经济社会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中国企业只有认真、积极地承当社会责任,才能更好地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奠定良好基础,从而不断树立中国企业良好形象,顺利实现国际化经营、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实现创建百年老店的可持续发展的梦想。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企业;社会责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但是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前进中还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比较多。在此情况下必须转变发展思路,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需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

  企业是市场经济最小的细胞,企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企业与其生存的外部环境的关系不可分割,已形成与其包括所在社会、地区等利益相关者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任何企业都不可能独立于其所依存的外部环境独立生存、发展壮大。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和经济社会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中国企业只有认真、积极地承当社会责任,才能更好地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奠定良好基础,从而不断树立中国企业良好形象,顺利实现国际化经营、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实现创建百年老店的可持续发展的梦想。

  1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企业社会责任”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谢尔顿于1924年提出的,当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完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不久,参战国家经历战后回复重建时期,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当时虽然经济得到恢复,但是经济发展是以严重损害生态环境,压榨劳动者的劳动为代价的。此时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西方学者们开始深入思考如何协调企业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企业如何除了为投资者承担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外还应承担发展过程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

  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著名“贝利-多德”的论战,这个论战的主题就是关于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问题,最终以持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多德获胜。论战不仅促使贝利亦成为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这一观点的倡导者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管理学家的关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从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的研究和倡导的队伍中来,这些学者有哈佛大学教授莱维特、哈耶克、波斯纳、管理学家安德鲁斯、杜拉克、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希克等。1999年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世界经济论坛的发言中首次提出了全球契约,要求制定一套原则,促使跨国公司在全球经营中努力改善人权、劳工和环境的倡议。这项倡议就是跨国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纲领性文件。2000年7月26日起全球契约在联合国总部正式实施,并要求各经济组织领袖加入这项倡议并与各个国际组织推动国际社会共同遵循的企业社会责任。自此已经有2000多家世界著名企业加入全球契约,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并促使企业社会责任得到在世界各国、各经济认可和响应。

  2 社会责任对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作用

  2.1 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形成良性互动,树立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促进企业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

  企业认真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后,将得到企业的员工、消费者、社区、客户及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就会得到利益相关者迅速认可。人类的明天更美好是整个世界的共同理想。企业只要自愿尽力履行社会责任,为了人类的美好明天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就会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从而不断获得企业发展动力,减少企业经营的阻力。这些企业尽力承担社会责任后,就得到良好口碑传播,获得免费的广告宣传。例如每年中央电视台的最佳雇主评选就为这些企业进行了播放免费的广告,中央电视台每期为农民工子女捐赠的春暖节目将为那些参与捐赠的企业提供免费的广告宣传机会,从而为这些企业提供树立正面形象的机会。

  2.2 履行社会责任将有利于顺利实现国际化经营。

  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项主要壁垒。当前国际上的官方组织和民间组织越来越注重企业在环保、劳动保护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几年前我国知名的彩电生产企业――长虹受到英、美等国消费者的抵制的重要原因就是长虹没有认真履行其社会责任,没有为其员工缴纳足额的社会保险费。现在对我国出口的加工商品和外贸企业的责任标准的监控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的关注的重点。

  2.3 履行社会责任将有利于企业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形成企业良好的核心价值观。

  尽力自愿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必然是对自己、社会、消费者和员工负责任的企业。企业要承担其社会责任必然需要其员工来实施,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才能促使企业尽力去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中一项重要的责任就是对员工的责任,要履行好这一项责任,企业就必须充分尊重员工的权利和尊严,保障员工的各项合法权益,开创企业与职工共同成长的良好局面。例如作为全球第一制药企业的辉瑞公司,为了履行好其社会责任,其全球健康志愿者项目的成员均为在其工作五年以上的优秀员工,在五年的工作中辉瑞公司为其提供规范、严格的职业技能和道德水准等各方面的培训,这是因为辉瑞公司提供了基于“以人为本”的培训才促使其项目的顺利实施。为了更好地承担其社会责任,企业还必须将为人类社会负责任为核心的的价值观作为评判企业各方面行动的准确与否的标准,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的基础,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的指南,最终形成企业各层次员工的一致行动。

  2.4 履行社会责任将有利于企业提高竞争力和软实力,培育、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现在企业间的竞争不再是以设备、有形资源为基础的竞争,而是以上升到人才、知识、品牌、文化等无形资源为基础的竞争。正如现在流行的谚语“四流的企业卖产品、三流的企业卖服务、二流的企业卖标准、一流的企业卖理念”所言,只有为人类社会负责任的理念才能取得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下获得一席之地。

  3 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中国企业将越来越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意识比较差的今天,中国企业应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落实。

  3.1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转变发展思路,落实真正认识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必要途径。

  企业任何一项改革的顺利实施都离不开高层管理人员的支持,只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牢固树立起该科学的理念,才能有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与提高管理水平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才能驱动整个企业加速将社会责任的履行真正落到实处。如果高层管理人员没有企业应该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即使政府花大力气强迫其实施,也难以顺利落实到位。

  3.2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之中。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理念,例如中国古代哲学家就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人类必须和环境友好相处,企业也应与其生存环境友好相处。中华民族的历史能够源远流长地延续下来,就是与尊重自然的生存方式离不开的。现在西方的管理理论正在吸收融合把中国传统的“和谐”“仁义”“天人合一”等理念,发展出一套套可操作等管理诀窍。我国企业更应该吸纳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成果,将其丰富的理念与企业科学经营相结合,形成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文化氛围。

  3.3 建立社会责任管理的沟通机制。

  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沟通机制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内部沟通机制和外部沟通机制。内部沟通机制即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层次员工之间的沟通,外部沟通机制包括企业与股东、供应商、消费者、媒体、政府、科研机构、民间团体及社会公众长期有效的沟通机制。建立沟通机制有利于倾听各方的呼声,能够促使企业主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社会公德等,主动去服务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最终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更好地得到履行。

  3.4 主动关心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努力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制度。

  企业主动地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制度能够促使企业不断审视不同时期社会责任履行情况,通过与其他企业进行对比,能够认识到哪些方面还有不足,哪些方面已经履行到位。从而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使企业的经营行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社会责任方面信息,利用内外部沟通机制,了解各方对企业的反映,从而更加科学地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合理地调整自身的各方面行为。

  参考文献

  [1] 卢岚、刘开明编:《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实施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7年2月第一版

  [2] 王志乐主编: 《公司责任――挑战还是机遇》,中国经济出版社,北京,2006年5月第一版

  [3] 蒙培元著:《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人民出版社 ,北京,2004年8月第一版

  [4] 史征:《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企业社会责任――SA8000标准的启示》,《北方经济》2007年第1期

  [5] 黄杨:《企业社会责任将成衡量企业社会贡献的标尺》,《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1月29日第一版

猜你喜欢:

3179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