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理学论文 > 农林学类 >

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时间: 纪礼陈1 分享
  摘要分析了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加快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以为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经济;现代农业;发展;对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其可促进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且对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安定以及实现社会公平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1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1.1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稳定的农业投入机制,各级部门对农业的投入还有很大的随意性,影响了农业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由于投入不足,我国现有的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都还是20世纪60~70年代修建的,这些工程大多已超期服役,无法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影响,导致农业抗灾能力明显下降。
  1.2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
  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双重户籍制度形成了城乡巨大差别,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正常流动,割裂了劳动力的流动机制。农业和工业产品价格巨大剪刀差的存在,导致农产品价格低廉,束缚了农业经济发展。而农民通过剪刀差向国家提供的资金,又不能在城市形成应有的投入产出效益,也未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1.3农村市场信息闭塞,农产品增产不增收
  市场决定生产,农产品也离不开市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只有通过市场机制来调配,才能得以持续健康地发展。农民种什么、养什么,不是政府所能确定的,也不是农民随心所欲的,而是由国内外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几乎是空白,导致农村市场信息严重闭塞,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加之一些地方在结构调整中,不研究市场规律,而是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造成各种农产品供大于求的“大战”,如苹果大战、蚕茧大战等,导致农业生产能力大起大落,给农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1.4农业利用外资结构不尽合理
  由于农产品加工项目尤其是初加工项目投资较少、审批较快、易于生产经营、市场广阔且投资回报率较高,所以外商选择投资项目大多以农产品加工项目为主。而荒山、荒地、荒滩和未养殖水面的开发与利用等项目,因所需投资较多、回收期长、风险较大,外商更缺乏投资兴趣。对于农业技术研发、农业生物制品生产、农产品品种改良等高风险、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项目,外资更是很少涉足,因此影响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导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1.5农业标准化建设不容乐观
  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水平很高,而当前我国许多农产品的质量标准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农业生产经营面临着国内国际2个市场的激烈竞争,因此,大力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已成为农业经济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据了解,我国现行颁布的2万多项国家标准中,农业方面的标准只占10%左右,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也为与国际接轨带来极大困难,使农产品失去了国际竞争优势。
  2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
  2.1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
  要进一步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研发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针对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加快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控、循环农业和防治污染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科技投入中的比重;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技推广服务;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1,2]。
  2.2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扩大畜禽良种补贴规模,推广健康养殖方式,安排专项投入支持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试点;加强动物疫病特别是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突发疫情应急机制,稳定基层兽医队伍;积极发展水产产业,扩大优质水产品养殖,发展远洋渔业,保护渔业资源;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园艺、畜牧、水产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农产品对外贸易磋商,提高我国农业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能力。
  2.3以强农惠农、改革创新为主要手段促进农民增收
  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要按照中央1号文件确定的“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基本思路,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为农民增收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3,4]。落实中央有关部署,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可重点从2个方面着手:
  (1)适量提高粮食直补标准,加大农资综合补贴力度并完善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以综合性收入补贴的增加来直接促进农民增收。大力支持农业专业化、优质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政策,积极培育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鼓励农民开展多种要素、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2.4加快改善农业投资环境,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农业投资硬环境。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尤其要加大对相对落后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积极改善基本生产条件,配套完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营造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硬环境。同时,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发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对各类资本投入的引导作用,创造条件吸引外商投资农业领域,实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整治各类环境污染,严格控制“三废”排放量与处理。健全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服务设施,为外商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现代农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5,6]。
  2.5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
  (1)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发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行业协会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中的作用。
  (2)要求外商投资者在农产品质量、环境等方面采取母国标准或发达国家标准,编制农业投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3)进一步加大农业标准化的宣传力度,大力培育农业标准化技术与管理人才,提高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消费者的标准化意识,形成全社会推动农业标准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3参考文献
  [1] 陈永芝.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层矛盾与制度创新[J].中国经贸导刊,2009(23):86.
  [2] 于化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对策初探——以呼和浩特地区为例[J].华北农学报,2006(S3):148-151.
  [3] 袁本华.襄樊县域农业经济差异分析与评价[J].农产品加工,2009(10):46-49.
  [4] 张九聪.落实科学发展观 提升农业产业化[J].山区经济,2009(5):31-32.
  [5] 张秋红.都市农业与农民技术素质教育[J].华北农学报,2005(S1):195-198.
  [6] 涂进荣.闽东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J].农业科技通讯,2009(12):16.
38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