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理学论文>数学>

中学数学毕业论文参考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当前,我国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对中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学数学毕业论文参考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学数学毕业论文参考篇1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

  【摘 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教师也不再是“满堂灌”的讲授;学生和教师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知识的认知结构的构建和教学目标的完成这些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在课堂要使学生们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是每一位教师一直以来所致力追求的。想让学生们的学习欲望经久不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最大限度的有效的抓住每一个教学契机,让学生们最大限度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本文就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浅谈一二点。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兴趣

  0.引言

  数学,其标准定义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看着复杂难懂,总是让学生们头疼,提不起学习兴趣。然而,如何让学生们对数学感兴趣,愿意学,便是教师的存在价值。下面我结合我个人在学校实习的经历,浅谈一下我对中学数学教学的一点认识。

  1.适当使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勾股定理”为例。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一上课,就领着同学们看课本,将“勾股定理”的文字表述读一遍,接着就直接文字表述用数学表达翻译过来,再写出“勾股定理”的公式,就将新课讲解完了。整个过程下来,老师和学生没有互动,只是老师一个人在讲,学生在下面听。老师主宰着课堂,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而学生的想法,老师却一无所知。

  而新式课程教学要求老师要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课堂的“倾听者”,学生要由原来课堂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课堂的“主角”。我个人认为,“勾股定理”可以以问题的形式来引入课堂。例如,老师上正课前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科学家们是怎样来探知其他星球上是否存在人类的吗?”学生们就会因为老师的问题而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之后老师告诉同学们是通过向其他星球发射一个“神奇”的三角形来确认的。此时,学生们的兴趣便被老师给提起来了,进而会思考这个“神奇”的三角形会是长什么样子的,怎么会具有这么大的能力。

  此时,老师对学生说:“想要知道这个“神奇”的三角形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三角形,为什么它会具有探知外星人是否存在的能力,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课《勾股定理》吧。”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我们会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师生没有互动,学生没有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然而,新式课堂教学就避免了这个问题,是老师和学生相互沟通,共同来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真正的融入的课堂中来,成为课堂的“主角”,从而也是老师达到了引入新课的目的。我个人认为这种问题式的形式能很好的使学生接受,也容易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这种引入新课的方式就需要老师要将教材理解通透,而且还要多方面涉猎,将其他知识和数学知识相结合。这样才能提的出好问题;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更顺利的融入到课堂中来;才能更容易,最大可能的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更好的把新课引入到课堂活动,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2.多种变式,开阔学生眼界,提升学生思维

  以完全平方公式为例。

  老师在讲解完完全平方公式的标准形式((a±b)=a±2ab+b)之后,就将课本上的例题给学生们讲一遍,这节课就讲完了,不再给学生举其他例题了。而这样,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做题和考试的时候,只是认识完全平方公式的标准形式,只会做公式标准形式的题目,而只要稍微变化一点样子就辨别不出来了,不知道该怎么下手去做了。

  例如:已知x+y+2x+4y+5=0,求x,y的值是多少?

  其实解决这道题目很简单,就是(x+1)2和(y+2)2的两个完全平方公式的和,进而很快就能得到x=-1,y=-2。但是,很多学生因为之前没接触过这样的题目,就看不来这是两个完全平方公式的和,从而就不会做这样的题目。我个人认为,造成这样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自己做题少,导致自己见到的题型不够多,另一方面是老师在讲课的时候,给学生们把公式的变形拓展的不够多,使学生的思维提升不够,进而做题存在困难。我个人觉得,老师在讲完课本的基本知识以后,应当再给学生们举一些公式变形。将解题思路和方法要尽量给学生讲清楚,使学生通过训练后能够灵活的应用公式。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老师有足够的耐心,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多方面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备课等等,还要尽力做到尽善尽美。

  我们常说,公式定理是死的,题是活的,说的就变式问题。当然,人力有穷,而题的变是化无穷的,真要让教师将全部变式的可能形式都讲到,也不太可能。但是,教师在能力所及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将其变式的可能形式给学生们讲到,方便学生们对公式定理的理解和掌握,从提升学生思维。

  3.和谐师生,共筑和谐课堂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在学校里,老师总是关注那些学习好的“优等生”,常常会忽略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这样会常常使得师生间的关系会不和谐,导致教学进展不尽如人意。我觉得,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老师要端正态度,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其次,要在教学中尽力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不要让成绩差的同学感觉到自己的地位比成绩好的同学低。例如:同样是问问题,老师不能只给成绩好的学生耐心讲解,而给成绩差的学生就是不耐烦的表情,这样的情况要杜绝。同时,老师要走到学生中去,经常和学生聊一聊,谈一谈。偶尔和学生们一起做一些体育活动,使自己和学生们真正的融入到一起,和学生们一起建立起新的师生关系,允许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们犯错,它是学生们的一种经历,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必修课。最重要的是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们能够完全的信任老师,愿意和老师沟通。从而,能够更好使师生双方相互了解,进而促进了师生间的关系,使之更能够趋向和谐发展。毕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进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当然,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要认真研究相关的问题。毕竟,对以后改善数学教学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是有很大的实际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张奠宙,宋乃庆,主编.数学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靳玉乐主编.现代教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

  [3]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朱德全,李姗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5]朱德全,易连云,主编.教育学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页带来更多的中学数学毕业论文参考

340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