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理学论文 > 物理学 > 有关化学教学学位论文

有关化学教学学位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有关化学教学学位论文

  化学素质教育包含化学知识、化学技能、化学方法、化学思维、化学能力以及化学兴趣的培养等等。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化学教学学位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化学教学学位论文篇一

  《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与教学研究 》

  摘要:新课改要求化学教学要以科学探究为基点,大力开展探究实验。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实际的教学中仍是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严重影响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提高。本文从初中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原则入手,对实验内容的选择以及如何设计实验内容的呈现方式等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

  新课改后,我国教学标准明确提出要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基点。尤其对于化学教学而言,化学本身就是基于化学反应的一门学科,探究实验更是化学家得出化学成果的重要途径。因而开展探究性实验理应是化学教学中的必要环节。但是在当下的现实环境下,许多学校和教师还处在观念的转变期,很少能意识到在初中阶段就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的重要性。部分教师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如何去引导学生去做探究实验,因而演示性的实验仍旧是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师积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水平,研究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方式和教学引导方式,对于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化学探究实验设计原则

  1.目标明确原则。

  每个探究性实验首先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探究的每一个步骤也需要设计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比如整体实验是为了探究什么原理,探究过程中实验品、实验条件的设计又是为了向学生传递什么信息,这样具有明确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的设计,整个探究实验才有实际的意义,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创新探究原则。

  如果一味地按照传统的内容和模式进行探究实验,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实验设计的内容具有创新性、探究性,可以借助教师的创新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活化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学生去发散思维、创新探究。

  3.切实可行原则。

  再好的想法都要能落地才能称之为“好主意”。探究实验也是这样,如果探究实验不能在现有的环境条件下开展,或者超出了学生的年龄和知识范围,学生难以融入其中,那这样的探究实验是无用的。切实可行才能让学生在探究中激发继续探究的欲望。

  4.实时安全教育原则。

  在设计探究性实验时,保证学生的安全是基本规范。因此,实验设计要力求装置简单、操作规范、安全,在实验结束环节要对有毒物质进行无害处理,使用药品时也要注意节约。教师在平时以及实验中也要时刻进行安全教育,以防患于未然。

  二、探究实验内容的选择及呈现方式

  探究性实验的实验内容既要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又要是学科知识中符合教学目标要求的内容。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能进行探究,初中化学实验室也并不是能满足所有探究性实验的实验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合理筛选探究实验的内容,并选择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呈现方式。

  1.化学探究性实验内容的选择来源初中化学探究实验内容的选择来源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①教材。

  教材中会提及到许多化学实验。对于这部分,教师不能只进行传统的演示实验,而要满足学生动手实践探究的心理,着力引导学生体验探究的整个过程。比如,对于教材中提及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化学实验室的资源,请学生们一起进行探究学习。

  ②生活现象。

  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现象。比如,厨房里炒完菜洗过的铁锅如果不把水擦干,再次使用的话会发现有一些红色物质。教学中不妨根据类似的生活现象,带领学生探究生成的新物质的成份。教师还可以据此与学生探讨洗油锅的时候用洗洁剂和不用洗洁剂后铁锅放置一段时间后的不同现象,并分析原因。师生把生活话题的探讨延伸到了化学探究性实验,对于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十分有益,还能把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促进知识教学的生活化。

  ③学生自身的发现与疑问。

  在整个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教材提及的物质的化学性质或者相关实验的实验现象、实验原理等等,学生也会有存在疑问的部分,对于教材和老师的论断,学生的这种疑问与发现是弥足珍贵的。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尽可能地设计实验,选择具有实验价值且操作性较强的问题,把学生个人的疑问放在班级面前进行讨论和实验探究。这样也会激发学生思索化学、学习化学、探究化学的兴趣和习惯。

  2.化学探究实验内容的呈现方式探究内容如何设计呈现也会影响到整个探究实验。在此提供以下几种建议:

  ①图文结合,巧用视觉冲击力。

  单纯的文字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单一的文字也会使简单的实验看起来很麻烦。因此,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探究内容,精美的图片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吸引学生对相关的文字材料进行细化阅读。而且,图片可以更直观地表达实验的重点,避免文字过于繁杂、枯燥的描述。

  ②巧设习题,融入探究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习题的形式呈现探究性实验的内容,选择一部分以往的题型进行修改,融入新的探究性实验的内容。这样,学生在思考这些习题时,就会融合运用曾学过的知识对内容进行探究、思考,同时也巩固了原有的化学实验探究思维。

  ③在实验演示中揭露探究内容。教师借助教师和学生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或者问题,产生出新的探究内容,从而让学生以此为探究课题展开新的探究实验。这样的呈现方式保持了化学思维的连贯性,用一个化学实验引发新的化学探究实验,也有助于学生对原有的演示实验有更全面的了解。

  ④借助多媒体呈现。

  总有一部分化学实验无法在现有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操作。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资源,替代演示无法用语言进行表达的实验过程,为学生直观地展示化学探究实验中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让学生自我观察,进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对新问题进行思考。这也是探究思维的另一种培养形式。总之,本文提出了探究实验的设计原则,并对探究内容的选择及内容呈现方式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建议,在这些教学指导下再结合具体的探究实验进行教学,对于引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具有实际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长龙.中学化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5-26.

  [2]郭玉洁.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J].读与写,2013(11).

  [3]王兴平.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与研究[J].科学大众,2013(8).

  [4]高俊芳.有机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究与实践[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24).

  [5]杨柳.重视探究培养,提高实验能力--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J].基础教育研究,2014(12).科学教育

  有关化学教学学位论文篇二

  《 化学教学创新教育开展思路 》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应该建立创新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引导学生实施创新活动,进行探究性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走出课堂,进行社会调查,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活动;社会调查

  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施行素质教育。高素质的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更新观念,乐意接受新事物,接受新挑战。要善于驾驭教材,很好地运用科学的艺术教学法。作为实施活动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1.职业素质。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道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人格,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较强的自律性。要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学生言传身教,做学生各方面的表率。

  2.业务素质。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即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教学能力、处理教材和恰当地使用教学方法的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能力、学法指导能力、对学生学习情况考核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即深厚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知识、相当的教研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

  3.身体心理素质。应具备健全的体格,身心健康充满活力,能适应繁重的教学教研工作。还要具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调节能力,让自己时刻保持良好的身心状况。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特别重要。

  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创造性。所以,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创新情境,培养创新意识。教师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善于接受学生新的合理化建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养成创新习惯和胆识。鼓励学生有创新意识的计划,进行竞聘演讲,让能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并鼓励和帮助学生将大胆的设想、创新的计划变成现实。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领略创新的意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将所知化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钠与水反应、镁条燃烧、喷泉实验、爆炸实验、铝热反应、银镜实验等。但这种兴趣和好奇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还应激发社会性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方才起着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控作用。如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思激趣;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讲述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侯德榜制碱法等化学史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社会性动机等。另外,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2.培养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例如,由于已经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在此基础上,在学习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和气体性质,自己设计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学生完成后,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也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教材中有不好地方能否进行改进,能否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等。改进后,对好的方案特别是创新的方案,进行表扬和奖励,鼓励学生创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设计、探索实验,进行创新活动。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注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他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如学习水的净化知识后,可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利用生活中的某些物品自制建议净化水装置。学习了酸的性质以后,可以让学生在家中动手除水垢。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教材上用紫色石蕊试液变色来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了,可以向学生提问:二氧化碳通入水以后滴加紫色石蕊变色,谁使石蕊变色呢?有几种可能呢?受此启发,学生很容易提出假设:二氧化碳使石蕊变色、水使石蕊变色、反应生成的新物质使石蕊变色。接着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自己得出结论、接着引导他们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过探究和实验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动手实践的创新精神。爱因斯坦讲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能力对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要学会联想。讲到甲烷气体燃烧的焰色时,要联想到氢气和一氧化碳气体燃烧的火焰也是淡蓝色;讲到甲烷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时,联想到用这套装置还可以制哪些气体;讲到硬水的软化时,想到水壶为什么易起水垢;讲到浓硫酸的强腐蚀性时,想到皮肤沾了浓硫酸时,应该怎么处理。

  4.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左右着创新活动。为此,在工作中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没有条件必须创造条件,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的基础。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充分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而有意义的实验;并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

  5.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要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工厂、农村、商场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联系社会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条件许可的,可以进行研究方案,并帮助实施。总之,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从各方面入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现有条件,尽可能地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3.

  [2]林崇德.教育的智慧.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

有关有关化学教学学位论文推荐:

1.有关化学教学论文

2.浅谈化学教育教学论文

3.化学教学综述论文

4.有关高中化学教学研究论文范文

5.关于化学教学的论文

6.初中化学论文精选范文

173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