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理学论文 > 统计学 > 统计信息化论文

统计信息化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统计信息化论文

  统计信息化是统计工作在信息化背景下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统计信息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统计信息化论文篇1

  谈医院统计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

  摘 要:随着现代化医院信息网络化管理的发展,规范的医院统计信息管理要求数据流程、统计口径与方法一致,在医院网络内数据共享,其发展和管理方法也应随之提升。本文对医院统计信息实现网络化建设结合实际工作中的流程提出几点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医院 统计管理 信息网络化

  医院统计管理信息网络化为医疗单位在医疗、科研、教学提供了及时可靠的医疗信息,同时为医院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使医疗单位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1、医院统计管理信息网络化的作用

  医院统计管理网络化信息化是利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知识和网络化的微机系统进行收集和整理,经过归纳、分类、汇总分析后,为医院领导层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参考,协助领导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和下发工作,承担全院综合统计报表的上报工作,综合数据、资料的统计、汇总。资料汇编及上报工作。

  医院统计管理信息网络化作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它能使得相关的登陆人员快速准确的获取相关信息。例如医学中我们常提到的“个体差异性”,当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遇到此类问题的时候又这是是遇到比较特殊的病例等情况,医院通家管理信息网络化就能快速准确的给我们提供相关数据支持,这不仅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水平也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更能彰显出医院的竞争实力。同时高效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能准确无误、及时全面并系统的反映相关数据外,更重要的是能为医院管理者在进行工作总结、工作检查及作出相关决策等方面提供系统全面数据依据,真正做到事事有据可依。

  日常统计工作已由医院信息系统自动完成,越来越多的信息在运营和管理过程中就自动采集;传统的数据整理过程也逐渐被计算机代替;统计报表自动生成。数据的采集、传输、整理、加工和分析的效率大大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因为中间环节的自动效核措施而得到保证;使用计算机进行统计汇总,计算精度大为提高,打破了传统的工作模式,信息资源得到高度共享。统计工作重点也由为主管部门服务转为为决策管理层以及临床科室管理服务,对全院科室实行指标量化管理。

  2、医院统计管理信息网络化的建设

  2.1、建立医院统计信息网络化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

  在原有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首先确立统计信息网络化管理体系标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这是统计信息网络化管理体系实施初期的基础工作也是重点工作,同时要注意将统计信息网络化管理体系的要求与统计信息管理专业特点结合起来,在管理方式上要求在全院建立一套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对可行性做出充分的论证。使统计信息网络化管理体系的主题思路、影响质量的技术、管理与人的因素等始终处于控制状态,同时进行有效科学的内部质量审核和定期的外部质量认证机构的体系运作审核,以确保体系的正常运转和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改进。

  2.2、建立档案数字化和信息化系统管理

  医学档案的数字化,一是对现在本院所有的医学档案资料信息进行信息化的开发,因为医学档案的原件有着某些物理特性,如:药物或者病理,使医务人员很难能够直接的查阅这些资料,不过当这些档案进行信息化的处理之后,医务人员就可以很容易就查阅到了。二是在将医学的档案资料进行档案信息化转换时,要注重当前已形成的电子文档的整理与收集。将我院在建院开始的住院患者的医疗信息录入本院统计管理的数据库,并且不断地将临床产生的医疗信息及时的录入数据库,进行数字化的管理。通过对这些资料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使医疗信息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医务人员在运用和检索这些资料时变得更加简单,更加方便。

  2.3、加强网络安全意识

  医院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管理水平和计算机技术,加快统计信息网络建设。广泛收集信息,加快信息处理,传递和反馈速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快统计信息的传递与应用,强化医院统计信息决策功能,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有自己特色的统计网络平台,实现统计调查手段的现代化。建立信息调查网页,使统计在线调查日常化,便于医院能够随时掌握一些常用的信息,客观有效地反映本医院。

  2.4、建立和完善统计管理网络化的监督机制

  医院建立严格的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监督体系,加强网管队伍的建设,强化医院统计信息系统的安全监控技术,维护整个统计信息网络系统的数据库的完整性,并严格管理系统日志,定时对系统的网络安全状况进行审核和评估,对系统安全实行实时的动态监控,以便及时的调整相应安全设置,防止网络入侵。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全面的统计系统监督管理制度和规范,加强监管人员的执法力度,对重要的系统运行环节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网络监控,以确保系统出现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的修正。

  2.5、院统计工作人员要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提高能力

  医院统计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利用HIS实现医院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是统计学当今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条件下的医院统计信息由局限性转向广泛性,统计方式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统计职能由简单型转向综合型。统计工作的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求统计人员必须改变观念,注意知识更新,善于分析、运用,注重提高观察和研究医院工作现状的能力,为医院领导层提供有针对性的可供决策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高明.网络环境下医院统计工作模式[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3).

  [2]王书.网络环境对医院统计工作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院统计,2007 (6).

  [3]张志彬,吴倩.医院信息化对医院统计工作的影响[J].医学信息学,2007 (1).

  [4]王书.网络环境对医院统计工作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院统计,2007 (1).

  统计信息化论文篇2

  试谈群众体育统计信息化系统

  摘 要: 本文阐述了群众体育统计信息化系统的研究目标,探讨了信息化系统的基本框架,并提出了构建群众体育统计信息化系统所采用的关键技术是数据关联与整合技术、元数据库技术、省际数据调整模型和数据更新控制技术、基于数据挖掘理论的应用决策模型技术等。

  关键词: 群众体育统计 信息化系统 群众体育管理工作

  国内关于群众体育、群众体育统计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少,但针对群众体育统计数据信息化开展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结合群众体育特点和群众体育基础数据统计指标体系,构建群众体育基础统计信息化系统,不仅可以为群众体育统计制度改革提供经验,而且可以为群众体育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1.研究目标

  建立一个集中分散、异构、可扩充、可集成、有统一数据模型、有多种角度视图的、可交换的和安全可靠的群众体育统计信息化系统(见下图),满足群众体育司对全国数据汇总的要求,能从数据库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供汇总、调整、分析使用;满足国家层面对数据有效管理的要求,如对数据库进行查询、分析、融合、分发等;通过相关专家或专业系统的支撑,能为制定相关群众体育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2.研究技术路线

  从群众体育基础数据库系统需求探讨入手,以群体部门应用为切入点,查阅文献资料、走访和请教有关部门、专家、一线统计人员,设计出具有高效度与信度的问卷并进行大规模的定量研究,分析群众体育基础统计数据库建设的系统需求。按照科学性与可行性、系统性与层次性的原则,构建群众体育基础统计数据库总体框架。根据数据库系统的物理模型与系统需求,在数据库系统设计中采用四层体系结构,其中国家级群众体育数据库平台和公共数据访问平台与数据管理层相对应,工作组内部用户和外部用户与数据应用层相对应。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法对理论模型进行模拟测验,再根据新产生的经验、数据、资料进行新一轮的测试,直至最终形成符合研究需要的群众体育基础数据库系统理论模型。构建群众体育数据库系统软硬件平台。硬件环境部分,拟采用Client/Server结构,逐步升级到多服务器网络分布式计算结构。服务器端运行Arc/info、ArcSDE软件和Oracle数据库管理软件,客户端运行基于ArcDeveloper开发的用户端模块和桌面操作系统ArcView。数据导入环境运行MapGIS、MapINFO等GIS软件。在此基础上,群众体育基础数据入库、汇总、数据综合利用与开发。

  3.信息化系统的核心框架

  3.1建立群众体育基础数据库

  基础数据库主要是群众体育基础数据统计工作中收集的原始数据、中间参数和结果数据的有效集合。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管理数据平台,利用云计算信息系统基础软件提供的功能,通过原始资料准备和资料预处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建库等工作流程,建立群众体育基础数据库。该模块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完成基础数据的误差分析、完整性、一致性检验、导入、存储、备份和保密等目标,提供数据的物理组织和逻辑组织形式。

  3.2构建数据管理系统

  数据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对数据的有效管理,实现如查询、统计、分析、更新等功能。该模块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从数据库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是对基础数据进一步的整合、分类,提取出有规律性的知识。各省结果的内在规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是隐含在不同数据集之间的。挖掘这些数据集之间的有机联系,将各省数据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完成国家级数据建库,需要有效的数据管理工具。在这个模块上,数据处理的手段、方法和效率是核心。

  3.3构建数据挖掘与应用系统

  数据分析的结果为使用数据提供有用的信息,利用专业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判别,对数据进行应用,这是建立数据库系统的最终目的。群众体育基础数据的应用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汇总目的而进行的数据本身规律的认识和应用;二是通过数据分析,在制定群众体育政策的过程中,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和决策支持。

  4.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群众体育基础数据库建设过程中主要涉及以下关键技术:数据关联与整合技术、元数据库技术、省际数据调整模型和数据更新控制技术、基于数据挖掘理论的应用决策模型技术等。

  4.1数据关联与整合技术

  在群众体育基础数据库建设过程中,每个基本单位(县)都涉及多个数据库,每个数据库有数千或数万条记录,每条记录又有30―50个数据项,数据项之间、数据库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因此,覆盖全国的数据集相当庞大。采用数据引擎连接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属性数据库本身采用RDBS关系数据库,不同的空间数据之间采用特征提取、分类压缩存放的索引技术,将数万个数据子集有机地结合起来。

  4.2元数据库技术

  元数据库技术是快速检索、更新、维护数据的关键。数据用专用的语言描述数据,主要描述数据的来源、质量、主要参数、生产信息等与数据相关的信息,是数据集浓缩后的“影像”。群众体育基础数据库系统根据自身的特点,设计专用的元数据库――质量数据元数据库,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

  4.3省际等别调整模型和数据更新控制技术

  群众体育基础数据统计工作的一个特点是分省、分县开展工作,因此,省际平衡涉及质量属性的重新调整。不同地域的群众体育发展情况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作用,使得不同地域之间的数据关系是一种空间多维的非线性关系。根据群众体育的特点和规律,采用不同的调整控制模型,进行省际间的数据调整和更新。

  4.4基于数据挖掘理论的应用决策模型技术

  基于数据挖掘理论的评价模型和决策模型在综合评价中应用比较广泛。在群众体育有关决策中,对多源、多因素的决策过程,建立决策因素因子群和隶属度矩阵,结合专家知识库,进行应用决策。通过对决策模型的多次应用和参数改进,最终建立基于数据挖掘为基础的半智能化的决策模型。

  5.结语

  本研究首次结合群众体育特点和群众体育基础数据统计指标体系,系统研究群众体育统计统计信息化系统。应用元数据库、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实现数据库智能化。本研究不是空洞的理论研究,而是建立在群众体育基础数据统计基础之上的工作性研究。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已在群众体育统计改革方面迈出重要步伐,并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群众体育基础数据不仅能用于群众体育基础数据的收集、汇总和数据综合开发,而且能为全国层面开展的群众体育专项调查提供技术支持。如群众体育基础库中拟设计全国体育系统组织架构基础信息模块可以为自动生成供群众体育发展现状调查、国民体质监测等使用的抽样调查样本框。

  参考文献:

  [1]史进,雷福民,李旭芝.中国体育事业统计调查方法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

  [2]李美霞,祝丽妮,魏娟丽.体育事业统计信息化需求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5).

  [3]权德庆,徐文强,安儒亮,白跃世,马迅,朱书祥,党友平,李伟平.改革开放背景下我国体育事业统计体系的演进与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1).

  [4]权德庆,徐文强,陈元欣,李伟平.中国体育事业统计体制改革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

  [5]权德庆,徐文强,安儒亮,雷福民,马迅,李伟平.中国体育事业统计体系研究[J].体育科学,2009,(11).

猜你喜欢:

317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