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思修论文 > 关于坚定理想与信念的思修论文2500字

关于坚定理想与信念的思修论文2500字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关于坚定理想与信念的思修论文2500字

  “理想信念”是一个综合性的新概念,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理想与信念的思修2500字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理想与信念的思修2500字论文篇一:《浅谈大学生就业观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的关系》

  摘要:通过阐述大学生就业观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分析二者之间的的关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就业观教育提供方向指引,大学生就业观教育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鲜活内容。

  关键词:就业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内涵;关系

  理想信念教育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对毕业生进行就业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社会价值取向已发生了一些变化,加之,理想信念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形式单调、内容贫乏、力度减弱、氛围趋冷”等问题,使得毕业生就业观念模糊,期望值过高,目标不明,方法不当,就业困难。因此,采取措施,改进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就业观教育有机结合,则是理想信念教育取得实效的一个有效途经。

  1、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就业观教育的内涵

  1.1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

  “理想信念”是一个综合性的新概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确认并突出强调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这里所指的“理想信念”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概念。

  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主要区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二是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信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既是共产主义运动的组成部分,也是远大理想的阶段性、现实性的体现。此外,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还要求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因而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涵。

  1.2 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内涵

  就业观,简而言之就是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综合反映,是人们对就业目的和意义较为稳定的看法和态度。

  就业观教育就是通过教育行为,帮助就业主体形成对就业目标的合理期望、定位和选择,发挥观念对行为的导向和动力作用,从而支配就业主体合理的就业行为。目前,高校中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开展基本上以思想品德课教育为平台,其内容主要包括就业素质观教育、择业求职观教育及从业供职观教育。

  2、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就业观教育的关系

  就业观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理想信念教育作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二者存在着共通性,它们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形成。

  2.1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就业观教育提供方向指引

  当前,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究其实质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是国家凝聚力和信仰力的竞争。这三种因素使高等教育进入社会生活中心,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深刻的影响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而这种影响和推动是靠高校所培养出来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来实现的。高校能否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

  而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及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以及社会形式的多元化也随之产生。这作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使得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趋向等受到一定的冲击,并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就业观。一方面,大学生眼界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活跃,迫切希望在太好的社会形势下,找寻能够体现自身价值的岗位,以实现自身理想,最终能够成才,另一方面,学生受就业要在“大城市、大机关”、“待遇要丰厚”等错误观念的影响,尤其是面对就业压力、感到自身能力弱小时,他们的就业观就趋向功利化,狭隘化,务虚而不务实,形形色色的关系学、厚黑学、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就开始有机会在他们中逐渐产生,使得他们对现实的意识模糊,理想信念渐趋淡薄。

  因此,大学生就业观教育必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指引,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在就业过程中正确处理奋斗与享受、贡献与索取、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关系。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无论什么职业,都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什么单位,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肌体不可分割的细胞,无论何种就业形式,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把就业和个人利益联系起来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来看,就业的目的应该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指向集体最长远的共同利益。只有将个人立足岗位和实现社会发展统一起来的事业才是成功的事业,才可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2006年,中央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简称“三支一扶”计划)以来,全国范围内数万名学生报名参加,表示要在“在基层奉献、在基层闪光”,即是理想信念在大学生就业观中起到指引作用的最好体现。

  2.2 大学生就业观教育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鲜活内容

  理想信念教育的立足点,是坚定广大民众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信心,从而激发和调动社会各方面精心投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力量。从这一角度来说,理想信念教育也是一项务实性的教育。然而,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特征,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却相对滞后,与存在着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这降低了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和震撼度,客观上在一些大学生心目中造成理想信念教育是“空洞的说教”的错觉,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要克服理想信念教育这一缺陷,增强其实效性,就必须将其与社会现实和具体问题相结合,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方能产生同频共振的效果。

  高等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通过是培养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来体现,而这一作用生效的前提是受教育者能够找到适宜的就业单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就业难”不可避免地成为长期困扰大学生思想情绪的最突出的矛盾,也是大学生所面临的最为现实的问题。

  就业是生存之本,大学生完成既定学业走向社会却就业无门的时候,理想信念对他们来说,很可能是苍白无力的无稽之谈。不去正面回答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却周而复始地讲述理想信念教育的“习惯语言”,对于调解处理现代社会矛盾中的“就业难”等热点问题,显然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我们要把就业观教育视为理想信念教育的鲜活内容,纳入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把这两方面的教育内容作为有机合成,融为一体。只有这样,理想信念教育才能产生聚合力,也才有更多的活力,进而凸现更大、更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理想与信念的思修2500字论文篇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多方面的要求,其中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问题。在正确认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探索。把握方向性,进行扎实而有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注重现实性,将大学生理想信念和社会及个人发展相结合;加强针对性,开展不同层次的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实效性,多载体多方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探索 实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现阶段和将来中华民族的素质。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是否具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更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一、充分认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一)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的角度分析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在家庭照顾过多的情况下长大的,有很强的优越感,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从小生活在人为的“理想”环境中,缺乏人际交往的训练和现实环境的磨炼。由于这种情况,原来比较直接的“理想目标”的教育,就不太适应对现实了解不深的这代大学生的情况了。如果说过去只要为人们描绘一幅美丽的远景目标就可以激发他们的理想的话,那么现在更加重要的是让从校门到校门的大学生们了解现实,学会脚踏实地地为理想而勤奋工作。理想信念在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和统领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共产主义信念的教育,这样才能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形成完美健康的人格,走好未来的人生路。

  (二)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角度来分析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如果说在过去只要进行单一的理想信念教育就可以的话,那么现在必须帮助他们在多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中进行比较、鉴别和选择,通过他们自己的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念,树立自己的理想,确立自己的信念。我们必须在正视利益差异和承认合理的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通过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作贡献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所以,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看,必须加强对他们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增强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

  (三) 从大学生未来重要作用的角度来分析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才和知识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大学生是拥有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才群体,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生是未来知识和科技创新的主体。他们已经掌握了比较系统的现代科学知识,这为他们日后进行新的知识和科技探索、创新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极端重要性。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与问题

  就总体而言,应该说,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对祖国的前途十分关心,认识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在思想政治方面,他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在生活和学习中,他们思想活跃,自尊意识突出,成才愿望强烈。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也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某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既不能忽视,也不能回避。因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大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状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来说,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的素质是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而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素质的关键要素。

  三、探索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载体,不断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教育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载体进行,载体承载教育的信息,是联系主客体的一种形式。理想信念教育载体应重点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优化和创新。

  (一)优化课堂载体

  课堂集教育、管理、服务、传道、授业、解惑多种功能于一体,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正规的载体。课堂是灌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强化行为规范,宣传大政方针,化解思想矛盾,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课堂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应与“三观”教育、国情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

  1. 与“三观”教育相结合

  崇高的理想信念,来自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仅使大学生明确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还要帮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用正确的人生观去思考和对待人生中面临的荣辱、得失和贫富等问题.以及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和社会、国家的关系。大学生的“三观”建立好了,理想信念才能坚定。

  2. 与国情教育相结合

  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加强国情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建设社会主义将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党根据不同的战略时期提出的建设目标都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所形成的理想体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也必须把握我国的国情现状,使大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了解时代的需要,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自身努力的目标。

  理想与信念的思修2500字论文篇三:《浅谈素质拓展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摘 要:理想信念之于大学生的成长是方向性、根本性的问题。笔者从对学生的问卷出发,对学生的理想信念等多方面进行论述与探究,并就素质拓展与理想信念教育的关系与帮助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素质拓展; 理想; 信念; 大学生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收益,生活日益改善。但与此同时一些不良的思想观念侵蚀着校园生活;市场经济对教育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直接危害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理想信念教育变得苍白无力。理想和信念, 是一种动力, 一种激励勇往直前, 义无反顾的精神激素。一个民族的振兴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大学生是国家传承文化生命的源泉,他们的理想信念直接关系国家的前途。所以,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深关国家未来的大事。而“素质拓展”正是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宝典。

  一、开展素质拓展存在的问题

  1.指导思想不明确。

  在开展素质拓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指导思想不明确,没有明确抓住如何开展素质拓展,提升学生什么素质。学生也存在指导思想不明的问题,不知道为什么要素质拓展,给自身带来什么变化。

  2. 重视程度不够

  在我国,绝大多数高校仅仅把素质拓展训练等同于大量开展学生活动,将素质拓展活动背后的育人理念追求流于形式。经调查研究发现: 高校在组织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过程中具体操作环节不规范、不简约、不得力,实施环节和操作流程过于繁琐,内容和形式不统一,存在一定时间上、空间上的差异。

  上述两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素质教育没有核心指导力,而这个被大多院校所忽略的核心正是学生的理想与信念教育。只有加强学生的理想与信念教育,才能发挥指导意义,才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才能让素质教育有了灵魂。

  二、当代大学生理想与信念现状

  在担任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班主任期间,本人就大学生思想现状做了些简要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首先在笔者担任班主任的班级以及任课班级对大一新生发放200张问卷。对理想与信念,价值观,生活观三个方面做了考察。调查对象中,有90%的学生为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占7%,学生党员占1%。

  1. 42%的学生有入党动机,31%的学生认为共产主义理想对自己的学习"有一定驱动力";8%的学生认为党员有优越性,54%的学生认为党员有利于找工作。18%的学生认为党的威信下降而不愿意入党;17%的学生认为自己入党条件不成熟;同时,30%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学生党员思想上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理想信念淡薄"。因此应该认真地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由此可见学生对党以及党性的认识任不成熟,很多停留在党员是先进群体的认识,甚至将党员与自身利益挂钩。反应了学生政治理想的误区。

  2. 在学习的目的测评中,63%的学生选择用知识改变命运,68%的学生选择找到更好的工作,42%的学生选择文凭,13%的学生选择家庭需要,6%的学生选择大学生的社会地位。结果看到出学生对学习更多的是工作和对未来的生活的改善目的,仍有部分是被动学习或学习动力不明确。

  3. 34%的学生选择相信命运,76%的学生选择知识改变命运,25%的学生选择机遇,人际关系有时决定命运。结果看出相当部分学生对人生相对消极,被动依赖命运而非努力;依赖环境而非自身。

  4. 52%学生选择有明确理想,76%选择理想的工作是现在最想得到的,38%的学生认为迷茫,32%的学生填写具体人生以及职业规划如创业,从事专业职务,发展个人兴趣等。结果显示相当部分学生没有明确人生规划和人生目标,社会导向严重,自己的理想兴趣考虑不足。

  5. 在衡量成功与否的选项中,77%的学生选择了工资,21%选择了职业职位,2%选择了社会知名度,42%的学生选择了社会贡献。这样的选择显示出物欲横流的社会不良价值观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成功的认知。

  6. 在选择信息接收方式的方面,63%选择网络,12%选择报刊杂志,72%选择电视,36%选择社会实践,47%选择与人交流。结果显示在接收信息和影响的方面传统媒体的力量在消弱而网络逐渐成为更多选择。同时可喜的是更多的学生选择了多选,善于运用更多的渠道教育和感染学生势在必行。

  三、“素质拓展”从点滴中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第一、加强对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的指导。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来指导一个人的思想和言论行动,是以先进文化来统领世界观、统领价值观念和文化发展方向的。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和党性教育。

  第二、学校要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方式的新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开展形式多样, 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系列教育活动, 促进学生坚定献身四化、立志成才的理想和信念。在班级中建立素质拓展方案,和个人目标,将个人的理想与目标融合到整个的大学学习和生活中。

  第三、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融入社会实践,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要营造心理相容的友好氛围, 形成乐于合作的良好习性, 要有良好的心态, 合群的个性和与人为善的人品。学校应帮助鼓励学生们利用好漫长的假期,进行工作时间既巩固所学技术知识,同时能找到不足促进知识技术的学习,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从班级的集体公益活动,到假期的社会工作实践等方面加强学生对社会正确价值观的认知和体验。

  第四、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建立“红色”网站。引导学生动手自己动手建立网站激发学生兴趣,同时用他们最喜闻乐见的方式去自我改变和进步。

  第五、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这样不但拓展学生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健康安排大学的业余生活,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生活快乐,学习快乐,才能在快乐中完善几年的大学生活,让生活丰富多彩充满阳光。

  第六、建立健全评估认证机制。为了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为了强化素质教育效果,为了提高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积极性,建立素质教育评估体系至关重要。在学校相关部门的配合和协调性将素质教育量化评定标准,让学生的素质提高“看的见,摸得着”。同时让学生从素质教育的综合素质提高中获得实际利益,在学分和综合评定中得到鼓励。

  总之,在改革深化、开放扩大的社会环境里,对大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坚定政治方向,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这是高校思想道德建设需要解决的新课题。“素质拓展”正是我们找到的钥匙,它包含学生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将它不断完善落实将会对新一代大学生的教育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我们要抓住新世纪的历史机遇,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时代紧迫感,注视新变化,研究新矛盾,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邢起龙.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危机和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7).

  [2]刘荣杰.当代大学生理想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延边大学学报, 2003(9).

  [3]薛勇, 陈春琳. 浅谈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 红河学院学报, 2004,(12) .

  [4] 雷西合,杜永峰.基于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的理性思考. [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


猜你喜欢:

1.大学关于理想信念的思修论文2000字

2.大学有关理想信念的思修论文2000字

3.关于理想信念的思修论文4000字

4.理想信念浅析思修论文2000字

258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