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思修论文>

分析道德与法律的思修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分析道德与法律的思修论文篇二

  《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课程的开设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被提上了教学日程,作为高校而言,既应该重视其本身具有的普通课程的一般特质,也应该重视思想教育与法律基础课程特有的规律性,这门课程作为大学课程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思想以及人生价值观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本文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掌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规律,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解决方法,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教育体会的总结,从理论上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思想价值。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教育;分析

  大学生在入校之初,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概念都相当模糊,因此必须经由教师引导,才能够提高思想意识,增加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开设,对大学生的成长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现状

  自我国实施课改以来,对法律基础、思想教育也愈加重视起来,然而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却遇到了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认识不足

  学校与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认识不足,从而导致教师以及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忽视。这门课程的授课时间一般安排在大一,对学生的发展与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认识的缺失,对学生与教师均造成极大的影响。

  1.教师

  备课授课的动力降低,资料准备不充分,不能够及时了解最新案例以及国家发生的时事。教师的态度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态度,从而导致教学过程中的恶性循环。

  2.学生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上课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利用上课时间做其他事情等。

  (二)教材存在缺陷

  教材内容的重复与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缺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教材的两大方面,然而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重复了中学课本的内容,导致教学内容无新意,尤其是文科学生,在理解了某部分内容之后,很容易对这部分内容产生满足感,从而忽视了后面内容的学习,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教材印刷排版比较单一,学生面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常常会产生厌倦感,从而影响了学习效率与质量,不利于发挥这门课程的作用。

  (三)集体课程影响教学质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在我国很多大学采取的的大多是集体教学,经常进行合班上课,虽然节省了资源与空间,然而大大降低了授课的质量。

  1.由于班型过大,学生过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便不易对学生的教育基础进行了解,不能够对每个学生的问题进行解惑。而有些学生逃课、说话也不利于教师管教,反而还影响了教学的秩序,降低了教学水平。

  2.由于合班上课的缘故,会对学生造成此门课程不重要的印象,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便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

  3.合班型教学一般采用阶梯教室教学,由于空间比较大,因此学生在进行学习时,不能够理解教师讲述的内容,有些学生甚至看不清屏幕上的内容,造成学习过程中的很大不便。

  (四)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从事思想道德修养研究与法律研究的专家教授的人才资源有限,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比较传统,纯粹采用口头讲述的方式进行讲解,既失去了思修课程的与时俱进价值,也失去了时事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不应该采用同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而应该根据所受课程内容的特色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例如法律基础教育可以采用新近发生的真人真事的案例进行讨论,采取辩论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而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则可以通过国家评出的“感动中国”的人物进行精神激励,而不应该照本宣科,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掌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的规律

  (一)教学规律的把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教学规律具有哲学价值,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实事求是,按照教学发展的现状以及目的进行,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予以改正,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教学发展规律。

  由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大一学生,因此应该按照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教学计划,从学生的思考角度以及价值体系进行分析,采用教育学与心理学的方法进行正确引导。

  学生生活的环境不同,生活的时代不同,所产生的价值观也不同,因此很多大学的教授不应该根据自身经验进行教学,而应该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社会的变化规律,从实际生活中寻找教学的规律与方法,并且鼓励学生提出教学看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学规律的有效发展。

  (二)特殊规律的把握

  1.掌握教学目的

  教育目的,是教学的一种方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与其他教学课程相比,具有特殊的目的性,授课教师不仅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也承担着教育育人的重大职责,“教不严,师之惰”。教师应该对国家的相关文件进行钻研,对教学目的进行深入思考,通过对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法制观念以及思想道德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现其自身价值,培养遵纪守法,奉公执法的好青年。

  通过执行这个教学目的,从而体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核心与意义。

  2.改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重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既包含了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内容又包括了法律基础方面的知识,两个方面既拥有共同点又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拥有各自的规律与特点。如果在教学内容上采取相同的教学方式,则不能够体现两种教学内容的独特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遵从教学发展的规律,具体问题具体温习,既保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整体性,又保证思想教育与法律基础的独立性。

  3.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授在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授课过程中,应该从实际生活中搜集学生感兴趣的新闻与话题,通过提出论点引发学生的思考,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很多学生在学习这一门课程,并非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修养以及素质,而是为了通过考试,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因此授课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使其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又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弥补思想上的缺陷。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不足,因此应该结合这门课程的相关规律,找到解决的方法,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有抱负、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青年。

  在我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上,应该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制定解决方案。

  (一)提高认识

  学校应该在国家教育目标的指示下,进行教学改革,并提高学生与教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的认识。

  学校:学校应该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实施小班授课法,为课程的有效开展提供资源条件。举办有关思修方面的座谈会以及演讲比赛,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通过领导者的重视从而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关心国际大事,重视教学形式,根据学生特点,采取有趣的教学形式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中,从而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的有效性。

  学生:改变自身的学习态度,通过预习理论知识,提出问题从而对自身思想意识进行反思,查看新闻并利用所学法律知识进行解释,提高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程学习的意义。

  (二)充实教材内容

  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避免照本宣科,而是应该搜集相关文献与资料,就某一个问题充实教材内容,打消学生因为预习过相关内容而认为课程没有意义的观念。

  道德修养课程理据颇多,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可以从古人故事中寻找共鸣,又可以从现今生活实例中寻找正面教材。

  教师通过布置课外任务的形式增强学生名辩是非,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理解教学内容,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习惯成自然,对学生具有隐性的促进作用。

  (三)改变授课模式

  班型过大,教师不易掌握学生的信息、资料,因此在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的改革中,应该将集体型授课改为小班型授课。教师既能够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也能够发现学生思想意识上的不足,从而进行因材施教。

  (四)钻研有效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的灌输型的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教学法、资料查找法、演讲辩论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一方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自身思想价值与知识学习的不足,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学习注意力的集中。

  采用先进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体会

  (一)加强思想道德与法律意识,有利于提高生命意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课程的开设,能够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辨别自身所需,并且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发挥自身潜能。这门课程具有引导性作用,对于大一学生来说,能够指引其从生命的角度去关注问题、理解问题以及解释问题,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珍爱他人的生命,提高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寻找生命的意义即找到生活的动力,找到对生命真谛的回答,很多学生在学习完课程以后,依然对存在的一些恶劣现象视若无睹,并没有思考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以及自身所做是否不足,从而使这门课程的学习没有意义。因此,教师在授课之初就应该增强学生的思考意识,对生命的探寻与质疑,而不是死记硬背理论结果,教导学生从理论中体会其中的经历与见解。学生遵从教师教导,对每一堂课进行思考性小结,从而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进行探寻,在增长知识的层面上,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真正实现这门课程的目的与意义。

  (二)加强思想道德与法律意识,有利于回归日常生活

  这门课程的出发点源于生活,也终将回归生活,教师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案例为学生解释教材中的理论,从而增强学生现实与书本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自我存在感。德育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其不仅是对生命的探寻,也是对生活的回答。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遵纪守法意识的形成与其生活习惯、生活经历有着很大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授理论的过程中,不应该将学生圈在书本这一方天地中,而是应该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进行理论的实践,通过拟题进行实践活动,从而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培养优秀的品质。只有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人,才真正实践了专门课程,提高了思想境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应该将这门课程作为一种负担,而是应该作为一种生活的历练,在生活中发挥自身最好的表现,通过增强自身生活技能、改变生活方式、提高思想意识来实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的理论,成为生活的主人。

  (三)加强思想道德与法律意识,有利于增加心灵美感

  心灵美,才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真正的实践。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学习与心灵美感的增加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学生通过学习知识提高心灵美感,从而成为探索内心世界的主人,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心灵美的体现,从而让课堂知识成为实践,有利于增强社会人文气息以及道德意识,有利于建设和谐共处的社会。

  因此,教师在倾听学生心灵话语的同时,也应该规整学生的理论系统,取其精华取其糟粕,使其成为有为青年,从而体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的价值。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掌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规律,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解决方法,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教育体会的总结,从理论上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有效性,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思想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20(11):329-330.

  [2]孙志娟.整合与导向:发挥法律基础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10(4):116-118.

  [3]居桐.浅析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J].职业时空,2009,5(9):103-104.

  [4]皮伟,刘先凡.探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践环节新途径[J].湖南农机,2007,(9):65-67.

分析道德与法律的思修论文相关文章:

1.思修论文:浅谈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2.法律与道德的思修论文

3.大学有关道德的思修论文1500字

4.法律与道德的相关思修论文

分析道德与法律的思修论文(2)

分析道德与法律的思修论文篇二 《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课程的开设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被提上了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58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