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思修论文 > 大学生思修论文2000字以上(2)

大学生思修论文2000字以上(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大学生思修论文2000字以上

  大学生思修论文2000字以上篇二

  《试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国情背景》

  摘要我国的法治观念在受到西方法治思想、中国传统法治思想、马克思主义法学和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等的影响下存在众多误区,本文在仔细梳理这些误区基础上探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国情背景,以期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国情背景 法治思想

  作者简介:刘文林,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李庆朋,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

  “理念”一词源于希腊语,原意是指“图画”、“模型”。根据《辞海》的解释,理念是一个哲学名词。在柏拉图哲学中,理念指永恒不变而为现实世界之根源的独立存在的、非物质的实体;康德称理念为“纯粹理性的概念”是指从知性产生而超越经验可能性的概念;黑格尔认为理念是“自在而为的真理―――概念和客观性的绝对统一”。虽然古今中外不同的哲学家对理念的内涵有不同的诠释,但他们对理念的基本认识是一致的,即理念是指一种符合理性要求的、体现客观现实的、能够指导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观念。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治本质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与整体把握而形成的一系列理性的基本观念,是对法律精神的理解和对法律价值的解读而形成的一种认知模式,是社会主体在法治理性认识基础上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是对法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皈依感,是指导一国法律制度设计和司法、执法、守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主导价值追求。2006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在官方提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说法,党的十七大又对此进行了重申,至此新中国关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纲领以一种独立的且具有创新性的政法意识形态的形式展现于世,同时也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法学思想研究走向了一个新阶段。

  但是长久以来,我国法治观念上存在着很多误区:

  一是对西方法治思想的双重偏向。法治一词最早来源于西方,法治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在西方成果颇丰。但是我国在对待西方法治思想上往往不那么理智,首先盲目崇拜西方法治理念,忽视本土化国情,不加选择的接受,以至在理念、认识上仍然存在不清晰、不确定、甚至混乱之处。表现在消化吸收西方法治思想时对中国国情、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关注不够;对引进西方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存在脱离实际的幻想;在司法、执法过程中追求效率而忽视法律活动本身的社会价值;领导干部、执法人员法治意识淡薄,以言代法等现象普遍存在。其次全盘否定西方法治理论,认为西方的东西都是不好的,都是无益的,这就使得我们的法治建设受到阻碍不能够很好的把西方先进法治成果移为己用。

  二是中国传统法治思想根深蒂固。中国素来有“重人治、轻法治”的传统,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常常以高压政策、皇权政治来奴役广大的劳苦大众,在长期的集权主义下人们的法治思想、法治理念无法得到自由的发展,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都不足以普及至普通民众。因此造成民众法治意识谈薄,逆来顺受,以至新中国成立至今,法制建设进行了多年的背景下,普通老百姓的法治观仍相当落后。

  三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发展局限。自五四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就一直把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斗争的指导思想,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忽视了对其丰富的法学思想的深入挖掘。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后,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面对着西方资产阶级法治思想标榜的自由、民主、公平正义等跨越国界和民族的价值理念,纷繁复杂、自成体系的西方法学思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光芒显得那么的微弱。马克思主义法学有其进步性、科学性,但仍存在众多不足之处,就世界普遍接受的程度来说,占据着很少的份额。此外,马克思主义法学还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几乎成三足鼎立之势支撑着其理论大厦,而其法学思想虽然丰富但很少得到关注,这也为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深入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四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念、观点、立场不清,界限模糊。致使广大民众乃至部分领导干部也不能正确把握其内涵及基本要义。理论领域的模糊必然会导致实践部门无从践行。很多在法治一线的工作人员,都很难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用什么样的法治理念去指导法治建设,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徒法不足以行”,对于这样一些重要问题弄不清楚,那法治建设将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尽管有如此多的误区,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科学的指导理论,强劲的经济发展支撑,民主法治的传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既浓缩了我国建国以来所取得的法治经验,又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的产物。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这种国情背景下呼之欲出。

  首先,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历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中进步,我们也看到了市场经济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国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后盾。但是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掀起了一股“物欲的浊浪”。“就如突然冲开闸门的洪水奔腾而出,一泻千里,四野横流,冲跨了精神大坝。权钱交易广为泛滥,卖官鬻爵常有发生。光明正大的公务变成了私下的买卖;温情脉脉的友谊变成了冷冰冰的交易;金钱成了衡量一切的尺度,利益成了驱动一切的力量。”P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市场经济建设起着能动的助推作用,为市场经济的规范化进行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只有这样法治实践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其次,民主政治持续发展、社会本位意识增强、法律文化进步等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确立提供了本土软实力。

  民主政治的提法在中国起步较晚,五四时期引进“德先生赛先生”其中之一就是民主。在此之前,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专制独裁长久弥漫于中国的政治领域,民主无从谈起,百姓根本就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忍受权力阶层的横行霸道,过着麻木不仁的生活是旧中国普通民众无法改变的事实。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治之路在共产党的领导探索中前进,道路也愈走愈光明。领导干部成为人民大众的公仆,人民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同时享有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等。这些权利与自由以宪法的形式予以确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保障。

  当前我国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处在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我们的法律也从关注个人的权利到关注社会、环境、资源等各领域,从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然后最终再回归到个人,这种变迁融入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在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的同时,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明确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目标。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沉淀的文明古国,民族文化底蕴丰厚,源远流长。但是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人治观念,面子文化、裙带观念、家族主义宗法传统、熟人社会等影响着我国现代法治社会的形成。德国法学家约瑟夫・科勒(josephkohler)曾指出:人类活动是文化活动,人类的任务是“创造和发展文化、获取永恒的文化价值,因而就会产生许多新的形态……法律通过确使现存价值得到保护,并使新的价值得到促进而在人类文化生活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永恒的法律,因为适合一个时期的法律并不适合于另一个时期。法律必须与不断变化的文明状况相适应,而社会的义务就是不断地制定出与新的情势相适应的法律。Q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育在这种背景下的得到重视正是适应了法律文化的发展需要。

  再次,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范围内的民主政治进步也为法治理念的提出提供了强大的国际背景支持。

  二十世纪末,世界经济全球化大潮席卷全球,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科技进步、信息发展、金融业繁荣、区域合作等经济全球化表征世界市场正逐步形成。它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所带来的是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将成为一种常态;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正进一步拉大;人类居住环境的恶化加速等等代价,同时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的冲突,尖锐的利益对立,冲突是必然的,没有冲突也就无所谓特色,也就没有融合。按照马克思法学理论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在这样的形势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社会主义的特色法治理念支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既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论,又使中国特色法治理论走向世界。

  民主政治渊源于古代西方社会,正如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所说,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R古罗马、古希腊法律的兴盛,为西方民主法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现代法治发展于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被用作反对封建专制腐朽统治的思想武器。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政治与经济的迅速发展,民主政治的进步无疑对世界人口大国中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为中国的法治文明建设寻找了一个突破口。“欲行法治,理念先行。西方的法治进程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中国要走上法治之路,舍此别无他法。”S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反映我国的根本制度、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借用罗干同志的讲话“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先进的社会制度,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也一定是先进的法治理念,是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立足中国国情提出来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指导下的具有创新性的法治理念,将法治国家与社会主义相连的思想是这一理念的基本理论出发点。当前我国正处在重要战略转型期,矛盾凸显、利益纷争,我们需要更加重视法治的文明来促进社会的文明和科学发展,而作为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和确立,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注入了动力也指明了方向。

  注释:

  P凌志军.变化――1990年至2002年中国实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Q[美]博登海默著.邓郑来等译.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33-134.

  R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20.

  S罗辅秦.关于非法科院校学生法治理念的培养.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69.

看过“大学生思修论文2000字以上”的人还看了:

1.大学有关理想的思修论文范文2000字

2.大学生活相关的2000字思修论文

3.关于大学生理想的思修论文2000字范文

4.关于大学生人生观思修论文2000字

5.大学有关理想的思修论文2000字

288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