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思修论文>

大一思修结课论文2000字以上范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一学生德育内容之一,有主意加强大学生的自我道德修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一思修论文2000字以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大一思修论文2000字以上范文篇一:《试论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摘要: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教育也是公民道德建设“诚信”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有效地帮助他们自觉树立诚信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原因;途径

  2001年9月20日,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其中“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而且在职业道德要求中,也再次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修订大学生行为准则,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大学生成为公民道德建设“诚信”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帮助他们自觉树立诚信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德育工作者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诚信道德对大学生的价值体现就是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效用和意义问题

  (一)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远大理想的实现和科学信念的坚守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特征,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顽强的毅力。一个没有良好诚信道德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在平时不讲诚信的人,在关键时刻不可能为崇高的理想信念作出牺牲。大学生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牢固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生奋斗的理想信念。

  (二)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马克思曾说:要发展成为“自觉而全面发展的新人”。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当代大学生必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只有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诚信、讲道德、言必行、行必果、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端正态度,坚守道德规范,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三)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每个人诚实守信、遵守契约。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社会成员遵纪守法、相互信任。大学生只有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四)诚信是大学生实现人际和谐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诚信的内容和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是以诚为本、取信于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人思诚,信以行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证,历来被视为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基本准则。诚信要求在交往中,彼此应当抱着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相互理解、接纳和信任,重信用、守信义。坚持诚信原则,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极为有利。

  二、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现状及原因

  (一)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现状

  当前,从总体上看,大学生诚信状况良好,但少数大学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试作弊。近年来,几乎每年都有大学生因考试作弊而受严厉处分的报道。不少高校都有学生因考试作弊而被勒令退学。的确,大学生作弊的现象在大学里已经是普遍的、无争的事实。抄袭作业,在网上下载一些资料,再拼凑几个小时就完成了一篇“大作”。这在许多学生学习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了。如今一些在校大学生为完成假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也不惜毁誉抄袭。考试作弊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使用手机、发短讯到对讲机,雇请“枪手”代考,无所不用,完全把大学生的诚信抛到了脑后。

  2.求职简历注水。在2002年11月1日的《中国青年报》中有一则这样的新闻:《一所高校冒出近百名“学生会副主席”》。文中说:记者在南京某高校采访时了解到,该校应届毕业生招聘会已拉开帷幕,学校准备的“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开始陆续发到毕业生手中。记者看到,数百名应届毕业生在填表时,“在校期间担任的主要职务情况”一栏中竟然都填写着诸如“学生会副主席”、“某某部副部长”、“班长”、“学习委员”,个个身居要职。更有甚者填写的全部是学生会各主要部门的副职领导。还有些同学杜撰的证书也是五花八门,例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驾驶证、职业技能证书,等等,真是应有尽有。我们是一个几千年以来一直都在强调“以诚取信”的国度,一直崇尚“养心莫善于诚”, 然而今天,我们的一些天之骄子却在求职过程中抱着一种欺骗和侥幸的心理,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网络诚信道德缺失。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可以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网络中互相漫骂、攻击,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侮辱、诽谤他人,参与网络色情游戏、赌博、诈骗等等活动时有发生,甚至有些大学生还利用电脑犯罪。这些都是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在网络中的体现。

  4.恶意拖欠学费和助学贷款。据了解,国家助学贷款还贷情况普遍不如人意。以中国某大学为例,该校是全省首批实行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之一,自1999年以来总计发放贷款1400多万元,资助贫困生3145人。可还贷情况却不理想,2004年有300多名毕业生是靠贷款完成学业的,可如今工作已经超过一年,仍有百余人没有按规定时间还款。前不久,某大学校园网公开曝光47名逾期未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名单,引起在校学生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被曝光者如今工作已经三年了,按照助学贷款合同规定,借贷者最迟必须在毕业后一年内开始还款,四年内还清。而这些大学生有的至今分文未还,有的未按规定足额还。经校方多次催促,仍不与银行和学校联系说明情况,学校不得已而为之只好采取“最后通报”的方式。在江苏徐州,截至2007年9月底按合同规定应该归还助学贷款的100多名大学生中竟有50多人分文不还。

  (二)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缺失,既有社会不良思潮和观点的影响、家庭教育存在缺陷、学校教育的缺失等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内在原因。而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内在原因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探讨,才能找出杜绝大学生失信现象发生的有效途径,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

  1.浮躁的心态。浮躁是指不踏实、急于求成的现实体现和内心焦躁不安的心理体验的综合。其特点是冲动性、情绪性、盲目性、偏执性。在大学生身上表现为: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狂热冒失、从众行为、见异思迁、不求甚解、个人意识突出、满腹牢骚、烦躁不安以及一蹶不振心理等。正是由于大学生的这种不良心态使得他们容易出现缺乏诚信、背信违约、考试作弊、抄袭成风等等诚信道德缺失的现象。

  2.责任意识淡薄。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通常成长在较为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导致他们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淡薄,意志薄弱,心理脆弱,存在着利己主义思想,在面临义和利的选择时,往往会为了获利而舍弃诚信。

  3.是非辨别力差。当代大学生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感觉时代精神的敏锐性,这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有利因素,但这种特点也容易受道德价值的多元化影响,加之社会阅历浅,对社会转型期内出现的不良社会现象,感到迷茫和困惑不解,是非辨别力差,表现为认识上的片面性、表面性,容易将观察了解到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放弃诚信原则,产生大量的失信行为,同时,对失信所带来的后果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例如,一些大学生对于自身诚信道德缺失不以为然,总以为这是生活中的小节,不但不引起重视,反倒为一时的小伎俩、小聪明沾沾自喜。

  4.知和行相背离。多数大学生把诚信作为一种重要品质来看待。各类调查中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诚信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至少有5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诚信在自己的为人处事中非常重要,是自己的原则;5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讲诚信需视具体情况而定,面对不同的人、事有不同的判断。但当关系到自己的个人利益或所谓的“关键时刻”,如考试、评奖、毕业和求职等,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使知和行相背离,坚守诚信的道德意志力不强。

  三、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理性反思

  我们已经分析了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就要以此为切入点,对症下药,找到制止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培养大学生诚信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品行

  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关键因素还在自身思想道德素养不高,培养大学生诚信道德品质主要还应该靠修炼其内功,增强其思想道德观念,提高人格品质,而这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诚信道德教育机制,注重诚信道德建设的实效,“三管齐下”,协同抓好大学生良好诚信品行的培养。首先,家庭是第一所学校,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父母应认识到自己道德教育的责任和影响,带头端正自己的言行,自觉提高自己诚信道德教育能力,构建和谐诚信家庭;其次,学校应发挥其诚信道德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改进滞后、空洞的诚信道德教育形式,丰富诚信道德教育的内容,建立和谐诚信校园,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学生诚信档案,以督促大学生们提高诚信道德修养;最后,社会应通过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净化社会环境和以身作则,树立诚信道德的楷模等方式来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诚信道德培养的社会环境,正面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道德观念。

  (二)大学生自觉提高内在的诚信道德修养

  外部的制度、环境和教育的确能对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的培养产生影响,但这些都只是从外部产生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从大学生内在的修养做起,坚定自己的诚信道德信念,要以严格的个人修养来约束自己。

  1.学思结合的方法

  通过虚心学习诚信知识,多读书,读好书,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才能在行为上有所依据,同时学习一定要与实践结合,不能人云亦云,盲目从众,要善于思索,提高诚信道德判断力。有意识地区分什么是善的,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通过学思并重,择诚信去欺诈,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力。

  2.省察克治的方法

  即一种自我教育的方法。大学生们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与行为中的不守信、不诚实的念头和倾向,并加以及时抑制和克服。

  3.慎独自律的方法

  古人说:慎独为人德之方。《礼记・中庸》记载: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也就是说,大学生们应该督促自己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凭着高度自觉、严格自律、按照一定的诚信道德规范去行动,而不做任何失信于人、背信弃义的事。

  4.积善成德的方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点一滴逐渐养成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聚细流,无以成江河”。要通过身边的小事加强诚信道德修养,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通过积诚信美德,并巩固化,就能达到“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逐渐凝结成优良的诚信道德品德。

  5.知行统一的方法

  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大学生不能仅仅从内心认可诚信道德是一种美德,也不能仅仅将诚信停留在口头上,而不见之于行动,如果这样将永远达不到树立诚信品质的目标。知行统一就是针对大学生们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诚信道德知行背离的现状提出的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大学生们应该把提高对诚信道德的认识,树立诚信道德的观念与养成诚信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由知到行确实并非易事,但只要大学生们排除各种诚信的障碍和干扰,在实践中磨炼自己,把良好的诚信行为坚持下去,就能使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达到诚信道德的要求,做一名诚实守信的大学生。

  大一思修论文2000字以上范文篇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应迈好“三步”》

  摘要:作为时代的骄子,当代大学生总会遇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我们在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要用科学的理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统一,并且依靠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建立起积极向上、切合实际的理想信念,这将成为大学生立志成长的关键和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 理想信念 教育 成才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认为,这点精神主要是指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其核心内容就是理想信念。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最不知满足、最富有理想的通常是年轻人,在当今任何一种文化结构中,大学生又无疑是社会中最具有开放意识,知识水平相对较高,追求目标较高的人,于是对现实永不满足、无尽追求的理想主义无疑是大学生的主旋律。用流沙河诗的语言来描绘理想的作用,会有更感性的体验:“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点燃熄灭之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之路;理想是路,指引你走向黎明。”

  一、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首先就应该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的传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发现了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丰富发展和深化。所以,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大学生才能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在正确的世界观基础上,他们才能够逐步形成一系列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时代要求相统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知道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了解时代的要求、知道哪些事情真正有价值,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形成自己远大的生活目标,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因此,必须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状以及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帮助他们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

  大学生在确立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总会遇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由于他们社会阅历浅,所以往往会在险恶的社会现实面前丧失理想追求的信念,迷茫彷徨。其实,理想虽然是具有现实可能性的目标,但它毕竟还只是一种奋斗目标,不是也不可能是社会现实。因此,大学生在确立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尽量对现实保持全面正确的认知,尤其对于社会阴暗面,不能熟视无睹、随波逐流,也不能仅限于怨天尤人,更不能采取反社会的行动或自杀,而是要在合理认识和接受的基础上,相信通过自己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会逐渐加以改变。

  社会现实和大学生理想信念之间反差的产生还与大学生是否协调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紧密相连。大学生如果不考虑社会的利益和需要去搞“自我设计”,一旦二者发生矛盾又不能自觉地服从于后者,这样的个人理想很难称其为正确,与现实产生反差也就在所难免了。这就需要我们在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相统一方面多做细致的工作,帮助大学生随时了解社会需要的发展,并督促他们经常反省个人理想,不断地进行校正和调整,把大学生个人的抱负和追求引向同社会的利益和需要相结合,把个人理想溶于社会理想之中。

  理想要转化成现实,还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大学生对此必须要有清醒认识。应该说,懂得理想和奋斗精神之间的关系,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但也应该看到,当代大学生中,一方面有远大的抱负,另一方面又是被长辈们“抱大的”,缺乏为实现自己理想目标而奋斗的毅力和品格,以致眼高手低成了他们中间带普遍性的问题,在理想和奋斗精神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反差。因此,要教育大学生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磨炼自己、创造价值、实现理想。

  三、紧密联系大学生实际,寓理想信念教育于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

  依靠实践调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是最最好的教师,是最生动的课堂,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最好方法。青年学生的一个突出弱点,就是书本知识多,社会实践经验少。尤其是当前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重在增加,社会实践活动越发显示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大量事实和心理学研究都雄辩地证明: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积极的情感体验、高度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是形成远大理想的重要心理因素,是理想和信仰结合的必要媒介。

  针对大学生专业思想不端正,过于功利化的择业倾向,可以让他们到相关领域参观、实践,亲自感受这些专业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针对大学生理想的低层次性问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访问英模、重游革命圣地、到基层和落后地区挂职锻炼和知识咨询等实践活动,唤起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的无限真情和美好理想,使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己的责任,自觉肩负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光荣使命。还有针对大学生的理想不坚定等情况,可以请成功的专家名人做报告,讲他们的理想追求讲他们的奋斗史,讲他们的成功和喜怒哀乐,从而使学生明白:正确的理想信念使人生更有意义,理想还要加苦干、实干才等于成功,等等。

  可以说,这些教育方式都注重化理想信念教育为学生实实在在的自我教育过程,而这应该成为我们新时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模式。因为,说到底,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教育或转化成自我教育。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接受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理想并内化为自己的理念,通过从日常小事做起,提高修养,使正确理想真正深入内心,这种养成教育是潜移默化和根深蒂固的。它通过培养良好情感来奠定正确理想的根基也符合人们接受理论的规律,可以有效避免空对空的理论灌输造成的一些逆反心理,提高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成长春:《适应超越――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

  潘一禾:《论大学生理想教育中的角度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大一思修论文2000字以上范文篇三:《美术类大学生思修课改》

  摘 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于大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美术生对于这种课程的兴趣并不是很高,经常会出现逃课的现象。本文以美术学院思修课改的两年实践为基础,探索美术类大学生思修课改的经验。

  关键词 美术类 大学生 思修课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思修”课)是一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思想政治和法律素质的一门课程。认真学习思修课程,能够使大一新生更好适应大学生活,更加明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成才。美术类大学生对于综合素质类培养类课程兴趣较低,对于美术类大学生的思修课改更是要注重实效性。

  一、 思修课改面临的困境

  (一)美术类大学生对思修课认识不清

  从小学开始,学校对同学们就进行思想教育。小学的时候会开设思想品德课,中学会开设思想政治课,到大学开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些课程在某些方向具有一脉相承的地方,美术类学生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偏感性,在上课的时候看到相似性的东西就会主观的将其归入以前学过的某某课程中。上课过程中,一旦任课老师在理论讲授过程中略带枯燥,学生们很容易将思修课贴上“死板”的标签,随随便便的去逃课。

  美术生对于专业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思修课,他们认为自己的专业学习对于以后进入社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才是对自己以后就业有帮助的,而像思修这样的必修课就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美术生愿意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英语、计算机过级和专业的学习上,对于思修就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视。

  (二)教学方法无法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从小学开始,同学们就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教学互动较差。美术生对于这种灌输式的方式更是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他们更喜欢的是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的方式,将所学到的东西更好的运用到实际中去。进入大学之后,思修课程的教学方面还是以理论灌输为主,很容易使美术类大学生将该课程纳入到不喜欢的课程行列,进而在上课方面变得不再积极,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上课的时候抢后排,老师提问的时候低头不做声等等都是思维懒惰的最好表现。

  思修课关键的问题不是理论究竟掌握了多少,而是掌握的理论能否在现实中得以应用。但因为上课过程中的思维懒惰,同学们课下更不会再去翻课本了,更不用提看老师推荐的课本,课上课下严重脱节。

  (三) 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单一

  “思修”课程是由《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合并而成,在学生的观念里,往往把这些理论架构视为“大道理”,认为与实际生活相距甚远、不接地气。学生从受教育以来都在学习思想课程,教学内容大同小异,容易产生逆反、抵触心理。

  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在目前的“思修”课考核中发现,最主要的考核途径是论文或开卷考试。这种考核方式给学生造成不上课也能及格的感觉,以至于导致学生态度不端正,旷课缺勤现象严重,课堂纪律散漫等情况。

  二、 美术类大学生思修课改的途径

  (一)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承认思修的重要性

  对于思修课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在本课程的投入,学院自上到下形成高度统一,重视思修课程,承认其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的重要性,有利于形成一股学习思修的氛围,有利于为学生重新认识思修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政治学院于2013年开始进行思修课改,因为课程安排问题,美术学院被安排在2014年初开始上课。在学期初,美术学院就成立了思想道德教育改革试点工作小组,由学院党总支书记郭德荣任组长、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烈任副组长,工作小组成员包括学工办辅导员胡忠浩、郝巍、吴丹、白涛涛、以及2013级的各班班主任。负责美术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任课的四位教师寇晓燕、李雪芬、倪怀敏和王海燕经常在课下关心学院课外学生个人成长汇报的推进情况;7位2013级本科班班主任王英、吴翔、王宪、过露、朱姝娜、吴丹、郝巍都非常支持改革工作,对班级同学信息的上传下达非常及时有效;美院教务办和实验办的老师帮助同学们查询空教室和借教室;郭书记和陈书记在同学们汇报时都主动参与到提问环节中,观看同学们的汇报。

  (二) 上课形式多样化,考核方式注重实践

  上课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是同学们排斥思修课的重要原因。在教学内容方面作为教师要吸收丰富知识积极备课,做到与时俱进,将理论知识与历史发展、时事政治、学生的个人发展联系起来,加人典型案例、成长困惑等内容,深人浅出,将晦涩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易懂;在教学方式上,当前的思修课教学中运用较多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专题式讨论式、案例教学法等,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也有其局限性,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应用,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参与到课堂中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能有效地把理论与实践、认知与行为结合起来,因此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德育教育都十分受重视,这些年随着国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也被纳入课程体系;在考核方式上,从原先的简单的开卷考试变成分类别考察,既要考察同学们对于理论的学习情况,又要考察同学们对于所学理论的运用情况。

  我院在思修课改的过程中积极配合政治学院的相关要求,结合美术学院学生的特点制定了《成都学院(成都大学)美术学院(十陵校区)关于在2014级学生中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改革试点的办法》。在这个办法中,对于学生的思修考核进行了明确规定,将学生课程成绩的40%用来评价学生知识学习掌握情况,60%用来评价学生平时思想道德表现。在平时思想道德表现成绩中,50%用于评价学生课堂综合表现,50%用于评价学生课外的思想道德综合表现。通过考核办法,使同学们更加明确哪些方面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在每学期期末的时候会进行个人成长汇报,学生依据课外思想道德培养与综合表现评价体系,从明德、守法两个维度,对自己在本期大学生生活各方面,特别是学生发展状况、人生理想及自我实现的准备、身心和谐发展、日常生活道德践行情况、个人法治、规则意识及遵守等方面情况做一全面的总结和梳理,客观地评价自己本学期以来思想道德成长的收获和体会。   三、思修课改的经验和启示

  经过两个学年的思修课改试点,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对于思修课程有了重新的认识,对于大学生活的适应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收获了勇气,收获了信心,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还有许多有待提高的地方,思修课改下一步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好。

  (一) 实践性活动更有利于教育客体的参与

  传统的理论灌输对于美术生来说吸引力非常小,反而会让美术生觉得非常教条,会产生给他“洗脑”的感觉。久而久之,美术生会自心理开始排斥这种灌输理论,使得思修课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思修课改过程中,将理论知识点落到实践中去,使每位同学切实去做事情,在做的过程中感悟,在做的过程中总结。美术生们喜欢动手,在这个过程中去引导同学们思考和感悟会使美术生更能够感性的理解知识点,更使美术生自觉将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由自明走向自觉。

  大多的美术生是性格内向的,不善言辞,不懂得表现与展示。思修课改的个人汇报让每一个同学都上台勇敢的展示了一次。有很多很害羞、很紧张的同学都在全班同学鼓励的掌声中走上讲台展示自我。相信在大一的期末,给同学们这样一个平台来展示自我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收获也是满满的。回顾一年的经历与收获,很多同学默默留下泪水。在本次的汇报中也充分展现了美术学院同学的特色,有部分同学的PPT是自己动手画的图片,有的同学PPT制作非常精美。

  (二) 习惯养成对于思修课改有重要意义

  思修课程的教学可以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德性,可以强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可以规范大学生的道德取向,可以完善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但对于美术生来说,很容易三分钟热度,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往往坚持一段时间后,又变成了原样。

  思修课程只有一个学期,但在这一个学期中可以形成一系列的制度,将这些制度固化下来,帮助美术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美术生在大学之前,大部分时间用在了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对于良好习惯的养成投入的时间较少,在大学期间,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显得十分重要。思修课程就可以为同学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

  思修课改在美术学院已经实行两年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都是有所收获的。大学不是浑浑噩噩的四年时光,而是人生当中最明媚的青春。不断总结,不断提升,才能不断收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会坚定德育为先的精神,不断为学生的成才着想,不断在思想道德改革这条大路上前行!

  参考文献:

  [1]熊大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5(4).

  [2]季常宏.议思修课对大学生德性提升的助力作用.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0).


猜你喜欢:

1.2017大一思修论文2000字以上范文

2.2017大一思修论文2000字以上例文

3.大一思想道德论文2000字范文

4.思修论文2000字范文

29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