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社会学论文>农村研究>

养殖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农村养殖技术推广是养殖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要改变中国农村养殖技术推广的现状,农村养殖技术推广主体必须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规范制度和行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养殖技术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养殖技术论文范文篇一

  《 肉鸭发酵床养殖技术论文 》

  1.鸭舍建造

  可采用移动式塑料大棚和简易砖混石棉瓦2种结构形式。鸭舍东西走向,坐北朝南。每栋长30~55米、跨度6~9米、顶高2.5~3米,拱形结构。鸭舍外墙开挖排水沟,设置棚舍通风口、照明、供水、供暖、喷雾装置等设施;棚顶覆盖薄膜、气泡膜隔热层或稻草、遮阳网,两侧安装摇膜装置,便于调节舍内温湿度。在鸭舍内圈外侧可留2米左右的空间用于堆放饲料和储存工具。鸭舍围栏高40~60厘米,用丝网或塑料网围成。料槽设在鸭舍发酵床中部,饮水槽设在鸭舍两侧边缘。将饮水槽安装在漏缝地板上方,有利于将鸭饮水或嬉水时洒落的水及时、充分地排出,以防止床面潮湿。发酵床的建造方式有地上、地下和半地上式3种。饲养肉鸭的发酵床深度一般40厘米为宜,因此地下式发酵床应下挖40厘米,铺上垫料后与地面平齐,床底部为自然土层。四周用水泥预制板、砖块、木板等材料砌挡土墙,以防止泥土坍塌。地上式发酵床则在四周砌成略高于垫料的矮墙,床底部为自然土层。地上式发酵床也适用于旧鸭舍的改造,地面要求是泥地;若为水泥地面,可开钻直径为4厘米左右的孔,每平方米6~10个。半地下式发酵床,可参照以上2种方式,只需下挖20~30厘米,利用相应材料砌挡土墙。

  2.发酵床垫料制作

  根据惰性强、透气性好、吸水性能强和无毒害等原则选择垫料原料,锯木屑是发酵床垫料首选,同时结合当地资源情况,选择稻壳、花生壳、玉米芯和干稻草粉进行适当比例的替换。垫料成分比例为:锯木屑50%~60%、稻壳(或粉碎的玉米秸秆、玉米芯和花生壳等)40%~50%、米糠1%。按每立方米垫料添加固体生物发酵剂0.1~0.2公斤,发酵剂主要成分为乳酸菌、酵母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有效活菌含量大于100亿个/克,添加前用水搅匀稀释发酵剂预先复活和扩繁。将发酵菌种均匀喷洒在发酵床垫料上,混合过程中要边搅拌边喷水,使含水量控制在35%~40%之间(以手握紧垫料能成团不滴水,松手能散开为宜)。混合好后的发酵床垫料需通过堆积发酵熟化,堆积高度为1~1.5米,每堆体积至少10立方米,铺上草毡或麻布袋。2~3天后,在垫料快速升温时翻堆,以使其发酵完全,垫料层温度达到35℃以上即说明发酵床已形成。发酵成熟时间一般是夏天4~6天、冬天7~9天,气温越低所需时间越长。采用分层法铺设发酵床,先将未粉碎的稻谷壳、花生壳、棉籽壳或粉碎的玉米秸秆、玉米芯等铺在发酵床最底层,厚度为5~8厘米,再由内往外翻耙平整发酵成熟的垫料,然后在垫料表面铺设10厘米左右现配的未经发酵的垫料原料,经过24小时后即可进鸭。发酵床垫料厚度以40厘米左右为宜,不得低于30厘米。

  3.发酵床日常维护

  使用发酵床育雏,要提前12小时预先升温。如果不在发酵床中育雏,则进鸭后的前10天为观察期,防止垫料表面扬尘。若垫料太干,有扬尘出现,应根据其干燥程度向垫料表层喷洒清水。每周根据垫料湿度和发酵情况翻垫料2~3次,随肉鸭日龄和群体密度的增大应适当提高频率,可采用人工或小型翻耙机翻料。一般8~15日龄每3~4天翻料1次,16~42日龄每2~3天翻料1次。每批肉鸭出栏后,在垫料中掺入适量的菌种,重新堆积发酵,待下批肉鸭进场。

  4.肉鸭饲养管理

  发酵床养鸭和常规饲养方式在饲料配制、温度、湿度、光照等日常管理方面类似,但在育雏期管理、密度控制、通风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①育雏期管理。发酵床饲养肉鸭可采用雏鸭在专用育雏舍、生长育肥期转至发酵床饲养的两阶段饲养模式,也可采用育雏至出栏全部于发酵床饲养的模式。前一种模式在专门的育雏舍育雏;后一种模式则在较小的育雏区内进行,在育雏区内育雏时,周围用塑料薄膜与外界分隔开。随着肉鸭的生长,育雏区逐步扩大,直至布满整个发酵床鸭舍。

  ②饲养密度。发酵床养鸭密度相比传统饲养方式略小一些。一般发酵床饲养肉鸭每平方米密度为:1周龄30~35只、2周龄10~12只、3~5周龄6~8只、成年中鸭6~7只、成年大型肉鸭4~6只。

  ③通风管理。对半封闭鸭舍通风的目的在于调节舍内温度与湿度,而对于全封闭鸭舍则还有排出舍内污浊的空气,流通新鲜空气的作用。相比传统饲养方式,因发酵床自身产热,对鸭舍通风的要求更高。

  ④防暑降温。高温季节,特别是夏季气温和发酵热构成了高温、高湿的环境,极易导致鸭群热应激反应。全封闭房舍宜采用适当的水帘、冷风机和喷雾降温,加强通风、降低饲养密度等综合措施来缓解高温、高湿对鸭群的影响。对于半封闭鸭舍,可采用喷雾和架设遮阳网等方式缓解鸭群的热应激。

  ⑤饲喂管理。有益微生物可将粪便发酵分解为菌体蛋白质,同时发酵床垫料长时间不清圈,垫料中的铜、铁、锌高度富集,因此应适当降低饲料中粗蛋白质和部分微量元素的含量。采取把干喂改为湿喂或采用颗粒饲料,增加采食量,并增加饲喂次数,尽量避开天气炎热时投料,夜间加喂1次等措施。

  作者:蒋桂韬 戴先焙

  养殖技术论文范文篇二

  《 大闸蟹无公害养殖技术论文 》

  1、营造适宜的水域环境

  池塘是适宜大闸蟹繁殖的最佳场所,必须远离污染源。面积不可过小,水深需要达到2米,螃蟹池塘里的浅滩面积占整个池塘的面积不超过四分之一。池塘外围用黑色挡板隔开,养殖前加入生石灰,彻底清洗池塘。生石灰的作用不仅在于改善池塘土质,而且可以消灭池塘中的敌害生物。清池后需要及时栽种水草,保证螃蟹栖息、觅食以及躲避危险。同时水草还是螃蟹获得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的重要来源。

  2、优化养殖技术

  大闸蟹的养殖若是仅仅靠提高品质毕竟能力有限,利用套养模式增加整体效益是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法。其中套样青虾既可以摄取池底的残余物质,减少污染,并且虾类事物本身便是大闸蟹的天然美味,在不增加饵苗的情况下,年底可以收获每亩十多千克的优质虾。再者套样鳜鱼模式也是十分可行的,鳜鱼是肉食动物,与大闸蟹对于水质的要求相似,鳜鱼主要以池塘中的小鱼小虾为食,套养的鳜鱼可以减少氧气的消耗、增强饲养的效率。

  3、放养优质大闸蟹种苗

  在长江天然水系养殖出来的大闸蟹整体呈现青灰色、生长速度惊人、蟹体本身极富光泽。放入时选择个头较大、体质健康的幼苗,密度不能过小,否则难以提高群体产量;密度也不可过大,否则个体太小。放养前置于一定量的盐水中浸泡消毒,并且在蟹池的中间需要围栏一小块对大闸蟹进行饲养。不仅有利于集中饲养管理,又有利于大面积的生长繁殖。暂养时间一般从4月到5月,在大闸蟹退第一次壳后撤围栏,开始进入整池养殖。

  4、充足饲料的投喂

  大闸蟹作为杂食性动物的一种,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需要共同喂养。在人工喂养中,保证饲料的鲜活,切忌变质饲料的投喂,前期以及后期主要投放小杂鱼、水生昆虫等以动物性的饲料,中期主要投放以蔬菜、水草为主的植物性饲料。在使用蟹商品饲料时,要把握好饲料质量,选择无公害优质饲料。每日一般投喂2次,清晨、傍晚的投喂量不依水温、环境、数量、规模的等有所区别。规格、数量、水温、天气、环境条件等。

  5、调控池塘水质

  良好的水质是养蟹尤为重要的一环。对于水质的一般要求是清新,溶氧量在5mg/l以上,pH值在7.5~8.5,水体透明度达40cm以上。根据水温、水质等生长情况定期换水,保持良好的水质,对增加溶氧有很大的作用。春秋两季每半个月换水一次。炎热的夏季换水频率远远高于秋季,夏季平均六天换一次水。夏天大闸蟹的摄食量明显减少,水质常常因为温度的升高恶化,这种情况下应立即换水;当然在久旱不雨时,也要勤换水。此外,大闸蟹池塘的生石灰一次性使用量不可超过五千克,洒泼的范围在覆盖有水草的水面,次数为每月三次。

  6、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水质。大闸蟹的饮食习惯、大闸蟹的生长环境、定期对池塘的环境进行清理,做好养殖方面的专业记录。防治偷盗、防治天敌入侵、防治水草的恶化。

  7、加强病害防护

  在大闸蟹无公害养殖的过程中,拒绝使用高残留农药等有毒物质的药品。在大闸蟹出现生病症状后,不解盲目的病急乱投医,而是应该综合的有效的对症下效。大闸蟹的病症大概分为七种。大闸蟹常见的第一种症状是水肿病,此病症的特征是蟹壳周围肿胀,蟹类停止进食,最后死亡。此类病症的治疗方法仅需用点红霉素投于蟹食之中,七日一个疗程。蟹奴寄生病也是大闸蟹常见的病状之一,蟹奴寄生于大闸蟹的腹部,吸收大闸蟹的体液。寄生严重的蟹肉会散发一股恶臭,不可食用。若发现蟹奴寄生,可用0.5微升/升的硫酸铜和0.2微升/升硫酸亚铁混合剂遍池泼洒。

  8、结束语

  大闸蟹高效无公害养殖不是件易事,但是做好环境卫生的保护,控制水质,对大闸蟹进行定期的喂养,勤劳养殖、安全养殖后高效无公害养殖就不是什么难事。

  作者:唐国进

有关养殖技术论文范文推荐:

1.养殖技术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2.养殖技术与推广论文范文

3.养殖技术大专论文范文

4.养殖技术研究大专生论文范文

5.养殖技术研究大专论文范文

6.电大养殖技术研究本科论文范文

1708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