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工学论文 > 工程建筑 > 工业工程相关的论文

工业工程相关的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工业工程相关的论文

  工业工程在我国已有一段很长的发展过程,在实际生产制造中也被广泛应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业工程相关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工业工程相关的论文篇一

  《 浅谈工业建筑电气工程中的问题 》

  摘要:通过参加几项重点工程的电气施工,整理了工业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缆;防火;接地;电气配管

  Abstract: through a few key project in the electrical construction, sorting the industrial building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stallation of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counter measures.

  Keywords: cable; Fire; Grounding; Electrical piping

  中图分类号:S85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电缆防火是工业用电中认真对待的一个大问题,因一旦发生电缆着火事故必将严重影响工业生产,所以电缆防火十分重要。接地系统有防止人身遭受电击、保障电气系统正常运行、防止雷击和静电的危害等作用。电气配管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近几年新型建筑材料在工业建筑中的应用使电气配管变得复杂、繁琐。本文主要讲述了三种轻型材料下电气配管的施工要点,电缆头制作工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厂用电的安全。

  1 电缆防火

  电缆的主要作用是传输能量和信号。电缆的敷设方式有直接敷设和有保护物敷设两种。有保护物敷设可分为穿管敷设、槽盒覆盖敷设、电缆沟敷设、层架支持敷设和隧道敷设等。但由于电缆安全运行的监控措施比较单一,对于电缆发生火灾等事故或者在其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做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造成重特大经济损失的事故不少。主要原因是工厂内电缆多、分布广泛、所处的环境恶劣,例如高温、油污、潮湿、煤粉尘覆盖等。并且部分电缆如电缆沟内的电缆密集度高,运行维护困难。以下讲述工厂电气工程中电缆防火的主要措施。

  1.1电缆防火必须以防为主

  首先要注意因电缆内部绝缘的缺陷、老化、受潮、损伤等引起电缆短路,短路电弧引燃电缆而着火。而一旦电缆绝缘不良,要能及时发现并退出运行。其次要保证电缆沟、电缆隧道排水畅通、通风良好。不能让热力系统的废气、废水流入电缆沟和电缆隧道。那些将电缆防火门长期处于关闭状态、把电缆防火板封闭起来、把电缆沟盖板的缝隙统统填充封闭起来,影响电缆通风和散热的做法都是不妥当的,都会加速电缆绝缘的老化和损伤。其次电缆在使用前和检修中所做的电缆预防性试验必须严格按《电力设备预防l生试验规程》的要求进行。

  1.2电缆防火措施

  (1)加强对电缆头的监视和管理。

  (2)选用阻燃或者耐火电缆。

  (3)防止其他设备引燃电缆。

  (4)设置电缆火灾自动检测报警和自动灭火消防装置。

  2 接地

  主要分析在电气工程施工中接地装置存在的几个质量问题。

  2.1接地装置引出的端子遗漏或位置不准确

  多层变配电室及弱电工程项目,因变压器、配电柜、弱电项目等一些分项分部工程是由专业分包单位施工,施工中没有把这些接地装置端子敷设到位。也有个别工程施工中预留的接地端子被人为破坏,没有及时整改,在下一道工序中敷衍了事,安装很不规范。

  2.2各种原因引起的导电性能差

  从基础圈梁引出的镀锌扁钢接地端子的端头用电焊烧割;施工过程进一步产生锈蚀;紧固导线与接地装置端子的连接螺栓规格太小;平垫片、弹簧垫片不齐全,没有采用镀锌件;连接不紧,导电性能差。

  2.3TN—C—S系统错接成TT系统

  电源系统接地形式采用TN—C-S系统时,总配电箱处的重复接地端子没有与系统PEN进线相连接。究其原因:工程竣工验收时,电源总进线未安装到位,事后接线时错接成TT系统,责任相互推诿。

  2.4没有做重复接地

  设计TN—s系统时,电源由五芯电缆进入配电箱,PE线未与接地端子相连作重复接地。预留的接地端子单独与金属箱体外壳相连接。

  3 电气配管

  工厂建筑工程中新型轻质墙体材料应用越来越多,对电气配管和相关箱体安装的施工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凿、敲的施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时的质量标准,如何针对新型材料制定适宜的施工技术已经被广泛关注。工厂内主要的新型材料有混凝土空心砌块、混凝土实心砌块、轻钢龙骨隔墙,下面针对以上三种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介绍与其配管的几种施工方法。

  3.1混凝±空心砌块的电气配管

  3.1.1施工前应按建筑设计图,提前按砌块型及模数的特点做好砌块排列图,通过砌块排列图来核对管道穿孔洞施工可行性。如果管道较多、管道口径大,无法确定管道是否可穿越时,应在现场按照砌块排成图,用砌块按实际号码预排,采用实物试验方法确定。

  3.1.2管道施工。在土建空心砌块砖施工时,根据切墙身线来核定电气管道的位置,将管道和开关盒直接向上接好,保证盒的高度一次施工,避免二次安排人员测量、调整高度,影响进度、耗费人工。在砌体施工时,应安排人员配合,在砌体侧面开槽,预留管道和开关盒槽,槽的高度和宽度应定在106mm和H400mm,便于管道埋入墙体和墙缝修补。

  3.2轻钢龙骨隔墙内电气配管

  电气管道在墙体内的固定,主要利用横撑龙骨,在横撑龙骨上用自攻螺钉将管卡固定,然后固定电气管道。轻钢龙骨隔墙对垂直度和平面内直线性的要求较高,电气管道修改、增加开关时,应在石膏板面上划槽,掏空隔墙部分填充物,再配管施工,布管完毕,再由龙骨施工单位进行修补。

  4 电缆头制作

  由于生产厂家不同,电缆附件的配置及材料规格也不尽相同,下面说明热缩电缆终端头和冷缩电缆中间头制作要点及常见故障原因分析。

  4.1热缩电缆终端头制作要点

  4.1.1热缩材料附件的选配。材料的选配,按电缆规格选好成套热缩接头附件,包括内外绝缘管、内外导电管、指套型应力管、填充胶、导电胶等。

  4.1.2电缆剖切。剖切长度应严格按照各生产厂家所配图纸尺寸,并注意清洁工作,尤其是在露天进行电缆头制作时,钢铁企业厂区环境比较恶劣,空气中的灰尘(甚至导电尘粒)、操作者或手套上的杂质、汗水及汗水浸渍物很容易粘连在热缩件的管件上,造成表面爬行放电导致纵向击穿。尤其在抢修过程中,清洁工作往往被忽视,故隐患更大。

  4.1.3电缆连接。电缆压接管压接后,必须锉光毛刺,保证表面圆滑并清洗干净,表面绕包导电胶,确保导体屏蔽完整光滑。电缆填补芯线可用安装工程的下脚料,但必须注意不应受潮或有缺陷。铜铝电缆连接时,应选用铜铝压接管,并按载流截面大的电缆规格选用。

  4.2冷缩电缆中间头制作要点

  冷缩中间接头现场施工简单方便,克服了热缩材料的缺点,受到普遍欢迎。由于冷缩中间接头剥切长度较短,因此对施工环境和操作工艺要求更高、更严格。由于其应用时间不长,对该项新工艺的操作掌握存在很大不足,因而对冷缩中间接头的制作工艺和发生的施工故障很有必要进行认真研究。

  4.2.1剥切电缆半导体屏蔽层时,电缆绝缘层剥切后,应用细砂纸仔细打磨主绝缘层表面,使其光滑无刀痕,且无半导体残留点。

  4.2.2电缆半导体屏蔽层剥切后,没有清除干净而使其半导体残留在主绝缘层上,或者在清擦过程中没有遵循工艺要求,来回擦洗,留下隐患,产生闪络放电。防范措施:电缆接头在制作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保持清洁,因为清洁与否是影响接头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清洗绝缘层必须用清洗溶剂从线芯向半导体屏蔽层方向进行,千万不能用接触过半导体屏蔽层的清洗纸清洗主绝缘层表面。同时尽量缩短制作时间,电缆剥切后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越长,杂质、水分、气体、灰尘等侵入的可能性就越大,从而影响接头质量。因此要求在施工之前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保证制作时不间断。

  4.2.3电缆线芯压接后,连接管压坑变形有尖端、棱角,造成局部场强集中、电场畸变,产生尖端放电。防范措施:线芯压接以后,应用锉刀、砂纸仔细打磨以消除棱角和尖端,并注意金属粉屑不得残留在绝缘层表面。

  4.2.4冷缩硅橡胶套管是预制成型的附件,必须与电缆截面相配套。做接头前没有认真检查,势必造成收缩不紧密而保证不了界面压强,导致形成气隙或受潮。防范措施:冷缩接头制作前要认真检查,使电缆附件与电缆相配套,这样才能严格控制冷缩硅橡胶绝缘套管的过盈量,保证其有足够的握紧力,使界面接触紧密,没有气隙。

  4.2.5冷缩接头制作工艺中,硅橡胶绝缘套管收缩后,两端口未作任何密封处理,容易导致潮气侵入。防范措施:分别在收缩后各相硅橡胶复合绝缘套管的两端口处包绕半导体自粘带,这样既能使硅橡胶套管外半导体层与XLPE电缆外半导体屏蔽层良好接触,又能起到轴向防止进水受潮的作用。

  4.2.6冷缩接头制作时,因三相冷缩绝缘套管同在中心位置,由于不平整,包绕防水带时会有皱折,造成包缠不紧密,这也是容易导致接头进水受潮的重要原因之一。防范措施:包绕自粘性防水带是冷缩接头的防潮密封关键环节,要以半重叠法从接头一端起包绕到另一端,然后再反方向包绕到起始端,绕包两层。每层包绕后要用双手依次紧握一遍,使之粘合更好。包绕时一定要拉力适当,做到包绕紧密无缝隙。

  5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中,电缆防火、接地、电气配管、电缆头制作是工业建筑电气工程中的重点内容,它们的施工质量和进度都将影响企业的生产和职工生活。要提高工程质量,首先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施工技术,同时严格按相关规范进行施工、检测和验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工业工程相关的论文篇二

  《 浅析工业建筑工程的电气设计 》

  【摘 要】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相比有其特殊性,本文就工业建筑电气设计中相对于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特殊的地方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工业建筑;电气设计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工业建筑的电气设计与民用建筑不同,工业建筑一般单层层高较高,单间面积大,动力负荷多,会接触到高压气体放电灯照明、明敷设线路、工艺设备配电等等方面的设计。

  一、工业建筑电气设计的概念

  1、设计的概念

  设计是一个构思表达、再构思表达、反复推敲、不断深入发展和进行评价的过程。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博览、创意、构思、表达等几个阶段。设计过程从一开始到深入下去,各阶段思维的广度、深度都不同,表达方式、工具也可能是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和工具要适应思维的速度,推动思维发展成熟。

  2、服务的对象

  设计是为甲方(业主)的功能需要服务的,也是为施工单位的施工需要服务的。在满足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设计人员应树立服务意识、树立合作观念、树立敬业精神。对建筑电气专业的设计人员而言,妥善处理与各个专业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在协调上所用的时间甚至可能超过埋头设计的时间。部分工程(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工程)不按建设程序办事,私雇资质等级不符合要求的设计人员及施工单位(或个体户)设计或承包工程。由于设计和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有限,致使一些安装工程达不到规定指标的要求。工程设计是基本建设的龙头,设计文件是工程建设的主要依据,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首要环节。我国工程质量事故统计资料显示,由设计原因导致的工程质量事故占40.1%;工程施工原因引起的占29.3%;其它原因(如设备材料质量问题等)引起的占30.6%。可见对工程质量实施三控的关键在于设计质量控制。电气工程也不例外。

  二、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 设计前首先要对设计对象有深入的了解。比如对该工业建筑的建筑分类、建筑规模、消防等级、室外消防水量、工艺流程等等一系列问题要有个清楚的认识,这些问题清楚后才会知道怎么设计才能满足规范和工艺方面的要求。

  2、与工业建筑有关的部分重要规范。(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这是相对于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来说工业建筑电气设计中应用更为广泛的两本规范,所以设计中要更加重视。

  3、照明

  a)照明灯具的选择。工业厂房的照明灯具根据厂房的单层层高不同可采用荧光灯光带(槽式灯)或气体放电灯具。照明灯具的安装高度在 4 米左右时,可以选择荧光灯;安装高度在 5 米左右及以上时,一般选择适用的高压气体放电灯。高压气体放电灯主要有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高压汞灯。高压钠灯光效高,金属卤化物灯显色性好,高压汞灯显色性差。光效高的灯具一般用于室外场地,显色性好的灯具一般用于显色性要求高的场所。

  b) 应急照明。应急照明包括疏散照明、安全照明、备用照明。疏散照明分为疏散应急照明,用来确保疏散照度,以及疏散指示标志(分为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和蓄光疏散指示标志)。目前很多工业建筑的设计中厂房内部大开间的疏散线路都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该酌情而定,中小规模的工厂内部工人经常在这个环境工作,对内部环境已经较为熟悉,在疏散时只要有一定照度,很容易找到出口,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内部并不复杂的工业厂房只要设置一些在事故断电时能保证安全的照明就可以了,以避免内部工艺设备造成的人员危险;备用照明是用于确保正常活动继续进行的照明,它的设置要看工业厂房生产工艺上有没有这方面的要求。至于消防用的应急照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只针对疏散走道有所规定。但要注意安全出口灯还是要设置的,这点条文有规定。

  c) 配电设备的选用。工业的特殊场所如多尘场所采用密闭式防尘设备,潮湿场所采用防潮设备,有腐蚀性气体场所采用防腐设备,火灾危险场所采用防燃设备,有爆炸危险场所采用防爆设备。

  d)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做法、接地电阻的大小与民用建筑相同。与民用建筑不同的是有些工艺设备、工艺管道需要单独接地,这样我们就要在其对应的设备房间内设接地干线,接地干线做法可以参考图集《接地装置安装》03D501-4。接地干线(可采用-40X4 镀锌扁钢或其它导电材质)沿墙明敷设,在经过门处转为暗敷设,其它位置埋地敷设或者在电缆沟内明敷设。

  e)动力配电。动力配电包括工艺设备、给排水设备、暖通空调设备及消防等设备的配电。一般情况下干线系统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系统,由配电箱引至各用电设备的支线则采用放射式系统。

  f)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并结合厂房的生产类别或堆放物品的性质确定是否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确定保护等级。火灾自动报警的设备选择应根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判断是否选用防爆、本安型的设备。对小面积二级保护对象可以采用区域报警系统,报警主机设置在有人值班的值班室或管理室就可以了,大面积的厂房可以视情况采用集中报警系统,这时要设置专用消防控制室。

  g) 线路敷设。现代的工业厂房以钢结构厂房为主,电气线路无法暗敷设,以明敷设为主。线路较少的直接穿钢管明敷设,线路集中且多的地方可以采用金属线槽、金属桥架或在电缆沟内敷设。金属线槽主要用来敷设电线,金属桥架主要用来敷设电线电缆。要注意采用金属线槽或金属桥架敷设线路金属线槽或金属桥架及其支架都必须接地,且金属线槽桥架接地点不能少于两处,每隔一定距离还要考虑重复接地。

  h)电缆防火 。电缆防火必须以防为主。(1)要注意因电缆内部绝缘的缺陷、老化、受潮、损伤等引起电缆短路,短路电弧引燃电缆而着火。而一旦电缆绝缘不良,要能及时发现并退出运行。(2)要保证电缆沟、电缆隧道排水畅通、通风良好。不能让热力系统的废气、废水流入电缆沟和电缆隧道。那些将电缆防火门长期处于关闭状态、把电缆防火板封闭起来、把电缆沟盖板的缝隙统统填充封闭起来,影响电缆通风和散热的做法都是不妥当的,都会加速电缆绝缘的老化和损伤。(3)电缆在使用前和检修中所做的电缆预防性试验必须严格按《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的要求进行。

  三、影响工程质量的几个建筑电气设计问题

  合格的建筑设计应满足七个质量特性规定的要求,即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可信性、可实施性、适应性及时间性。设计单位本应将通过了设计评审的合格的设计文件交付施工。而实际上不少交付施工的设计文件都存在缺少或偏离质量特性要求的缺陷。对电气工程质量造成影响的设计问题又主要表现在安全性、可信性(包括可用性、可靠性、维修性等)及可实施性的缺失或偏离。以下就几个最常见的方面进行探讨。

  1、 设计违背或偏离设计规范的规定,安全性、可信性方面不执行设计规范的现象相当普遍。

  2、 设计深度不够

  目前施工图设计深度达不到建设部《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的现象相当普遍,主要是设计文件可实施性方面的缺陷,将直接导致施工安装困难或错误。也可能导致可用性的欠缺。由于不按规定的深度进行必要的计算与标注、也往往造成设计文件本身出现原则错误而难于及时发现,将影响项目建成的使用功能。

  例如:按深度规定电力及照明系统图及相应设备材料表中应详细标明选用的电气设备及材料的型号、名称、规格参数及数量。改革开改以来,我国电工产品市场异彩纷呈,国内外各种型号规格的产品琳琅满目,国家不可能对各类电气设备及材料规定统一的型号。设计标明各种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参数便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业主或施工单位进行设备订货及采购的依据。然而近年来电气设计文件中普遍习惯于只在系统图的设备符号旁标注该设备的型号或厂家产品编号,使设备订货无所适从,并往往造成错误。比如某项目电气照明设计,设计者在系统图断路器符号旁仅标注了"A063M 20A",设备表中亦然,而未注明名称及详细参数,施工单位理解为20A普通断路器,因找不到该编号的产品而另行采购了另一种断路器。后在设备材料报验时经监理人员查对,原"A063M"乃是海格公司的一种电磁式漏电断路器的产品编号,额定电流20A,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值30mA。可见原设计中这些回路是应设漏电保护的。但因设计标注不清而引起订货错误。只得重新采购更换。

  结束语:

  设计文件是工程施工与监理的最主要根据,设计能否认真执行国家规定、设计文件的深度及相关专业的密切配合问题等等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近年来设计质量滑坡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诸如设计市场恶性压价竞争,迫使设计单位减少投入以降低成本等等,本文不拟探讨。设计人员认真学习相关设计规范,加强设计过程管理、重视设计会签与评审,便可以基本根治。

  参考文献:

  [1]张华,建筑工业电气设备安装接地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2(8):842-843

  [2]罗杨娟,秦晓霞,霍晋,工业建筑设计中电气节能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9(16):635-636

有关工业工程相关的论文推荐:

1.浅谈工业工程相关的论文

2.有关工业工程论文

3.工业工程应用论文

4.有关工业工程毕业设计论文

5.浅谈工业工程本科毕业论文

6.浅谈工业工程系研究毕业论文

1725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