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论文写作指导>

word2007毕业论文页码怎么设置页码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学生写论文可以使学校全面考察了解教学质量,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word2007毕业论文页码设置页码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word2007毕业论文页码设置页码

  1、毕业论文页码怎么设置: 在菜单栏选择插入,进入页脚选项,在弹出的窗口点击编辑页脚

  2、毕业论文页码设置: 接着在菜单栏会出现设计这一选项,点击页码,在弹出的窗口选择页面底端,然后出现底端各种样式,一般选择居中的页码也就是选择普通数字2

  3、点击普通数字2选项后,出现页脚

  4、 有时我们的毕业论文需要用到其他的页码,而非普通的阿拉伯数字,这时就需要在页码选项点击设置页码格式选项

  5、在页码格式窗口,选择编号格式,起始页码,点击确定

  6、 最后在页脚就出现数字

  关于生命的论文

  生命人格的诞生

  【摘 要】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就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经济的改革,政治的变革,文化的发展,是坚持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但是自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人似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可是就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飞速发展的现在,我们却依然面临着中国哲学向何处去的问题,因为这不仅是中国人在世界上哲学地位的争取过程,更意味着中国思想,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文章旨在通过梁漱溟对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比较来看一个生命人格的诞生,这个人格既具有生命的冲动精神,也有自觉理性精神,从而窥探中国哲学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生命冲动;自觉理性;生命人格;中国哲学

  哲学是一个时代的思想产物,它是属于精神科学的范畴。哲学是什么?它是智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追寻真理的,而真理并非全部是自然科学,精神科学也属于,并且精神科学更多关注的是人的真理,历史的真理。精神科学的真理,这种真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被证明的,它不需要什么三段论,或者实证法去将其确认,它是不证自明的。精神科学并不是要去寻找一种单一的,规律性的知识,而是在现象的一次性和具体历史和关系中去理解,传统本身就是一种真理,经验的真理。自然科学也是一样,它具有这种适时性的,就像日心说取代地心说,就像相对论和黑洞理论的提出,这些也都是人类主观经验的一部分,也是具有适时性的,人类总是在不断的进步,我们总是在不断的探寻新的东西,而这种真理性则是本身就预先被给予的。

  一、东西文化之比较

  虽然中国在古代时期也遭到异国文化的冲击,比如隋唐时期佛学的传入,但是这时的文化融合还是在一个完整的中国传统之下的融合。这和中国近代遭遇的西方文化的入侵是截然不同的,近代的中国是一个不完整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在这种冲击下,中国所面临的是何处去的问题?因此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中国人通过这种东西方文化的比较而选择了自己的道路。

  何为文化,梁漱溟解到“不过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样法罢了。生活又是什么呢?生活就是没尽得意欲(will)――此所谓的“意欲”与叔本华所谓的“意欲”略相近,――和那不断的满足和不满足罢了。”何为意欲?意欲就是我们本来就有的生命冲动,是一种绵延的生命意志,这种本能的生命意欲促使着我们去追求向上的生活,而不同的生活则是因为不同的追求,或者内心的意欲不同所导致的。

  中国和西方自古以来就是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西方文明主张向外的,征服自然的文明,而中国主张向内的,修身养性,追求自己内心,表达生命的生活。梁漱溟说到“西方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或说,西文化是由意欲向前的精神要求产生“塞恩斯”与“德谟克拉西”两大异彩的文化。”而中国的文化是讲究向内的,整体的。中国也有各种技术,比如治病,打铁,炼钢,中国人讲究的是“手艺”,是一脉相承的,是用心去体会的。而西方人则是将不同的东西分型分科分行,寻求那个客观的东西,可以以一贯之,全靠理智而为,通过对经验的总结,从而整理出知识,然后分门别类以学之。“大约在西方便是艺术也是科学化,而在东方便是科学也是艺术化”。

  他认为中国和西方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路向:

  (一)本来的路向:就是奋力取得所要求的东西,设法满足他的要求;换一句话说就是奋斗的态度。遇到问题都是对于前面去下手,这种下手的结果就是改造局面,使其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这是生活本来的路向。

  (二)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就在这种境地上求我自己的满足……他并不想奋斗的改造局面,而是回想的随遇而安。他所持的应付问题的方法,只是自己意欲的调和罢了。

  也就是说西方是向前要求的文化,中国是持中调和的文化。认为中国是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就在这种境地上求得我自己的满足,这点,笔者倒不这么认为,生命是由两种力量调和而成,一种是源自人自身的原始欲望和冲动,是一种动物力,而另外一种是我们理智,静观的一面,虽说这种调和来源于对欲望的压制,但是这不是一种妥协,因为那个来自人自身的冲动的欲望一直保持在我们心底,我们一直追求着向上的生命,追求着自身的不断美好。尼采很早的认识到了这点,他认为只有悲剧才能真实的揭示人的生存,让人直面生命本身,而这种悲剧的力量就来源于悲剧结局时所产生的快感,但是只有当我们把这种悲剧的原始力量赋予艺术的时候,就变成了美,这种美揭示了生命的美,那种不可摧毁的美,所以尼采说当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试图将悲剧安放在日神的基础上时,悲剧就走向了灭亡,而尼采的悲剧显然是不同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尼采的悲剧观是积极的,而这才是中国人的积极的生命观,是中国哲学家一直所追求的生命人格。

  二、中国哲学之生命人格的诞生

  中国哲学当以儒家为主要代表,尤其是以孔子为先师,孔子曰《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大学之道;三十岁能够自立于道;四十岁能无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道运行的根本规律;六十岁所闻皆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孔子一生都致力于学,他的学,是一个具有深刻含义的词。不仅包含着知识性的内容,自我们懂事起就会被送进学校,学习各种知识,各种理论,我们把这称之为教育,但是,我们要学的不只是知识,更多的是学习一种善,即善德。善德才是我们成大道之基础,只有它,才能让世界、地球运转;让人活得有价值,才能成道。这种善德,要求我们去学习如何处理世界中存在的关系,而不仅仅是社会中的关系。我们首先得认识自己,处理好自己的身、心问题,然后还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自己与自然、鬼神的关系,要想做好这些,你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学习和践习。

  儒家的核心便是仁,“仁”是儒家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也是道的主要核心之一。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善是它的前提,爱是它的一个属性。程颢的《识仁篇》中有说,“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若心懈,则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理有未得,故须穷索;存久自明,安待穷索!此道与物无对,“大”不足以明之。”意思就是说,仁是一种贯通,义、礼、智、信都是仁的表现,要想识得此理,不用防检,不用刻意的去求索,只需要在心里以诚敬存之而已。   梁漱溟也讲到,“此敏锐的直觉,就是孔子所谓仁,……,儒家完全要听凭直觉,所以唯一重要的就在直觉敏锐明利;而唯一怕的就是在直觉迟钝麻痹。所有的恶,都由于直觉麻痹,更无别的原故,所以孔子教人就是“求仁”。”为什么此直觉就是儒家所讲的仁呢?仁者核心为爱人,我们何以能爱人呢?凭的就是直觉,一敏锐的直觉,此直觉不仅可以真诚的体验自己心中的欲望,而且可以感受他人心里最真诚的感受,诚者,无欺也,“诚己”和“诚人”,至诚者必须与天地相感通,相融合,达到一种自己与天地浑然一体的感觉。

  此“仁”从感归于寂,又从“寂”复趋向“感”,“寂”是一种平静,动则是一种生发,此二感相互变化,相合于仁。一任直觉“遇事他便当下随感而应,这随感而应,通是对的,要于外求对,是没有的。我们人的生活便是流行之体,他自然走他那最对,最妥帖最适当的路。他那遇事而感而应,就是个变化,这个变化自要得中,自要调和,所以其所应无不恰好。”

  此“仁”是一中庸之质,是一种调和,西方人讲究理性,说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自己可以设置一些道德律令来约束自己,但是其实他们往往失了偏颇,不是认识人是认识万物的主体,就是将大自然凌驾于人之上,而儒家则不同,从一开始我们就是认识人自身,即认识人自身所具有的原始冲动,同时又通过一种内省,一种反观,不断的调和这种冲动,形成一种生命冲动和自觉精神相调和的积极人格。

  儒家讲究“乐”的生活就是一极大的证明。《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我们的快乐不来源外界条件的变化,我们所注重的是不断的修习自身,将内心的欲望与自觉,一种理性的调和,使内心从动归于平静,乐自在我心。

  三、中国哲学之走向

  中西哲学在其最开始的源头,探讨的就是人何以为人,何为智慧。虽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但是此理性非那样一种寻找客观性,精确性的理性,相反,它是一种面向人自身,调和了感性和理性的认知方式,不管是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德性即美德”,还是孔子的那包含仁义礼智信的仁政思想,无不是面向人自身,认识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生活的世界除了是人和人的世界,人和自然,和外物的世界,更是一个关系世界,虽然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永远都是一个自我的世界,但是这个自我不是主体性,即主体认识客体,认识对象的主体性认识方式,相反,它是海德格尔所讲的存在世界,一种自我本身就置于其中的存在世界,因此,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只有理解,通过不断的理解,揭示世界的各种存在方式,多样性的存在方式,揭露出这个真实的世界。

  “人类是何等难对付的东西!古代所谓“圣贤英雄”莫不是以愚蔽他为好的对付;孔子乃独去其障蔽,使他心思开明,而后对付他。……孔子乃独以老生常谈,浅近平庸的东西摆在你眼前,说在你耳边,仿佛都是让人看了不起劲,听了要睡觉的;而他却不怕你不要,……自非有极高的眼光极深的见解,将人类是怎样一个东西,人用是怎样一回事,完全洞澈了然于胸,其何能如此”!儒家的精神全在于此,其将“人”的内涵诠释的淋漓尽致,更加的向我们揭示了真实的人。

  在中国近代的时候,出现了主张“向东走”,向西方学习的胡适一派,和拥护中国文化,主张“向东走”的梁漱溟一派。之所以大家拿不定主意到底要将中国文化带向何方,是因为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是不自主的,国家是不完整的。而现在,中国是一个完整的国家,独立的国家,所以我们必然可以坚持己见,独立自由的去做一些认识和判断。

  因此,我们要立足中国进行文化建设,去创造,不仅基于我们的历史传统,同时面向世界。这不仅是使得原本因为文化的殁落而失去世界地位的中国人能够重新走向世界,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在文化上建设中国,并不是抛弃大同的理想,是先建设中国,成为一个健全的单位,在促进世界大同上能有充分的力。要而言之:中国是既要有自我的认识,也要有世界的眼光,既要有不闭关自守的度量,也要有不盲目模仿的决心,这认识才算得深切的认识。循着这认识前进,那我们的文化建设就应是:不守旧,不盲从,根据中国本位,采取批评态度,应用科学方法来检讨过去,把握现在,创造未来。”中国本位文化建设是基于我们目前是社会主义新中国,没有了中国,一切政治、社会、思想都失掉了中国的特征,因此对于现在中国文化的发展,我们必须继承中国的传统,同时面向世界,吸收西方的文化,建设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文化。

  哲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当今国家自由独立富强,世界的文化交流碰撞,所以文化的发展不存在谁体谁用,相反,文化可以在融合中独立发展,一个国家文化的强大不是摒弃别人的东西自顾自的发展,这个在清朝闭关锁国中历史早给予了见证,也不是被别人的文化所吸收,全然没有自己,而真正的强大是在面临别人的冲击和强势的进攻下,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从而整理自身再出发,跟别人“并驾齐驱”,“合而不流”。中国哲学更是如此,我们立足于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却同时面向世界,从而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 郭齐勇,龚建平.梁漱溟哲学思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4] 景海峰,黎业明.梁漱溟评传[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

  [5] 王晓斌.对梁漱溟东西文化哲学理论的再评析(上)[J].广西社会科学,2006(4).

  [6] 吴童立.保守中的现代化―梁漱溟文化哲学评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3(5).

  [7] 卢永欣.梁漱溟:“意欲”与东西文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看了“word2007毕业论文页码怎么设置页码”的人还看:

1.论文的页码怎样设置

2.Word2007论文页码设置大全

3.怎么给word2007设置页码

4.Word2007中进行自定义设置页码样式的操作方法

5.word2007页码设置教程

2476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