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形势与政策论文 > 中国农业贸易政策研究论文

中国农业贸易政策研究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中国农业贸易政策研究论文

  相较于政策的有效性而言,政策的稳定性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农业贸易政策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国农业贸易政策研究论文篇一:中国的农业转型与政策选择

  伴随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国的农业份额大幅下降,农业投入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农业发展方式出现根本改变。在农业发展模式变革的同时,农业经营制度和相关制度安排也在发生急速变革,土地流转加快,经营规模在适度扩大,经营主体在坚持家庭经营的前提下呈现多元化格局,农民专业合作进入历史新阶段,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基础。

  行政管理改革杂志发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守英文章表示,如何在城镇化过半以后,制定相适应的农业发展战略,正确认识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共荣,是新阶段农业政策面临的重大选择。

  一、中国农业转型的主要特征

  文章分析,纵观世界各国经验,农业份额下降至10%左右以后,农业发展会出现重大转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速度加快,与非农产劳动生产率的差距缩小,务农者收入增长显着快于务工收入增长,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作用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增强,各国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成为普遍的政策取向。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农业正处于重大转型,主要表现为:

  第一,农业份额下降到现代化转折点。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国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和就业份额"双降"趋势明显,农业产值份额由1978年的28.2%下降到2011年的10%,年平均下降速度约为0.6%。农业就业份额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2011年的34.8%,年平均下降速度超过1个百分点。2003年以来,农业产值和就业份额下降速度进一步加快,年平均下降速度分别为2.99%和1.8%。

  第二,农户对农业经营收入依赖下降。随着农民外出打工数量增加,农户收入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工资性收入比例大幅上升,家庭经营收入比例不断下降。1990-2012年,农户家庭经营收入从82.4%下降到44.6%,工资性收入从不足15%上涨到43.6%。在家庭经营收入中,农业收入占比持续下降,近10年间下降了10%以上。

  第三,农业投入方式发生重大变化。长期以来,由于人多地少,中国农业主要依靠增加劳动投入和农药、化肥等现代投入来提高单位土地产出。随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大规模转移、从事农业劳动力人数减少和整个农村人口绝对量减少,农业与非农产业在劳动力争多上的比较劣势尽显。在结构高速变革背景下,中国农业投入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农作物用工成本上升、用工数较少。家庭用工价与雇工工价均出现明显增长,且雇工工价近10年的增速很快,从1999年的14.05元/日增长到2009年的53.09元/日,增长近4倍。家庭用工价折算也从1999年的9.5元/日增长到2009年的24.8元/日,增长了2倍多。劳动力稀缺程度提高,劳动用工成本上升,农户在进行劳动力配置时,普遍采取减少农作物用工投入的策略,致使农作物用工量大大下降。

  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与机械投入巨增。2003年以来,全国农用机械总动力保持年均6%的高速增长。全国各种主要农业机械拥有量增长迅速。2000-2010年间,全国的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农具分别增长302%和338%;小型拖拉机增长41.2%;农用排灌动力机械增长41%;联合收割机增长274%;播种机增长98%;水稻插秧机增长567%;机动脱粒机增长16%;节水灌溉类机械增长58%;农用水泵增长29%;农用运输车增长75%。中国农业投入方式已经和正在从以劳动投入为主的方式向以机械投入为主的方式转型。

  第四,农业发展模式发生历史性转变。过密人口与土地的紧张关系一直是决定中国农业发展模式的重要因素。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尽管集体所有制实现了以生产队为单位的更大经营规模,但是由于农村人口被禁锢于土地的局面没有改变,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进一步加重,人地比率进一步降低。人均土地规模从1949年的4亩下降到1981年不足2.14亩土地。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人口增长和农村人口基数过大、农村工业化吸纳劳动力能力有限,中国农村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格局也没有发生改变。由于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和农业劳动富余、资本短缺决定的要素相对价格,中国农业发展模式一直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人口总量和增速持续减慢,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加速,农村人地关系得到缓解。1995-2009年,人口规模增加10.2%,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0.55‰降到5.05‰。自2003年以来,人地比例逐年上升,分别从2003年的1.96亩/人上升到2009年2.26亩/人。与人口增长模式改变引发的人地关系缓解相比,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对农地经营规模的影响更为显着。农业劳动力总量从1996年的3.17亿下降到2009年的2.59亿。随着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到非农部门就业,农地经营规模进入逐渐扩大时期,在劳均耕地规模上,按农业劳动力计算的劳均耕地面积从2004年的5.97亩/人增加到2009年的7.05亩/人。

  新世纪以来,农户经营规模的适度扩大,农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加上农业投入方面机械对劳动的大量替代,农业发展模式正在向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的模式转型。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中国农业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都有明显增长,但两者增长趋势差异很大:1994-2002年间,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分别为0.62%和4.10%;2003-2011年间,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分别为3.17%和9.71%。

  二、农业经营方式与制度安排的重大变化

  文章称,结构变革不仅带来农业发展模式转变,而且带来农村人地关系变化和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农地的经济重要性处于下降,农民对土地的观念在悄悄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也在诱发和推动农业经营制度的变迁。

  第一,土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土地规模过小、细碎化程度高,一直被认为是妨碍农业现代化的突出问题。到2003年时,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对全国东、中、西部20842户的抽样调查显示,全国土地流转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9.1%。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与劳动力非农化进程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也呈加快之势。截至2011年底,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达到2.28亿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17.8%。从区域来看,不仅发达地区农地流转比例高,农区的农地流转增速也十分显着。

  第二,农业经营主体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呈现多样化。根据农业部经管司统计,2011年,全国集体所有农用地总面积60.6亿亩。其中耕地13.8亿亩、园地1.2亿亩、林地18.4亿亩、草地22.9亿亩、养殖水面0.8亿亩、其他3.5亿亩。其中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耕地面积12.8亿亩、园地0.6亿亩、林地9.1亿亩、草地15.7亿亩、养殖水面0.3亿亩,合计为38.5亿亩,占农用地面积的63.5%。随着土地流转加快,土地转入主体趋于多元化。

  第三,农户土地经营进入适度规模阶段。随着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到非农部门就业,农地经营规模进入逐渐扩大时期。在劳均耕地规模上,按农业劳动力计算的劳均耕地面积从2004年的5.97亩/人增加到2009年的7.05亩/人。从区域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比例更高,农业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比重从1990年的66.77%下降到2009年的32.32 %,东部地区劳均耕地规模也从1990年的3.4亩/人上升到2007年的4.99亩/人。在中部地区,农业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比重从1990年的82.2%下降到2009年的65.5%,其下降程度没有东部地区显着。劳均耕地规模的上升也没有东部地区那么明显,从1990年的3.19亩/人上升到2007年的3.67亩/人。

  截至2011年底,全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耕地面积12.77亿亩,家庭承包经营农户2.288亿户。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有2亿多户,占家庭承包户总数的85%以上。经营耕地在10亩以上的农户已经占到15%。在经营规模扩大的类别中,10-30亩和30-50亩两个组别的比例最高,分别达到10.7%和2.3%,与农区人地关系、技术条件及农民经营能力比较相称。除此之外,另外几个经营规模较大的类别尽管占比不高,但农户数也不少,经营耕地50-100亩的农户有194.1万户,经营规模在100-200亩的农户有53.2万户,经营规模在100-200亩的农户有53.2万户,在中国这样长期处于过小规模农业经营的国家,出现如此多的适度规模农户,其对未来农业效率及收入分配的影响,值得关注。

  第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入新阶段。引导小规模、分散农户走合作化道路,一直是党和政府所致力的,也作出了不懈努力,但付出了巨大代价。近年来,随着农村市场化程度深化,农村能人成长,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产品产业化、区域化、集中化形成,以及农资购买与农产品销售合作的规模效益显化,农民专业合作的收益提高、成本下降,农户之间以自愿为基础、以互利为纽带的合作意愿提高,中国农民专业合作发展进入历史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施行以后,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截至2011年末,全国共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50.9 万个,平均每个行政村成立合作社0.9个;年度财政扶持资金总额44.6亿元,扶持2.9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平均每个合作社获得财政扶持15.6万元。全国实有社员3444.1万户,平均每个合作社有70个成员;通过合作社带动非入社成员5366万户,平均每个合作社带动105户。合作社平均为每个成员统一销售农产品1.34万元,平均为每个社员统一购买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投入品4600元。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便于农民开展规模经营、拓展市场空间、提高谈判地位和完善自我服务的组织形式,成为转变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的重要载体。

  三、农业转型期的政策选择

  文章表示,在农业发生重大转型和农业经营制度创新日趋活跃时期,客观分析农业转型期的重大变化,制定相适应的农村政策,不仅关乎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而且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第一,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新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中国的农业份额已经降到一个转折点,这一份额今后还会进一步下降。这一格局很容易产生农业无足轻重的错误认识。中国教训是,农业政策稍有不慎,对全局影响难以短时间挽回;成功实现现代化经济体的经验是,农业份额降低后,农业的基础地位反而增强,国家对农业的支持政策更大。现在急需研究农业份额下降后"三农"的新特征、新情况与新问题,制定新阶段的农业发展战略。在我们看来,新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农业份额下降以后,农业的绝对值还会不断增加,农业产业的竞争力须不断增进。 二是农业对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性在相当长时期不会减低,而农业产业提供食物安全的重要性还将不断提高。三是农业的功能将不断延伸,从生产向生活和生态的功能扩展,对人类生活品质的重要性将不断上升。

  第二,必须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在上一轮高速发展中,我们一直没有解决好"三化"同步发展问题。工业化、城镇化高速推进,农业仍维持在传统农业状态;沿海地区基本实现工业化,但农业基本消失;内地承担着保障粮食安全重任,但陷入"粮食大县、财政穷县、农民贫困"恶性循环;候鸟式城镇化妨碍生产要素流动和农业生产关系调整。

  在下一个发展机遇期,"三化"的不协调会成为发展的障碍。一是需要研究"三化"协调机制,使农业现代化成为工业化、城镇化的基础。二是依靠工业化、城镇化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三是促进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合理配置。

  在三化协调发展前提下,完善体制机制,通过城乡共同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报告提出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如何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作出总体安排,是未来处理工农关系及城乡关系的基本方针。一是通过城镇与农村共同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不能城市一片繁荣、农村陷入凋敝。二是避免城市和农村一样化。决不是按城市的标准和风格来建设农村,更不能以城乡一体化为名行消灭农村之实。三是工农要互惠、城乡要共赢。工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城市的繁荣不能以掠夺农村资源为手段。

  第三,赋予和保障农民更完整的土地财产权利。一是实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保障三者土地权利。二是在政策和法律上明确"长久不变"的内涵和实现形式,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三是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出让、可租赁、可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进入市场权利,实现同权同价。四是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实现土地增值收益在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更公平分配,合理提高个人收益比例。五是推进集体资产经营制度改革,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六是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在试点基础上,推进农民宅基地及其房屋的可抵押、可担保、可转让。

  第四,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业现代化。一是在坚持家庭经营基础地位基础上,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二是促进土地承包权与土地经营权的分离,完善农户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权能,促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营者效益。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三是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落实专业合作社的"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帮助合作社建立明晰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合作社利益分配制度。完善促进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制定鼓励专业合作社发展加工业的政策。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以专业合作社对农户服务的能力为标准, 推进合作经济的发展,防止地方片面追求专业合作社数量、忽视质量的倾向。四是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加强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政策研究,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和经营效率。

  第五,客观把握农业要素投入变化的新特点,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一是以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为核心,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在下一个发展阶段,劳动成本和土地成本的上升是我们面临的基本事实,要想使农业具有竞争力,唯有通过技术进步和改进现代投入的效率,降低农业投入的成本,才能实现。

  因此,在下一个发展阶段,农业发展的最大动力是,提高技术进步率,使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降低农业投入的总成本,提高亩均利润,降低农业产业与其它产业的生产率差距。二是改变以增加土地生产率为主的投入结构,促进化肥、农药等产业的改造、升级与转移。中国从2003年以来,化肥、农药、薄膜等的投入尽管绝对量还在增加,但增长速度已大大减缓。

  在今后一个发展阶段,这几类投入的量还将处于下降中。我们必须制定应对这种转变的化肥、农业、薄膜等产业发展政策,保留和提升优势企业,通过政策引导这些产业的企业改造、升级与转移。三是制定和实施与农地经营规模和核心产业相适应的农业机械发展战略。近些年,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机械投入对农业的贡献大大上升。但是,我们还缺乏一个迎接新阶段到来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必须在国家层面尽快制定。在农业机械发展中,必须根据中国土地类型复杂、农地经营规模小、区域差异大、不同农产品对机械的需求不一的特点,制定差别化的农业机械产业发展政策。尤其在适合小规模农业的农业机械和对国民食物消费最重要的水稻产业上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对农产品优势生产区域的农业机械技术进行攻关,提高国产机械供应与水平。

  中国农业贸易政策研究论文篇二: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进展

  摘 要: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 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 经济研究进展,本文利用中国知网(CKNI)的经济与管理数据库,通过对题名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检索方法,对检索到的 文献的年份分布、期刊分布、内容分布、产出单位及 论文作者数量、长度与论文引用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济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保险研究》等9种期刊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的重点期刊;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必要性、模式选择、制度体系构建等占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内容的比例最高,而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税收、立法问题的研究比较少;高校是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问题的主要力量;作者数量、论文页数与平均引用次数之间不存在正相关性。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 文献 研究进展

  本文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截止到2010-07-21)中的“经济与管理 科学”子库,通过对题名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检索方法,对检索到的文献,从发表年代、发表期刊、主要内容、单位及作者、文献被引用率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勾勒出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的基本状况。

  一、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论文的年份分布

  统计发现,2002年以前我国没有题名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研究论文。 2002- 2003年我国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济论文有3篇。这段时期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贫乏的现象与我国农业保险的 发展状况是相一致的。我国农业保险在1982年恢复以后,基本在商业保险框架内试验,国内并没有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因此当时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研究非常少。

  2004-2009年中央连续6年的一号文件中都关注“三农问题”,重点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鼓励多种农业保险经营模式。这个时期国内新一轮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进一步展开,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济研究论文的数量也在稳步增长。

  2007年,我国中央财政首次设立农业保险专项款10亿元,开始在吉林、内蒙古、江苏等6个省份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2008年,又增加了10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随着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在全国的开展,我国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研究迅速发展,2007年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济论文数量比2006年增长了80.77%,2008和2009年发表相关论文分别为75篇和102篇。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经历了3个阶段,即(2002-2003年)起步阶段、(2004-2006年)缓慢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快速发展阶段。

  二、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论文的期刊分布

  在题名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经济论文中,发表在期刊中的论文有303篇,发表论文2篇以上的有30种期刊,共发表文献134篇,占期刊发文总数的44.22%;其中属于2008年中文核心期刊有15种。在发表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论文的主要期刊中,发表论文数目在5篇以上的期刊共有9种(见表1),其中有5种是国家学会、科研、行业主管单位主办的全国性刊物,有4种由相关省级学会主办的刊物。

  三、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论文的内容分布

  在检索的文献中,引用次数在1次以上的论文有140 篇,占论文总数的41.67%。从论文研究内容上对这140篇经济论文进行分类,研究内容涉及到九个方面(见表2),体现的研究特点为:

  (一)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基础问题的研究已趋于成熟

  通过分析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论文的研究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学者们就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

  首先,学者们对我国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指出了我国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必要性。引用次数最高的论文是吴扬(2003)《从“负保护”到积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运作——当前中国农业保护政策的必然选择》,指出中国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欠缺风险保障制度,与国外相比我国并没有对农业保险提供支持政策,政府的支持是农业保险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

  其次,学者们对我国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此类论文数量占统计论文的12.89%,论文总数的第3位。其中引用次数最高的论文是庹国柱、朱俊生(2004)发表的《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问题探讨》,论文对我国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再次,学者们还对我国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体系、发展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此类论文占统计论文数量的第2位,共35篇,占统计论文总量的25%。 其中引用次数最高的论文是曾忠东(2004)发表的《关于发展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探讨》,通过分析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 历史,指出我国应尽早建立与市场机制、资本市场有效结合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并进一步分析了制度的设计,探讨了完善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配套措施。

  (二)基于地方农业保险实践经验的研究论文较为丰富

  由于我国地区差异大,全国各省发展政策农业保险存在差异,都在探索适合当地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道路。在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济论文中,按照内容分类统计,以研究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论文数量最多,共有41篇,占统计论文总量的29.29%。引用次数最高的是顾海英、张跃华(2005)发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商业化运作——以上海农业保险为例》,通过对上海实施农业保险的历史经验进行调研,分析了上海农业保险运作成功的几个关键做法和模式。

  (三)我国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研究领域非常全面

  通过分类,引用次数在1次以上的相关经济论文按内容可以分为9个方面,见表2。邢鹂(2004)的《中国种植业生产风险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围绕中国种植业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生产风险的评估及政策性农业保险对政府财政支出和农民收入可能产生的影响,运用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方法,对全国及29个省市自治区主要粮食产品、主要经济作物产品的生产风险和社会损失率进行了研究,厘定了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保险费率,模拟了不同政府补贴率和保障水平对政府财政支出和农户收入的影响。林人慧(2006)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政府主导地位探析》,分析了政府在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主导作用,指出我国应实施政府主导的商业化运作模式;王敏俊(2009)的《影响小规模农户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613户小规模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对浙江613户小农户的调研,对影响小农户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表2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 论文的内容分布

  四、 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 经济研究论文主要产出单位

  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论文的产出单位主要有30个(发表论文在2篇以上),共发表相关论文121篇,占发表论文总数的36.01%。其中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是高校,共发表论文93篇,占主要产出单位发文总量的76.86%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农业类院校发表论文数量最多,占高校发表论文总数的 41.94%。科研单位发表文章13篇,占主要产出单位发文总量的10.74% ,这些科研单位以农业部、财政部、农科院下属科研机构为主。相关部委发表论文6篇,占主要产出单位发文总量的4.96% 。地方部门发表论文9篇,占主要产出单位的7.44%。

  发表论文在前10位的产出单位见表3,共发表论文数量67篇。发表论文在前3位的产出单位分别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发表论文15篇; 南京农业大学,发表论文8篇;中国农业大学,发表论文7篇。在排名前10位的产出单位,有4所农业类院校,由此可见,高校特别是农业类院校是我国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主力军。

  五、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的基础 文献

  一个作者的研究论文或专著被引用次数成为评价其学术地位、学术影响力的重要依据。美国著名情报学家尤金·加菲尔德对杰出 科学家进行客观评价的观点,作者的被引用频次与其学术成就成正比。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的文献,被引用频次在10次以上(含10次)以上的论文共 16篇,占该类论文总数的 11.43%;5-9次共有29 篇,占20.71%;1-4次共有 95 篇,占67.86%。引用频次在15次以上的文章,共13篇,这些文献是构成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础文献。这些论文中引用频次最高的是邢鹂(2004)发表的《中国种植业生产风险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引用频次在42次;其次是顾海英、张跃华(2005)发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商业化运作——以上海农业保险为例》,引用频次在35次;再次是吴扬(2003)发表的《从“负保护”到积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运作——当前中国农业保护政策的必然选择》,引用次数为29次。这13篇文章,文献来自核心期刊(2008)有9篇,占69.23%,可以看出,核心期刊中论文的质量和引用率要高于其他期刊。

  六、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论文数量及论文长度与引用率的关系

  (一)作者数量与引用次数

  研究表明,多位作者提高了论文在同行中被认知的可能性,故合作发表论文可获得较多引用次数。通过统计,引用次数在1次以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论文共137篇。其中 1位作者的论文占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论文(137篇)的57%,所占百分比最高,其平均引用次数为3.79次 ;2位作者的论文数量占 31%,其平均引用次数为6.38次;3位作者的论文数量为12篇,其平均引用次数为5.58;4位作者的论文仅有2篇。从统计结果显示1-2位作者的论文数量最多,占总论文数量的88%。但是从平均引用频次来看, 2位作者的平均引用频次最高,其次是3位作者。

  (二)论文长度与引用次数

  研究结果显示,论文长度与引用率之间存在着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随着论文长度的增长,年均被引用次数增多。通过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济研究论文的分析发现,论文以3页最多,占论文总数的26%;其次是2页的论文,占23%;4页的次之,占19%。如图 2所示,论文长度为8页的论文平均引用次数最高,其次是论文长度为6页的论文,可以看出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论文中,论文页数与平均引用次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七、结论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分为起步阶段、缓慢 发展阶段、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发表的相关经济论文主要分布在30种期刊中,其中属于中文核心期刊有15种;研究内容非常全面,对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实证分析等一些基础性问题的的研究已趋于成熟,基于各个地方农业保险实践的研究成果也不断丰富;论文产出单位主要分布在高校、科研机构、相关部委,其中农业类院校是研究的重要力量;在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济研究论文中,论文的引用频次及论文的页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程刚.“管理世界”被引用的定量分析[J].管理世界,2001(1).

  [2]钱贵霞, 解晶等. 中国奶业经济研究进展———基于引用率的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0(2).

  [3]林良夫,金佩华.中国 农村经济研究基础文献统计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1(10).

  [4]Montpetit, E, A. Blais and F. Martial. 2008, what does it take for a Canadian political scientist to get cited? [J].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89, P802-816.

  [5]Stanek K.Z.How long should an astronomical paper be to increase its impact[EB/OL].http://arsis.org/abs/0890. 0692. 2009-9-12.

中国农业贸易政策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中国农业贸易政策论文

2.关于农业政策的论文

3.对于我国农业问题及政策的思考论文

4.国际贸易政策结课论文

5.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论文

6.国际贸易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149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