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形势与政策论文>

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相关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创业对于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加速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增加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等方面有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相关论文篇一

  《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的分析以及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必要性的说明,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必要性,对策

  创业意识是指在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对大学生起到原始动力作用的思维活动,是决定创业者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在整个创业过程中,创业意识都决定和支配着创业者的态度和行为。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创业意识的缺乏。因此,在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中,创业意识的培养应当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予以重视。

  一、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现状与问题

  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大学生毕业创业比例不到1%,大大低于发达国家20%的比例。但随着各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视,创业这一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并促使他们对创业产生热情。但是这种热情仍停留在原始的情绪冲动阶段,并没有进一步形成真正的创业意识。在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养成阶段,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1.家庭教育致使大学生传统就业观念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大学生都把待遇高、工作轻松稳定等因素作为择业时的重要条件。大多数毕业生在创业和拥有一份舒适稳定的工作之间,往往会选择后者。而家庭教育对这种传统观念的形成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中国的学生自小接受的教育是,努力学习考入一个好的大学,找一份好的工作;而不是努力学习,增长知识与才干,去开创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在这种教育背景以及整个社会的耳濡目染之下,大学生很难产生创业意识,这也是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创业比例悬殊的根本原因。

  2.对于创业风险的错误评估导致产生畏惧创业的心理。按照创业流程,产生创业冲动的学生接下来应该对自身条件和整个创业环境进行客观评估并确定创业思路。然而,现实中大多数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在考虑过创业成本和风险之后,断然决定放弃创业的想法,在无意识间抹杀了创业的原始冲动。这种误区来源于大学生对创业风险的评估过于悲观,认为自己创业成功的概率很小,而且有一部分同学较为依恋自己能得到的工作岗位,求稳的心态导致他们不敢去冒险。

  3.创业扶持政策实施走样导致创业大环境不理想。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很多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有不少条款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走样。例如针对大学生创业者开放的低息、小额贷款,因为获利低,风险高的缘故,很少有银行愿意办理此种业务。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除了办公场地、设备、人力资源等硬件条件外,在创业初期的项目申请、登记、审批等环节也存在诸多困难,导致许多创业者在半途萌生退意,创业项目半途夭折。

  二、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必要性

  1.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是缓解就业压力的实际需求。

  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保持着自2009年毕业生人数突破600万大关以来每年不低于20万的增长速度。专家预计,未来五年内,毕业生人数将保持在每年700万人的水平,而毕业生向往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营企业等吸纳大学生的能力日益下降。何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鼓励更多的学生通过创业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岗位,成为了一个新课题。

  2.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理论知识将在实际生产中创造更大的价值。然而大部分学生受传统就业思想的束缚,哪怕自己从事的职业严重浪费自身积累的知识,也甘愿当一个平凡打工者。大学生只有通过创业,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自己的潜能和调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这样不仅能加快职业的更替过程,更能使人才得到充分利用。

  3.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主要人才储备,只有提高创业意识,才能有助于打开自身的创新思维,实现就业上的突破。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可以为大学生打开一扇观察世界的大门,促使他们养成一种探索的、开放的意识,进而刺激他们产生突破传统的创新思维,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积极的实际意义。

  三、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有效途径

  1.政府应营造一个适宜大学生创业的整体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经济政策是强调市场自主调节为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种经济体系的发展模式下,各经济单位严格遵循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但是对于刚刚起步,还不具备竞争实力的大学生创业者来说,这种高强度的竞争无疑是过于激烈的。因此,政府应该对大学生初期的创业项目给予一定的保护。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教育部门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法规、政策的解读,并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思路上的引导。更为关键的是政府需要简化大学生创业在项目申报、登记、审批等方面的流程,做到简单易行。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加大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行之有效。

  2.高校应通过转变教育方式来提高创业教育水平。

  长久以来,高校的创业教育多流于形式。有些学校仅通过零散的讲座进行创业教育,不仅受众面窄,力度也远远不够。当前迫切需要改进的一点就是高校的教育方式,高校应把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增大课时量,增设创业考核。同时加强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创业教育的质量。除课堂教育外,高校还应在学生的创业实践方面进行引导,创建创业孵化园、创业见习基地等平台,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硬件条件。另外,还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比如创业设计大赛、创业文化节、创业沙龙等活动,以学生喜爱的形式传播创业思想。

  3.社会力量应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大学生创业。

  大学生创业在开始阶段,实力和人脉关系上都处于劣势,需要社会给予理解与帮助。银行要开辟特殊通道,提供一些小额低息贷款,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企业也应加强与校园的合作,对于一些切实可行的项目,企业可以提供资金和人力上的支持,并可以共同获利。新闻媒体也应对大学生创业群体进行关注,适时报道一些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对创业过程中的发展模式进行客观的评价描述,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学生家长、老师也应转变传统观念,对于一些能力较强又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资本的学生要进行引导,鼓励他们去进行探索和实践。

  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工程,它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与合作。大学生整体创业意识得以提高,才能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有效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使人才得到最充分的应用,并最终推动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相关论文篇二

  《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与对策分析》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得到普遍关注,大学生创业是大学生通过自主创办服务项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的重要形式。高职院校作为大学生培养的重要场所应该着力加以解决,定量研究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效应状况。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促进社会就业的增加。文章对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效应进行研究,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就业;效应

  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是指通过大学生自主创办新企业来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在实现自身就业的同时带动更多大学生(或其他人员)就业。不论是针对正在接受大学教育还是已经完成教育的大学生,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倍增效应又称乘法效应,可吸收更多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学生,提高大学生就业技能。使其获得就业机会,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通过新成立的企业雇用更多劳动者,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新创建的企业会从原本单纯就业的人群中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创业主体,有效改进从而实现就业者的持续增加。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进一步提出创业带动就业的影响因素和加强创业教育、完善创业体系、改善创业环境等措施来促进大学生创业等对策,从而缓解大学生就业紧张的现状。

  1对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效应问题研究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各级政府和各个高校都在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各高职院校也都致力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千方百计地挖掘就业岗位,以期为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参考思路。针对建立和完善机制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带动就业问题,有效改进从而实现就业者的持续增加。统计分析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方面的影响因素,实时发现创业薄弱环节。

  第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需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但当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的创业思想较为保守并且创业的积极性不高,大学生创业氛围不浓厚。大学生创业可以很好地缓解就业压力,扩大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改善学校教育的弱势与学生传统的思维模式。在构建创业带动就业效应评价体系基础上,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指导,利用其知识和技能开创事业。针对高职院校的相关指标进行研究,改变很少有学生愿意投入到大学生创业的浪潮的现状,帮助大学生找到工作的方向。就可以通过由点扩大成线、由线扩大成面的方式吸纳一部分大学生进入到相关岗位,从而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进展,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和氛围。

  第二,通过动态地创业观察,对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存在大学生创业的素质和知识匮乏的现状。就业观念不开放,无法发挥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无法利用知识和技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创新并开创事业,对创业的认识还是比较片面。对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创造就业岗位的办法,缺乏更深层次的认识。加上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覆盖面不够和力度不足,无法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社会经验的掌握不足,创业知识更是缺乏。导致无法开展创业带动就业行动,影响了大学生创业工作的进展。

  第三,大学生创业缺乏系统的服务平台,无法更好地缓解就业压力。加上当前各地设立的服务大学生就业人才的交流中心较为虚设,无法帮助大学生找到工作的方向。服务平台的相对较少、相关服务人员素质也普遍不高,更加没有办法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进展。难以对大学生创业进行相关指导,缺乏更深层次的认识。当前服务平台难以发挥作用挫伤了社会服务平台建立的目的,影响了大学生创业工作的进展。没有解决就业问题的大学生数量逐年累加的问题,无法增加创业拓展就业机会并吸收更多的劳动者就业。限制了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开展,创业支持力量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

  2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对策实施

  创业者通过自筹资金、自找项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创办企业和开展个体经营,通过加强政府的支持并出台相关的鼓励创业的政策等改善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局面。通过创业活动实现劳动者自主就业,并付诸实践。创业拓展就业机会并吸收更多的劳动者就业,改善以往创业支持力量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的问题。通过增加企业数量或开辟新的行业来增加就业岗位,加强政府创业支持的核心力量。不仅仅把鼓励创业作为一个口号,还形成“扶持一个大学生创业,带动一批大学生上岗”的效果。

  2.1改革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

  创业带动就是指劳动者创办新企业(包括合作组织、个体经营和项目)能促进就业,因此需改革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创办的企业越大,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机会越多。创业改变就业格局,在大学生在校教育中要把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板块。创业和就业之间存在函数上“一对多”的关系,可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逐步摆脱死板的课堂理论教学。在一定范围内,特别注意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承担起创业教学的任务,开展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鼓励相关教师进行系统的学习并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使创业带动就业的效果越来越明显,有利于对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逐步形成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此基础上,专门为学生设计一些创业计划大赛和企业调研活动等。促进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使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2.2提高教学团队中师资人员的素质

  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从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入手,提高教学团队中师资人员的素质。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有利于发挥大学生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在实践中增加阅历和经验,从有关部门或者企业以及成功人士中聘请专家组建创业导师队伍。在专门课程的开设过程中系统地对创业教育的内容进行整合,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创业教育核心力量。增加实训课的比重,选择高素质的教学团队进行教学。创业导师在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创业前景分析,分析当前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难。把团队建设、公司结构、市场分析和预期以及风险评估等整合成为一套体系,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帮助学生学习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容易掌握企业的基本结构和框架,帮助其建立创业的信心。从而保证学生在今后创业的过程中有章可循,吸引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创业实践中去。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掌握创业的动态。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和学习。保证教师能够充分了解一线信息,进一步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研究。

  2.3推进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立

  高职院校推进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立,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创业带动就业的教育体系、核心价值观需要学校不断推进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立来实现。这种服务平台应该有助于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就业和创业的指导,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项目。创业教育教学科研机构和师资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力量,可将创业教育真正融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去。真正切实开展相关工作,在老师的带动下组建创业团队。结合国内创业教育的形式和现状进行分析,需要深刻了解和掌握其特有规律。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切实感受组织的作用和力量。服务于大学生创业和就业压力的缓解,帮助学生培养一些创业者的素质。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成倍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搭建创业活动载体和平台,保证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创业。使高职院校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身各种创业理论和创业实践培训活动,并且自愿投身到创业的实践中去。在加强自身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锻炼的同时,缓解就业压力。

  2.4重视创业教育理论的研究

  为进一步提高创业成功率,需重视创业教育理论的研究。扩大创业对就业的带动效应,结合国内外最新理论和成果。强化全民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教育的效果。从过去消极被动的对待转变为积极去推动,把优秀的理论和方法编入到教学课程当中。加大创业宣传力度,及时进行内容的更新。建立数据库资源和信息共享平台,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前沿性。转变关于创业的教育观,充分改革教学模式。将创业教育真正融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去,对一些成功的创业案例进行分析和整合。完善创业服务和培训体系,建立校友数据库。构建包括创业理论、创业实训、创业文化在内的课程体系,提供创业团队进行学习和参考。完善鼓励创业的扶持政策,加强与成功创业校友的联系。除此之外,通过培训为学生配备专门的创业导师,邀请成功校友进行讲座。鼓励大学生创业,认真钻研和分析正反案例。积极与政府、企业实体做好协调工作,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业的意愿。不论是针对正在接受大学教育还是已经完成教育的大学生,主动学习创业的各项法律法规。注重案例教学,深刻了解和掌握其特有规律。进一步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研究,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

  3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展望

  创业带动就业中的倍增效应是指创业者通过自主创业,有效改进从而实现就业者的持续增加。通过新成立的企业雇用更多劳动者,从而缓解大学生就业紧张的现状。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吸收更多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学生。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至少需要从政府、高校和学生三大主体做工作。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政府方面首先需转变观念。解决社会创造的就业岗位难以承受数量巨大的有就业需求的大学生的问题,做好顶层设计。高校方面建立创业师资队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校外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途径。学生方面转变观念并树立创业教育与创业意识,通过大学生自主或以其他合作形式创业,形成“一人创业带动多人就业”的良性循环,创造出更多的工作机会来,解决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难题。

  参考文献:

  [1]卢洪刚,余颖.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及实施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0).

  [2]程新锋,丁养斌,姬洪波.“四融入”促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J].中国成人教育,2015(1).

  [3]柴慧婕.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大学生创业[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1).

  [4]刘宏波,刘华桢.大学生创业综合状况调查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5(13).

  [5]许倩,马国强.构建大学生创业支撑体系的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4(6).

  [6]金秀兰,敖亚新.关于完善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机制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8(1).

2199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