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形势与政策论文 > 形势与政策有关农产品安全问题的论文

形势与政策有关农产品安全问题的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形势与政策有关农产品安全问题的论文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形势与政策有关农产品安全问题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形势与政策有关农产品安全问题的论文篇一

  《浅谈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繁发生给人民的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直接损害,本文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实问题和相应对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策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既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正常健康的发展,也关系到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更直接影响到人民的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食品的源头,近年来频繁爆发的“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苏丹红、“红心咸鸭蛋”等事件触目惊心使得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1]

  一、问题

  11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环节众多其中农产品生产者是农产品质量的最关键环节。而我国是一个以小农户为主,且农户数量庞大,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分散的农业生产大国,农民科学文化水平有限,法律和质量安全意识淡薄,与欧美等大规模,科学化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不同。很多农民并不了解数量庞大,门类众多的各类农业标准规范、农产品安全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个别经济利益至上者,为了利益最大化,在使用农药、兽药、化肥、饲料时并没有按相关标准要求,使用见效快、高毒高残留的农药,添加禁用物质、在农产品未过施药间隔期就上市销售,导致违规使用、误用、超标使用的情况时有发生,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从“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事件中可以看出那些奶农、养猪户只知道添加这些东西牛奶可以买个好价钱,猪可以长得快些、瘦肉多些,并不知道添加的这些是什么物质,属不属于法律明令禁用的物质,法律意识相当淡薄。[1][2][4][6]

  22在农产品的流通环节中不合理的运输、贮藏等造成农产品的污染事件也常见于报端。例如,由于设备技术水平、资金、地域、时间等因素的制约不能实现全程冷链控制的要求,导致一些牛奶在运输过程中没有按法律的规定保持低温的要求;另外,个别人的利益驱使出现粗制滥制、运输中不注重卫生、运输农产品的车辆也用来运输其他物品,甚至是有毒有害品,没有专车专用,混用现象,销售过期产品等种种现象,屡禁不止。更有甚者,个别经济利益至上者为了防止鱼在运输、贮藏过程中的生病、死亡,使用孔雀石绿;为了防止白菜的腐烂变质在运输、贮藏过程中使用甲醛等致癌物质。这些都是由于利益驱使且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手段导致现实中没有得到根本的遏止,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1][4][5]

  33由于农产品各生产经营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和经济利益的博弈,导致存在故意隐瞒真实信息的现象。我们知道农产品的生产供应链较长,涉及从种子、农药、化肥、饲料、兽药等生产资料的购买到具体饲养、种植过程再到运输、贮藏、销售等众多环节在这么多环节中使信息能够在上下游之间顺畅传递是一件十分困难、复杂的事情。这就使得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在大多数情况下处于交易环境认识有限、信息获得并不充分的状态,同时他们又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故意隐瞒有关信息损害另一方的利益甚至欺诈等手段,使自己占据交易的有利地势。因此,在这种交易情况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频频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例如,养猪户在出售生猪时隐瞒了,生猪刚刚用完药还在休药期的消息,致使还在休药期的猪进入了流通环节而直接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销售商隐瞒了种子、农药、化肥掺假的消息,使得这些种子、农药、化肥使用后才能发现,造成了农民的财产损失。这些都是信息不对称和经济利益博弈的结果。[1][4]

  44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完善,欧美发达国家主要采取的是黑名单制,而我国的法律法规是以罚代责,重收费而轻执法,违法成本相对较低。再加上一些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不严,责任心不强,罚款了事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不法分子胆大妄为搞权钱交易,漠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给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了恶劣影响。也是一个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2]

  二、对策

  11首先,政府要加快推进土地流转,使我国的农业向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专业化程度高的方向发展;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发展壮大农业经济,针对我国的国情以农业生产者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加大科普宣传工作,提高生产者自身的科普知识和素养,如采取科技入户、对口辅导的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生产技能和科技技能,科学用药、测土施肥,并做好记录,特别是对于违禁物质要加强宣传杜绝使用;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从生产方式和理念上改变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3][4][5]

  22目前针对流通领域以及各个环节接口间的法律法规欠缺,使得实施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链大打折扣,建立健全流通领域的法律法规,采取强有力的监管机制,加强接口监管,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追溯体系是当务之急。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在生产、运输、贮藏的各个环节采取实时监控,对掺假、售假、信息瞒报、违规添加等情况实施严格的法律制裁,重典治乱。[1][4][6]

  33积极有效进行普法教育以各种方式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种子法≥、≤动物防疫法≥、≤食品安全法≥等法规的宣传教育,使普法落到实处,加强反面教材的宣讲教育,强调违法的责任,完善法制建设、填补法制空白,提高违法的成本真正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2]

  总之,农产品质量安全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任重道远,容不得半点马虎,为人们提供安全放心的农产品,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是每位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必须肩负的责任和永恒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熊小欣,等.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类型及其政策含义[J].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现代农业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1994-2013(465-470).

  [2]张荣现,等.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的法律困境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

  [3]张丽,等.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体系的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

  [4]马文菊.农产品质量问题及采取措施[J].北京农业,2012(2).

  [5]朱晓禧,等.面向农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2(6).

  [6]李长健,等.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的构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9(12).

  作者介绍:

  刘红俊(1976-),女,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形势与政策有关农产品安全问题的论文篇二

  《农产品安全问题刍议》

  [摘要]近年来,辽宁畜产品安全问题日趋突出,已经成为畜产品消费的敏感问题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推进绿色、无公害畜产品发展,既是保证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辽宁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辽宁;畜牧业;无公害;调整;监管

  [中图分类号]F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10-0046-02

  一、辽宁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畜牧业在农业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据统计,2008年辽宁畜牧业实现总产值1052.4亿元,分别比2000年和2007年增长71.09%和26.67%。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也已经由2000年31.45%升至42.49%。畜禽产品产量和饲养量持续增长。2008年辽宁的肉类总产量达376万吨(其中猪、牛、羊肉252.4万吨,禽肉116.3万吨),牛奶114.1万吨,禽蛋23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8.05%,8.87%和12.69%。截止到2008年底,全省牛存栏356.4万头(其中乳牛35.9万头),羊存栏733.4万只,生猪存栏1548.5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7.28%、8.51%和8.33%。辽宁农业实现了由以种植业为主逐步向以畜牧业为主的过渡。

  2.饲养小区建设发展迅速,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进入新世纪以来,辽宁各地因地制宜,依托资源优势,加快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仅2008全省就投入畜禽标准化小区建设资金60多亿元,新建畜禽饲养小区3200余个。至此,全省已累计建成畜禽养殖小区8698个,规模饲养场(户)发展到44万个。为促进畜牧业清洁生产,2008年省财政投入1000万元,在辽阳、抚顺和本溪3市10个县49个畜禽饲养小区继续开展畜牧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

  3.畜产品加工业异军突起,产业化经营扎实推进。一是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2008年全省新建和改扩建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86个,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50多亿元,其中新上固定资产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畜产品加工项目达到61个。截至2008年末,全省已累计建成畜产品加工企业197家,总加工能力442万吨,占畜产品产量的63%;其中精深加工能力达265万吨,占畜产品总产量的38%。涌现出韩伟、华美、辉山、禾丰、北旺、础明等一批畜禽产品生产及加工的国内或省内知名品牌。二是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良好。到2008年底,辽宁省已建成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1500多个,发展农民社员25万余人,带动农民100余万人,社员人均畜牧业收入达13800元。

  4.畜禽良种繁育体系逐步完善。通过强化监督执法,打击违法行为,使全省种畜禽生产经营更加规范,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畜禽良种繁育水平和供种能力有了较大提升,大量从外省购入种猪和商品仔猪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转。目前,我省已经由“种畜禽小省”发展成为全国10个种畜禽输出的省份之一。

  5.动物卫生监管体系日臻完善。目前,全省动物卫生行政管理、监督执法、技术支撑机构,省、市、县、乡(镇)区域监督所和村级防疫员五大监管体系基本形成,实现了省、市、县、乡、村动物卫生网络化管理,保证了全省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

  二、辽宁畜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水平不高,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在辽宁农村地区畜禽仍以分散饲养为主。一个村里家家从事饲养,甚至一户养百头猪、万只鸡,产生的大量粪尿等排泄物得不到及时处理,既污染浅表水层,也易混浊空气,造成环境污染。同时,由于化肥的广泛使用,使大量畜禽粪便等有机肥积压,也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畜禽饲养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产业化生产水平较低,具有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不足。目前,辽宁能形成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还较少,农民与企业之间大多是单纯的买卖关系,尚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饲养户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由于信息不畅和对市场判断不准确,往往形成行情好时,一哄而上,行情不好又都放弃生产,造成畜禽产品的“短缺”和“过剩”的交替出现,影响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和综合效益,制约了畜牧业的长远发展。

  3.畜禽饲养人员的科学饲养水平、思想道德水平较低,法律意识亟待提高。大多数从事饲养业的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沿用传统畜禽饲养方式很普遍。一些饲养户畜产品安全意识淡薄,对国家关于畜产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知之较少,随意使用兽药、饲料添加剂以及违禁药品等现象时有发生。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鸡在使用抗生素后应有2天弃蛋期的规定基本没人执行;奶牛打了青霉素后尽管3天之内绝大部分奶会得到妥善处理,但也有个别人利欲熏心,擅自拿到市场出售;一些饲养户在休药期结束前屠宰动物等现象仍然存在。一些畜禽饲养者为减少畜禽的发病率,经常在饲料里添加红霉素、土霉素等抗生素,用以防病、治病。这些都降低了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增加了食用动物性食品致人生病的危险。

  4.畜牧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薄弱,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由于投入不足,高效、生态、集约型生产等的关键技术的集成和研发能力受到制约,科技创新能力较弱,自主培育的畜禽优良品种较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基层科技推广机构和技术人员不稳定,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信息技术指导滞后,畜牧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不适应畜牧业发展要求。

  5.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质量检测手段较为落后。一是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不完善,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如:国家主管部门已经制定了《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但对这些兽药检测的标准方法并未完全建立。二是质量检测手段较为落后。从设备、人员和检测方法上都难以对基层兽医和饲养者使用违禁药物以及超期、超量使用抗生素等的行为进行有效监控。

  三、加快调整畜牧业结构,推进无公害畜产品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标准化饲养小区建设,用规模化理念,促进畜牧业的现代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立足不同区域的不同资源优势,加快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建设,形成特色明显的产业集群。各地立足自身实际和资源禀赋,积极发展畜牧专业村、“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和规模化饲养。当前,应进一步加强饲养小区建设。积极引导,鼓励规模养殖户向饲养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饲养场和饲养小区建设应坚持合理布局,有利于生产,促进流通,便于检疫和管理,防止环境污染和畜产品污染的原则。积极探索节约发展、清洁发展、绿色发展的途径。通过实施生态饲养、循环种养和绿色能源建设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饲养业带来的废弃物和对环境的污染。

  2.提高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推进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要根据国家相关的标准化技术,制定实施生产、管理、质检和销售等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并按照标准规范要求进行生产,使饲养者提高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应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要开展GAP(良好农业规范)体系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工作。要加快制订或修订以生猪为主的优势畜产品、出口畜产品和特色畜产品品种标准、质量安全标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产地环境标准,形成畜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同时,应大力发展出口受控饲养基地,引导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进口国要求组织标准化生产,提高畜产品出口创汇能力。“十二五”期间,全省每年应着力建设3-5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市、区)。各级政府应加大标准化饲养小区项目资金配套力度。在继续做好现有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加大力度进一步推进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工作。

  3.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提高畜牧业的竞争力。抓好龙头、基地和畜牧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组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并做好产业链的延伸、扩展。着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畜产品深加工,构建综合利用、梯级增值的产业格局。整合资金和项目,培育高成长型的畜产品加工企业,打造大型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重点引进和新建猪牛羊肉、乳制品等精深加工企业,迅速增加畜产品加工总量。根据畜产品屠宰的规模、生产和技术条件以及质量安全管理状况,推行畜产品加工分级管理制度,鼓励、引导、扶持畜产品加工企业改善生产和技术条件,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加工技术水平。

  4.加强对广大农户的引导,提高畜牧生产者的科技和法律素质。强化对畜牧生产者的职业技能培训,破解农户饲养技术落后的难题。充分利用农民阳光工程培训等资源,建立培训基地,采用远程教育、实际演练等各种培训手段,不断开展饲养技术、管理技能、营销策略和相关法律法规等的知识培训。强化无公害畜产品的观念和意识,使生产无公害畜产品成为每个畜牧生产者的自觉行为。

  5.继续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做到扶优扶强。各级财政可采取以奖代助、贷款贴息、小额贷款等形式对畜牧饲养业给予扶持。通过财政贴息,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提高对大、中型饲养场建设的授信额度;对适度规模饲养户可给予小额信用贷款扶持;引导相关贷款担保公司为规模饲养场和饲养大户提供贷款的信用担保。各级财政对参加饲养保险的农户应给予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

  6.推进畜禽良种工程,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现代畜牧业保障体系。应大力推进畜禽良种工程,建设一批高起点、规模大的畜禽原种场和扩繁场并加快构建与其配套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做好地方优良品种的开发和保护。辽宁绒山羊、庄河大骨鸡、辽宁黑猪、荷包猪、昌图豁鹅等品种是辽宁特有的优良品种。要积极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加快生物、信息技术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沿技术研究,组织实施品种培育、科学饲养、精深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废弃物循环等重大科技攻关。并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快技术应用和推广。进一步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种畜禽质量监测体系。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加快构建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7.加强监管,进一步强化动物疫病防治和畜产品的检疫监控体系。(1)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要进一步完善畜禽产品安全管理的配套法律、法规,应在立法中明令禁止在饲料添加剂中使用抗生素。引进国际畜产品卫生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结合我国实际,加强基础研究,制定配套可行的法律,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同时要强化执法力度。(2)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无公害畜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检测体系。对畜牧业投入品生产及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实行全程监控。特别是要加大对违禁药物的查处力度。防疫部门应采取与饲养场、饲养小区和专业合作社签订联场带户责任制,督促指导其防疫工作。对于散养户可通过区域动物防疫监督所这一纽带,规范和强化防疫措施。进一步完善畜产品检疫检测体系,严格畜禽屠宰前和屠宰后检疫,执行动物运输检验检疫制度等,对异地销售的畜禽要严格检疫,对不合格产品坚决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扩散。尽快制定兽药残留检测标准,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手段和技术水平。流通领域监测和执法的重点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集市。对此,应借鉴蔬菜农药残留市场准入制度的成功经验,严格市场主体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一经发现违规经营,依法严肃处理。进一步加强对畜产品数字化监控和可追溯的技术研究,力争实现大部分畜产品向源头的可追溯,从而有效地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保证人们吃上安全、放心的畜禽产品。

形势与政策有关农产品安全问题的论文相关文章:

1.形势与政策课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3000字

2.形势与政策有关农业的论文

3.对于我国农业问题及政策的思考论文

4.关于农业政策的论文

5.农产品市场渠道发展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

6.关于农业政策与法规的论文

2256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