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和平外交政策论文(2)
浅议和平外交政策论文
浅议和平外交政策论文篇二
《浅议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策略》
摘要: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沐浴下,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特别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影响力不断提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越来越开始担忧我国的发展对其自身发展的限制与影响,“中国威胁论”迅速蔓延。面对新的国际环境与形势,我国逐步调整外交政策,确立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与战略。
关键词:和平崛起 和平外交 外交策略
一、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策略
2003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首次提出了“中国和平崛起”这一论题。
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在哈佛大学进行《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时明确阐释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的要义。这是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使用了“和平崛起”一词。同年12月26日,胡锦涛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的座谈会上进一步阐释了中国的“和平崛起”。2004年2月23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阐明了中国选择的“和平崛起”发展道路。
中共中央领导人对“和平崛起”概念的提出以及其理论的论述,标志着中国“和平崛起”发展战略的确立。
(一)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对“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的延伸和发展
邓小平同志在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继承发展了毛泽东时期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了“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并在这一主题背景下,贯彻落实了改革开放政策,奉行了“冷静观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决不当头”的外交策略。
“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并不是意味着我国在国际社会中不作为,不愿作为,更不是“不思进取”,而是强调在国际社会中担当独立国家角色,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我国大国形象,在稳健中逐步提升国际地位。
中国的“和平崛起”发展道路就是在坚持“独立自主”外交原则的基础上,走一条和一些大国不一样的道路,不通过战争、掠夺、侵略等血腥方式实现国家的崛起,严格遵守国际法,以中国的和平发展维护国际的和平与发展,在实现中国崛起的基础上带动国际社会的发展,为人类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由此看来,“和平崛起”与“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在其出发点和归宿点上保持着高度的一致,即维护我国国家利益,谋求我国发展以推动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其二者都是为人类的共同发展谋福利。但,就“和平崛起”与“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的实质内涵来看,“和平崛起”更加强调了我国以负责任大国的角色承担国际义务和责任,以中国的和平崛起推动世界的和平崛起。
(二)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策略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1、“和平崛起”的外交策略符合我国国内外发展环境现状的必然选择
2008年,在全球经融海啸的席卷下,我国经济仍旧保持着8.9%?的增长率,这表明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国际经济影响力增强。随着我国政治民主的不断推进,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软、硬实力正在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为“和平崛起”外交策略提供了良好的贯彻和发展的平台,政治的稳定,经济实力的增强,文化事业的发展壮大,社会事业的有序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和平崛起”的发展,并且“和平崛起”的发展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反作用。
面对国际关系剧烈调整变化的国际环境,中共中央确立了灵活、务实的外交思路,以周边外交为首要,大国外交为关键,发展中国家外交为基础的外交格局。
一方面,不断加强与东盟、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在推进周边外交的同时,我国也积极发展、稳定中美关系,加强同欧洲等国的伙伴关系,推进中日关系的协调与沟通……这些卓有成效的外交工作为中国实现“和平崛起”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和平崛起是中国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中国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决定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仅仅是一个承诺,而是一个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发展进程。
2、“和平崛起”外交策略是对“中国威胁论”强有力的回应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国际社会中就存在一种反对中国发展的声音,“中国崩溃论”“谁养活中国”等演说甚嚣尘上。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稳定发展,国际社会上对我国的发展存在普遍的担忧和害怕,“中国威胁论”由此蔓延。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到环境污染,到SARS疫情在中国蔓延时一些国家宣称的“中国一打喷嚏,世界就戴口罩”,好像中国在全方位威胁世界的安全。美国广播公司在2001年的一项调查表明,有高达35%的美国认为中国对世界和平的威胁最大。①
“中国威胁论”的出现及其肆意蔓延,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表明了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复杂多变、严峻的国际形势,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的中国的发展存在敌意情绪,中国想要在新形势下的国际环境中寻求独立和发展,就必须走一个不同于一些大国的崛起之路,这条道路就是“和平崛起”发展道路。
胡锦涛强调说:“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愿同世界各国人民开展友好交往和各领域的合作。即使今后富强了,中国也将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和平崛起”理论作为中国新领导人针对此种危机而提出的对策,不失为一种前瞻和务实作为。②
我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提出是对国际社会中的“中国威胁论”的强有力回应,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作出的庄严承诺,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中国威胁论”的负面影响。事实上,只有不断消除外部世界对于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打破“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一些不和谐的论调,使外部世界的人们真正以一种平和、包容的心态也对待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才可能崛起,中国才可能和平崛起。
3、“和平崛起”外交策略是我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的内在要求
我国政府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宣布做“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大国”,为国际社会树立一个正面的、积极的负责任大国的典范。
作为现阶段国际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一直在努力践行着社会主义发展要义,积极的为人类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为了进一步的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积极承担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集体提出了“和平崛起”理论,进一步明确了在“和平崛起”中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发展战略。③
“和平崛起”的外交策略注重国家形象建设,强调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设计和维护。中国的“和平崛起”积极倡导负责任的大国精神,要求我国以正面的、负责任的、受欢迎的的形象崛起,更多的承担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资源环境等在内的全球责任。
中国选择和平崛起之路,不仅符合中华民族的最大利益,而且也符合亚洲各国和全世界的最大利益;不仅没有损害包括周边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利益,而且还使它们从中国的发展中不同程度地获益,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器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安全阀。④
(三)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策略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文化是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在全球化不断推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文化作为一种思想传播的工具在国家综合国力中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中华民族享有悠悠五千年的文化史,中国文化一向有“仁爱”和“和而不同”的哲学传统。著名思想家马克思・韦伯认为中国儒教文明具有和平本质,儒家理性是“一种秩序的理性主义”。⑤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以邻为伴,与邻为善",再到“睦邻、富邻、安邻”,都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构成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文化动力。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和”文化直接影响着中国外交的基本策略,“和平崛起”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为“和平崛起”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舆论环境,将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和平崛起”。
二、“和平崛起”外交策略的内涵
(一)“和平崛起”外交策略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和平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主题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灵魂,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之一,没有一个和平的内外部环境,社会主义建设无法推进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对外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⑥邓小平认为,“从政治角度说,中国现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的力量,不是破坏力量。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期望通过正面的、优秀的大国形象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合作双赢,共同繁荣,为谋求全人类的发展而不懈努力,这构成了和平崛起的终极内涵。
(二)坚持“和平崛起”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相结合
中国能否“和平崛起”最根本的取决于综合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但是,在成绩面前,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我国现阶段的持续发展的现状。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我国现阶段仍旧面临诸多发展困难: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
中国要“和平崛起”就必须突破现阶段的发展困境,协调社会发展,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最根本的方法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2003年底,温家宝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明确指出,中国的崛起是和平崛起,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自己。
(三)“和平崛起”离不开世界
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世界的发展逐步迈向了“地球村”的发展理念。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和平崛起”更离不开世界。如果没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我们就不可能一心一意的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这对于现阶段注重国内发展的我国来说显得更加重要。
2000年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标志着融入国际社会的任务基本完成。中国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再是加入国际组织了,而是如何在这些组织中扩大中国的发言权,即制定国际规则的权力,就是“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和平崛起”恰恰就是要求中国外交更主动地提高中国的影响力。⑦
2009年11月13日,胡锦涛在新加坡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题为《坚定合作信心振兴世界经济》的重要演讲,其中就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越是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机遇和作出的贡献就越大。”我国的“和平崛起”外交策略在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同时,也注重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积极融入国际社会。
(四)“和平崛起”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
“和平崛起”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和平崛起”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外交理论,其建立与发展时间尚短,需要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和实践,因此,中国的“和平崛起”必然会是一个渐进的漫长过程。郑必坚在解释和平崛起的内涵时称,和平崛起是1978年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找到的发展道路。⑧
可见,和平崛起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需要全力以赴去追求的战略目标,是将来时或是现在迸行时,而非现在完成时。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齐心协力下,我国必将实现“和平崛起”。
参考文献:
[1]江淮南.中国和平崛起的世界意义.2002.
[2]江泽民.全面建小康小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 (3).
[3]阎学通.和平的性质.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08).
[4]王建萍.解渎中国和平崛起对国际社会的影响[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6).
[5]孙国俊.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问题研究[J].当代经理人,2005(15).
[6]冯’正.软权力与中国的和平崛起[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13
[7]郑必坚.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Z].文汇报,200-ll-3第三版.
[8]牛军.“中国崛起”: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J].国际经济评论,2003(6).
[9]付霖.和平崛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J].潍坊学院学报,2004(5).
[10]门洪华.中国外交哲学的演变[J].教学与研究,2005(4).
[11]余晓峰. 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9.(2)
浅议和平外交政策论文相关文章:
3.和平外交政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