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形势与政策论文 > 形势与政策课论文(2)

形势与政策课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形势与政策课论文

  形势与政策课论文篇二

  《浅谈大学生“中国梦”教育》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素质,尤其是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对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梦”;教育

  一、“中国梦”概念的提出及其与大学生的辩证关系

  (一)“中国梦”的内涵

  2012 年11 月29 日,总结了近代以来党和人民所追求的中国梦,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并表示出对实现中国梦的坚定信念。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是一种长期追求和达到的高度。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把中国梦凝练为民族复兴之梦。中国梦的形成大致经过了两个时期:从1840 年鸦片战争到1949 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的中国梦表现为独立自由之梦;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梦表现为富强民主之梦。

  (二)“中国梦”与大学生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

  另一方面,中国梦作为国家、民族以及人民基于客观现实追求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景,它为大学生不懈奋斗、努力拼搏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对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目前尚存的问题

  第一,目前,大学生“中国梦”教育还单纯局限于书本、文件、讲坛、会议室等范围内,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较为脱节,仍以传统抽象的理论原则代替对现实生活的分析,把“中国梦”教育等同于传统的知识教育。

  第二,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理论的深化与系统化研究较为缺乏,比如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相互关系,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的理论基础的研究等方面尚存不少的研究空间。

  第三,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紧密度还不够,“中国梦”教育的内容和途径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理论界侧重于对“为什么教”即其必要性的问题的探讨,而缺乏对“怎样教”的问题的探讨,偏重理论研究,理论和实际结合的紧密度还不够。

  三、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实现路径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推进社会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使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承担起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具体实现路径如下:

  (一)充分尊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与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要。

  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的前提必须是充分尊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与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由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的因素广泛且联系复杂,既有本质的联系也有非本质的联系,因此我们既要尊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也要尊重其具体规律,其中一条重要的规律就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理论。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理论,它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规律。马克思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 又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就解释了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主要有:内心要求独立与行为表现依赖性较强并存;自我意识强但责任感不足;个性张扬但内心孤独茫然等。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必须尊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以及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客观的社会存在为依据,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特征,使其形成对“中国梦”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其实现“中国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以理论教育为基础,分析局势,深入研究,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由于受市场经济体制的利益驱动再加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元文化思潮并存,网络传媒兴起等都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中共中央十六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要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就必须先搞好理论教育,使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论有深入的认识和领悟,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而“中国梦”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抓住了事物的根本,所以它能说服人,尤其能说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中国梦”的思想和理论,由他们学习、掌握之后,便可内化为其精神力量,也是其主观能动性。毛泽东曾说过:“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中国梦”的理论是不可能不学而知、不教而会的,因此需要通过各种不同方式和途径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的理论教育,才能使大学生在头脑中将这一思想确立起来。

  理论教育的具体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按教育的形式划分,有口头讲述和文字传播;按教育的途径划分,有他人传授和自我学习;按教育的范围划分,有普遍宣传和个别辅导;按教育的作用划分,有形象感化和启发引导。 在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可以综合利用以上各种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可以组织大学生阅读有关“中国梦”的书籍,引导其自我教育,再进行必要的辅导,开展评议讨论,交流读书体会,举办知识竞赛,奖励读书优胜者,还可以利用广播、电视、录音、录像以及网络等大众传播工具,举办“我的中国梦”等学习演讲,开展专题辩论等,真正将“中国梦”教育引向深处,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使大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性。

  (三)理论联系实际,把“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综合利用各种平台,使“中国梦”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具体实践活动中,使其用自身行动去践行“中国梦”的实现。

  引导大学生读懂“中国梦”、构筑“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就要引发大学生思考中国梦与自己的关系,在讲话中指出要让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所以大学生也应该享有自己人生出彩的机会。具体落实到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中就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综合利用各种平台,继承与发展多种载体。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校园范围内形成的群体文化。“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社会亚文化,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国梦”教育。

  其次,在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综合利用各种平台,例如利用正式群体(学校政教部门、两课教育)和非正式群体(学生会、社团、老乡会等)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使“中国梦”教育的方式多样化、对象广泛化、功能合理化,在此基础上大学生应该把自己的理想分为不同层次和阶段,找到中国梦与个人梦的结合点,把“中国梦”的实现落实到自身的实践活动中。

  此外,面对“中国梦”教育的现状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继承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多样的传统载体的同时也应不断创新和开发现代载体,扬长避短,综合利用,尤其应注重对网络载体的开发和运用,拓展网络阵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中国梦”教育的实效性。

  只有真正做到把“中国梦”教育和大学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有助于大学生在接受“中国梦”教育的过程中,找到个人梦与国家梦、民族梦的结合点,主动承担起实现个人梦与国家梦的重任,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其践行“中国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完善“中国梦”教育的评价机制。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不应该仅仅融入在大学的两课中,更应该落实到大学生的实际行动中,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大学生“中国梦”教育进行评价时,不能仅仅是以量化的标准去评价,而应将群体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定性地进行评价。具体可以给每个大学生制定实现“中国梦”的成长记录袋,对每个学生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具体行动进行详细的记录,定时地对每一阶段的表现进行整理,汇总检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对下一阶段的具体行动做具体部署。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应有之义,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是引导大学生抵制错误思潮、坚定理想信念的现实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有助于促进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承担起实现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重任,充分发挥其主力军的作用,所以我们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可谓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郑永廷主编.北京:高教出版社,2010年版.

  [2].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毛泽东著作选读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杨义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0):74.

  作者:刘慧(1990——)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马克主义理论专业在读研究生 邮政编码:041000

看过“形势与政策课论文”的人还看了:

1.2016形势与政策的结课论文3000字

2.互联网形势与政策论文

3.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

4.形势与政策中国梦论文精选

5.2017形势与政策课论文优秀范文

2822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