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形势与政策论文 > 2017形势与政策课相关论文

2017形势与政策课相关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2017形势与政策课相关论文

  “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成,包括马克思主义形势观与政策观基本原理、基本形势与政策、时事热点解析、时政与成才四个要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2017形势与政策课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2017形势与政策课相关论文篇一

  《公平收入分配与构建和谐社会》

  摘 要: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论述了公平分配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中国收入分配不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利影响,探讨了解决分配不公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分配公平;和谐社会;收入分配不公

  中图分类号:F0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008-02

  收入分配公平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贯穿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价值。只有实现分配公平,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才能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关系逐步融洽、协调,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

  一、公平收入分配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公平分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和必然要求,而社会公平又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可见公平分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分配公平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分配公平的制度前提,达到共同富裕是分配公平的最终目标。

  2.公平分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共富、和谐能够凝聚人心的核心或基点就是公平分配,公平分配是社会和谐的利益关系基础。马克思曾指出,“人们所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 恩格斯也指出,“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关系。” [2]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根除人们在利益分配中形成的矛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3]

  3.公平分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来容纳和规范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和利益博弈,建立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4]分配公平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实现公平分配,才能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才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得到充分体现,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4.公平分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邓小平早在1993年他就曾指出:“少数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5]他还明确地说,“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社会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6]

  二、收入分配不公严重影响社会和谐

  1.收入分配不公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有序。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会使不同收入群体在经济地位、政治态度等方面发生变化,部分经济困难的群体产生心理失衡和被剥夺感,甚至引发他们对社会的不满,有可能会引发破坏社会秩序、抢劫、偷盗、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甚至引起社会动乱,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2.收入分配不公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对于高收入者来说,由于大部分需求很容易得到满足,因此用于消费的支出会减少,消费需求增长的空间不大;而低收入者虽有消费需求,但由于收入有限,没有能力增加实际消费支出。结果就会出现“有钱的人不想消费,想消费的人没钱”的局面,使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供给相对过剩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严重制约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3.收入分配不公严重影响改革的顺利进行。当改革能够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带来经济和社会利益,人们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时,人们自然会成为改革的拥护者,从而促进改革的顺利进行;反之如果改革发展的成果不能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共享,而是向少数人倾斜时,人们就会质疑甚至反对改革,成为改革的阻碍力量。

  三、解决分配不公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深化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1.初次分配注意解决分配不公问题。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比重,合理确定政府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要以GDP的年增长率为参照,确保政府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三者的年增长率大致与GDP的年增长率相同。建立指导工资制度,形成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加强最低工资标准的执法力度。”[7]长期以来,有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初次分配解决的是效率问题,解决公平问题是再分配的职责,是政府的责任。其实不然,如果初次分配问题太多,再分配很难纠正过来。“初次分配是最根本的分配关系,分配金额的90%左右发生在初次分配,再分配只能起补充作用,所调节的金额只占10%左右。”[8]目前的现状是“国有企业的真正所有者——全体人民群众并不掌握企业的分配权,所有者的代表——政府对企业分配权下放太多,也就是说全民所有制企业产权分割不合理,全民所有权未实现”[9]。

  2.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为此,政府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从整体上统筹调节收入分配。当前要做的主要工作应该是:一是要继续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完善,为人们营造一个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二是要加大税收杠杆的调节力度。主要是调整优化税率结构,体现对低收入者免税,中等收入者轻税,高收入者适度重税的原则,改革企业所得税制度,按照公平税负和国民待遇原则,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规范税前扣除项目,积极做好遗产税、赠予税税法的制定准备工作。其实,许多国家早已开征了遗产税和赠与税。例如北欧国家普遍实行“收入均等化”政策,就是利用累进所得税和转移支付,使社会各阶级之间的收入与消费水平通过再分配趋于平均化。这些税收绝大多数都用于国民福利,对于社会上的所有弱势群体都有全面的照顾政策[10]。三是政府还有必要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四是要改革垄断行业管理体制,加强对国有企业收入的监管;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管理,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017形势与政策课相关论文篇二

  《中国梦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理想教育研究》

  摘 要:为帮助在校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树立正确的理想观职业观。通过对当代在校大学生理想教育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及文献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对是否应该树立远大社会理想表态含糊,对如何树立现实的个人理想缺乏正确认识。现阶段大学理想教育的特点是工作难度大、教育工作者对度的把握不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学生及部分教育工作者对理想的概念把握不清、教育方向与目的不明确、教育过程中易顾此失彼、大学生缺乏实现理想的信心。提供解决对策是,坚持科学理论的引导、综合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及因人而异特殊引导。高校思政工作者需加强学习,结合实际做好在校大学生的灌输与引导工作。

  关键词:中国梦;理想;理想教育;高校;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238-03

  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道路上创造性的提出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伟大社会理想――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工作目标。社会成员需要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于实践中国梦重要群体的大学生而言,最主要的即是树立崇高的社会主义建设理想。邓小平曾说: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经常教导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社会青年,要有理想。[1]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理想教育工作是构建中国梦过程中大学生教育的核心问题。

  一、中国梦、理想与理想教育的概念

  (一)“中国梦”的概念阐述

  指出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包括如下内涵,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社会的和谐。党的报告中指出要在中国共产党建成一百年周年时全面完成小康社会的构建,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要建成一个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国。中国梦在现阶段的基本目标既就是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当代大学生正是小康社会构建的主要力量。

  (二)理想的概念阐述

  理想是思想意识形态的一种,通俗上指我们的愿望、憧憬、希望。具体而言,理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可实现的可能性的向往与追求,集中体现了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政治立场。理想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属于人们精神意识,这种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虽属于对未来憧憬但由于其本身的科学性有成为现实的可能。

  理想区别于空想与幻想。空想是不符合客观规律违背事物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现的想象。幻想,是在现实中有一定的根据但并没有完全展开,一旦具备某种条件,就有转化为现实的想象。不能把理想混同于幻想、空想等虚无、臆造的东西。现阶段大学生由于理论界定不清,容易犯混淆概念的错误。

  (三)理想教育的概念阐述

  理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理想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在特定的社会按照一定阶级的意愿和要求,有组织、目的、计划的引导帮助受教育者设定理想的教育活动。中国现阶段理想教育的本质是以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的教育活动。当代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中国特色的道德观、切实的择业观,以及正确对待理想的态度和追求理想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2017形势与政策课相关论文

282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