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身心发育仍在不断完善,由于心理素质的差异,其心理承受能力也各有不同。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范文一:大学生在校期间心理健康报告

  摘要:

  本次研究工作表明该高校学生的心理状况总体良好,但是仍有一小部分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以后的教学工作,我们在关注学生学业进步的同时也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培养品德良好、技术过硬的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新时代大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1.前言

  伴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已经迈入21世纪。新时代里国家之间的竞争将是全面复合型健康人才的培养以及这些人才所能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的竞争。在这一独特的大环境之下,时代赋予了现代高校培养人才更加艰巨的任务,高校培养人才不仅要注意学生技术素质的提高,对于他们的心理诉求、心理变化、心理矛盾等都需要严加关注,以培养具有独立健康人格的当代大学生。时代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高要求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从外环境上给与当代大学生更大的动力去努力提升自己,另一方面当抗压能力强的学生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实现自身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对于抗压能力弱的学生而言,他们需要更好的梳理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心态才能面对这个压力的世界。当他们凭自己努力却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时,当他们的耳边充斥“别人家的孩子成功”时,当他们开始抵触父母的叮嘱时,他们更倾向于怀疑自己、从而质疑世界。近年以来,在高校中由于学生自身心理原因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而导致的休学甚至退学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高校甚至出现了大学生跳楼、投毒等轻言生命的现象。在校大学生已成为目前心理障碍、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产生率达到了全体学生比例的10%-30%。关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健康阴影已经刻不容缓。

  2.研究方法及过程

  2.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工作涉及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学生。调查随机抽取该院校2014级新生和高年级学生,涉及该高校的理科、文科、工科和艺术类学生。

  2.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工作过程中运用的研究方法为两种:通过阅读理解大量文献分析数据以及发放相应的调查问卷然后统计归纳数据。

  2.3研究工具

  目前在此类心理学研究中普遍的研究工具为大学生人格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二者的适用范围不同[1]。

  (1)大学生人格问卷大学生人格问卷是日本科学家在参加1966年的全日本大学保健管理协会时编制的,它对应的英语翻译为UniversityPersonalityIn-ventory,因此大学生人格问卷也可以简写为UPI。UPI的适用范围为大学新入学时的学生,它主要是为了调查新入学的学生,从高中升入大学后心理方面的变化,以期较早地能够发现学生中的精神障碍者、精神分裂症,它能够了解新入学大学生相关的烦恼、对于生活的不满以及新入一个环境中可能存在的迷茫等症状。UPI调查问卷分为3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的了解,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姓名、性别、联系方式、兴趣爱好、家庭情况、家庭住址等信息,这些信息为后期问卷分析的时候参考使用;第二部分为该调查问卷的精髓部分,为调查问卷的本身,由60项组成,其中题号为5、题号为20、题号为35和题号为50的这四项为测伪尺度,除开此4项外的56项为测试被调查者的烦恼、焦虑等;第三部分为附加题选项,它是作为一种了解被调查者是否曾经接受过心理咨询或治疗、被调查者对于自身的评价以及咨询要求等等。UPI的记分方法为计算UPI总分的方法,即除开前文提及的4项测伪题目不参与记分以外,其余56项参与记分,答案为肯定的记录1分,为否定的不加分也不扣分,然后将56项分数相加从而得到UPI的总分。换而言之,UPI总分的范围为0-56分,最高分为56分,最低分为0分。UPI总分获得之后就可以进行UPI筛选。UPI筛选结果分为三类:一类、二类和三类[2]。经UPI筛选为一类的被调查者,则可能为心理异常、具有精神分裂症状疾病,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对于被归于此类的学生必须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需要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同时上报学校找到更佳的解决方式。对于被归于二类的学生,他们属于心理正常型,但是存在一定得心理障碍,例如人际关系紧张、自身情绪不稳定等等,通过一定的心理疏导能够好转。对于被归于三类的学生为正常心理正常的学生。

  (2)SCL-90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则为Self-reportingInventory,它还可以称作90项症状清单,是德若伽提斯于1975年编制的,它针对的是16岁以上的人群。SCL-90是目前世界上心理学界测量人是否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最常规的研究工具。SCL-90由90个项目组成,每一个项目也为打分制度,为5分评价制度,被调查者通过对自身的感知和了解选择对于该项目自己的得分,其中选项选“无”为1分,选项选“轻度”为2分,选项选“中度”为3分,选项选“偏重”为4分,选项选“严重”为5分。分析时一般通过以下指标进行:总分为90个项目所有的得分相加得到的分数,总分反映了被调查者的心理健康的一个总体水平,该项分数越高,表面该调查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反之亦然;总症状指数的计算方法为90个项目所相加得到的分数除以90。SCL-90调查一共包含了9个因子,这9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抑郁、恐怖、强迫症状、焦虑、偏执、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和精神病性,其中每一个因子都包括了被调查者在该方面的痛苦程度。因子分的计算方法为该因子的所有项目的总分除以该项目的项目数目,通过因子分数的高低,可以得到该调查者的症状分布情况。如果被调查者的某项因子分相对偏高的话,则表明该调查者心理健康问题相对较高。因此为了使本次的研究工作更加具有说服力和较高的准确度,在本次研究工作中采用区别对待的方式开展本次的研究工作,具体而言,对于2014级新入学的学生发放UPI人格问卷,而对于高年级(二、三年级)则发放的为SCL-90调查问卷。

  2.4研究过程

  (1)研究程序本次研究工作首先是进行培训,然后进行研究的重要部分———UPI和SCL-90问卷调查,第三是进行数据的输入和分析;第四为咨询。

  (2)工作要求参与本次研究工作的调查者需要提前了解UPI和SCL-90的具体含义和相应的实施要求,同时调查者应该向被调查者(学生)讲述清楚此次调查的目的,打消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的疑虑。

  3.研究结论和分析

  3.1UPI测试情况

  本次调查工作一共发放UPI调查问卷1945份,回收的调查问卷1912份,同时由于部分同学未按照要求答题或者有漏题现象,这类数据是不能参与统计的,即最终有效调查问卷的份数为1900份。根据UPI调查问卷的结果,在这1900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其中调查结果为一类学生的调查问卷份数为208份,二类调查问卷的份数为702份,三类调查问卷的份数为990份,即一类学生占实测人数的10.95%,二类学生占实测人数的36.95%,三类学生占实测人数的52.10%。在UPI测试中我们还发现,UPI得分情况存在“三高”现象:女生的UPI得分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的UPI得分高于独生子女的UPI得分,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UPI得分明显高于来自城市家庭的学生。这说明男生的心理健康优于女生,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优于非独生子女以及城市家庭的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农村家庭的学生。

  3.2SCL-90测试情况

  本次调查工作的SCL-90测试工作中,我们一共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回收的调查问卷为1963份,有效的调查问卷份数为1952份。通过1-5级评分制度,按照一般研究方法,对于SCL-90测试中总分超过160分,或者其阳性调查项目数超过43项,也或者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时,我们考虑对该调查者进行阳性筛选实验,此类调查者需要进行下一步的调查和检查。对本次调查工作,SCL-90总分大于160分的一共有192份;各因子平均分大于等于2的调查问卷共计401份;各因子平均分大于等于3的调查问卷有82份;各因子平均分大于等于4的有15份。通过分析男生和女生的调查问卷,得出女生的阳性检出率较男生的阳性检出率高,这也说明不仅低年级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女生,在高年级也如此。分析各年级9个因子的差异可以得出,从整体的角度,是随着年级的增高,分数越来越降低,说明随着年级的增高及年龄的增长,学生对于自身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有用调节,更加适应大学生生活方式。

  4.问题讨论和对策

  4.1问题讨论

  大学生由于处于高中和步入工作中间这个特殊时期,大学期间的学习方式同高中的集中教育方式完全不同,加上由于大学生本身在此年龄段的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等,容易造成大学生的心理不健康现象,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性别的影响。无论是UPI测试结果还是SCL-90测试结果,两项调查结果都显示女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低于男生,这可能跟女生自身的生理及心理特征有关。由于在我国的传统观念、文化中,对于男生的社会定位以及父母对于男孩和女孩的教养方式的均有不同,而且女生在进入青春期后,她们对于自我的评价明显低于男生,遇见问题她们也比男生有逃避问题、不解决问题的趋势,她们没有坦然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决心和勇气。同时由于女生自身的劣势,在求职以及工作中受到的不平等待遇也会长此以往,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

  (2)是否独生子女的影响。对于此前大部分人的观念中,独生子女由于父母可能过分的溺爱,可能其心理健康程度不及非独生子女。但是在我们此次的调查工作中,我们发现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程度优于非独生子女,这可能跟独生子女父母有效、讲究方法的引导方式有关。

  (3)家庭环境的影响。通过本次的调查发现,农村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及城市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这是因为农村籍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普遍不佳,在他们的小时候或者初高中的求学过程中,一直以来都是学习上的佼佼者,他们希望通过学习来改变抑或是弥补他们在城市学生当中的心理上的自卑。当同龄人中城市学生可以享受生活时,他们可能还在为下个月的生活费操心,同龄人中城市学生在学校打篮球抑或品咖啡之时,他们可能正在去家教的炎热抑或下雪的路上,这种可能的虚荣心和强烈的自尊心导致了自己的自卑心,从而不愿与别人交往,产生自闭、自卑等心理特征,影响了自身心理程度。

  (4)年龄的影响。在本次研究中发现高年级的心理健康程度明显优于低年级学生,这可能是新生入学时,由于在初高中时期,一直注重的是学业成绩的提高,学习分数那时候在学生团体中能占据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可能一个人的学习成绩优异后,就能得到很多人的欣赏与包容。但是进入大学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而且大学注重的是全方位的考量,这时候就需要学生去自我适应,调整。因此在低年级时学生容易出现自我矛盾,自我迷茫。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对于大学生活的适应,同时大学期间学校较多的资源供他们去学习和探索,经过几年的学习和成长,他们的眼界更宽了,视野更大了,心胸当然更广阔,从而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提高。

  4.2对策分析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离不开环境及个人,因此,可以从如下角度考虑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

  (1)提供较好的外部环境。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其生长环境息息相关,所以我们整个社会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同时学校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接触场所,更应该创造良好的环境。再次家庭环境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家长应注意教育孩子的方法,保证他们生活于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之中。

  (2)开拓创新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目前高校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课程一般为选修课,同学们重视程度不够。在目前现代化的21世纪,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比如微信、网络平台等等。目前高校的相关的师资也相对比较薄弱,从而能够提供帮助给学生的资源也相对较少,可以通过充实高校相关师资达到能够为更多的学生服务,对他们的心理进行辅导,从而更好的完成学业,为社会效力。

  5.结语

  本次研究工作表明该高校学生的心理状况总体良好,但是仍有一小部分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以后的教学工作,我们在关注学生学业进步的同时也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培养品德良好、技术过硬的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新时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论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林少娜,郑李茹汕头大学学报1994-11-15

  2、谈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王艳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04-10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范文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切入点

  摘要:韧性指一种可开发的能力,它能使人从逆境、冲突和失败中,甚至是从积极事件、进步以及与日俱增的责任中快速回弹或恢复过来。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倍受高校重视,但事实表明,预防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并未较好达成。原因何在?笔者认为,脱离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导致此项工作缺乏实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欲取得实效必须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必须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生活境遇,以学生现实的心理需要为切入点。

  一了解和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是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为本的体现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成人”———成全人的生命,让每个人能够完整实现自我的潜能。个体成人的过程不仅仅是简单适应当下个人周遭的现实生活,而是生命的丰富和心灵的成长,是精神成人,是个体人格的完成。心理健康教育旨在促进学生心灵健康,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过程是师生心灵的共同参与,是师生共同的心灵历险。在这种参与过程中,师生获得生命意义的丰富与完美个性的成长,彼此找到自我生命发展的方向。达成此目标的前提是教育者对学生生命状态的了解和把握。因为游离于个体生命之外,远离对学生生命细心呵护的教育缺乏影响力。因此,对大学生生命状态的了解应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从生理年龄看已近成年,但却正处于个体心理变化最剧烈和心理发展从不成熟趋向成熟的时期。此时,生理发展虽已趋成熟,但心理成熟滞后于生理成熟较多见,身心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心理能力难以控制来自于生理上的冲动,常出现情绪起伏较大,遇事不冷静,易冲动;受到打击,易自卑、失望、心灰意冷、绝望轻生,耐挫力差等。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体现了其年龄阶段性特点。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Erik-son)认为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心理和社会发展任务,青年期的发展任务是确立自我同一性和避免角色混乱。多数大学生正处于这一发展阶段。在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他们面临着职业、理想、信念、世界观等选择。而他们既有的人生经验尚不足以帮助他们应对和处理这些成长中的问题,因而内心苦恼。他们期待教师能在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从他们的视角体贴他们“成长的烦恼”并提供帮助。可见,要有效地帮助他们,教育者需要知晓和理解他们的成长状态。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说是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的教育。

  二大学生的心理需要是心理健康教育以人为本的出发点

  “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1]。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为本意味着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尊重学生的本性。

  1大学生完善自身的需要———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一个人有自我进步的愿望,一种想要变得越来越像人的本来样子、实现人的全部潜力的欲望,即自我实现,它是“有机体内部固有之物的成长,更精确地说,是有机体自身的成长”[2]。自我实现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结构中处于最高位置,是一种成长性需要,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展了马斯洛的这一思想,他们的有关研究部分证实了人在生理上具有的自我修复功能,在心理上也存在[3],即人有完善自身的需求,具有自我成长的内在力量。这一结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儒家的内在本原成德观颇有暗合。儒家的内在本原成德观认为成德是人之为人的本性,即成德是人的天然的、本性的要求[4]。人有成德的本性追求,即在德性上止于至善,完善自己,最终“成仁”。人的这种“向善”的发展欲求,是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下的自我发展力量。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要研究人类自身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幸福和更有意义,中国的儒学文化追求“成仁”,也表达了人之为人的意义。这似乎都说明了人活着就要“活得像个人”。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等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学生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有“向上”“向善”的要求和渴望,他们希望“活得像个人”,希望自我实现,希望并且想要过一种积极健康、幸福的生活,这是心灵的内在诉求。教育者不能对这种心灵要求视而不见。

  2解决实际心理问题的需要———免除心理困扰,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期,这一阶段是他们探索和确立自我的重要时期,最为关切自己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价值选择、自我发展等问题,更多地以自身为认识对象,思考“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将成为什么人”等人生命题。他们要完成自我同一性确立和防止同一性混乱的发展任务。如果不能形成自我同一性,会导致个人的无目标感和无意义感,可能处于弥散型同一性状态,甚至表现出障碍性行为症状。MartinOeGoedeetal.(1999)对15~24岁的学生的纵向研究发现,同一性形成与心理健康水平正相关,即同一性状态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5]。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大学生们诸多的心理困扰正是伴随着自我同一性确立产生的。如:适应、学习、交往、情感、就业的困扰、人生目标和人生信仰的困惑等。这些心理困扰反映了大学生们探索自我、渴望发展自我的心理需要。他们急切想知道:怎样适应大学生活?怎样合理分配空闲时间?如何有效地学习?怎样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和自控能力?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与异性交往?如何处理情感问题?怎样择业?如何求职?等。他们在思索“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究竟有何意义?”但思考,不等于得到答案。即使有了答案,心灵也未必得到慰藉。心灵的成长需要学习,需要分享他人的人生经验,并非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而自然而然地成长成熟起来。但有时我们常常忘了自己曾经也是懵懂少年,也是从孩子走过来的,于是想当然的认为学生能够处理自己面临的问题。而事实上,他们仍需要适时的关怀和指导,需要分享我们的人生经验,需要我们再次与他们经历成长。

  三心理健康教育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及体现

  斯坦福大学前校长唐纳德•肯尼迪曾高声疾呼:“重新设计大学……必然要把学生的需要摆在首位”[6]。促进学生心灵的成长必然要把学生的心理需要摆在首位,高校需要重新定位心理健康教育。

  1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所有学生的心灵成长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该系统既有潜在的自我内心冲突,也有潜在的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个体一般都能自己决定自己的最终发展状态。正如西方一所教堂所刻着的“生下来你是什么,这是上帝给你的礼物,你将成为什么,这是你给上帝的礼物”所表达的意蕴。人对自己的最终发展是具有自我决定能力的。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选择自身发展的方向和高度。由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在意学生的生命状态,秉持传统文化中的“仁爱之心”给予学生人性的关怀,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潜能、动机、能力、希望等积极品质,从正面去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即以肯定的态度、鼓励的语言对待每一个学生,努力培养并充分挖掘其积极品质,加以欣赏、承认、鼓励,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克服自卑心理,体会美好人生。当学生的积极品质得到充分发挥后,就能体会到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快乐。马斯洛认为所有人都有自尊的需要。他将这种需要细化为“对名誉或声望、地位、统治、认可、关注、重要性或赞赏的渴望”[7]。因此,教育者要善于识别并赞赏学生的积极品质,尊重他们的天性,满足他们自尊的需要。通过培养或发展其内在的积极品质,增进其积极向上的心理能力,获得心灵成长。

  2帮助学生解决具体问题,应学生之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解决心理问题,如学生面临的适应问题、学习困扰、交往困惑、情感问题、就业问题等。不仅要帮助大学生认识这些问题,更重要的是与他们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提供实际的帮助。在师生共同参与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从而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在实践中成长、成熟起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只有人本身的积极品质(如感恩、胜任、乐观、勇气、对未来充满希望等)才是预防问题产生的最好武器。要预防学生出现问题,就必须致力于培育学生的积极品质,而发展学生积极品质的最有效途径则是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8]。心灵的成长需要心灵的积极体验。没有心灵的体验,就不会产生幸福或痛苦的感受,也就不会有心灵的历练和成长。

  四以人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开发心理资本,以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人的发展、成功和幸福需要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的支撑,更需要充分认识和发掘个人内在的心理优势。这种内在的心理优势是贮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永不衰竭的力量,是实现人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这一原动力被著名组织行为学家、美国前管理学会主席FredLuthans称为心理资本。所谓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自我效能)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对现在与未来的成功有积极的归因(乐观);对目标锲而不舍,为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调整实现目标的途径(希望);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韧性),以取得成功[9]。其核心词汇即自我效能、乐观、希望、韧性。学生的心理资本是其实现人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开发学生的心理资本就是要培育学生的希望、乐观、自我效能和韧性。

  1培育希望

  人类是凭借希望活下去的。希望与前途毕竟是决定年轻人生活并奋斗的最重要理由。希望是“在成功的动因(指向目标的能量水平)与路径(实现目标的计划)交叉所产生体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积极的动机状态。”[10]希望的培育路径是,与学生共同制定适合他们的有弹性的发展目标,使其形成对成功的合理期望,然后分步向目标前进,每一步目标达成随即给予肯定、鼓励、表扬加以强化,从而学生每前进一步都鼓舞了他们的积极性(自我内在激励),这反过来又增加了他们成功的信心,并产生螺旋上升的希望。

  2学习乐观

  乐观是人们说得多而理解得少的一种心理优势。Seligman认为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即对积极事件作持久的、普遍的和个人的归因,而对消极事件作短暂的、具体的和外在的归因[11]。对事件的乐观解释能让人积极看待与吸收过去、现在和未来生活中好的一面从而充满自信。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将对事件悲观的解释风格转向乐观的解释风格,即习得乐观。学会维持乐观的态度有助于避免抑郁,实际上还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12]。乐观当然不是自我陶醉,不是不切实际的自我膨胀,而是人对各种事件的积极解读,从中体验学习、生活的乐趣,对人生充满希望。譬如,爱迪生对自己实验失败上千次的积极解读使他始终有勇气坚持并最终获得成功。我们可通过正确的评价客观现实并进行积极的解释,从中吸取正向的意义帮助学生学习乐观。当然,这需要教师首先是一个具有现实、灵活的乐观特质的人。可见,教师首先需要学习乐观。

  3提升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里能够激发动机、调动认知资源以及采取必要的行动来成功完成某一项工作的信念(或信心)。”(班杜拉,1986,1997)在点滴的进步和成功体验中可增强自信,提升自我效能。学生在完成恰当任务的过程中反复体验成功可以形成自我效能。人有表现自己的天性和渴望,在擅长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优势最令人愉快,做自己所想做且能做的事最为幸福。因人而异,教师可为某些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机会体验成功,即让他们做自己擅长的事,在体味学习和生活的快乐中提升自我效能。

  4增强韧性

  韧性指一种可开发的能力,它能使人从逆境、冲突和失败中,甚至是从积极事件、进步以及与日俱增的责任中快速回弹或恢复过来。[13]韧性可视为一种复原力以及超凡的意志力。学生身处逆境时,教师帮助其识别有无可调用的个人资源,如智慧、技巧和社会支持网络等,可以增强大学生应对逆境的能力。如,对现实中失败的具体事件,让学生列出已利用的资源及未利用的资源,别的同学也可助其补充没有列出的可利用资源。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对自己在面对逆境时可能产生的想法和情感进行批判性反思,并思考如何基于多种资源和选择,采取最合理的方法来克服逆境,最终达到目标[14]。如果人们对某一理想、目标或使命有坚定的信念,他们会全力以赴地去实现这一理想。坚定的信念能提高人们的韧性水平。故培育学生的韧性还应帮助学生形成坚定的信念。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以学生为本”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的根本。“以学生为本”不是仅仅关注“学生出了什么问题”,更要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和心理需求,考虑如何帮助学生达到更好的状态,重视寻找培养和充分开发学生心理资本的途径,成全每个学生的生命。如果不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发展潜能,不以学生为本,任何教育措施都不会产生效果。

  参考文献

  1、军队生活事件对新兵心理健康的影响刘晓辉,崔淑芳,赵兰民,陈廷建,王荣国人民军医1998-09-15

  2、艰苦边远地区坑道执勤士兵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安江燕,曹洪流,肖新发,霍安民人民军医1999-04-1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2.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3.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500字

4.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

5.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6.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124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