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分析报告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分析报告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分析报告

  作为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领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历经十年探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一:数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德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越来越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学生是未来的主宰。因此,培养合格优秀的中学毕业生是必要的,也是每个教师的职责。作为数学活动的引导者,承担着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的责任。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数学教学;渗透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德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越来越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世间的主人。因此,培养合格优秀的中学毕业生是必要的,这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作为一名数学活动组织者的数学老师,要承担起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的责任。在教学活动中授予学生知识、技能,让学生体会过程与方法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预防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让学生处在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下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谈谈个人看法。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教学活动一开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上高二数学必修5中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时候,以这样的一个故事导入。“古印度有个名叫锡塔的人,专门为国王娱乐发明了国际象棋。棋盘分为64格,这种棋下起来既有趣又奥妙无穷,因而深得国王喜爱,国王因此打算对这位发明者,给予重赏。于是,他就把锡塔叫到跟前,告诉他,他发明的象棋很好,问他想要什么,无论什么条件都满足他。锡塔说他不要任何金银珠宝,就要小麦。国王问要多少,他说只按这个棋盘的格子赏给他就行了,棋盘的第一个格子放一粒小麦,第二个格子放两粒小麦,第三个格子放四粒小麦,以后就这样放下去:每一个格子内都比前一个格子里的麦粒数增加一倍,直到把64个格子摆满。国王大喜,就几粒小麦,于是随口就答应了。大家想一下,国王能兑现他的诺言吗?”以这个故事引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心理产生了我要学的积极情感体验。

  二、营造宽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

  数学学科中的概念抽象,法则生硬,学起来枯燥乏味。许多学生因此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没有信心,从而导致厌学,甚至会产生其他不良心理。所以,教师有必要在课堂这个特定的学习环境下,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拾起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健全的人格。

  三、倡导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可以充分调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来,更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作用很大。《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合作探究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具体如何合作学习。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同桌合作学习,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找朋友合作学习等。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种不同的合作学习形式,这样就能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讨论时热情高,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同时,在合作学习时,采取“发言人”轮流担任的制度,这样就会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吐露自己的心声,学习差的学生不再是只听学习好的学生侃侃而谈,自己也有机会张口说话了。久而久之,无论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学生,都可以在合作学习中热烈讨论,都能完全投入到合作学习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倡导合作学习,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学会用他人的眼光看待问题,学会与同伴,密切交往,热心互助,真诚相待,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四、教学评价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学习成绩的不理想,有多种可能因素。但是,最为主要的因素是能力与努力。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学生的努力、情感、意志、人格、人际交往能力等都各不相同。所以,每个学生的成败归因不同,有的归因于努力,有的归因于能力。但是,教育评价学生时,要灵活合理。无论学生是能力有限还是努力不够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评价中一般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会有利于维持学生的自信心,并能激发他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以改变目前的境况。但如果评价中将失败归因于能力,就会使学生容易放弃努力,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无助感,变得消极无助,听天由命。因此,在数学教学评价中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归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五、小结

  本人根据个人实践教学,提出了几点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在课前要精心准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导入,课堂中营造愉快的氛围,倡导合作学习,在教学评价中注重学生的心理,因人而异。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通过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最终使他们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合格公民。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SGH13095);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2SETS07)。

  参考文献:

  [1]陈苠.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张世玲.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0,(33).

  [3]周雪明主编.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二: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摘要:加强了他们在人格和人际关系方面自我改善的意识。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关心、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通过教育,使学生在情感、意志、性格和品德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得到和谐、完美的发展,更让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健康地发展。我就语文教学中如何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有利因素,适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一、营造灵活、和谐的课堂气氛,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营造和谐氛围,优化心理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这一精辟见解不仅强调了师生交往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师怎样才能善于与学生交往。以朋友的身份走进课堂。试想:一位摆着架子,整天板着脸不与学生沟通的教师,怎能让孩子们没有心理负担地与你接触?又怎会使他们学会与人交往呢?小学生年龄小,感知、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识经验都有限,心理状态还不成熟,遇事容易受挫折,便会产生心理压力,这时,就更需要教师做他们的知心人,耐心倾听他们倾诉,敞开心扉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减轻压力。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如若建立起了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发言必将积极许多,因为他们没有太多顾虑。他们在语文课上回答问题是完全不拘束的,胆子特别大,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没有了心理负担,思考的环境也轻松了,自然,效果也就更好了。

  二、激励学生树立榜样,陶冶性情

  挖掘教材榜样,培养健康人格。新教材极为重视人的发展,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把握关键,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使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然地得以渗透。教材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也有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它不仅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还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心灵得到净化,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引导学生融入情境,尽情宣泄

  心理健康的人也有各种消极的心理体验,此时,人总有表述的欲望,所以说教师要鼓励学生写日记和作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正面引导和点拨学生,使学生大胆抒发自己的所思、所虑、所忧。要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达到用“我手写我心”,直抒胸臆,表达情感,从而在作文过程中优化心理素质。小学生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和爆发。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然而这些人不一定就会那么及时地,随时随地地倾听你的诉说。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活动的日记和作文题目,例如《老师,我想对您说》、《妈妈,您听我说》、《悄悄话》、《我的心里话》等。鼓励学生要在日记和作文中尽情宣泄,讲真话,表真情。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和干扰时,及时地在日记中宣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使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活泼、开朗、稳定、充满朝气。同时,教师应在每篇日记后写下自己的看法,用笔和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和沟通,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适时进行疏导、教育。

  四、结合语文特点,采取灵活渗透方法

  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说没有固定方法。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渗透方法,可以人物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可以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也可以活动为中心,加强心理训练,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1.情感渗透。情感教育的最高要求是培养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高尚情操。从其内容来看,包括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自豪感。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表现了对祖国的爱,对民族的自豪感和尊严感,对社会劳动和公共事务的义务感,对社会集体的荣誉感,对同学的友谊感及国际主义情感等,而这正是道德感的主要内容。如教材中《万里长城》、《赵州桥》等课文介绍的都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让学生为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而骄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主题渗透。主题是文章或作品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只要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来探讨主题,就能对学生产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3.人物渗透。人物形象,无论是正面和反面的,只要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都能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如《将相和》一课,通过讨论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人物形象,让同学们从性格方面来分析人物。同学们对蔺相如与廉颇是怎样的一个人进行探讨后,认识到了性格的好坏对人身心健康的利害关系,同时加强了他们在人格和人际关系方面自我改善的意识。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关心、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通过教育,使学生在情感、意志、性格和品德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得到和谐、完美的发展,更让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李晓波; 谢钢; 沈雪妹; 张世兵江

  2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姚本先; 陆璐心理科学2007-03-30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分析报告相关文章:

1.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500字

2.浅谈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3.关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4.1000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论文格式

5.浅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6.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1279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