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论文

  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被社会各界所重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篇一:《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

  摘要:心灵境界也包括一个人的道德高度,人生要做的是境界的提高,然后是才能。心灵境界的提高会让一个人步入社会后,有足够的能力适应社会,学会生活。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

  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概况

  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正在逐年增加,调查中47%的大学生存在轻微心理问题。而且我们发现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纷繁复杂的,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再单一化。2)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我们的调查中,独生子女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明显高一些,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压力相对于非独生子女要大得多。3)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易出现心理问题。

  2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焦虑。有大约47%的大学生出现过焦虑的情况,比例较大。大三和大四的学生更易出现焦虑。大一新生主要是由于入学的适应问题而产生的焦虑。大二的学生较少出现焦虑,适应较好。大三的学生会出现焦虑是因为要面临很多抉择,为就业做准备还是为考研而准备,他们处于人生的重要关口,对未来很迷茫。大四会有更多人焦虑,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毕业大学生有680多万,就业压力是他们焦虑的主要原因。2)人际关系敏感。本次调查发现有21.3%的大学生存在人际关系敏感的情况。女生中人际关系敏感的多于男生,所有年级中大一的最多。从性格上说,大部分的女生是比较内向的,男生一般热情开朗,外向、活泼。因此在交流的时候男生一般都比较主动,也敢于与新的同学交流。3)强迫、恐怖、敌对。由调查结果分析发现,有16.9%的大学生有强迫、恐怖、敌对的状况,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单亲家庭、童年的痛苦经历、自卑心理等。4)偏执。总体上大学生人群中有偏执症状的有40.6%,大学生的个人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对此都有影响。社会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社会主流文化日渐衰微,非主流文化却肆意蔓延,当今社会太多的人过于追求个性,过于标新立异。这些都导致了大学生不同程度的精神迷失,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5)抑郁。此次调查有5.1%的大学生存在抑郁症状,造成大学生抑郁的原因主要为:①学习压力。大学里的知识浩如烟海,科目繁多,繁重的学习让不少大学生身心憔悴。②情感问题。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大学生们正处于“归属和爱的需要”这一阶段,离开父母后,很多学生在“心理断乳期”不适应。还有就是不少大学生谈恋爱,很多大学生失恋之后,沉溺于失恋的痛苦之中无法自拔,情感的纠葛让他们对现实失去希望,从而造成了他们的抑郁。③家庭与社会的压力。中国的父母历来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期望过高,使得不少大学生感觉喘不过气来。社会的压力主要是就业问题,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就要面临就业的激烈竞争,没有踏入社会的大学生们自然会为此而担忧。

  3宿舍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的宿舍就像一个家庭,在宿舍里大家友好相处会让彼此情同兄弟姐妹,宿舍这个集体会给每一位成员归属感,满足大学生们对归属感的需要,也会满足成员们对爱的需要。同时宿舍也是一种社会支持,在必要时给予成员鼓励。2)宿舍内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及时发现与治疗。在此次调查中很多人在室友心情不好或者是遇到困难时,都会主动帮助并倾听室友的心声,这不仅使得宿舍内更加和谐,也使得室友的心理问题得以早发现。对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近年来有相当多的案例说明了,宿舍内的“团体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团体治疗”就是需要宿舍内的所有成员参与,配合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进行治疗。同一个宿舍的室友彼此间朝夕相处,相互了解较深,这是心理咨询师不容易做到的,且心理咨询师不能时刻在患者身边,但患者的室友可以。

  4大学生心理健康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

  1)心理健康为宿舍内的人际交往提供了一个好的基础。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他会尊重理解身边的每一位人,遇到问题他也会冷静理性,这使得他能够平等对待他人,善意的与人交往。2)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学生人际交往融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宽容,心胸狭隘或是对他人有敌对的心理,难免产生冲突。在我们的调查中心理健康状况较好的学生更能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他们也很少与室友产生矛盾。

  5对策

  5.1学生①提升个人修养。提升个人修养包括对我们内心境界的培养,要时刻关注自己内心的情感的变化,要保持内心的平和,追求心灵的和谐,待人温和。②抛弃以自我为中心。现在的大学生人群中,独生子女有60%至65%。很多学生在家里是“小公主”或“小皇帝”,这必然会使得他们总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很难从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多想一想周围人的感受,学会体谅他人。③尊重他人,学会交流。在宿舍内我们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交流是人际交往的第一步,交流会化解矛盾,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交流促进和谐。④遇到困难要主动寻求帮助。不管是个人的烦恼还是宿舍内的问题,我们都可以向辅导员、老师、或者是学长学姐请教,他们的经历比我们多,自然会为我们指出明路。很多大学生对于情感问题不敢向辅导员和老师请教,怕被批评,其实辅导员与老师是很乐意为学生们排忧解难的。如果感觉压力过大,心情极其烦躁,内心无法平复,也应该及时找心理辅导老师或者心理咨询师,不要以为去看心理咨询师的学生都是有心理疾病的。⑤进行心理咨询,学习心理学知识。学生们对心理咨询普遍存在误解,特别是大一新生,他们认为看心理医生一定有心理疾病,很多高年级的学生也有这些想法。而且在有些学校,一方面是学校资金有限不能开设心理课程,另一方面老师和学生们不愿花时间自学与心理学相关的知识。大学生学习心理学的知识,不但会使自己变得博学,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自己调节减压,放松心情。

  5.2家长①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调查发现,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的相关书籍,有50.3%的家长不知道心理学。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度不够,家长们只是考虑到孩子在学校能不能吃好、穿好,在学校习不习惯,很少问到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为家长应该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很多心理问题对大学生的伤害比生理上的疾病更大,带来的痛苦也更深。所以家长们必须认识到,身心都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②关心孩子的学习,但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孩子上大学了,家长们也要转变过来,不能还像高中那样,要多给子女一些自由的空间。当然也不能对子女不闻不问,只是满足孩子的经济需求,还是要督促子女在大学学习更广博的知识,开拓视野。在平时家长应该多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引导子女们自发的去奋斗,主动学习,不对子女施压多一些宽容。③关心子女的人际交往。家长们更多的是关心孩子在大学里有没有谈恋爱,对于孩子们在宿舍的人际关系,关注度也有待提高。家长们在与孩子的沟通中要关心子女的宿舍人际关系,当子女遇到问题时,家长也要及时引导,对孩子进行教育。④学习心理学知识。家长们学习心理学的知识,主要是预防子女出现心理问题,如果发现有问题,家长们的关爱是其他人无法代替的。另一方面,如果子女真的有心理疾病,家长也可以更好的配合心理咨询师。

  5.3学校①关注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学校领导和辅导员应该有忧患意识,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校领导和辅导员应该定期到宿舍查看,与学生们交流,及时发现问题。特别是大一新生,校领导和辅导员的关心会使他们的内心感到温暖,避免了刚入学的种种不适应。学校还应该对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进行定期的抽样测试,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②完善宿舍的服务与管理。服务上,在学校的能力范围内应该尽量为学生们提供较好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宿舍楼的安全性要高,宿舍环境要舒适,学生们的用水用电要方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对学生的精神引导。管理上,学校要多听取学生们的意见,做到真正了解学生们的需要。学校还应该不断创新学校的管理形式,对宿舍管理人员要加强教育,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宿舍,目前实行这种方式的学校为数不多,但是效果很好。③开展心理健康测试工作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测试不仅要在大一新生中做,高年级也应该做,因为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心理健康具有发展性。对于在心理健康测试中存在一些问题的大学生,学校要关注,及时对其进行辅导,辅导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理健康教育,即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课堂教学、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社会活动等。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发展性和与预防性的结合,人们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学校可以根据学生们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活动。在心理健康的教育过程中,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教学中要有趣味性、知识性,尽量让学生多参与多实践。让学生们自己掌握基本的心理调节技能,提高自我的心理调节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减少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的出现,达到“助人自助,自助,助人”的效果。学校还要创造人人重视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为学生们创造轻松、愉快、探索创新的学习环境。④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学校应该建设标准的心理咨询室,聘用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有条件的大学还可以开设心理电台、心理健康热线。心理咨询应该成为学生们倾诉心声的精神家园,要给学生们家的温暖,减轻学生的压力。请心理学专家为大学生们进行教育和辅导,避免学生们因生活空虚而产生心理问题。⑤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每位老师都应该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学习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教学中老师要有积极的态度,关爱每一位学生,要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学中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要宽容、理解、尊重,以正面积极的方式教育学生,避免损伤学生的自尊。教师们也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心态投入教学活动中。⑥加强对家长的帮助与指导。学生们的家长由于受教育程度高低的不同,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学校要努力与家长们联系沟通,提供必要的帮助,让家长们学会教育子女,关注子女。⑦关爱特殊群体。特殊群体包括单亲家庭的学生以及孤儿,贫困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及时了解单亲家庭的学生及孤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他们进行心理帮扶。贫困生可以对其进行补助,还可以为他们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⑧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很多大学生步入大学后迷茫颓废。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多阅读书籍,丰富学生们的知识与阅历,让他们思考人生,思考生活,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学校还应该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⑨注重对学生心灵境界的培养。心灵境界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概念,包含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人生态度、心理素质……心灵境界的提高会使一个人的内心真正变得强大,而且会使这个人在遇到挫折与困难时从容应对,并且在克服困难时,不断地强化自己,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心灵境界的提高还会使学生们看待一切事物时,有着清醒的头脑,可以把事情看得更透彻。心灵境界的提高也会使学生们可以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人有心理上的困扰,某种意义上说是欲求太多,内心不能归于平静,极力的想要一些东西和极力的避免一些东西都是欲求,心态放好,会让人少很多烦恼。心灵境界的提高让人冷静、理性、睿智,让人不断发展。心灵境界也包括一个人的道德高度,人生要做的是境界的提高,然后是才能。心灵境界的提高会让一个人步入社会后,有足够的能力适应社会,学会生活。

  参考文献

  1、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姚本先; 陆璐心理科学2007-03-30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的实验研究邱小艳; 宋宏福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01-10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篇二:《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对于学生来说,学校是一个具有很强感染力的地方。学校这个特殊的氛围可以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起到相应的作用。人的心理状态主要是以环境的好坏来进行制约。

  关键词: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环境适应问题

  与汉族大学生相比而言,少数民族大学生一般来自较为偏远的山区。所以,当其远离熟悉的环境而进入陌生环境的同时,内心往往会感到孤独与寂寞。另外,当少数民族走入校园时,会在心理产生相应的矛盾与冲突,并且容易将思想步入极端化。少数民族的大学生有时会过分的高估自己,而有时也会将自身进行完全的否定。甚至有些大学生会因为新的陌生环境而产生焦虑以及神经衰弱等。

  二、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措施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未来及希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未来的发展取决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何。良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可以使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未来有良好的发展,而相对较差的心理素质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未来的发展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

  (一)大力开展活动增强人际关系为了大力拓展少数民族的人际关系,则需要经常开展一些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使得学生们可以在活动中进行相互交流并相互促进,并为学生创造相应的机会使其更多的接触社会。如此,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能力并在某些方面锻炼了学生们心理承受能力,也对其心理健康起到了相应的促进作用[2]。

  (二)对少数民族学生予以关怀若高校想要在一定程度上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提升,则需要对其进行了解,并通过解决实际困难使得大学生可以得到自身所需要的东西。同时应及时在校园成立一个心理特别服务中心,为了方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遭受一些烦闷的事情时可以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并教会其合理的运用科学方式来解决问题。应该具有针对性的来为大学生们解除烦恼以及内心的忧虑。如此,便可以更好的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们心里状态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创造良好校园氛围良好的校园氛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了一定影响。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是我国为缓解民族关系的重要条件。因此,校园中应积极培养乐观、开朗的校园气氛,进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只有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才可以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广阔的空间中尽情的与人交流,并在某些方面培养其自身的性格特点。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拥有健全的心理,进而提升高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3]。

  三、结束语

  对于学生来说,学校是一个具有很强感染力的地方。学校这个特殊的氛围可以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起到相应的作用。人的心理状态主要是以环境的好坏来进行制约。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培养出积极、乐观的人。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应该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广阔的空间内尽情施展自身的优势,从而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来全面提升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身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心智觉知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效果邓玉琴首都师范大学2009-05-06

  2、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干预研究万煜山东师范大学2003-06-28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篇三:《大学生的能力培养与心理健康》

  摘 要:通过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能力,阐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提高心理素质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 能力 心理健康 提高办法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才辈出,新一代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能力也在经历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的考验。特别是90后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如何促使90后大学生心理日益成熟,能力逐步提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但是社会对于大学生往往过分要求能力的提升,而忽略了心理的承受能力。近些年来,大学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薄弱引起的自杀,自残事件屡见不鲜。所以在这个时代,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大于能力的提升。

  一.大学生的能力的培养

  1. 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是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存在的基础,更是发展的前提。大学生不仅能认识当今社会的种种形势,而且能全面的认识自我。大学生要学会全面深刻的认识自我、客观准确地评价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

  2. 学生适应能力

  学生在刚刚进入大学阶段就应该有意识的了解本专业学习特点、教学进程。发展趋势。学会充分利用大学期间的一切学习资源,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懂得寻求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人际交往适应能力。

  人际交往适应能力是指人们在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接触的过程中,调节、控制自己做出正确恰当反应能力。人际交往是作为人类的一项基本的实践活动,存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贯穿于人们的一生,具有沟通人际信息、交流人际情感、协调人际行为、提高人际直觉准确性的普遍作用。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成员,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室人生的需要,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必然面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各种交往。进行人际交往必须了解相应的道德规范、礼仪规范和习俗规范。对人际交往适应是向大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

  能力的提升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乃至就业的必要法宝,而能力提高的同时,心理素质也不可忽略。如果一味的要求能力提高,和心理教育脱节,那么得到的结果很可能是性格不健全的“高材生”,只有心理健康,大学生的能力培养才不是一纸空谈。

  现在的大学生中,自闭症,孤独症等情况屡见不鲜,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在我工作期间就遇到过一例情况。该生性格比较孤僻,且自卑内向,消极情绪严重,不善于与同学搞好关系,郁郁寡欢。我意识到了严重性,及时找她谈话,也第一时间联系了家长了解情况。我了解到她的自闭症是在高中时候形成的,那时家长就请了很多的心理医生为其治疗,上大学以来情绪已经趋于稳定。那为什么突然有了这么巨大的变化呢。我了解到,因为我让她担任班级的学委兼美术课代表,但是她没有意识到这是老师对她的信任和培养,相反在平时的工作中,她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同学的稍微的不配合都会引起她的敏感,导致她的病症愈来愈重,最后辞去所有的职务。了解情况后,我想这需要从她身边的同学开始做工作,我安排其寝室长和班级干部在生活上格外照顾她,多和她聊天沟通。我及时的和她的任课教师沟通,希望能在她的在学习方面多加指导。同时教她学会自我调节。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她的情绪渐渐缓解,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积极乐观的大学生,其家长也很感谢老师和同学们为她做出的努力。

  以上两种心理状态是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那么如何能使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呢?

  二. 大学生的人格品质培养

  1.正确认识自我

  正确的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耐挫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耐挫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

  2.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现在的大学生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

  3.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在学习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做到心理健康。首先应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进入知识海洋,吸取新知识,拓宽新视野,提高自身修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

  4.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

  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机会。大学生可通过参加各种业余活动,来培养自己的多种兴趣和业余爱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缓解紧张情绪,维护身心健康。另外,通过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养成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

  5.加大心理咨询的力度

  经过心理咨询师的启发和指导,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克服其情绪障碍,恢复对社会环境的协调适应能力,维护其身心健康。通过与求询者的交谈、指导,咨询者帮助求询者找出正确认识自身心理问题的根本方法,引导求询者更为有效地面对现实。同时,帮助求询者改变过去的心理异常,使他们最终恢复健康的心理。

  当前,社会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能力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未来人才的培养。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面临的迫切任务。我们相信,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一定能够营造和优化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团结友爱的人际氛围,真正培养出不仅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

  2、马存根.医学心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猜你喜欢:

1.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范文

2.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3.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

4.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5.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精选

6.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1500字左右

1313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