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浅谈青春期心理问题的论文(2)

浅谈青春期心理问题的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浅谈青春期心理问题的论文

  浅谈青春期心理问题的论文篇二

  《青春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摘要〕青春期是一个人从少年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个体在这个时期经历着心理上的巨大变化,面临着许多的心理困惑、矛盾和挑战。本文介绍了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为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青春期;心理问题;原因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10-0019-03

  青春期是一个人从儿童迈向成人的过渡时期,既是生理发育的高峰期,又是人格、价值观、能力等从不成熟、不稳定变得成熟和稳定的关键时期。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界定,青春期的年龄范围是10~20岁,大约从10岁~12岁第二性征开始出现一直到20岁体格和性的基本成熟为止。对青少年而言,生命的第二个十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展时期。

  青春期是一个人从少年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个体在这个时期不仅经历着生理的巨变,也经历着心理发展的种种困惑、矛盾和挑战。如果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很容易造成心理问题,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容易出现体像烦恼、逆反心理、异性交往问题和性的困扰。

  一、体像烦恼

  体像是关于自己的外貌、身体形象在他人面前是怎样的一种想象。体像烦恼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体像感到不满或失望而引起的烦恼,可能是容貌烦恼、形体烦恼,也可能是性器官烦恼。原因有以下几点:

  1.自我意识的高涨

  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发展突出表现在个体对自身生理状态的认识和体验上。青春期,是人对自己的身高、体重、容貌、身材的认识和感受最为强烈和敏感的时期。青少年更多地注意自己的外貌、希望受到好评,有许多人对自己的外貌表示不安,希望改变自己的外貌。人都爱美,这一点在青春期表现得尤为明显。

  2.认知能力发展不足

  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认知能力有了飞速的提高,尤其表现在思维能力的发展上。思维的逻辑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得到明显发展,但是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

  他们还不能全面地分析问题,而是抓住一点不计其余,这种片面性反映在对人、对事的态度上,狂热的“明星崇拜”就出现在这个年龄阶段,少男少女常搜集大量的明星照片,甚至在服装、发式、姿态上都极力模仿明星,从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思维的表面性则表现在分析问题时,常被事物的外部特征困扰,难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内涵,他们对各类事物的判断能力还相对较弱,容易受外界因素的误导,从而对自己的体像产生认识上的偏差,难以接纳自己体像,诱发体像烦恼。

  3.社会文化因素

  体像是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是受社会文化的支配和重要他人影响的。

  现代社会信息、传媒的高度发达,使得社会文化对人们体像的导向作用更加突出。电视广告、杂志封面和电影信息无时不在传递着人们对于身体美的概念,传媒的强大作用使人们的审美标准有了相当的一致。

  青春期是个体身体印象形成的重要时期,受社会文化导向作用影响,青少年用大众的审美标准衡量自己的身体变化,并急切地想要改变或消除身体上不符标准的地方,这种不良身体印象一旦形成,将对个体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体像烦恼的产生。

  二、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个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想模式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逆反心理主要由认知、情绪和行为意向三大要素构成。认知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知觉、理解及评价;情绪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抵触情绪,即人们对逆反对象是反感或厌恶的;行为倾向是指对逆反对象意欲表现出来的行为,即逆反行为的准备状态。青少年出现逆反心理有以下几种原因:

  1.思维的发展

  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大脑发育成熟,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思维方式和视角已不再单一化,而是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方面发展,这些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等品质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然不够成熟,由于社会阅历和经验的不足,使他们在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性,看问题容易偏激,喜欢钻牛角尖,固执己见,而诱发逆反心理。

  2.独立意识增强

  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某种程度上是自我意识的体现,自我意识的高涨表现为独立意识的增强。他们迫切地要求享有独立的权利,将父母曾给予的生活上的关照视为获得独立的障碍,将教师的指导和教诲看成是对自身发展的束缚,他们希望成人能尊重他们,为了获得心理上独立的感觉,他们对任何一种外在力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倾向。

  3.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和不良的家庭环境,是中学生形成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

  有些家长采用简单粗暴、命令专断的教育方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期望太高,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而强迫孩子学这学那,使孩子不堪重负;压抑孩子的好奇心,对孩子要求过严,都会在无形中给孩子心理上造成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淀而得不到排解时,便在情感上产生抵触,导致逆反心理产生。

  有的家庭父母关系不好,与孩子沟通少,很少关心孩子,使孩子缺乏温暖和安全感;有的家长则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的思想和行为过于迁就,对孩子的要求也有求必应,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所有这些都会诱发逆反心理的产生。

  4.教师因素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某些行为是促使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直接原因。

  (1)否定的态度。这是对中学生的能力、成绩、努力等做出消极或轻视的反应。例如:不能主动满足他们的各种需要,不重视他们的合理意见,不尊重他们的内心情感等,这种态度往往会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

  (2)片面的评价。中学生已有明显的要求给予公正评价的需要。当教师在对待学生的能力、成绩时,不是客观评价,而是过于看重分数,以偏概全,都会使学生在情感上与教师对立,产生逆反。

  除此之外,单调的教育和管理方式,过度的强制以及粗暴恶劣的教育态度,也都是容易引起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客观刺激。

  三、异性交往过密――“早恋”问题

  “早恋”是发生在生活、经济上尚未完全独立,同时距离法定结婚年龄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少年群体里的恋爱行为。

  青少年异性之间的交往属于一种本能的吸引,中学生恋爱事态的发展,常常取决于成年人的引导。“青春的爱就像手中的一只纸蝶,遇见风会吹走,遇见雨会沉沦,遇见火会燃烧。”作为教育者,推一推,可能催成早恋,拉一拉,则拉回友谊,所以我们要把一般的异性交往和“早恋”区分开来,要尊重青少年的感情,不要压制打击,而应循循善诱。

  青少年出现“早恋”行为的原因如下:

  1.性意识的觉醒

  青少年从进入青春期开始,下丘脑垂体性腺系统分泌各种激素,性器官迅速发育成熟,出现第二性征,在性特征出现的动力作用下,性意识逐渐觉醒,对异性的好奇心及神秘感加强,从而驱使他们探索异性的身心发展状况,接近异性、追求异性。

  2.爱与归属感的心理需要

  这是中学生恋爱的深层次心理原因。青少年归属与爱的需要表现为对友情和亲情的强烈渴望,他们希望与异性交往,渴望有团体归属感。

  亲情的缺失是产生“早恋”的原因。家庭不和睦,关系紧张,父母经常吵架,会使青少年缺乏家庭温暖;家庭结构的残缺,如单亲、离异家庭的青少年往往缺少家长的关心,常常感到孤独;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或长期工作在外,将子女寄托给他人,使得子女情感需要不能满足;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粗暴专断,会让学生对家庭感到不满,当学生寻求爱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从家庭之外的异性朋友那里求得安慰,取得心理上的补偿。

  3.好奇和模仿从众心理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索和追求,对一切未知领域敢疑敢问,并通过亲自实践或模仿来满足。当他们看到小说里的爱情故事如此之美,内心便产生好奇,总要千方百计找机会去体验一下。

  另外,充斥于书刊、杂志、网络等传媒中的不健康的性内容,给分析判断能力相对薄弱的中学生带来负面影响;铺天盖地的影视作品,也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生动、有感染力的恋爱榜样,这些都对中学生恋爱的产生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四、性的困扰

  性是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包括生物学上的性(如性别)、心理学上的性(如性心理)、社会学上的性(如性角色),也包括人类的性行为。

  性心理,是指一个人对性以及与性有关的现象的理解、体验和态度。

  随着性生理的发育成熟,青少年的性意识开始觉醒,性心理发展迅速,面对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变化,还没有完全成熟的中学生很容易产生各种不适和困扰,这些困扰在青少年中是较为普遍的,常见的性困扰主要表现在:性生理方面的困扰,比如女孩子的月经困扰、男孩子的遗精焦虑;性心理方面的困扰,比如性冲动、性幻想和性敏感;手淫困扰,困扰青少年的不是手淫本身,而是手淫后的心理负担问题,如自责和内疚、消极的自我评价。青少年出现“早恋”行为的原因如下:

  1.性无知

  缺乏必要的性生理知识,对性心理的发展特点和规律知之甚少,因而很正常的心理、生理变化被视为异常,从而产生了焦躁、恐惧、自我否定的评价。

  2.性罪恶观念

  由于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性罪恶、性羞耻的观念并未消除,加上家庭和学校仍未将性教育充分重视起来,使得一部分青少年在性问题上持有不正确观念。

  3.性压抑

  人为地压抑自己性的合理要求,认为那是不好的,经常处于焦虑、矛盾、困惑之中,久而久之,这种违反正常人心理规律的压抑便造成了心理的失调,产生性心理困扰。了解了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这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总之,青春期是人生中极为重要的阶段,我们应该多理解和关爱青少年,帮助他们顺利、健康地渡过青春期,让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高亚兵,骆伯巍.论青少年学生的体像烦恼[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1.6:28~32.

  [2]莫雷,张卫等.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4.

  [3]张旭晨.青春期性心理及性心理调适[J].心理世界,1995,(1):51~53.

  [4]满洁.浅谈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及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1).

  [5]黄巨球.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及对策[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6]苏颂兴,刘永良.让青春的日子阳光灿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谢卫红.青春期性健康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硕士生毕业论文.

  [8]张伟.青少年状况与发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244.

  [9]马嘉美,杨祖恒.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10]胡德辉.中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

  [11]张志刚.上海市中学青春期教育的发展与趋向[M].青少年及未婚青年生殖健康现状、展望及策略.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4: 240~243.

  [12]陈家麟,骆伯巍.青春期性心理卫生[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3]郑日昌主编.中学生心理卫生[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

  [14]李百珍著.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400715)

浅谈青春期心理问题的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青春期心理特征论文

2.浅谈青春期逆反心理论文

3.有关青春期心理论文

4.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分析论文

5.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论文

6.浅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228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