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浅论广告心理学的论文(2)

浅论广告心理学的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浅论广告心理学的论文

  浅论广告心理学的论文篇二

  《论广告心理学课程中教学思维的革新》

  [摘 要]本文根据广告心理学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的特点,提出了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手段,以循环式教学为模式的革新思维,并详细阐述了在实施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广告心理学 循环式教学 革新

  当代广告活动运作中,广告要想对日益成熟理性的消费者产生作用,就必须要满足、迎合或打动消费者的心理,为此就必须要研究和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广告心理学就是为这个目的而兴起的一门学科。而《广告心理学》这门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能够在广告运动实践中运用的消费者心理研究成果,掌握在具体情况下能对消费者心理进行具体研究和实地运用的能力,是广告专业的不可缺少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一、广告心理学课程教学革新的意义

  广告心理学课程作为广告教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和边缘性的特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难度。一方面,作为基础性课题,当前业界的研究处于停步不前的状态,适合国情的成熟理论架构还未建立,多是引进国外理论翻译后进行讲授,因此成熟度不高,难免有许多不适合国情的理论甚至存在相互矛盾之处,不利于学生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其次,虽然许多企业认为掌握消费者心理非常重要,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真正理解该如何对消费者心理展开研究,或者舍不得做相关的投入。这种短视的现象模糊了研究视线,也令教师自身的领会和把握容易出现偏差,在进行现象分析时难以认清总体发展方向,难以跟上业界对广告心理学理论实践应用的变化速度。所以,如何将它教好对于提升理论性和变化性较强的这类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二、广告心理学课程教改的基本思路及原因

  广告心理学课程的内容主要涉及对消费过程中消费个体和消费群体的心理和行为内在规律性的分析与研究。为了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该课程的知识和精髓,我们在教学研究中不断探索,摸索出一种教学思路和模式,即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手段,以循环式教学为模式,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提高自主性、创新性的研究型实践教学法。具体来讲,就是在课堂上以案例研究带理论讲解,课堂外走向实训基地,再从广告公司等行业一线反馈到课堂,完成循环式教学。

  在传统认识论影响下,教学过程重反映,轻创造,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获得充分发展和锻炼,这是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而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就是从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教育规范和漠视个性向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转变,教学的任务其根本目的不在于向学生传授前人创造的知识和验证真理,而是为了在一定知识验证之上去构建学生主体的认识活动结构和实践能力,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探索未知世界的方法;在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锻炼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教学应直接为社会服务。时下,就业早己成为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对高校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和市场需求脱节的现状进行革新,向社会输送“成品”人才己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更是全面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对于广告这种偏重实践性的专业而言,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向更直观性的教学方式过渡。所以,这种模式体现了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符合当前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三、广告心理学课程教改的具体模式和方法

  根据该课程的基本教改思路,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两步走的方式体现实践性的教学目标和增强教学效果。即在课堂教学中把现实的、成功的、甚至是虚拟的个案引入教学环节中,形象生动地表现教学内容,阐述专业理论,营造出一个与社会实践、行业市场紧密相连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效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外实践中,结合实训基地,邀请广告业一线的专业人士定期定时为学生作讲座、点评学生作品,让学生参与广告公司的具体项目和社会相关专业比赛当中,通过学生参加广告创意比赛的作品情况和学生承做广告公司的项目或案子的结果,来检验教学模式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程度,依据反馈信息来调整教学方法。这两阶段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手段来加强教学与社会需求的结合,体现为一种循环式教学模式,即理论―实践―市场需求―理论,比较鲜明地突出了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侧重。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课堂案例教学阶段

  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注息把握好教学进度,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好自己的教学手段和策略,使案例教学的教学效能达到最大。

  (1)案例的课前准备是成功案例教学的前提,教师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收集相关材料。这些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它包括电视多媒体广告和网络多媒体广告和企业具体品牌运作实例。其内容具有典型性,难易程度适中,需要经过反复筛选,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地接收知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2)课堂上注重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并且通过生动的描述给学生创建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和轻松的课堂氛围。学生对案例有了感性认识后,教师启发性地向学生讲解了专业理论,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结合案例理解课程内容,并运用这些理论工具进行案例分析。

  (3)案例讲解完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的课堂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以品牌运营者的身份讨论相关问题。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发表见解,提出了新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其它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主要是诱导学生大胆发表见解,促进他们之间的思想交流,注意不要随便对学生的见解评头论足,否则将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最终使学生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吸收,加深对操作技能的理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课外实训阶段

  (1)联系实训基地,将广告公司的项目或案子拿来,让学生分组或独立去承做,期末考核时占成绩的主要比重。评定方法是按被公司采纳或认可的等级给出成绩,如完全被实际运用则计为最高等级。

  (2)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上的相关经营策划类比赛。评定方法视其得奖的等级、未得奖的情况给出成绩。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去发现问题,抓住实质,从不同的视角,探求多种求解的方法,最终表现为学生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通过最终课程考核来检验循环式教学模式的效果。根据学生在实训基地完成的作品、承做广告公司的项目或案子的结果或参加比赛的作品情况,检验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程度,再根据所反馈的信息来改进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了解到当前市场需求状况,改进和调整的教学环节。

  四、结语

  《广告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思维模式的革新,是结合教学内容和广告行业操作技能最新需求标准,以理论、实践与市场需求二点为基准,以就业为导向而展开的。这种革新,不仅可以让学生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获取行业的最新动态和信息,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从专家和专业人员那里学习和汲取行业经验。

  参考文献:

  [1]王春月:案例教学法在广告心理学课程中的运用与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

  [2]陈桂霞 陈红梅:“循环式教学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考[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5)

  [3]植 静:论广告心理学的教学[J].法制与经济,2008(11)

浅论广告心理学的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广告心理学相关论文

2.关于广告心理学的论文

3.浅谈从众心理的相关论文

4.探讨广告与消费者心理的相关论文

5.广告与消费心理的论文

6.浅谈国防教育毕业论文

2318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