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与社会心理学有关的分析论文

与社会心理学有关的分析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与社会心理学有关的分析论文

  在社会机体正常运行过程中,社会心理并不是一种机械的、被动性的反应方式,而是能够主动向社会释放能量的要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与社会心理学有关的分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与社会心理学有关的分析论文篇一

  《社会心理学视野中的当代短信文化》

  作者简介:倪红兰(1963- ),女,江苏南通人,江苏省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与人口学。

  摘 要:当代短信文化是社会心理的传感器,其广为传播一方面与手机短信的结构特征相关,另一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深层积淀以及现代时尚流行等相关。它承载了重要的社会心理功能,在不同程度上起到心理按摩和调节作用。在传播过程中它也凸现了一些负效应。应密切关注短信文化的发展态势,从心理教育、舆论导向、政策调控、法律保障等层面加强管理和引导,促进短信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短信文化;社会心理;心理和谐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7)04-0091-04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期,同时也是国民心理敏感、脆弱、动荡时期。广为传播的手机短信无异于公众心理的一面棱镜,鲜活地折射了社会心理的众生相。自从1992年英国Vodafone的GSM网络的技术人员通过PC向移动电话成功发送世界上第一条短信息以来,手机短信现象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手机短信在中国的粉墨登场虽然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但其迅猛发展势头令人瞠目。据信息产业部最新数据显示,2006年12月底中国手机短信发送量达到4296 7亿条,是2000年10亿余条的429倍多。如今,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被不同领域、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大众广泛地认同和接纳。作为一种文化生存方式,当代短信文化甚至拥有了“第五媒体”、“拇指文化”或“拇指文明”之美誉,且对公众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了深刻又广远的影响。因此,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视野,通过对当代短信文化与社会心理动态的互动关系的研究,揭示当代短信文化的心理机制与社会心理效应;在对当代短信文化的负效应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策研究,以培养公众健康人格、促进心理和谐为主旨,推动我国短信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当代短信文化与心理和谐

  在当代中国,手机用户已高达1亿人,随着手机使用率的提高,以及手机短信服务的开展,手机短信已经成为手机族的一种主要沟通方式。据一项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居民手机消费行为的调查显示,其中63.1%的被访者曾经使用手机向他人发送过短信,而年轻人发送短信的比例高达89.0%。短信,作为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已经深深嵌入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多姿多彩的短信文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何为短信文化?简言之,短信文化是新电子技术高度发达和新电子技术产品高度普及社会的一种大众文化,也是手机使用者之间以及运营者介入生成的一种信息文化,它体现了电子文明和信息时代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短信文化在当代的广泛流行与其鲜明特征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手机短信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经济性。现阶段短信资费只有0.1~0.15元/条,较之每分钟0.6元的手机话费无疑要低廉得多。近年来,各短信运营商为抢占商机,纷纷推出各种短信套餐,包月消费,价格更是低廉。经济、实惠的短信资费为手机短信的盛行提供了经济支撑。

  便捷性。手机体积小,质量轻,可随身携带,只要有网络信号覆盖的地方,短信都可以发送和接收。由于手机短信的方便灵活,使信息互动的双方摆脱了时空的限制和对互联网的依赖,可以真正做到畅通无阻,最大限度地方便了人们的沟通与交流,让人享受到聊天的乐趣。

  知识性。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文化生存方式,不仅较为真实地反映了生动活泼的现实社会生活,也反映了现代人的价值观、社会态度和思维方式,是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缩影,具有较强的知识性。

  简洁性。手机短信是以短为其主要特征的,由于手机内存容量的限制,决定了手机短信必须短小精练。因此,短信一般以顺口溜的形式出现的较多,文字简洁,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和传递。

  间接性。以文字交流为主的短信不同于以声音交流为主的电话,具有互动的间接性。在人际互动中,一些言语上难以直接表达的话,可以通过短信来传递,这就避免了直接交流遭拒后的尴尬和面对面的难堪。

  私密性。手机短信使得人际互动变得更为隐秘,电话沟通既要考虑到话语内容的隐私性问题,难免隔墙有耳,还要尽量降低音量以免对他人造成影响,而短信的出现,避免了这样的窘境,短信一般不会轻易被别人看到,而且既可以保存,也可以悄无声息删除。

  多样性。首先,就手机短信的传播形式而言,迄今为止,短信业已发展为包括语言、声音、图片、游戏、彩信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媒体,如此丰富多样的传播形式,迎合了现代人感受时尚、追求新奇、张扬个性的特点。其次,就手机短信传递的内容来说,仅其中的文字短信就包括商务短信、娱乐短信、广告短信等丰富内容,承担了多种社会功能。

  趣味性。手机短信的趣味性使短信的娱乐功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幽默短信中,自嘲、风趣、讥讽等元素是不可或缺的调味品,这类短信或表达祝福,或传情达意,或戏谑调侃,使草根智慧得以尽情的展露和释放,这种娱人和自娱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

  在社会机体正常运行过程中,社会心理并不是一种机械的、被动性的反应方式,而是能够主动向社会释放能量的要素。社会心理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内在规定。而当代短信文化作为社会心理的传感器,是心理和谐与否的注脚。首先,当代短信文化的兴盛是心理和谐的重要标志。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和而不同”,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民意民情的表达渠道理应是畅通的。当代短信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方式,不仅改变了人际互动方式,同时也是民众的社会动机、态度、情感和情绪的集体表达,是民众利益诉求的“亚渠道”。丰富多姿的短信文化标志着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更具市民社会味道,使中国的百姓拥有了话语权,使普通大众的个性、创造潜能、批判精神、生活的幽默感被激发出来;其次,短信文化作为折射公众心理动态的一面棱镜,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公众心理压抑、心理扭曲、心理失衡等心理偏失,而这种心理偏失在一定意义上,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社会结构失衡、社会控制失灵的严峻拷问。

  二、短信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心理机制解析

  短信文化在中国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除了与手机短信的鲜明特征相关外,究其心理机制而言,既有传统文化心理的积淀,也与现代时尚的流行与发展有关,同时也蕴涵了极为复杂多元的社会动机,可以满足人们的多元心理需求。

  在中国,短信文化植根于东方文化的沃土,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积淀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文化的发生与传播具有鲜明的民族差异,体现在短信文化上,一是语言文字的差异。不同于西方文字的汉字,比起英文在文字上的简洁、画面中的意境更为紧凑和丰富,所有短信佳作都大量使用了谐音、夸张、比喻、拟人、对偶、借代等修辞手法传情达意,汉字作为独特的表意符号系统,为短信的创作、传播与流行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二是国民性的差异。短信文化是不善张扬的,那种间接的人际互动方式符合中国人含蓄、内敛的国民性。短信文化比铃声大作的电话更有分寸,更为礼貌。在收到短信以后,可以立即回复,也可以思考一段时间再回复,甚至可以不回复,短信这种更为善解人意,更尊重对方意愿的特点,契合了东方文化含蓄、婉转的表达习惯。

  短信文化的流行源自于现代时尚的流行及其心理机制的作用。时尚是指一定时期相当多的人对特定的趣味、语言、思想和行为等各种模型或标本的随从和追求。时尚现象表现在观念、行为、器物等多个层面,并具有标异性、时效性、个性化、消费性、周期性等特点。现代时尚的流行具有三个重要的心理机制:其一,时尚是人类受“喜新厌旧”心理取向驱使的行为之一。这种心理机制造成了时尚的独特性,即“标新”、“入时”。其二,人类伸张自我、表现地位与个性、希望自由和进步的冲动也是人们热衷于追求时尚的心理机制之一。其三,大众的模仿心理与趋同心理也是人们追求时尚的心理机制之一。手机短信作为一种以手代口、无声胜有声的现代时尚,是一种全新的、具有特殊情趣的生活方式。随着大众媒介的传播,这种时尚已成为主流的生活节拍,引起越来越多人的仿效。同时,这种时尚也造成一种从众压力,当短信文化被公认为时尚时,“不短信”就是不时尚,为了“求同于人”,现代社会的手机用户几乎无人可以“不短信”。

  三、当代短信文化的社会心理功能

  被誉为“传媒时代的预言家和祭司”的传媒理论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人类对任何媒介的使用所产生的冲击力远远超过其传播的特定内容。在人类传播史上,每一种新传播媒介的问世,都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当代短信文化就其结构特征而言,承载了重要的社会心理功能,它在不同程度上起到了心理按摩、心理调节的作用。

  首先,手机短信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信息认知的需求。在信息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一种信息压力,它促使人们通过不断地寻求信息,降低由于信息缺失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如前所述,大多数手机短信是现实社会生活以及文化变迁的反映,具有较强的知识性特点,它给人们提供了人际互动的资本,有助于消除自我在环境中的不确定性。

  其次,手机短信蕴含着重要的心理治疗价值。尤其是讽喻类的手机短信对社会时弊的无情揭露和批判,有助于民众渲泄内心的积怨,部分地释放消极情绪能量。从社会层面来说,这些短信具有近乎于社会“安全阀”的意义。从个体心理视角来说,具有心理治疗实践中“倾诉”的功能。这种“倾诉”究其实质是一种“替代倾诉”。即当个体内心的积怨、不平甚至愤恨难以用言语表达时,短信的出现替代了这种表达,或者说短信在这里充当了心理医生的“代言人”的角色。譬如,有一则题为“女人天生喜欢什么花”的短信(“女人天生喜欢什么花?玫瑰花?百合花?山茶花?牡丹花?樱桃花?错!应该是有钱花;经常花;大方花;拼命花。”)就从一个侧面隐喻了现代商业社会一些女性的虚荣乃至金钱拜物心理。诸如此类的短信往往笔峰犀利,措辞辛辣,讽刺和抨击毫不留情。而另一些透着民间草根智慧与幽默元素的手机短信,例如:“喜鹊来,妈妈说这是喜鸟是客;燕子来,妈妈说这是益鸟是客;乌鸦来,孩子问你也是客人吗?乌鸦叫:是的,吾乃黑客!”又如:“别动!你已被祝福包围,马上放下烦恼,向快乐投降,你所有的忧愁将被全部没收,并判你幸福一百年,流放到开心岛,由好运监督执行!”等,以一种独特的、近乎狂欢的文字组合方式,撞击出人们发自内心的无限快感,有助于释放自我,缓解心理负重的现代人的心理紧张,达到“笑到病除”的功效。

  再次,手机短信作为民众感情交流的载体,不仅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沟通感情、增进友谊等人际交往的功能。特别是那些朗朗上口的情感祝福和时尚的爱情宣言等流露真挚情愫的短信,譬如“愿你快乐像假货越来越多,苦恼像利息越来越少,收入像油价涨势如潮,幸福像广告紧紧围绕,亲情友情爱情像股票一样套牢,恶运如拉登哪儿也找不到”等,不仅折射出了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更是迎合了公众的情感需求,且能唤起其良好的情绪反应,可以起到一定的心理按摩作用。

  诚然,当代短信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也凸现了一些不容忽略的负效应。其一,部分手机短信显露出对主流文化的消解(如:“感情已欠费,爱情已停机,诺言是空号,信任已关机,关怀无法接通,美好不在服务区,一切暂停使用,生活彻底死机!”),以及对权威的解构以及偶像的碎片化等取向,可能会导致群体内聚力以至社会整合力的弱化;其二,大量信息垃圾以及一些媚俗或格调低劣的手机短信(“录取通知:恭喜你已经被美国牛津大学野蛮系没文化班正式录取。请带齐你的痴呆症等各种疑难杂症到北京文盲路弱智街白日梦号美国大屎馆报到。”)甚至其内容带有欺诈性的短信充斥其间,势必会带来人格的痞化及人性的扭曲,也不利于公众文化品位和人文精神的提升;其三,那些渲泄对社会不满的短信(如:“工人拼命干,赚了三十万,买个乌龟壳,坐个王八蛋。”)流传过盛,一旦引起广泛的社会认同,则有可能激发社会不满或社会仇恨等消极对抗情绪,蓄积社会心理张力,甚至会引发社会突发事件。此外,一些心理脆弱群体譬如青少年对手机短信的一味依赖与沉迷,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与工作,也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

  四、倡导健康文明的短信文化,培养公众健康人格

  倡导健康文明的短信文化,不仅是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公众健康人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作为社会管理者,要及时关注短信文化的发展态势,要有指挥家敏锐的听力,学会从手机短信中听民声,会民意,及时洞察短信交响乐中不时跳出来的不和谐音符,对一些有着负面功能的手机短信,应加强管理和引导,以促进短信文化的健康发展,充分展示短信文化鲜活的文化魅力,使当代短信文化真正成为和谐社会乐曲中的一个重要的非主题乐章。

  第一,加强教育与引导,增强短信文化受众的自律意识。目前,应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加强对短信文化受众的教育和引导。一方面,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短信文化的主体受众即青年学生的心理教育,尤其要关注青年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通过教育,使青年学生提高自身的独立思考、鉴别是非、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短信。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应及时建立手机短信交流平台,利用手机短信这种高科技信息传播手段教育和引导,让优秀的文化占领短信文化阵地。眼下一些高校举办的“大学生通信文化节”、“健康文明短信征集活动”等不失为一种以主流文化引导短信文化向健康发展的务实之举,对于全社会文化品位和人文精神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第二,建立健全制度法规,从严查处短信垃圾传播者。目前,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对于不良电子信息的危害行为,并没有做出相应的法律规定,仅根据治安管理条例,对发送淫秽黄色手机短信的行为进行处罚,这样的打击力度显然远远不够,在我国新刑法对于制造、传播谣言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的情况下,应尽快出台对于手机短信息传播的监管法规,实施对信息垃圾的依法管理,净化短信文化的传播环境。

  第三,强化管理和监督。一方面,政府通信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手机运营商的管理。对运营商加大监控力度,改变目前移动运营商实际上既是监管者又是收益者的不合理现象。另一方面,从短信运营商自身的角度来说,应通过技术手段来控制或截断不良短信,增加手机短信过滤选择的功能,实现行业自律。像中国移动通信、中国联通等主要运营商应联手建立一种类似于网络过滤网装置,在用户端过滤和拒收用户设定的含不良关键词的短信,给用户提供一种主动的选择功能。尤其对在校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的短信内容实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剔除一些不良信息,营造良好的短信运行环境。

2352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