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学生心理辅导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对于目前的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来说,其存在目的是为了针对高职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进行及时解压与调适,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就业压力,提高学生内在就业竞争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学生心理辅导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学生心理辅导论文篇一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辅导问题探讨》

  [摘 要]对于目前的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来说,其存在目的是为了针对高职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进行及时解压与调适,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就业压力,提高学生内在就业竞争力。笔者结合个人工作经验,根据高职学生就业现状对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辅导进行分析,并提出辅导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关键词]高职学生 就业心理 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8-0133-03

  随着高职院校的逐年扩招,每年毕业的高职学生人数日益增加。在就业市场中,高职毕业生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高职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相应增加。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如何通过有效的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正确引导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其就业成功率,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话题。而目前来说,由于高职院校的就业心理辅导很大程度上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对于专业性职业测评、就业心理指导方法的多样性、量身定做高职学生个人职业规划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状态

  作为高职毕业生,对于就业有一种天然的焦虑心理。这种心理一是来自对自身定位的不确定性,二是来自对就业的陌生感。作为学生,长期处于比较封闭与单纯的环境中学习,对外界的参与度不高。高职生在进入就业竞争后,与本科生相比,发现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各方面的比较,且高职学生处于劣势方的不在少数。因此在不同程度的负面评价背后,就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与受挫感。而另一方面,一些毕业生还会出现由于自身定位不当而形成的自傲。主要心理表现在,对于工矿企业一线工作不屑一顾,不愿意去基层。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高职毕业生对月薪的要求与其能力匹配不当。如在对某高职院校进行就业月薪期望值的调查中发现,500份的问卷中,期望月薪在3000-4000元的占总比重的21%;期望月薪在2500-3000元的占46%;期望月薪在1500-2500元的占18%;期望月薪在1500元以下的占8%。也就是说,有近一半的高职学生对月薪的期望在2000-3000元,但就目前的就业市场来说,用人单位对大专毕业生的就业实行月薪一般在1500元左右,很少出现2500元的待遇。当最终就业市场上面对的现实与自己的期望出现落差时,不仅加重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同时也直接打击了高职学生的就业成功率,造成其不同程度的心态失衡与就业困难。

  二、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重点

  基于此,对高职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心理辅导,不仅关系着高职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也直接关系到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心态平衡。而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重点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纠正自我认知的偏差

  对高职学生而言,自我认知偏差主要体现为两种心理表现。一种是低估自我,一种是高估自我。低估就易产生自卑,在进行就业时的自我展示与推销时,就易给用人单位留下怯懦、胆小的印象,没有突出的个人印象与实力展现。高估则易产生自负与自傲,对就业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当落空时,便会抱怨而削弱自身的就业适应性。因此,高职院校要针对以上两种心态进行心理承受能力的就业心理辅导,从实际出发,对自身进行正确的认识与客观的评价,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为标准,扬长避短地进行求职设计。对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都提前进行心理预演,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心理承受与正确面对接纳失败的能力,从而越战越勇,在经验中得到提升,最终得到成长,得到良好的就业机会。

  (二)正确引导与调适择业应激

  作为高职毕业生,其年龄阶段处于心理波动期。就业中面临的各种紧张心理出现后,就易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择业应激反应。很大程度上,高职学生都因这些而导致求职失败与自我表现水平下降。当周围同学择业成功时,其产生的心理落差更会加重这种不良择业应激反应。容易患得患失,以周围同学的成功为自身的求职榜样,甚至当自己失败而同学成功时,引发心理上的动荡与自我怀疑。高职院校的就业心理辅导针对这种现象应重点进行就业心理服务的丰富化。一是让高职学生认识到,这种心理应激的存在是正常的,只是每个人的表现不同而已,程度不一而已。让学生在发现自己出现这种行为时,能保持理性,正确地对待与处理。可以提前进行就业预演,在心理辅导时个别辅导应激表现强烈的学生,团体辅导与演练就业可能出现的各种易触发择业应激的情况,让学生学会调适,如深呼吸、调整自身语速等,通过这种场景式演练可以有效达到应激式反应的下降,使学生在获得就业经验的同时,增强了其对于择业应激的心理抵抗能力。

  (三)准确的职业方向定位

  有部分高职生,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从众和依赖心理。对于就业求职没有自己的主见,往往是别人说什么好,自己就往哪头去,不看具体情况,不作客观评价,随大众潮流选择其工作,并在求职中把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其中。因此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高职学生在就业中一味偏向大企业、大城市,不以自身出发来进行就业选择,一味依靠着家庭关系、学校推荐被动就业。对于这种情况,在进行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时,应重点进行职业指导与就业客观态度的培养。高职院校应以学校为单位,对就业市场动向进行密切关注与重点分析。研究就业市场上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与录入条件,在大量的客观数据与市场走势分析上,为学生量身定做职业生涯的规划。在规划时,应保证心理辅导教师可以正确分析当前的就业局势,全面了解学生个体的不同专业水平、性格特点等,帮助学生制订出符合其发展的最平衡职业发展规划,设立其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如在求职阶段,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来划定其求职的目标,是先就业再择业还是先择业再就业,如何进行有效的妥协与选择,帮助自身实现自我最大化等。培养学生审时度势、挑战精神与求稳并重以及对就业市场的快速适应力与生存能力。

  三、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必知

  考虑到心理辅导应以疏导为主,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从而进入情感上的接纳。因此在进行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时,应让学生知道造成目前就业形势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就业市场用人理念上存在着浪费现象,由于用人单位对于文凭有着第一印象上的选择,也就造成了用人单位在面对高职毕业生的求职时,会提出针对其毕业院校、学历、专业、经验等方面的高要求,而这种高要求不仅增加着高职生的求职难度,实质上也会造成用人单位的留人难。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就业市场主要由中小企业构成,在进行就业招聘时,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成本控制原因,不愿意花费成本进行上岗方面的培训,倾向于招聘已经具有一定经验的人员。而应届的高职毕业生在这一方面是一个明显的短板,大都缺乏实践与工作经验,就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高职生应认清现实,另辟蹊径,进行自我才能的展示,以取得用人单位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另外,在进行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时还应考虑到,由于高职院校对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还处于初级阶段,学生在校的很多时间都用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学习上,缺乏职业素养的培养与团队协作能力,对于职业定位与职业要求理解不深入,心理上还未真正进入工作这一角色,显得稚嫩的同时,也易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与不专业的印象。高职院校在进行这方面的就业心理辅导时,就应从职业角度去分析与讲解学生在就业中应具备的心态,敬业爱业,有责任心,重视团队协作,放低个人姿态等。   四、目前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一)职业测评

  随着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不断推进,职业测评也逐步引入到心理辅导内容中。作为一种帮助学生进行科学职业规划的工具,职业测评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于自身职业发展的判断。基于此,目前存在于高职院校的职业测评软件、试题等也就大量应用于心理辅导中。但就观察而言,职业测评的专业性仍有待提高。

  1.对于职业测评的发展而言,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作为一种能普遍性测试受试者的方法,职业测评对于受测环境、测试者心理状态、情绪、常模等有着一定要求。所以,不能以一种迷信的心态去看待职业测评结果,而应作为一种职业规划的参考。但目前看来,高职院校在这一方面不仅“神化”了职业测评,且由于过早给学生进行了职业定性,也就容易造成高职学生在就业时的定位不准确。

  2.对于职业测评而言,常模、信度、效度也是应该重点考虑的对象。但我国在这一块起步晚,缺乏专业的职业测试机构与人员,测评管理不严,市面上各种不同的测评软件与试题水平参差不齐,并且缺少针对高职学生特点的专用常模,从这一角度出发,也应认识到职业测评的信度与效度会打一定的折扣。

  3.职业测评并不仅仅只是几份试卷这样简单。作为职业规划的其中一项参考内容,测评的报告具有持续性与延续性。这也就要求高职院校在为学生进行职业测评时,应将其视为一项科学、系统的长期性工作,以学生的个性化、测评的专业化为标准,避免出现测评工作的“大而化之”现象。

  基于以上所言,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应以全面为标准。选择专业性强的职业测试机构进行合作,认识到职业测评应根据自身院校的高职学生特点,针对性设计试卷、抽样、统计分析、建立常模等才可以选为常用性的职业测评试卷。不仅是做职业测评,还应结合心理分析、就业市场信息分享、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撰写等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后,方可为学生提供最具科学性与全面性的职业规划意见。

  (二)师资力量

  在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中,老师的水平决定了心理辅导的水平。目前来说,对比高职院校在教学、校园环境等方面的投入,在心理辅导师资与环境建设上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另外,在进行就业心理辅导上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资金少、人员少甚至没有的情况。这就直接造成在为高职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辅导时,老师以个人经验出发,没有理论体系的支持,也没有外部环境的配合,以一套试卷进行简单测试后,即完成了就业心理辅导。对于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应加强对于相关专业性人才的选拔与培训,在就业心理辅导这一块加大资金与人力投入,以自身的院校特点为标准,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测评与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同时,应树立因人而异的观点,避免对学生进行简单分类、粗放式辅导的出现。对于职业测评的结果不迷信,不偏信,不作为标准答案灌输给学生。而应仔细倾听学生情况,再以其学生特点与条件进行个性化心理辅导,全面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提供跟踪化长期化指导服务,以科学人性化为标准,来开展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

  五、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学生作为技术性人才,填补了社会发展中的空白。正因为如此,在就业市场中,对于高职技术性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高职学生应正确定位自身,在客观评价自己的同时,以社会需求为标准,先就业,后择业,在工作中去增长应有的岗位知识与职业技能。而高职院校作为高职学生就业前的最后港湾,应做好针对高职学生心理特点、专业特色的就业心理辅导,从师资力量、职业测评、心理咨询等方面全面了解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有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而制订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案与职业规划设计,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后援,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提高就业竞争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周玮,周裔平.浅谈不同社会群体主观认知对高职生就业心理干预工作的影响与对策[J].科教园地,2009,(20).

  [2] 李录平.浅谈如何以就业为导向增强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J].科技信息,2010,(32).

  [3] 付斌.浅析高职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工作现状与建设策略.[J].理论纵览,2011,(15).

  [4] 秦兴顺.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自我调适[J].百家论坛,2010,(1).

学生心理辅导论文

对于目前的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来说,其存在目的是为了针对高职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进行及时解压与调适,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就业压力,提高学生内在就业竞争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学生心理辅导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44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