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癌症患者在患病的各个阶段,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了解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减轻不良反应,提高其生活质量。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一

  《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癌症患者在患病的各个阶段,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了解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减轻不良反应,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癌症;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癌症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它的发生和发展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所以,在护理癌症患者时,应特别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发病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手术和药物治疗的效果,减轻化疗、放疗的副作用,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1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

  1.1焦虑

  初步诊断为癌症时,患者多发生急性焦虑障碍,表现为难以自制的惊恐、紧张不安、可能有窒息感、濒死感、不真实感等[1],并可伴随心悸、胸闷、手脚发麻、头晕、阵发性冷热、晕厥、颤抖等植物神经症状。

  1.2抑郁

  癌症患者在了解到所患疾病的严重性后,常产生抑郁症状,拒绝就医、用药等,自我评价降低、整日郁郁寡欢、情绪低落、心境悲观、消极厌世,甚至萌生自杀的想法。

  1.3孤独感

  伴随疾病的到来,癌症患者往往会产生孤独感。当得知患癌后,患者会感觉到生命偏离了大多数人正常的轨道,从而产生孤独感;住院治疗后,社会信息剥夺,依恋亲人的需要(有时)得不到满足,与周围的人隔阂,进一步加重孤独感。

  1.4无助感

  患者认为自己对所处环境和自己的身体状况失去了控制力,会产生无能为力、无所适从的情绪,进一步泛化便是抑郁。与无助感相联系,癌症患者常常有自悲、自怜情绪,内心中有无数的冤屈想要发泄。患者往往会回首往事,顾影自怜。

  1.5被动依赖

  癌症患者由于对自身身体状况的担心,行为上往往产生退化,变得被动、依赖,自己能做的事情也要让家属来做,不愿让家属离开,对医院的环境不能很快适应,情感脆弱甚至有些幼稚的色彩,生活处处需要他人帮忙照顾。而家属出于对患者的关心,往往代患者做很多事,更助长了其依赖心理。

  1.6多疑

  患者往往会产生消极的自我暗示,对周围事物过分敏感,认为医生、家人、同事都在有意欺骗。严重者可出现偏执甚至被害妄想、夸大妄想、疑病妄想。

  1.7易怒

  治疗无望使患者灰心丧气而情绪产生大波动,每因小事而激动、发怒、气愤、悲伤、哭泣,如家属未按时前来探视、照顾略有疏忽都会引起患者的极大不满,给人以难以相处的感觉,而患者则感觉别人在故意疏远他,甚至对周围的人抱敌视态度。

  1.8记忆障碍

  在患癌的早期可能出现近事记忆的减退或遗忘、记忆歪曲、过去经验的记忆难以复现,但即时记忆可相对地保持良好。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定向障碍、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神情呆滞、缺乏主动性。此外,还可见无故哭笑、情绪不稳等障碍。

  2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

  2.1健康教育的概念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信息传播的行为干预,帮助癌症患者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及战胜病魔的信心,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对癌症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减轻其不良心理反应,提高其生活质量。

  2.2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2.2.1在明确诊断时要对患者进行心理保护

  患者在确诊患癌时,心里充满了恐惧、焦虑、绝望,此时大多数患者都需要进行心理保护[2]。护士在诊断已经明确,而患者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时,应给患者一个心理上的缓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的对患者做工作,选择恰当的时机把真实病情告诉患者,以避免患者出现过于强烈的心理反应。对于向患者说明病情,全病房的工作人员应统一口径,让患者和家属放心。在患者床边不宜耳语,要让患者知道的事情一定要说清楚。

  2.2.2鼓励患者勇于接受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在制定治疗计划时,应告知患者可能的副作用,使其做好思想准备。当严重的治疗反应发生时,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经常与患者交流,给予他们安慰、鼓励等精神上的支持。耐心合理地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2.2.3维护患者的人格尊严

  患者在弥留之际,往往喜欢追忆往事,对一生的“功绩”加以肯定,对过失表示忏悔,对未竟的事业表示遗憾。医护人员应当保护患者的隐私,尊重、维护患者的尊严,尽可能对患者的功德表示称赞,劝解其从忏悔中解脱,从而给患者心理上的慰藉,使其能以更好的状态与病魔斗争。

  2.2.4积极协助患者的生活

  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呕吐等因素会给患者带来病痛之外的痛苦,医护人员要注意使病房环境安静舒适、通风换气良好,保持患者的清洁卫生,使患者精神愉悦、心情舒畅。

  2.2.5引导患者正确对待死亡

  为了使患者临终前能有一个宁静、安详的精神状态,医护人员要引导患者正确对待死亡。要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人生经历、文化程度、社会地位、民俗习惯、宗教信仰、家庭状况等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死亡教育,减轻他们的死亡恐惧心理。在患者临终前,应尽量满足其心愿,使患者感觉受到重视,得到外界的温暖关怀,安详地离开人世[3]。

  3 结论

  心理状况对于癌症患者疾病的治疗影响深远。医护人员有必要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与患者经常性的沟通交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排除患者的心理问题,使其由恐惧、悲观等心理状态转为乐观、冷静的态度,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从而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生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配合治疗,使护士的工作既要面对疾病又要面向人,护士的角色不仅是照顾者,而且也是教育者。健康教育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通过交流加深护患之间的感情,同时也树立了护士的美好形象。

  参考文献:

  [1]托马斯・爱德华,托马斯・戈登.治疗医患矛盾的12张处方[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143-191.

  [2]吴煜. 肿瘤患者家庭康复[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41-44.

  [3]金顺姬,朴爱善. 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5):242-24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2594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