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教师心理研究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教师心理研究论文篇二

  《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 要:我国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越来越大,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已经是“亚健康”的状态,如果不及时缓解,势必会影响教师本身以及对学生的培养。在高校教师中,女教师所占的比例也不小,而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对高校青年学子的教育培养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缓解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如下:社会要为保障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学校要对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进行立体式引导;家庭要给予女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要有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5-0129-0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的水平,人们对于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其中对“社会未来的栋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比较多,然而却忽视了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这一群体心理健康的关注,总认为教师是成年人,有着成熟的人格和自我调节能力。殊不知由于巨大压力的长期持续的作用,也会让人产生一系列生理、心理的不良反应,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就会产生心理问题。而当今社会,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越来越大,这一群体的身心健康已经处于一个亚健康的状态,而同为高校教师的女教师,由于有着女性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以及受社会观念的困扰,心理健康问题更加严重[1]。

  一、我国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第一,目前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男教师偏低。据研究表明,因为女性比男性情绪易激动,易生烦恼,易受环境影响和支配,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偏执等5个因素方面明显高于男教师[2]。

  第二,相比于高职称、年龄较长的女教师,年龄偏小、职称较低的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更严重。据研究表明,35岁以下的女教师和具有中级职称及以下的女教师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群体[3]。

  第三,高学历的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对严重一些。据研究表明,相比于低学历的女性,具有高学历的女性,对职业生涯的焦虑,追求完美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等心理倾向值偏高[4]。

  二、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层面

  首先,从中国的传统至今,赋予“教师”这一身份过高的期望和要求。诸如“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等等,要求教师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表现的优秀和杰出,并应该无私奉献、不计回报。而且教育质量的高低、学生培养的好坏全都归因于教师,甚至因为社会出现多种不良问题而谴责教师这一群体,无形中给予高校教师巨大的压力和包袱,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健康。其次,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成了一个竞争激励的场所。不再是评个教授就可以高枕无忧的时代,各种改革制度的实行,诸如评聘分开、末位淘汰、业绩考评与经济收入直接挂钩等,这些都给高校教师带来极大的压力。

  而这些对于高校女教师而言也不例外,甚至于更甚。因为一方面她们与男教师同样承受着事业上的压力;另一方面,社会传统观念还赋予他们更多的家庭责任,她们还面临着贤妻、良母、女儿、儿媳等多重身份和角色的挑战,心理负担会更沉重一些。

  (二)政府和学校层面

  一方面,随着扩招和高校之间的竞争,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量加大。高校教师几乎没有了工作与休息、上班与下班的严格界限,一直处于紧张工作状态中。 另一方面,学校为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实行各种严格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由于一些高校领导和主管部门往往不太注意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也为了操作方便,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常采用一些冷冰冰的数字指标来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并且与经济收入直接挂钩,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教师的心理压力。还有,尽管目前虽然提倡男女平等,但在真正关键的时刻,“重男轻女”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还是影响着某些领导层的决策。比如在同等岗位的竞争上,尽管男女竞争者的条件可能都一样,且同等优秀,但大多数领导还是认为男性要比女性更胜任。而且高校的工作量的分配和评价管理体系等并没有考虑到女性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上的特殊性,人性化的为女教师制定一个标准,女教师要想在评职称、职位晋升中脱颖而出,需要拿出同等甚至更多数量且有一定学术水平论文和学术成果,才能和男教师一样具有相同的竞争优势,这些都会给女教师的心理造成较大的压力。

  (三)家庭层面

  中国当今的社会,虽然要求女性在职场中能和男性一样拥有自己的一番作为,但在家庭中,女性仍然承担着各种琐事和多种角色赋予的责任。高校女教师作为社会女性的佼佼者,大部分对自身的期望值都很高,她们既想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又想做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女儿、好儿媳,同时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因此,大部分高校女教师长期处于事业与家庭兼顾的超负荷状态,当两者不能兼顾时,就会陷入多重角色的矛盾冲突状态中,这些矛盾冲突会给她们心理带来巨大压力,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四)个人层面

  首先,女性有着自己特有的生理和心理时期,比如生理期、怀孕期、哺乳期是一般女性无法避免的,家庭其他成员又无法替代,而且在这些时期中的女性,极易发生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易引起情绪不稳定、爱生气、心情抑郁、更年期综合征等生理及心理反应。其次,几乎大部分的女性都难以逃脱各种常见的,或轻或重的妇科疾病。一旦发生妇科疾病,又会引发心理问题的产生或加重,易陷入恶性循环。再次,高校高龄女教师的婚姻问题。由于自身学历较高,择偶要求相对较高,高校中存在一部分高学历的大龄未婚女青年,大龄未婚也是引发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缓解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几个对策

  据统计,目前高校女教师占高校教师比例近40%,如果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很好地缓解,势必会阻碍自身乃至高校的发展以及青年学子的培养。而要缓解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女教师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一)社会要为保障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首先,政府应在某些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如打破“无性别差异”的政策,使相关政策向女教师有所倾斜;可以设立女性科研基金项目,激励女教师可持续性地发展事业,不因生育和养育而掉队等,为女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其次,要充分发挥妇联作用,积极维护女教师的合法权益,并在某些方面给以适当的照顾,改善女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其次,在高校决策层中尽可能吸收更多一些的具有明确性别意识的女领导,通过他们将女性微弱的声音放大。再次,要加强现代性别意识的宣传,使整个社会机械论的男女平等观向人性化的男女平等观转变,要打破中国传统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也要打破无性别差异的“伪平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二)学校要对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进行立体式引导

  首先,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在考评机制上,应给女教师创造一个公平合理、公开有序的竞争环境。对女教师实行客观、科学、公平和人性的考评,以满足女教师的成就需要,促进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其次,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各级领导和工会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女教师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给予关怀,适时为女教师排忧解难。积极发挥高校工会作用,多开展一些有益于女教师身心健康卫生保健活动。如妇女疾病防治、妇女心理专题辅导、女性情绪管理工作坊、女性健身活动等,引导女教师对自身身心健康的关注。对女教师在特殊时期,如怀孕、生产、哺乳期间采取更为灵活的考评机制等。

  再次,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很多高校都建有为大学生服务的心理健康中心,高校可以借助这些机构,定期为女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建立女教师心理健康档案等。并为有此方面需求的女教师提供服务,让女教师在遇到无法排解的心理问题时能及时得到帮助,避免因心理问题而酿成大祸。

  (三)家庭要给予女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

  家庭在人类的心理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心理得以宣泄、情绪得以释放、感情得以沟通的有效场所。家庭的理解、关怀和支持对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及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女教师的配偶要真正地理解和体贴、关心妻子,努力为女教师营造一个轻松、温暖、快乐的家庭环境,以减轻其家庭负担;其次,对于年轻女教师来说,父母要理解高校女教师在事业上的艰辛,要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要充分尊重孩子在恋爱、婚姻和事业上的抉择,为其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家庭环境,促进其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

  (四)要有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前面提到的种种因素,都是一种外在因素,不起决定作用。促进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更关键的还是要靠女教师自身的调节。

  首先,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对自我有正确的认知、估量、定位,保持恰当的期望值,并积极悦纳自己。其次,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高校女教师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家庭和自我生活的时间和空间 ,这样才有利于提升自我身心健康水平。再次,高校女教师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网,有什么烦恼和心理问题要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心理反应水平愈高,对挫折的承受和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5]。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积极主动跨出校门,掌握人际沟通技巧,拓展人际交往圈,形成各种层次的朋友群体;学会与更多的人交流思想和情感,增进相互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使烦恼和苦闷及时得到朋辈支持,从而减少心理问题困扰。最后,高校女教师要正确认识和看待心理健康问题,主动学习和掌握一些心理和情绪调节的方法和知识。还要有意识的磨炼自己的意志,克服一些女性的不良特征,提升自己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赵静静.高校女教师的角色冲突与心理健康[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 24(6).

  [2]吴文君,陈卫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2(5).

  [3]李宝峰.河南省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4]胡伟娟.关于高校女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2014(8) .

  [5]李金明.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管控与调适[J].太原大学学报,2010,11(1).

教师心理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教师心理论文

2.教师心理健康浅谈论文

3.教师心理健康论文

4.浅论教师心理健康的论文

2610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