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关于新闻心理学概论的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新闻心理学是以研究传播者和采访对象以及新闻受众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为主,作为心理学的新兴分支。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新闻心理学的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闻心理学的论文篇一:《试析新闻心理学在采访中的实际意义》

  论文摘要:新闻心理学又称传播心理学,涉及到新闻学与心理学两方面,它以研究传播者和采访对象以及新闻受众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为主,作为心理学的新兴分支,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正式引入新闻心理学,获得了众多新闻理论研究人士和新闻从业者的关注和研究。在实际的采访中,一名记者要具备怎样的心理素质,如何适时的调控自身以及受访者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采访目的,取得理想的效果,这是新闻从业者渴望掌握的一门技巧。如何掌握它为我所用来提高采访的效率和效果,这就需要我们从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中去归纳和总结

  论文关键词:新闻心理学;采访;信息

  新闻采访作为新闻活动全过程第一阶段,是记者通过交流沟通获取受访者提供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并进行翻译加工保存的一个过程。在实际采访中,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通常会贯穿整个新闻采访活动,也影响着采访的成败。所以研究采访心理找出内在规律并根据情况适时调整是一名优秀的记者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一、保持合理的“心理定势”

  “定势”概念由德国心理学家缪勒和舒曼提出,定义为“由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通常,记者在采访前都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对线索的分析,对受访者的背景了解等等,由此形成采访计划、采访提纲等,不管是网上查阅还是短暂的冥想,这即是行动上的准备,同时也是心理准备的过程,即通过心理想象拉近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从而形成一定的“心理定势”,以便在接下来的采访中良好的心理状态,获得较好的采访效率和成功率,因此心理定势可以称之为记者采访前的“预习”部分。但现实中采访活动是瞬息万变的,时刻都会有新的信息加入,而“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时常会让记者的采访程序化、进而循规蹈矩,难有突破。在现实中,有的记者包括作者本人在拿到一个选题后,时常受到心理定势的影响,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认定新闻事件的走向,自觉不自觉的放弃对其他细节的追问,造成采访的主观倾向,甚至报道失实。可见,心理定势是一并双刃剑,运用得好采访工作事半功倍,用得不好则会给采访带来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应该合理运用“心理定势”,既要作充分的准备,也要避免惯性思维,循规蹈矩,同时在采访中保持新闻敏感,及时补充和修正有关信息,不让“心理定势”之外的信息漏过,从而保证采访的全面性与真实性。

  二、第一印象与“最初效应”

  “最初效应”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第一印象,因为,所以第一印象往往会给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进而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交流对象的判断。采访活动中,随着记者与采访对象见面,受访者的心理必然发生“最初效应”,被采访对象会根据记者给他留下的第一印象来判断是否接受采访,或在多大程度上敞开自己的心扉。所以,最初效应是记者赢得信任的前提和基础,在新闻采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

  我国新闻学的代表人物邵飘萍就非常重视“最初效应”,他说:“容貌要整洁与高尚,使人一望而为正派之人;须发冠无过旧之怪状,尤当避纨绔子弟之作风”这种仪表上的要求是迎合受访者的心理需要而制定的,是为了缩短受访者与记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受访者的心中树立良好形象,在邵飘萍看来,记者的相貌衣着、言谈举止可以使采访对象产生好感和信任之情,会积极配合记者的采访活动。

  除了衣着、打扮等外在内容与谈吐修养等内在品质,产生良好的“最初效应”,拉近与受访者的心理距离对记者来说非常重要。尤其针对那些采访配合度较差,难以敞开心扉的采访对象,采访应避免单刀直入,可以先从受访者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事物开场,当受访者心态足够放松达到受访的状态之后,再切入正题,采访水到渠成。笔者有位同事曾作过一篇《宽甸烤烟种植喜获丰收》的报道,在从没有接触过的镜头前受访的农民们显得比较紧张,看到这种情况,这位同事没有一上来就询问生产的问题,而是跟大伙坐到一起,先卷上了一根旱烟点上,唠起了家常,这样举动让烟农们放松了下来,话题自然从家长里短转回到了采访的烤烟丰收上,拿回了一篇生动的报道。“卷汗烟”“唠家常”这些行为无疑给大家留下了非常好的第一印象,良好的“最初效应”为采访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三、用客观的眼光分辨“光环”

  当我们抬头望月时,由于光晕的影响月亮总是会被扩大一圈,这种错觉被引用到心理学当中叫做“光环效应”或者是“晕轮效应”。   

“光环效应”是指对某个人的某个方面有了好的或坏的印象后,便对这个人的其他方面也做出肯定的或否定的认识和评价,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一种知觉偏见。“光环效应”与“心理定势”不同,笔者认为,它是一种更加延展的心理活动,更容易影响到我们分析处理问题的客观性。在我们日常采访中“光环效应”带来的影响比比皆是。最典型的就是先进人物采访中的“高大全”现象,先进人物必然是顶着这样那样的“光环”与接受采访的,而记者也很容易被“光环”所吸引甚至是错误引导,忘记了要采访的是人物本身而不是“光环”,从而难以获得“光环”以外的新鲜信息。或者采访中受到矛盾双方各自“光环”的影响,使采访有了倾向,在还原事实本质的时候不够公证,进而影响到新闻的真实性。被誉为美国电视新闻史上常青树的《60分钟》节目十分值得我们借鉴,在这档节目中,你时常会看到对一些世界级的明星、政要等的采访,但是在巨大的光环下,栏目却能人物的本身展示给观众。美国电视最高奖——艾美奖的评委们评价《60分钟》“用简单而有效的方式深入了故事的核心,进入了人物内心,编排自由、富有活力,开创了一种新的节目样式”。在笔者看来,《60分钟》能成为新闻业的旗帜和长青树,因为它抛开了采访对象的“光环”,拓宽了新闻的视野,重新诠释了新闻的本质,保证公正客观的新闻本质。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合格记者,我们要做到的是见“光环”却不为“光环”所动。

  四、“共情”是“走、转、改”的心理基础

  有句成语叫感同身受,在新闻心理学中可以理解为“共情”,它指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在与他人交流时,能进入到对方的精神境界,体验对方的感受,并对受访者的感情作出恰当的反应。

  有研究显示:初次见面的两个人在信息表达中,语言占7%,态度占38%,而表情动作占55%,由此可见人与人初次接触中90%以上的信息是靠非语言方式实现的,而这些非语言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认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是一种比语言更加真实的表达。心理学上的“共情”法,要求记者全身心地聆听对方的表达,不单单是听,更要从动作,表情,声音语音语调等收集信息,并做出语言和非语言的回应是表明自己在认真的倾听。这种倾听要全神贯注,可以使对方感到自己被接纳,被理解和被尊重,从而产生一种愉快,有助于相互进一步深刻的理解和沟通。

  联系当前,“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全国媒体中轰轰烈烈的开展,如何才能写出“接地气,有人气”的新闻报道,笔者认为仅有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样躯体活动还是不够的,一定要在采访中做到“共情”,这是一种双向互动,“共情”会让采访对象甘于吐露心声,也会使记者更加真实的了解采访对象,从而写出反映基层群众的酸甜苦辣新闻。

  五、在一些较难沟通的采访中,记者中应该学会合理运用心理学技巧

  邵飘萍在《实际应用新闻学》中写道:“外交记者之访问,最希望其人之健谈,但具体问题,外交记者不可不预行设擒纵之法,至谈话时乃用擒纵之方法……”意思是:采访中,当采访对象谈话奔放时,记者要采取“擒”即设法控制对方,按照自己的节奏和预先策划进行;当采访对象问十句答一句时,要采取“纵”法,即营造良好氛围,唤起采访对象最佳心理状态,并利用巧妙提问,激发采访对象的兴奋点。许多心理学的知识。不表采访之意是为了放松采访对象的心理“不述己见”戒备,达到倾诉流畅的目的。“擒住问明”则是在受访者犹豫之时,用主动发问攻破对方的心理防线。

  心理学技巧的运用在采访中是非常有价值的。采访活动中采访对象通常会有三种不同的心理,乐于接受积极配合,中规中矩的配合,再就是防范甚至抵触。前两种的采访困难不大,但应注意对方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加以合理的引导,采访出自己想要的内容情况。第三种情况也是采访的难点,通常会出现在一些监督、曝光或者受访者有顾虑的采访中。此时,记者应该采取主动,以恰当的表情,神态,语言,行动影响对方,平复对方情绪,消除双方交流的心理障碍,获得信任,引导对方进入良好的沟通状态。

  采访考研的是人与人沟通的技巧和能力,因此,笔者认为记者应掌握一些常用的心理学常识和技巧,用新闻心理学来武装自己,并在采访中充分的、巧妙的运用它,我们的采访效率将进一步提高、采访也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新闻心理学的论文篇二:《浅析心理学在新闻采写中的运用》

  【摘要】在新闻采写活动中记者占据着主导地位,记者情绪的变化直接关系到新闻活动的开展,所以新闻采写要做到不偏不倚,记者要有一种良好的心态,要增强移情和应变能力,把握好采访表情,发挥主动精神,让新闻报道做到公正性与倾向性的统一。

  【关键词】情绪 移情 首因效应

  目前,我国新闻界,对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然而新闻心理学较多关注对采访对象的心理素质的研究,而对记者自身在新闻采写中的心理特征的研究涉及较少。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冷场、尴尬的局面,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调整自己的采访情绪、表情去应变?记者在新闻采写过程中,如何让采访变得简单、顺利?记者的移情应急能力的提高对新闻工作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将在新闻界前辈的新闻活动中汲取养分,通过研究,一一理清。

  一、心理素质在新闻采写中的重要性

  新闻工作者要有适应各种生活环境和密切联系群众的本领,能够在任何艰苦条件下与被采访者打交道。记者要有敲开采访对象心灵的本领,让他们觉得可亲可信,有话要告诉你。这与一个人的气质、性格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新闻写作的时候,把握好记者自身的心理,这样有利于记者采写的新闻不掺杂着个人的好恶,确保新闻报道做到不偏不倚,更好地发挥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的作用。

  二、新闻采写中,记者心理波动的产生及原因

  记者在新闻采写活动中,往往会遇到突发事件,如果缺乏临场应变能力,会给新闻的顺利采写带来障碍。

  1、在一些突发事件中,记者不能驾驭自身的心理

  突发事件发生时,记者的采访是在紧迫的心理下进行,有些记者为了追求视觉的冲击力,摄制一些血淋淋的画面,这给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缺乏人文关怀。而在新闻写作时,一味地渲染、煽情,会造成同样的负作用。

  2、记者的情绪影响新闻采写的顺利实现

  所谓情绪,从心理学来看,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情绪来源于客观实际,是对人的认知活动的一种折射。在同一新闻事件中,记者受过去的经验制约以及不同的认识和愿望系统影响,也会对其作出不同的反应,从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记者的这种带有情绪化的心境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甚至于让真实也大打折扣,有时还会使新闻采写变得困难。那么产生这样情绪的原因有哪些?

  (1)记者的激情。所谓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促的情绪状态,通常由一个人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所引起的。记者在新闻采写活动中,因为出现了某种不合自己心意的现象,便产生了过度的狂喜、暴怒,这些都是记者的激情的表现形式。

  (2)记者的心境。心境是指一种使人的一切其他体验和活动都感染上了情绪色彩的、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其特点是具有弥散性。所以说记者的心境好坏直接影响其在新闻采写活动中的情绪色彩。比如,某记者因为某篇新闻报道失实,导致了记者情绪的低落,如果该记者不能很好地调节自身的心境的话,他会在接下来的新闻采写活动中愈发糟糕,新闻采访就不会顺利进行,新闻写作也不会如实表达。影响记者心境好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其一、记者自身的心理素质。记者自身心理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了记者的心境;其二、记者自身的修养。这种修养包括思想文化修养和业务能力的高低。

  (3)记者的性格。记者性格属于外向型还是内向型,都会对其采访情绪产生影响。例如,在某次新闻发布会上,记者因为抢机位而与别的记者发生冲突,对于,某些性格外向的记者来说,可能与对方商量,而对于某些性格内向的记者来说,可能因为没有抢占到有利位置而一个人独自生闷气,甚至会动粗。这样,便会影响新闻报道质量,甚至会导致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空手而归。

  (4)记者的应激。所谓应激指的是突如其来的紧张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在新闻采写过程中,一旦记者遇上突发事件,而没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不能迅速调节紧张情绪,这极易给新闻采写工作带来损失,而且还可能使记者的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比如,在某次重要会议上,一位摄影记者在会场拍摄,在转身时一不小心把某位重要领导的茶杯碰倒,水泼撒到该领导的裤子上。由于情况突然,当时记者就站在原地,动也不动。该领导去更衣间换裤子,导致会议中断了好几分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事后很长时间,这位记者一直不能走出这件事情的阴影,严重影响了该记者现场和以后的新闻采写活动。产生这种应激不及时主要是记者自身的原因,首先是记者在心理没有应激意识;其次,记者反映能力迟缓,不能及时应对突发事件。

  3、记者自身的意志力弱影响新闻采写的效果

  意志力就是坚持到底,不怕困难和干扰。某些记者的意志力薄弱,渐渐成为新闻采写过程中的拦路虎。比如,记者跟随登山运动员进行体验式采访,在采访中,某些记者因为怕累,而选择放弃体验。即使事后该记者完成了对这些登山运动员的采访,但报道效果绝对不会有亲身体验后的报道效果好。而产生意志力差的原因主要是记者自身深层次的心理异变。

  4、记者自身的心理特征影响新闻的价值

  在新闻的采写活动中,记者自身的心理特征也会影响新闻价值的实现。比如,某记者在一次采访政府部门的表彰会上,发现身边的一位同事在这次表彰的名单之列,在妒嫉心理的驱使下,自己便草草应付,同时也削减该新闻的新闻价值。导致该记者做出这样的原因:其一是该记者自身的思想品质有问题。其二是该记者没有调整好自身的心态,没有健全自身的心理。

  三、记者对自身心理的调整

  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记者根据不同对象的变化,如何避免心理异变?怎样才能使新闻采写活动顺利开展?

  1、调整好自身的采访表情

  采访表情指的是记者情绪的外部反应。它对记者心理的自我调节,搞好新闻报道是大有帮助的,但记者在新闻采写活动中,也要对采访表情运用的适度、得当。记者的采访表情会对被采访对象产生微妙的附加效应,引起他们产生与记者相一致的心理反应。所以记者适当的调解采访表情,能有效地引导采访气氛向融洽、和谐的方向发展,促使记者后期的新闻写作顺利进行。

  (1)采访领导人、社会名流等上层人群时,记者要做到不卑不亢。在一些党和政府领导人、社会名流面前,有些记者会感到紧张,说不出话来,新闻采访便会受到阻碍。而成熟的记者则与其截然相反,语言流畅,动作自然。

  (2)采访社会底层、弱势群体时,记者要做到不盛气凌人。在新闻采写活动中,记者要在心理上以平等的姿态看待被采访对象,这样才能促使整个新闻采写活动和谐。比如说,记者在采访一位残疾人时,可能会因为采访对象的残疾或者相貌丑陋,而抱之以不屑,甚至蔑视的目光,这样会伤害到被采访对象的自尊心,也会给记者后期的新闻采写工作带来不便。相反,把该采访对象当作朋友,以平等的身份与之交谈,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采访特殊人群时,记者的采访表情要视情况而定。在采访中,记者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人群。因此,记者在进行采访时要作特殊处理。比如说,要采访一个因为救落水小孩而牺牲的群众的妻子,就要注意自己的表情、语音和语调。记者在采访时,语调要低沉,心怀敬佩之情,让其心理得到安慰,这样新闻的采写活动才能顺利进展。

  2、讲究“首因效应”,争取被采访对象的信任

  首因效应又称为最初效应,指的是人们交往中的第一印象。被采访对象可能会根据自己对记者的第一印象而选择是否接受采访,或与记者进行深层次交流。所以说,记者要从心理上对“首因效应”足够重视,这样新闻信息的获取才能最大化,新闻采写活动才能深入进行。

  3、充分发挥记者的主动精神

  新闻线索是进行新闻采写活动的基础和前提,而获得的途径,一方面是受众的报料,另一方面是要记者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出击。记者要彻底从思想上改变等、靠、要的传统新闻采写模式,这样有利于记者发现、采访到更深刻、更细腻的新闻。比如说,我国某著名足球报派遣记者去英国采访有中国球员郑智所效力的查尔顿俱乐部的英冠比赛。当天的比赛郑智并没有出场,于是记者便主动出击,对此事进行了进一步挖掘,发现原来是因为郑智脚踝受伤,这样的新闻报道出来,打消了球迷们的猜测和不满。

  4、记者的预见性心理不可忽视

  记者的预见性是指记者在某一新闻事件发生之前就预见到了事件发生的态势,以及能事先对该新闻事件的发展方向提前作出判断的能力。这种预见性能力是记者适应当今新闻爆炸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其新闻采写能力的重要体现。2008年,我国境内出现了罕见的雪灾,全国各大媒体竞相报道。所不同的是,有的媒体的预见性较强,事先对有长江中下游有菜园子美誉的和县作了连续报道,从民生的角度、从国家宏观经济角度、从江浙等省的蔬菜市场的蔬菜供应状况等角度进行报道,稳定了群众焦急的心理。

  由此可见,新闻心理学在实际采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用得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闻心理学的论文篇三:《浅析网络新闻受众的心理特征》

  摘 要:新闻借助网络这一平台不断发展,并拥有了数量庞大的受众群。这些受众有着与其他媒体受众截然不同的心理特征。其中认知心理、迷茫心理和匿名心理在网络新闻受众中尤为突出,并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受众在网络中的表现和行为。

  关键词:网络新闻;受众;认知心理;迷茫心理;匿名心理

  网络新闻是以网络传播这种点对点的双向或多向的交互式传播方式为载体的新闻形式,具有快速、多面化、多渠道、多媒体、互动性等特点。

  通过与他人的实时互动与交流,受众的被动地位得以消除,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拥有主动权的网络媒介使用者和参与者。同时伴随着角色的变化,受众产生了网络新闻环境下特有的心理特征。

  一、网络新闻受众的角色变化

  网络新闻突破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概念,在视、听、感各方面给受众全新的体验。在网络新闻时代,受众可以从自身的兴趣出发去搜索信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内容,通过网络平台与信息发布者对话,并拥有快捷、多样的渠道来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

  正如陈力丹在他的文章《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面对网络》中分析的那样:“网络中,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不再明确,传播和接受信息几乎可以同时完成,人们在瞬间就能进行角色转换。

  网络的互动性给予人们转换角色的自由,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掌握和控制信息,并参与到信息的提供和传播之中。”如今已经进入了Web2.0时代,在网络中,尤其是在时效性极强的网络新闻中的受众身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基于网络新闻这种交互性特点,其受众拥有了远高于其同类在传统媒体中的地位,成为了直接参与者,甚至拥有了成为舆论主导者的可能。

  与此同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地位的提高使普通的网络传播受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成为越来越多研究的焦点。

  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说,后信息时代的根本特征是“真正的个人化”[1]。受众在网络中拥有更大的空间去表达自我、展示自我,实现自我。这样的地位决定了网络新闻受众在继承传统新闻受众心理特征的同时,也演变出了新的心理特征。

  二、网络新闻受众的心理特征及成因

  在众多的心理特征中,认知心理、迷茫心理和匿名心理在网络新闻受众中尤为突出,并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受众在网络中的表现和行为。

  第一,认知心理。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分为五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尊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一系列不同层次的需要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源动力,并促使人们不断地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得信息、提高认知,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正如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的“镜中我”概念。这个概念提出:我们从婴儿时期开始就是在与他人交往中,通过别人的反馈,认识和形成自我。他人对我们的感知和评价就成为我们建构自我的一面镜子[2]。只有获得足够的外部信息,我们才能对自己有全面、客观的认识,才能真正把握好自己的定位。

  同时,也只有获得足够的外部信息,我们才能对自己所处的环境、社会有详尽的认识。信息论的提出者申农提出:“信息就是不确定性的消除。”通过传播和信息的传递,人们获得了更多的确定性。因此获得更多的信息这一心理普遍存在于新闻受众之中,无论是传统媒体的受众还是网络媒体的受众。

  认知心理是受众接触新闻媒介的基础心理,这一心理在传统媒体的受众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网络新闻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决定了其受众相对来说拥有更强烈的认知心理以及被大容量信息所扩充的认知需求。网络上囊括了来自各地甚至各国的新闻,为人们的认知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网络世界给人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而这无数的信息之间又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一张大网将世界网罗其中。在此基础上,网络传播打破了单一感官对于新闻的获取,以音频、视频等技术为依托,将声音、文字、图形、动画合为一体。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把媒介比作人的延伸。在网络时代,全方位的媒介将人类的各个器官充分调动起来,使多种感官得以在协同作用下同时参与信息接受[3]。同时,现代社会人们对信息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而网络媒体的生命力就在于信息的实时更新,以满足人们第一时间获知事件新动态的需求。因此在网络新闻环境下,认知心理在受众身上尤为突出。

  第二,迷茫心理。不同于传统媒体所提供的是数量有限的新闻,网络上的信息如同海洋般无穷无尽,所以人们用“海量”一词来形容网络新闻。但是对于由传统媒体伴随着长大,已经养成了并且习惯于传统阅读模式的这一代受众来说,信息的超载同样也带来了问题与困惑。阿尔温?托夫勒在《未来的震荡》中说:“有时选择不但不能使人摆脱束缚,反而使人感到事情更棘手、更昂贵,以至于走向反面,成为无法选择的选择。一句话,有朝一日,选择将是超选择的选择,自由将成为太自由的不自由”[4]。当可选择的数量超出人们预期的时候,甚至超出了人们的可接受量时,很多人往往会变得无所适从。在很多情况下,网络新闻只是新闻、甚至只是信息的几何堆叠,而非经过仔细筛选分类后的信息精华。虽然受众在网络平台上能够极为便捷地、在大多数情况下点击鼠标就能获得各类信息,这看上去似乎给受众带去了便利,其实在真正浏览时,受众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来自己选择和辨别信息。这样一件本来属于受过专业教育与培训的记者、编辑的工作现在却完全依靠读者自己去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媒介素养仍在积累并不足够的受众的负担,使之倍感迷茫。现今,打开任何一个门户网站,无一不是挤满了各式各样的信息,天文地理无奇不有,让受众眼花缭乱不知道该了解点什么,从哪里开始浏览然后忘记自己浏览的本来目的。西方有古谚: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网络新闻则是将其的反面做到了极致,达到了“多即是少”的负面效果。

  同时,超链接阅读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线形阅读方式,人们的视点可能在任何地方(相关新闻链接、关键词超链接等)因鼠标的点击而到达另一个网页,甚至另一个新站点,在一个容量几近无限的“信息汪洋”中恣意冲浪[5]。这一新兴的阅读模式极大地改变了读者旧有习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人们根深蒂固的印刷品横行线性阅读模式。读者在网页之间不停地跳转,但是对于想搜寻的目标一头雾水,甚至完全忘记本来的浏览目的,漫游于其他信息之中。

  第三,匿名心理。创造并扮演自如彼得?斯坦纳所言“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受众在网络终端前只表现为一个符号化的存在,其匿名的身份特点可以使人们抛开现实社会的种种禁锢和规范,己所期望的角色,且对自己的行为不必负任何的责任。因而,由于匿名提供的保护,受众能更加容易地抛开心理负担,几乎是毫无顾忌地表现出对媚俗性信息的关注,而这些信息往往是传统媒体有意回避的。因此,与家庭伦理、个人隐私等有关的新闻的点击量节节攀升,甚至与一些国际、国内的重大新闻所受到的关注度不相上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下当今网络新闻中充斥的“星、腥、性”,以及网络媒体中盛行的“标题党”现象。

  三、受众心理特征带来的影响

  强烈的认知心理使得受众对网络新闻的数量与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更加追求信息的时效性。因此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的网络媒体往往能够受到受众的青睐。这在促使新闻媒体完善报道运作机制、提高报道效率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令媒体为了获得广告收入而一味追求受众的点击率和关注度。原本应被媒体视为行动准则的新闻专业主义标准被娱乐受众的标准所取代。

  受众日渐加深的迷茫心理在消耗受众时间和精力的同时,往往很难完成其预期目标。同时,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由于信息的过载与导航的不畅以一种非正常的方式被消耗,信息的传播效率由此也大大降低。

  网络新闻受众的匿名心理同时来带了网络暴力问题。在匿名这一面具的保护下,在日常交往中束缚人们的道德绳索已经松开,人们对于道德的责任感大大减弱。与此同时,被压抑已久的正义感以及由于受委屈却无处声张所积累的怨气经过不用负责心理的暗示而进一步加强。当网络新闻报道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往往会出现网友群起而攻之的现象,甚至发起“人肉搜索”。这样的网络暴力在匿名的网络新闻受众中屡见不鲜,并时常打破道德底线,给新闻报道当事人以及网络正常秩序造成不良的影响。

  网络新闻受众在继承了传统媒体新闻受众的认知心理的同时,又产生了由海量网络信息造成的迷茫心理以及由网络终端符号化带来的匿名心理。这些心理特征为网络新闻受众所独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言语和行为。对网络新闻受众心理的研究为网络新闻的效果分析开辟了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2]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和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 (美)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震荡[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5] 陈平.浅探网络新闻受众阅读心理与对策[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9(5).


猜你喜欢:

1.大学生心理健康结业论文2000字

2.论述学习心理论文3000字以上

3.关于大学生心理成长的论文3000字

4.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论文3000字

5.关于新闻论文范文

6.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论文3000字

关于新闻心理学概论的论文

新闻心理学是以研究传播者和采访对象以及新闻受众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为主,作为心理学的新兴分支。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新闻心理学的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闻心理学的论文篇一:《试析新闻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658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