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现代认知心理学相关探析论文(2)

现代认知心理学相关探析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现代认知心理学相关探析论文

  现代认知心理学相关探析论文篇二

  《现代认知心理学原理在心理咨询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传统教学侧重于考察评估学习的外部行为表现,而缺乏有关学习行为反应的内部心理机制方面的研究,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容易忽略学生心理形成的内部机制和心理调节问题。现代认知心理学将发生在外部刺激和个体反应之间的内部心理过程作为研究焦点。通过在心理咨询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的教法改进及相关干预实验研究发现,将现代认知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关键词: 认知心理学 心理咨询 教学 应用

  随着社会对心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心理学专业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已经是一个热门专业,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这个专业,加大了对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心理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中,心理咨询技能是最重要的内容。在心理咨询专业培养目标上,我们致力于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个人咨询风格、咨询水平、人格魅力、个人成长也达到一定程度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专业的咨询技能训练及课程,都应围绕大学生身心发展、学习需求、个体差异和就业发展开展。

  一、图式理论与教学设计

  1.教学四个心理环节的设计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古宁汉(Cunningham)在研究中发现,学习活动并不是简单地记忆知识,而是学习者在自己原有知识和经验前提下,利用自己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构建其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图式理论是现代认知心理学领域非常著名的基础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学习者通过自己大脑中存在的由各种事件、经验、情景和现象组成的图式完成对语句的理解;图式在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对各种外界事物及内在逻辑联系的反映,利用已有图式,我们可以对一些具体事实和情境进行“推论”,从而实现学习迁移。学习者就是利用图式理解、学习知识的。在现代教学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从第一步激发学生已经具备对外界事物的感性认识开始,到促使学生进行感性认识的理解、总结与重构,再到建立知识体系,教师都可以有意识地根据该理论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

  2.设计环节中的具体情境创设

  由于学生本身的感性认识不够充足,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补充必要的感性认识。为了能够对学生学习活动需要的感性认识做有效的补充,教师需要先加工这些感性材料,对于感性材料能引发学生产生的心理反应进行初步预测。现代认知心理学表明:学生认知动机的形成大多是从学生对生动的画面、声音和视频材料中产生的。这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具有诱导和启发功能。由此看来,在教学活动中,诱导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的最好措施就是创设有利的教学情境。

  实例:采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诱导学生。如讲解认知疗法中的“认知三角”时,教师从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栏目中取材,并设计相关知识目的,即从相关材料背景中了解A(诱发情境)、B(对发生事件的看法、观点等)、C(被诱发情境引起的情绪、后果等)的定义及鉴别要点等。设计如下:

  2.1给学生现场播放《心理访谈》栏目中一期名为《我为铃声狂》的节目,观看结束后分享感受。

  2.2显性题目设计:认知三角A(诱发情境)、B(对发生事件的看法、观点等)、C(被诱发情境引起的情绪、后果等)。

  隐性知识积累:增强对认知三角的感性认识,从节目主人公叙述自己的过去经历及专家对主人公的分析时激起学生对认知三角的多种心理体悟,为认知ABC理论的讲解做感性经验上的准备。

  2.3在现有知识体系中准确定位认知ABC理论,激发学生思考A、B、C之间的关系。

  3.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记忆学习,同步培养学生能力和心理发展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在促进学生发展智力方面,基础理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积累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对发展学生心理活动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学生个体的认知水平存在很大不同,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过程必须以学生原有智力水平为基础,重构基础理论知识,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养成新的思维习惯,也就是说帮助学生发展某种新的心理活动能力。这个过程不是记忆知识那么简单,更多地体现在学生敏锐地发现并提出针对性问题,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活动中。

  二、自我调节理论及其教学应用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虽然存在个性差异,但当学生组成共同的集体时,就具有了共同的心理特征。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需要先了解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同时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控制调节。另外,教师的心理活动也会受到外界影响,合理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仅要备好教案,而且要备好学生课堂心理活动的心理教案。

  设计师生双向的自我形象,促进师生产生心理共鸣,是心理教案的主线。自我形象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个体在潜意识水平上对自己形象的认识、评价和想象。“一切有意义而持久的变化都是先从内部开始的,然后再由里向外地发展”①。心理咨询教案的设计受到了内部、外部两种条件的影响。从外部条件来看,教师通过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构建教学评价体系,从潜意识中同化师生的期望,可以激发学生产生心理认知的动机,帮助学生进行内部积极心理因素的积累。通过塑造学生形象增进学生对班集体与个体的期望,不仅有利于建构认知的动机,而且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从而真正成为教育理念提倡的想成为的人。

  由于学生的年龄段不同,班级不同,以及个性方面存在的差异,心理教案需要灵活调整。具体可以分成集体心理教案和个案。

  1.个体辅导教学设计和实验研究

  教学设计基本策略:首先,教师要进行个案积累,其次,教师要对学生个体运用外部手段干预学生的自我调节,也就是说让学生进行自我了解和评价,制订计划,采取行动,总结和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同时,还要为学生自我调节心理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实证如下:某女生Y,由于高考失常上了专科班,心理特征:语言行为比同龄人较为幼稚,个性上比较任性、固执,曾经向班主任反映同班同学对她有敌意,也认为经常有人在背后偷偷说坏话,不论做什么事都有人和自己做对。初始态度,心理上对教师有抵触、敌视特征,无法按照要求完成作业,不遵守课堂纪律,经常迟到或旷课,对同学冷漠不关心。心理纠正方案:对她微笑;任命她为本学科的负责人;关注她在课堂上的表现,多给予鼓励和认可,包容其不正常的行为,转变同学对她的态度。态度变化:遵守课堂纪律,配合教师和同学完成学习任务。期中后,可以逐渐认真对待学习,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经常与教师和同学讨论交流学习问题。下半学期,该学生已经可以很好地学习,适应集体生活,对自己能够进行积极和客观的评价。

  2.集体辅导教学设计和实验研究

  教学设计基本策略:主要从外部采取一些干预措施,调节集体的心理特征,试着促使学生重新设计自我形象、评价自己和别人,同时给出相应的反映。教师评每个阶段的效果,并对结果进行激励。

  实证如下:某专科班,学生和教师具有很大的心理隔膜,不主动配合教学活动,对教师具有抵触心理。实施过程:第一,缓解课堂教学时的氛围,对学生保持微笑,与学生进行多交流,谈谈亲身经历,引导学生思想情感上产生共鸣。第二,多用鼓励的语气和态度,宽容地对待学生。第三,课后就学生关注的问题与其积极进行交流,并就问题提出学生认可的解决方案。实验结果:学生对于教师的抵触心理消除,愿意与教师交流,配合教学活动,课堂学习氛围融洽,对教师有礼貌,尊敬教师,学生之间也可以友好相处,教学活动形成良性循环。

  3.教师进行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的基本策略: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积极提高心理素质,采取有效的减压方法,合理缓解压力。

  实证如下:某本科班,不愿意进行非专业的学习,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全体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学生的心理教育难度较大。心理咨询课程是学校为学生开设的模块课,往往不容易引起学生的重视,任课教师也有抵触情绪。实施过程:首先,尽可能多看到学生好的一面,主动克服负面情绪,积累积极心理因素。其次,课堂上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关注和提问,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融洽课堂氛围,适当增加学习压力,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重视程度,促进学生之间合作配合。再次,改变和班主任的沟通合作方式,尽量多鼓励赞扬,减少苛责批评。尽管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学生会出现反复的行为,但经过一段时间心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全班学生心理状态发生了变化,大部分学生可以平静下来,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学习效果显著强化。

  三、以探究和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探究性学习、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行为的引导,让学生由重视教材知识学习转变为关注课外知识的拓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关注自己的生活现状,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促使学生拓宽学习视野的过程中,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的讨论都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经验的积累,形成更丰富的外围知识。另外,学生课外还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以便培养收集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和整理的能力,逐渐养成处理反馈信息的心理习惯和学习习惯。

  实证如下:教学活动中,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设计课外探究性题目。比如,让学生通过和同学合作完成个体心理咨询案例,包括筛选个案,收集个案资料,对个案进行评估和分析,设定咨询进程,进行个案咨询,对完成个案进行追踪等。学生从实际个案入手,深入细致地完成了整个咨询过程,从而对个体心理咨询技能及操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总之,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应用现代认知心理学是一种必然趋势。不难发现,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可以有效强化教学效果。希望通过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咨询教学的应用范例的研究分析,本文可以给同行们提供一定的教学和教法方面的参考。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相信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会在今后有更加广阔的用武之地。

  注释:

  ①路・泰斯著.罗汉,方燕译.邬性宏校.聪明的谈话――激发你潜能的5步法[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1]皮亚杰,著,王宪钿,译.发生认识论原理[M].商务印书馆,1981.

  [2]皮亚杰,著,王宪钿,译.发生认识论原理[M].商务印书馆,1981.

  [3]贝克(JudithS.Beck).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4]杨凤池.咨询心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2007.

  本研究由四川文理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川文理[2014]112号)

现代认知心理学相关探析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认知心理学的论文

2.浅谈认知心理学论文

3.浅析认知心理学与教学的论文

4.认知心理论文

2735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