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有关儿科心理护理论文(2)

有关儿科心理护理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有关儿科心理护理论文

  有关儿科心理护理论文篇二

  《浅谈心理学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形成,心理学的应用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兼顾患儿和家属双方的心理。本文旨在探讨患儿和家属的心理问题及采取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儿科;心理问题;心理护理

  患儿到医院就医,往往是由家长陪同,据观察,可将家长分为心理稳定型及不稳定型,后者就医时主要存在急躁,和院方意见不一时固执己见,和对于自己的孩子过度关注等[1]。不仅家长,患儿在就诊时也可出现各种心里问题[2]:

  1.悲观失望感

  不同年龄对疾病的自我认识不同,年长的慢性病患儿有悲观失望、缺乏自信心的表现。

  2.孤独焦虑感

  患儿患病住院,离开家庭会感到孤独、不安和无助。

  3.恐惧感大多数患儿对医院怀有恐惧心理,对环境和医务人员感到陌生。

  4.激怒愤怒心理由于病痛,心里烦躁、愤怒。

  患儿来到医院后进入陌生的环境,特别是对“白大褂”感到恐惧心理,常表现为畏惧、心神不宁、烦躁、啼哭。加上见到病房内的各种医疗器械和以往对打针、服药的心理经验,往往会使患儿恐惧感加重。若护理人员态度生硬,更会加重患儿的陌生感与恐惧感。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以和蔼的态度接待他们,象亲人一样关心他们,取得他们的信赖与配合。

  1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重视家属的特殊心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不同类型的陪护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

  1.1对待矛盾型陪护,首先要平衡他们之间的矛盾,劝慰他们不要相互指责。

  1.2对待急躁型陪护,首先应当接受他们的表现,同情和理解他们的处境,其次稳定他们的情绪,使他们对治疗充满信心。

  1.3对待知识不全型陪护,应向他们介绍患儿疾病的形成原因,医生护士将要采取的医疗方案和护理方案,对于他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要求,应耐心解释,尽量满足。取得家属的信任,要求护士要有过硬静脉穿刺技术;儿童身体和心理比较娇嫩,护士不仅要有熟练的操作技巧,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受家属急躁情绪和患儿哭闹的影响,动作敏捷、轻柔,力争做到一次穿刺成功及无痛。

  2大力提倡舒适护理:[4]

  2.1输液前的热情与亲切:热情迎接,询问病史,掌握病情,恰当安排,介绍有关注意事项,征求意见,了解需求。逗笑、抚摸患儿,增加其安全感和亲切感,使陪护体会到了宾至如归的感觉,为配合下一步的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2.2输液时的表扬与奖励:依据患儿注意力转移较快,、情感表露又比较直率、外露和单纯的心理活动特点,多鼓励、多表扬,使陪护和孩子主动参与到治疗过程中来。

  2.3输液后评价与鼓励:输液后要多巡视病儿,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有无出现药物副作用等,善于观察,从细微变化中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3讨论

  3.1创新护理管理模式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陪护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和大力提倡舒适护理,使儿科在心理护理方面取得很大效果,护理管理模式得到创新,医患护患关系较过去有很大改观,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大大提高,社会效益大大提高。

  3.2经应用以上方式后,我们深深体会到科室应该加强对儿科护理人员服务流程、服务言行规范、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和沟通技巧、护士情商等教育和培训,要求护士对待患儿要诚信、尊重、同情、耐心,掌握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因素,努力提高护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从根本上提高护理队伍的水平,让心理学的应用建立在良好的治疗的基础上,为患儿的康复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倪虹,杨兴兰,施正学;优质护理在急诊儿科中的尝试[J];医学信息,2011,24(3);187

  [2]丁继玲,刘秀连;儿科病人心理护理特点[J];适宜诊疗技术,1995,13(48);65

  [3]徐英,琴秀艳;浅谈护理心理学在儿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体会[J];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3,10(3);291

  [4]易凤芝;舒适护理在儿科输液应用中的效果评价[J];医学信心,2011,24(3);232

看过“有关儿科心理护理论文”的人还看了:

1.浅述儿科心理护理论文

2.儿科护理专业毕业论文

3.儿童心理护理论文

4.儿科常见病的护理论文范文

5.儿科护理论文范文

2863295